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樊青> 第55章

第55章

  “给你带了小荞饼,还有酸奶,镇上买的。”
  片刻后,樊青听见栾也好像笑了一下。
  “那就吃点。”他说。
  第46章
  “伞和扇子镇上那家人都能做,那个师傅快七十了,做了五十年竹编,现在和他女儿一起开店。”樊青把酸奶戳开,递给栾也。
  “我们和他一说他就懂了,花一下午给我们做了几个样品。我挑了几个觉得可以的,就让李弘阔先带回去试试。明天去看效果,你要是想看的话……”
  “你觉得可以那就是可以。”栾也说,“都按照你的想法来。”
  这话本来听起来应该是开心的,但此刻樊青情绪有些复杂:“我以前没搞过这些,到时候做出来拍不出效果怎么办?”
  小荞饼里包着豆沙馅,虽然不是热的,但还是挺香。栾也把嘴里的咽下去,又就了口酸奶。
  “首先,我都干了这么多年了。”栾也说,“其实只要不是特别惨不忍睹,都能拍出来,顶多是九十分和七十分的区别。”
  “场景不行看构图,构图不行就打光,光线不行靠后期,还不行就说自己拍的是艺术,立于不败之地。”栾也说完,自己也笑了。
  “这么牛啊?”樊青笑着说。
  栾也接着说:“其次,还相信你。”
  樊青立刻抬眼看他。
  “从做向导,到这次提意见,沟通竹编师父。你有自己的想法,也从来就不是因为觉得做不好就会退缩或者敷衍了事的人。”栾也说。
  “这些就足够了,至于经验,是里面最不重要的——不止这件事,以后不管在哪,你遇见的每一件事也是一样。”
  “按照你的想法来弄,然后再交给我。”
  一直等到栾也又吃完一个小荞饼,樊青终于点点头。
  “……知道了。”
  “竹编这儿是你沟通的吧?”栾也问。
  樊青应了一声,栾也接着道:“那就还是你来沟通。先做纸灯和伞,其他的放放。”
  樊青愣了一下才点头:“嗯。”
  接下来一连几天樊青都很忙,比以前带人进山还要忙点,在造纸坊和雪湖村来回跑,有时候还要去趟老镇,改进灯和伞的制作。等来栾也这儿一般都有点晚了,一般都是和栾也聊一聊进度和场景的构想。
  等栾也再到不急工作室的时候,樊青和李弘阔已经把当时讨论的东西做出了第一批,数量还不少。
  院子里已经挂满了大小不一的各种纸质灯,上面留着花和叶的脉络,里面装着蜡烛似的小灯笼,天暗投影非常漂亮。门口那条小巷也一路悬空挂满了纸伞纸灯。院内和小巷的墙上用相框挂着纸,上面是李弘阔他们画出来的,彩色的当地神佛。一排看过去很能吸引目光。
  樊青和栾也到的时候,已经看到游客在巷子里拍照打卡。
  准备拍摄的一整个造纸流程都准备好了,东西收拾得很利索,既符合上镜要求,又不会太过刻意失去了质朴感。
  李弘阔站在门口,穿了一套民族服装,干净但不是崭新的,特别神采奕奕。
  “都是按照樊老师说的弄的。”他估计以为樊青的意思就是栾也的意思,“栾老师你看看怎么样?”
  栾也转头看了一眼樊青,笑了。
  “特别好。”他说,“跟我想要的差不多。”
  樊青也笑了一下,没说话。
  “人流量多了点,也有人进来买东西,问得最多的是灯和墙上的画。”李弘阔语气兴奋。“卖出去了一些,剩下的没敢卖,怕栾老师拍照要用。”
  “……不至于。”栾也被逗笑了,“做生意重要还是拍照重要?”
  李弘阔不假思索:“那肯定是你拍照重要。”
  “……真行。”
  栾也还没来得及说别的,刚才打卡的游客已经一路逛着走进来,其中一个问:“门口那个灯卖吗,多少钱?”
  李弘阔看了一眼栾也,刚想开口,栾也立刻截断:“卖。”
  樊青接话道:“一百五。”
  对方犹豫了一下,估计觉得有点贵。
  “我们都是手工制作的,一一盏灯一套流程下来半个多月。”栾也指了指里面的各种设施,“保证你的是独一无二的。”
  “你要是买的话,可以帮你写一句当地文字的祝福语。”樊青接着说,“很有纪念意义。”
  真正的老板李弘阔终于接上了话:“……买两盏给你打个八点五折。”
  客人明显心动了:“我能自己挑吗?”
