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奇幻玄幻>仙官有令> 仙官有令 第90节

仙官有令 第90节

  梁岳这个名字近来朝堂上也算个小红人。
  毕竟阻止通天塔案是不小的功劳,连带着也会将那个小御都卫传开一下。
  何况他又与陈素策马游街,接着晋升太子伴读,代表着诛邪衙门与东宫可以通过他联系上,这时候即使是再小的人物,也会有大作用。
  朝中的有心人肯定会留意这个名字的。
  可在这里似乎还是没什么排面。
  也不是针对梁岳,以往那些太子伴读也不乏重臣之后,但是在徐占鳌的眼中,只要来了课堂上,那就没有什么特殊,学得不好都是牛马。
  所以徐占鳌都懒得寒暄两句,直接开始授课。
  两名学生赶紧落座。
  前方徐占鳌低头,取出一本厚厚的册子,道:“之前已经通知过,今日研读陛下早年所著《平鞅九策》,都提前预习了吧?”
  两名学生都去书篓中取书册,太子的手却忽然一僵。
  “糟了……”小胖子额头的冷汗当时就冒了出来,心中暗道:“昨夜睡前还在翻看,将第一册落在枕边了。”
  他赶紧回头看向近侍,希望他们能替自己取回来一本。
  可此去路途遥远,徐师一旦发现不对,自己立刻就要被教训。粗心大意、治学不谨,向来是徐师最痛恨的毛病之一。
  怎么办?
  就在小胖子急得满头大汗时,一本书册突然递到桌上。
  太子诧异地看过去。
  原来是梁岳看出不对,将他的书迅速搁在了太子手边。可他也只有一本,如此一来,梁岳的桌上就空空如也了。
  可他却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好似无事发生,抬头坦然看着徐师。
  好兄弟……
  太子立刻意识到,梁岳这是牺牲了他,来保全自己。
  若不是怕徐师发现不对,感动的泪水登时就要夺眶而出了。
  可梁岳没了书,今日恐怕要迎来一番狂风骤雨了。
  不过他今日是第一次来,如果道歉态度诚恳的话,可能徐师也不会下嘴太重吧?
  果然。
  等徐占鳌抬起头,看见太子桌上有书,而梁岳桌上没有,面无表情地问道:“你的书呢?”
  梁岳下巴一抬,理直气壮地仰首,答道:“没带。”
  啥?
  太子整个人都呆住了。
  好兄弟。
  你这么狂的吗?
  ……
  上课忘记带书,多么严重的事情,你这个天经地义的语气是怎么回事啊?
  你是不是还是没理解徐师有多可怕?
  梁岳尚且淡定,旁边的太子已经急得要焦了。
  徐尚书瞥了一眼这个年轻人,可能有那么一瞬间,都觉得他是不是来捣乱的。
  “我应该提前报知过东宫今日要教授的课程吧?”徐占鳌问道。
  糟了糟了。
  太子两只肉拳攥紧,知道这是徐师骂人的起手式了。
  梁岳微笑道:“《平鞅九策》学生都已记在心中,所以觉得不带书册前来也无所谓。”
  “哦?”徐占鳌平静地看着他,“那你背诵一下。”
  梁岳话一出口的时候,太子就在心里哎呦一声。
  你就老老实实说忘了就是了,让徐师教训几句,事情也就过去了。
  非得撒谎干嘛啊。
  《平鞅九策》是当初牧北帝登基时,在朝中幕僚的辅助下,花费数月写出的总结性国策。其文对于胤朝与九鞅的分析极为深入,鞭辟入里、要点颇多,是以名传于世。
  当时九州内外对年轻天子尚且持有怀疑态度,直到几年后大战终结,才证明平鞅九策所言俱是真理。
  不过此文也不是各大书院的教学书目,最多就是研究策论之时让学生们通读,没有人会去特地背诵它。只有对太子这个特殊的学生,将来需要治理国家,徐占鳌才会把这个作为重点课程。
  前两天才把授课内容给梁岳,他能有时间看完就不错了,全文将近两万字,怎么可能都背下来?
  若是别的好说话的先生,可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让你过去了,徐师可不会让你如此蒙混。
  果然,徐占鳌直接让他起立背诵。
  梁岳居然就真地站了起来,流利开口道:“先皇殡天,四海同殇,夫蛮九鞅,犯我边疆。朕宣此战,举千年国仇、万载难销之宿怨;奋九州之力、百战不怠之决心。方有群臣献言、百官进策,现集我胤国贤才,付诸九策施行,但无不胜之理……”
  洋洋洒洒,万八千言。
  他居然真能一字不落地背下来?
