第6章

  这可真是……
  但看着一表人才的姜望,她又说不出别的来。
  要她说,这也是个极好的结婚对象。
  姜老爷子也注意到林培淑,上前见面打了招呼,便安排大家一同回苏家坐坐再走。
  到了苏家,街坊邻居看到苏林瑾带着人回来,都纷纷目露同情,众人想的出乎意料得一致:这家就这么散了,姑娘家该怎么生活下去?
  这年头不像以后,家家户户经济情况差别不会很大。
  有几个劳动力,差不多都能估算出来每个月的工钱和口粮。
  大家都知道,苏林瑾没上班,靠的是老人的抚恤津贴,可如今老人没了,光靠街道分配的口粮肯定不够,这姑娘得自己想门路了。
  当下,便有热心的邻居开口:“苏家小妹,有啥需要帮忙的随便开口哦,工作机会我们会跟街道讲的,一定会照顾你的!”
  众人连连点头:“对啊对啊,你爷爷可是光荣老兵,一定会照顾你这样情况的。”
  闻言,还未等苏林瑾开口道谢,姜老爷子伸手抱拳:“谢谢各位街坊邻居,我们瑾瑾不是没有家了,以后她就是我姜某人的孙女。”
  姜老爷子今天穿着制服,肩上扛的星星比姜望还多。
  邻居们只知道苏老爷子当年立下过一些功劳,享受特别津贴,可一来平时也不见来往什么特别的客人,二来,像姜老爷子这样级别的干部已经远超他们的想象。
  这下众人都不吭声了。
  连带着其中好几个眼神躲闪,好几个想趁机给苏林瑾介绍对象的人,都歇了心思——以后攀不上了。
  送走邻居后,老爷子一屁股坐在椅子上。
  他大悲之后状态并不好,脸颊上泛着不正常的潮红,强打精神向林培淑伸手过去:“瑾瑾姨妈,你好你好。以后是一家人了!”
  “对,以后我们是一家人了!我也在北燕,以后真可以常走动了!”林培淑感慨着笑道。
  除了姜望一表人才以外,苏林瑾未来的婆家在北燕,是她最高兴的一点了。
  一聊之下更是发现,两家居然住得并不远,也就公交车两站,走路都能勉强走到。
  林培淑虽然一直怨着苏老爷子 ,但无法不为老人的安排动容。
  她在追悼会现场听了姜老爷子的讲话,对这桩婚事挑不出毛病。这样的恩情,姜家肯定不会留苏林瑾一个人留在沪江市,结婚联姻是眼下能保障苏林瑾最好的方式。
  这时,姜望蹙眉问道:“爷爷,你要不要量个血压?”
  姜老爷子自己清楚,摆手说:“小宋去找血压计了,我这个老毛病啊,心里有数。”
  他继续说:“刚好亲家姨妈在,我们就商量一下后面的安排。瑾瑾跟我们一起回北燕去,就住我那。以前怎么样,以后接着怎么样,你就是我们家姑奶奶!不光这样,姜望跟你结婚,以后孩子跟你姓!”
  苏林瑾没想到姜老爷子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
  老一辈特别看重子嗣传承,连这么宠她的苏老爷子也时常会感慨少个儿孙。
  站在原主的角度,她很感动:“爷爷……你不用这样。”
  但站在自己的角度,姓氏和传承她并不在乎——一百年以后,谁还记得谁啊?还不如活着的时候对亲人好一点,对自己好一点。
  “用!怎么不用?我跟你爷爷本就不分彼此,再说了,以后也得有人给他上香。”姜老爷子斩钉截铁。
  老一派人眼里,只有男丁才算香火,姓了外姓那香火就不是自己家的了。
  而对于姜老爷子来说,老战友人丁不旺也有他的愧疚在其中。
  如果当年不是他两条腿受了那样的伤断了,或许不会只有一个独苗儿子,那么也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局面。
  林培淑也颇受触动:“我斗胆叫您一声姜伯,您真的想得太周到了!不过现在是新时代了,主要看孩子们自己的想法。”
  这相当于让姜望做了上门女婿,哪家条件这么好的男方会主动入赘啊?
  姜老爷子伸手虚虚一推:“别说了,这没得商量。”
  除了定下来苏林瑾跟着一起去北燕,剩下都是次要的。
  但老爷子想到还有不少手续,想了想便说:“我身体拖不久得回,总得有个长辈给他们掌眼,亲家姨妈,你留下来看着孩子们办手续行吗?”