  三人异口同声:“能。”
  两个人挑了三四分钟,挑走了三盏灯。每盏都让杨大姐帮忙写了一句话。
  李弘阔又从房间里挪了两盏灯把空缺的位置补上,才开始拍照。
  杨大姐也在,穿着民族服装和头巾。几人都没这么严肃的拍过照,看起来有些紧张,特别是杨大姐,局促得手脚看起来都有点不知道怎么放。
  “以前你们怎么造纸画画的,按照你的习惯来。用不着刻意摆姿势,做表情。”
  栾也笑笑:“随意发挥,当我不存在就行。”
  杨大姐愣了一下:“哦,哦。”
  单纯的只是造纸,一群人就放松多了。栾也隔着一段距离,尽量让他们忘记摄像头的存在,捕捉他们最自然的样子。
  樊青站在他身旁,顺着栾也拍摄的角度看过去。
  背后是木屋的轮廓和各式各样的纸灯,往前推,穿着民族服装的男女秩序井然,舂料、浇纸、贴纸。最后迎着阳光举起一张流传千年的纸张,仔细去看上面关于植物和生命的脉络。
  栾也不会安排杨姐他们摆什么动作,免得他们紧张,基本都是自己换着方式拍摄,一帧一帧调整细节。
  照片加影片,拍摄整整持续到了天黑才结束。天一黑,所有纸灯亮了起来,整个工作室从门口的巷子开始就无比引人注目。
  李弘阔把门一关,非要带所有人去吃酸汤火锅。还要了一壶石榴酒,杨大姐喝饮料,樊青待会要开车,只有李弘阔和栾也对酌。
  “照片和视频我这两天能弄好。”栾也说,“你是要发自己账号上是吧?”
  李弘阔点点头,又接着说:“还有一个我们这儿融媒体的公众号,他们之前找过我,说要宣传非遗内容,问我有没有合适的素材。我能给他们发一份吗?”
  栾也思考了片刻:“可以,但不要署我名。”
  樊青夹菜的手顿了顿,看向栾也。
  李弘阔也愣了。
  “别署名?”
  “嗯。要署名的话就写不急工作室就行。”栾也说,“我以前不是拍这个类型的,署名以后会比较麻烦。”
  李弘阔虽然听不太懂,但见栾也说得很自然,还是顺滑的接受了这个解释:“那万一融媒体需要采访点素材什么的……”
  “你,杨大姐,还有樊青。”栾也说。“足够了。”
  杨大姐连连摆手:“我不行我不行。”
  “行。”栾也笑笑,“今天拍照就拍得特别好,介绍也介绍得挺好的。。”
  杨大姐有点羞涩:“这几天人多,说着说着就说习惯了。”
  樊青看了他一会儿。栾也说的能蒙李弘阔,但樊青知道原因不是这个。但他没有发表意见。
  李弘阔先应下了:“好!”
  “这些纸灯,纸伞,有市场的话该做继续做,该改进就改进。”栾也说,“竹编那儿你已经谈好了吧?”
  李弘阔被牛肉烫得含糊不清:“没有,我说不清楚,都是樊老师联系的,这些东西大多数也是他弄的。”
  栾也终于转眼去看樊青,恰到好处流露出一点惊讶:“是吗?”
  ……什么是吗,不是你让我先沟通的吗。
  “是。”樊青答,大概猜到了栾也要干什么。
  两人对视了一眼,栾也飞快冲着樊青眨了下眼。
  “是啊!”李弘阔一嗓子把所有人注意力都拉回来了。“你忘啦,做这些东西还是你们俩提出来的!”
  “主要是樊老师。设计加沟通,辛苦了。”栾也笑着说。
  李弘阔拿起杯子在樊青的茶杯上碰了一下:“辛苦了樊老师!以后你就是不急工作室的一份子了!”
  什么就一份子……樊青喝了一口茶。
  “口头的啊?”栾也问。
  “那肯定不是。樊老师辛苦了这么久,又设计又对接的。”李弘阔终于上道了,“就当技术入股,盈利了我们仨分红!”
  “不用算我,我除了拍照什么也没干。”栾也喝了一口酒,“你们俩商量好就行。”
  樊青看他一眼,微微抿了抿嘴。
  “还有后面的扇子,工艺品,在樊老师上学前确定好。”栾也接着说。“也可以先试试,做几个样品摆着看看市场。线下生意好点还可以考虑考虑线上,试试直播电商。”
  李弘阔又有点傻了,皱着眉头,牛肉都不吃了:“我搞不来这些,和顾客面对面卖东西我都说不好话,别说线上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