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官有令 第408节
梁辅国内心是否定了这种猜测的。
不过这种思路也引出了他另一种猜测。
“霸山之战那时候,户部究竟有钱没钱……”
“而如果国库的亏空是假,又是谁做的手脚?”
“以账目中可能有人做手脚为由,引来那一场查账。”梁辅国直视着孟守愚的眼睛,发出一连串的疑惑,目光锐利如刀,声声如雷炸响。
这接连的发问,让孟守愚的神情都为之出现一丝震动。
“究竟是陛下想要查溪山会的账,还是……溪山会想要查陛下的账?”
第85章 反转?
事实上,梁辅国所想的可能,梁岳也想到了,只是没有宣之于口。
这种事终归是不好说。
但他相信梁辅国也能想得到,这方面的默契他还是有的。
只是一个反向的思维,如果大皇子失踪的事情是溪山会做的,牧北帝顺势对溪山会进行清洗,之后还查户部的账目,看看户部没钱的事情到底是真是假,究竟是不是溪山会为了给霸山一战捣乱还有谋害大皇子设的局……这很正常。
那么,如果查户部的账是溪山会主导的呢?
有没有可能其实整件事都是反过来的?
大皇子失踪的事情不是溪山会做的,可他们却因为此事受到了清洗,溪山会的人也难免会怀疑。
这件事会不会是皇帝自己做的?
户部没钱这件事有没有可能就是牧北帝自己设的局?
此事听来或许匪夷所思,可站在溪山会的角度,经历了几年残酷清洗之后,屡屡伸冤无果,难免会生出这样的念头。有没有可能,清洗溪山会本来就是此局的一部分?
乍看起来,大皇子可能是牧北帝杀的,但牧北帝杀大皇子又不太可能。
思索到这,梁岳摸了摸自己的头,莫名觉得有些尖尖的。
若仔细想一想事情的背景……
当时唐嵬兵锋之盛一度举世无双,牧北帝为了压制他扶植起姜镇业,可是他只能打打云乡国那种简单仗。
霸山闹起来之后,牧北帝派过其他人过去,几员大将轮番上阵,几年时间都没法收拾局面,拖得霸山日益壮大,这才让甘心立军令状的唐嵬重新出山。唐嵬去到凉州以后,逐步消灭了霸山的势力。最后他又用了一次他习惯的计策,率军奇袭霸山本营,将自家凉州首府玉关城放给对手。
若是玉关城内的守军有足够的军需与粮草,应该能坚持到唐嵬率领的大军攻破霸山之后凯旋。
可惜后方支援迟迟未到,这使得玉关城破,即使唐嵬前方同样大捷,也只是互换胜负。
这样的结局让他再也无法压制霸山,可转念想来,若是他这一仗再胜,那朝廷只怕再也无法压制唐嵬了。以他在军中的威望,恐怕真的容易天一冷突然被人披上一件黄衣服。
从某种微妙的角度来看,也许这是牧北帝最乐见其成的结果也说不定。
那么,达成这结局真的是巧合吗?
尤其梁岳是知晓大皇子与叶妃曾有过些许八卦。
如此一来,霸山虽然没有彻底消灭,可是势头被阻,至多占据半个凉州;唐嵬立下军令状却未取胜,也没什么话好说,从此甘心在府中闭门不出;大皇子失踪,一桩皇家丑事随之了结……
在背后加上一只无形的大手,那三件事就都可以想通了!
未尝不是一种三通。
哦不止,还可以用此为借口,清洗一波溪山会。
因为这看起来很像是溪山会能干出来的事情,栽赃到他们头上,完全不会引起任何怀疑。
可是无辜的溪山会在经历浩劫之后,终于怀疑到是不是牧北帝自导自演,于是残余的力量借机发起户部大查账,想要看看牧北帝到底有没有撒谎,只是没查到东西。
但溪山会隐藏在户部中的郭复明,没多久就死了。
也许正是在这件事中暴露了。
以这样的视角来看,所有的事情都合情合理了,梁岳越想越觉得有此可能。只是这样一来,牧北帝这个人就心机深沉得有些可怕。
毕竟就连梁辅国对他的评价都是,在朝堂斗争中极为仁慈……
那样的老狐狸都能被他骗过吗?
噫?
梁岳突然又想到一丝不对,最开始他知晓内帑案,是从当初布庄吐出的那些内帑银开始的,因为认定了此事与溪山会有关,所以逐渐接触到了这个组织。
可是如果这件案子换了幕后主使,那当初那些内帑银,与那个加入“溪山会”、一路杀人灭口的南宫雪,可就都要反转了……
她确实从来没有说过自己是为溪山会做事,只是两次以祝融火出手杀人灭口让人把她联想了过去,如果主体一换,那之前的所有事情就都要换一种角度来思考……
这个念头让梁岳有那么一瞬间的汗毛倒竖。
真相究竟是什么?
……
当年的事情实在有些扑朔迷离,似乎很难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即使是梁岳,也很难在没有更多证据的情况下,猜测出大概的全貌。
只是这些事的幕后黑手如果真是牧北帝,那可实在有些难办。
牧北帝在胤朝现如今的权威还是难以撼动的,大神官和掌玄天师不出,大概没有谁能够直接扳倒这个皇帝。就算查出什么,只怕难以公之于众。
并且现在不是梁岳敢不敢继续往下查的问题,而是线索到了郭复明这里似乎又断了,当年的事情太过久远,卷宗记载也不清晰,他不可能跑到几千里之外去查一件快十年前的水妖杀人案。
他一边和梁小芸并肩往家里走,一边想着这些问题,梁小芸看出大哥正在想事情,就也没有出声打搅。
眼看二人要回到平安巷子,一辆通体墨色的古朴马车停在他们身前。
车夫面容严肃,一言不发,只是掀开车帘,露出一张淡然微笑的面孔,“梁仙官,可否上车小叙?”