  “没问题,我留下来吧。”林培淑见状忙说,“我在学校工作,这不马上寒假了嘛,事儿也不多。”
  于是第二天,姜老爷子万般不舍和不放心下,踏上了回北燕的火车。
  可没想到,苏林瑾的手续不好办。
  第6章
  街道办的办事员:“迁户口?有接收的工作单位吗?”
  苏林瑾:“没有单位。”
  办事员看了她一眼:“那,结婚?”
  苏林瑾:“对,结婚。”
  办事员放下笔:“你这年纪……有点小吧?今年开的最小的也得22岁。”
  现在提倡晚婚,虽然各地执行起来略有不同,一般都要女方23岁,男方25岁才算晚婚。
  有的地方还要双方的周岁年龄合计超过50岁,但无论什么标准,苏林瑾的年纪都太小。
  没想到第一份材料就遇到问题。
  这时,姜望上前掏出他带来的介绍信递过去,说:“同志,我工作特殊,任务周期长,久的情况可能5年,就算快也要两三年,麻烦通融一下先开出她的结婚证明。至于我们办结婚证,还得等段时间,到时候自然就够年龄了。这次要是办不下来——”
  他顿了一下,“可能就得耽误好几年,麻烦通融一下。”
  姜望看着对方。
  刀锋般的眉眼下,一双黑亮的眸子像能看到人心深处,让人不敢有丝毫懈怠。
  办事员心理压力陡然变大,再注意到他身上的制服和肩章,顿时神情一肃,当下也不敢随便答应:“两位同志,你们稍等,我请示一下。”
  他拿着苏林瑾的材料和姜望的介绍信,推开门到里面去。
  “主任,您看这个今天来办结婚证明和迁户口的,二月底才满20周岁,可她对象是军官,我看了一眼还是团级干部,说出去执行任务得要三五年,不开可就耽误了,咱们给开吗?你看,他是这个部队的!”他说“那个”的时候,声音压低但又无比激动。
  虽然没有先例,但对方可是这个部队的军官啊!那是用命来戍边安防保家卫国的部队,这个肩章可是真刀真枪干出来的!
  虽然现在和平了,但从那个年代长大的人,对军人都怀着强烈深沉的感情,要不都说军民鱼水一家亲呢。
  主任也沉思许久,突然抓过一本语录,唰地一下翻到某一页,指着上面的话给办事员看:“你看看,伟人说过什么话?”
  他一字一句跟着主任的手指头念:“……不要教条主义,如果教条主义,宁愿撕破教条主义……”
  他猛然抬起头,“我知道了!要不您是领导呢!高,实在是高。”
  他飞快地抓着材料回到自己办公桌上,抬头看着姜望,连他自己都意识不到有点激动:“行了,这两张表填一下,拿来我给你们盖章。这次特事特办,可别到处宣扬啊!”
  姜望:“明白,谢谢!”
  他从办事员手中接过那两张表,逐行看完后,才掏出胸口笔袋里的钢笔,对照着苏林瑾户口本上的信息认真填起来。
  办公室窗户不大,即便是白天,这张最靠里的窗口上方也开着灯。
  灯光下,姜望的眉骨扫下来淡淡的阴影,使得他黑眸愈发深沉又认真。
  书中刻画他冷漠寡言,令人望而生畏,
  认识以来,他的话一直不多,但该说清楚的地方一点也不含糊,让人心生信任之感。
  这样的人怎么会“孤独早亡”呢?
  苏林瑾有些不理解,他的条件在这个年代算得上“高富帅”梯队吧,竟然没结婚还早亡?
  姜望填完表,对方接过后,干脆利落的“啪”“啪”两声,结婚证明和介绍信都盖上了大红章。
  办完这两样,他还不忘问粮食关系怎么转。
  “我带你们去!”办事员打开窗口旁的侧门,热情地带着两人一路走到隔壁粮食管理所。
  无需他们开口,直接帮着把苏林瑾的粮食关系转出证明现场开了出来。
  “谢谢同志!”姜望向他伸手,脸上带着感谢的笑意。
  办事员将手在外套上擦了擦,才伸手过去握住:“像您一样,为人民服务!”
  门卫大爷:“快别踮着脚看了,人都走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这是看对象呢!”
  办事员啐一口:“瞧你说的,对象天天能看,这么年轻的棉陆部队团级军官一辈子可能就见这么一个活的!”
  两人并排走着,苏林瑾心情挺复杂。
  姜望□□明的时候,她认真看了街道办墙面的文件和宣传材料,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处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