  太子在一旁听得都呆住了,他是不知道背的是真是假,可是当着徐占鳌的面,梁岳但凡错一个字,徐师肯定不饶他啊。
  听了大半晌,梁岳背到后半段的时候,徐占鳌抬手制止,示意他停下,面上依旧不见表情,说道:“看来你是准备了。”
  “既然来东宫学习,自然要提前预习。”梁岳谦虚地笑了下。
  “光死记硬背也没有用,你要脱离书册学习,必须得将九策融会贯通,我提起任何一点都能立刻在脑中检索得到,加以标记理解。”徐占鳌又继续道,忽然提问:“你知道‘内施德政、战亦可败;内施暴政,战无可胜’的含义吗?”
  梁岳几乎不加思索,直接回答道:“关键在于人心。”
  接着他便侃侃而谈,看的旁边的太子与后面的侍者们全都目瞪口呆。
  “德政之下,百姓安居乐业,对国家朝廷有归属感,便会对异族同仇敌忾。即使有一城一地之失,九州同仇之下,必定有光复之日。若是为了战事横征暴敛,压榨百姓,即使战胜了敌人,国家混乱、百姓流离,不再有归属感,那朝廷便失去了根基。一时的胜利,会带来更大的损失。”
  “譬如凉州霸山……”说到这,梁岳停顿了下,不好意思的一笑,“抱歉,学生失言。”
  “没事,接着讲。”徐占鳌的面色却缓和了许多,眼中颇有神采:“你说得很好。”
  旁边太子看得眼里星光隐现。
  啊。
  原来真的有人可以在徐师面前对答如流的嘛?
  真的是有人可以得到徐师认可的啊?
  梁岳真得好厉害。
  我也不错,一下就选中了让他来当伴读。
  嘻嘻。
  第99章 师生
  得到徐占鳌的首肯,梁岳又继续道:“凉州的演变其实可以完美呈现这句话,早年间凉人以血勇闻名,身为抵抗九鞅的最前线,丁壮从军伍、妇孺随徭役。西北大战的胜利,凉州百姓出力最巨、流血最多。”
  “可西北大战数年,凉州打得千疮百孔、十室九空,战后却又没有得到及时的休养生息,才会酿成后来霸山之乱。如今霸山贼寇难除,其实就是凉州百姓对国朝失去了归属感。朝廷在西北之战后,继续东征西讨,虽势如破竹,却失去了半个凉州。”
  “战无可胜这一句,正应了后面那一句,‘国之胜,非胜也;王之胜,非胜也;民之胜,方胜也’。细数古来大国,绝不会因一城一池而亡,皆是由百姓离心而灭。”
  “好!”徐占鳌终于露出喜色,看向一旁的太子,道:“太子殿下听懂了吗,你怎么看?”
  “啊?”太子看着梁岳侃侃而谈的样子,正在满心羡慕,听到自己突然被点名了,顿时就一个激灵。
  他不是说得挺好的吗?
  我怎么看……
  我就坐在这里老老实实地看呗,如果有把瓜子儿就更好了。
  小胖子又不敢怠慢,赶紧起身点头道:“我觉得梁岳说得对!”
  “他说得确实对。”徐占鳌道:“霸山这件事上,陛下不止一次承认过,当年的抉择可能就是错了。兵锋虽盛,苦战劳民,如果及时休养生息,凉州血勇就不会变成霸山贼寇。所以即使是雄才大略如陛下,也是会做错事情的。太子殿下,做错事情不可怕,只要及时承认,便可重回正道。你若是犯了什么错误,主动承认,我可以不训斥你。”
  “唔……”太子也不是傻子,自然听出他这是在点自己了,扁着嘴说道:“徐师,是我错了。我忘记带书,还拿了梁岳的。”
  梁岳这才意识到,这个徐师的修为恐怕很高。
  自己还以为方才的动作神不知鬼不觉,结果对方都不需要抬头,早就有所察觉。
  还真是伱在底下做什么,老师在讲台上都看得见啊。
  “很好。”徐占鳌听到太子认错,满意地点点头,“既然殿下承认了,那回头把《平鞅九策》手抄十遍,此事也就过去了。”
  “啊?”太子释然的笑脸瞬间变成遭重的哭脸。
  原来不骂你不代表不罚你啊?
  人生的悲欢就都是来得如此突然。
  ……
  课间休息的当口。
  徐占鳌负手而立于花园栏杆旁,梁岳站在他侧后方。
  太子殿下则在座位上发奋抄书。
  有的时候梁岳看着他,真的很难意识到这是一个快三十岁的人。尤其是在人心叵测的皇家,居然能一把年纪还像孩子一样,属实有些神奇。
  不过想一想当今的胤朝皇帝,再看看眼前这位太师大人,好像也能理解一些了。
  他的长辈们都太强势了。
  雄才大略的父亲、霸道严厉的老师、文武双全的弟弟……
  太子的整个生长环境都一直在被人保护着,同时也压制着。他只能多听别人的话,自己尽量少做一些事情,才会什么都不做错。
  做的事情少,自然就得不到历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