“阁下是……”梁岳狐疑地看着对方。
车内的中年人轻轻颔首示意:“在下沈归藏。”
这个名字梁岳自然是听过的,传说中以一介布衣屡次影响国运的人,牧北帝登基早期能奠定莫大威望,说沈归藏有一半功劳不过分。
只是他从不入朝为官,也鲜少抛头露面,认识他的人的确不多。
虽说是一介白身,可即使朝堂一二排的大佬见到他也一样要客客气气的,更不用说梁岳这个龙须伯。
于是他回礼之后问道:“先生找我,所为何事?”
沈归藏不语,轻轻看了一眼旁边的梁小芸。
梁小芸自然也晓事,礼貌笑了一下,“那我自己先回家好了。”
待她离开之后,沈归藏才慢悠悠说道:“关于梁仙官最近在查的事情,我可能略知一二。”
第86章 请求?
对于沈归藏如何知道自己最近在查什么,梁岳丝毫不意外。作为名声在外的帝师级别的人物,没有自己的情报渠道才是不正常。
他只是很好奇沈归藏找上自己是想说些什么?
光天化日,在神都大街上,他也不担心这人会对自己不利,何况天下人都知道沈归藏是没有修为在身的。于是他便登上了沈归藏的车驾,车帘落下,缓缓向城门方向行去。
“听闻梁仙官寿元有损,所剩时日不多,为何还要追查郭复明的案子?”沈归藏第一句话是先发问。
“我欠左相大人的情,之前就答应过帮他做事,纵使寿元不多,也要尽力而为才是。”梁岳答道。
“忠义仁孝,梁仙官倒是占全了,实在是一代天骄,可惜为天所妒。”沈归藏略带惋惜地道。
梁岳虽然自认确实很孝,可那是对娘亲,被他放在这里说,总觉得有些怪怪的。
可沈归藏紧接着便又说道,“对于当年郭复明的死,其实我略知一些内情。”
梁岳便也没心思纠结孝不孝的事情,立刻抬眼看着对方,聚精会神去听。
素未谋面的沈归藏专程来找自己一趟,目的究竟是什么,应该就藏在他的话里。
“相信梁仙官早已知晓溪山会,也知道此案与溪山会有关,我就不遮掩了。”沈归藏开门见山,相当直接地说道:“其实在从前,溪山会在朝中一直不是什么避讳的存在,这个组织自剑道书院中衍生,却又不限于书院出身的官员,很多朝臣都或多或少接触过。”
“只是较为松散,也没有什么具体的行动,只有一个大概的理念。那就是帝王与群臣共治天下,胤国不可为一人之国。”
关于溪山会的来历,梁岳曾经听梁辅国讲述过,只是没有太了解透彻。而书史典籍上又不会记载这些,私下根本无从查问。
沈归藏简单讲述了几句,就让梁岳所知更多了一些。
在这种有修行者的世界里,个人伟力能够通天彻地,皇权就是很难形成绝对权威。剑道书院出身的学子同时也都是炼气士,心中对于君王的敬重不会那么强。
很早就有群臣治天下的思想衍生出来,渐渐在钓鱼闲聊的时候形成了溪山会这样一个组织。
他们会有默契地对抗君王的无道之令,在朝堂中缓慢夺权,逐渐削弱皇权。
若没有臣子听令,那帝王的旨意连皇城的都出不去,而且剑道书院进入朝中的都是一等一的人杰,明里暗里的斗争都在屡屡占优。
如果没有意外,在几代书院学子的共同努力下,或许胤国的朝堂制度真的会发生改变。可惜还没等到足够的时间,西北大战就发生了。
一旦有大规模的战争,王朝就必须要有一个绝对权威。
新上任的牧北帝扛起了这个重担。
大战结束后,朝中的权力架构又不一样了。之前缓慢争取到群臣手里的权力,又回到了帝王手中,溪山会应该是想再度进行缓慢的夺权,这个流程他们已经熟悉。
可是牧北帝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
先是尽管西北大战结束了,可胤国依旧征战不断,始终没有一个太平的环境。而书院出身的朝臣也不会做出毁损国家来夺权的事情,在这期间都是全力支持牧北帝的。
九州战火刚刚结束,就迎来了那一场大清算。
在暗中交锋了小几百年的皇权与溪山会,终于迎来了第一次流血厮杀,掌握全部军权的牧北帝自然大获全胜。而且借着大皇子一案的名义,完全没有任何道义上的压力。
时至今日,朝中提起那桩案子,还是觉得因为大皇子失踪才引来雷霆之怒。
“家父当年在朝中为右相,同时,也是当时溪山会的领袖。”沈归藏继续说道,“是以我对其中事况颇为了解,但正因为如此,我知道陛下与溪山会之间迟早会有一战。而我与陛下年幼相交,引为知己……”
说到这,他的语气轻顿了一下,隐含一丝怅然。
梁岳听来恍然,难怪沈归藏身负济世之才,却始终不肯入朝。
原来其中最深层的原因,就是他早看出胤国局势,情知牧北帝与溪山会之间必有纷争。一面是父亲与一众师长同门,另一面则是共同长大又并肩作战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