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1988 第48节
让苏美兰意外的是,自从上次闹事之后,丁强就没出现在过她面前。
学校放假,但电子厂没放,小炒店的生意依然天天红火。
她跟村长签了个文件,把离宋盈君最近的院子租下,那院子跟宋盈君家差不多,她现在没那个财力重新翻修,就简单把它收拾干净,带着妞妞住了进去。
她的生活也规律起来——
每天早上替老板娘料理坡下的田和院子旁边的田。
院后种淮生薯的地也重新拨了藤还田,她听老板娘说准备再建个玻璃暖房,但不打算种东西了,先养些鸡和鸭,等地再肥点儿再说。
她搬了之后,老板娘怕她麻烦没让她再做早餐,但她起得特别早,也做习惯了,就总是多做了往老板娘家送。
老板娘说不动她,就由她去了,只说要睡懒觉,把院门钥匙给她,让她别敲门了,要进直接进去。
现在她每天端着早餐过去,起得比较早的子君和家娣都等在门边等吃的,苏美兰看俩丫头喜欢吃自己做的早餐,心里也特别高兴。
快中午了,她就把妞妞放老板娘家,跟子君和家娣一起写寒假作业一起玩,她骑着黄鱼车到镇上开店,晚上再回来。
午饭晚饭老板娘就完全不让她做了,老板娘自己做,老板娘给妞妞的吃食还特意清淡一点,说是小孩子吃太重口了不好。
她打从心里觉得,能遇上老板娘是她几辈子修来的福气,老板娘是她的大贵人,她干再多的活都是应该的,她还嫌自己干得少!
腊八节这天正好是星期天。
宋盈君跟苏美兰带着三个女孩在正屋里,一边烤火一边准备腊八粥的食材。
宋盈君跟苏美兰剥花生,宋子君剪红枣肉去核,卫家娣剥莲子去芯,妞妞把莲子心都装在小簸箕里。
莲子心晒干泡水喝,清心火,是好东西。
花生剥得差不多,宋盈君就先到厨房热热灶,她刚推开厨房门,就透过厨房的玻璃看到墙外的系统提示——
【宿主所属田地升级,产量加倍,请问是否升级?】
当然是升级了。
宋盈君一默念了升级,就见玻璃房里的土地泛起一层金光。
她心念一动,走出院子外,跨过新修好的水泥大道走到坡边往下看——她家的自留地那新建的玻璃温室里,土地也泛着金光。
这金光好一会儿才褪去,土地又恢复回平平无奇的样子。
一个月后,宋盈君两个温室,种成的蔬菜是平常地里的两倍!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村大队去,都说宋盈君的玻璃温室那架子上结了满满当当的瓜果,地上的菜都多一茬。
卫疆赶在小年的前一天回来,他教会了乡亲们怎么把自家养的鸭子送到车站上货之后,自己就不倒腾鸭子那事儿了。
他跟杨津找到更赚钱的路子——倒卖计算机零件。
他和杨津本来就有这方面的知识,不怕被人坑,他跟杨津去深圳找吴家承追加买进股票的时候,碰巧遇上了香港那边的商人。
这一谈,他们就把计算机零件的供应渠道给谈下来了,一个月就大赚了一笔。
卫疆为了方便谈生意,买了一辆二手的桑塔纳,高高兴兴地一路开回家。
他想着今年这年,他也算是过得威风了!
除了年货,他还买了一大兜糖!
他打算进村就慢慢开!车窗摇下来开!村里的小孩儿肯定会围上来!到时他就挨个发糖!
卫疆美美地开车进村,结果预想中的情形并没有发生,别说小孩了,大人也没个影。
他纳闷地往家开,没到家呢,远远看到他家外头的路边停了十辆八辆小汽车,还有一辆写着市电视台的面包车!
他家院子门开着,进进出出都是人,院子旁边的玻璃房就围得更多人了,还有记者和摄影师举着重重的摄像机,像是在做什么报道。
第52章
人多得让卫疆傻眼,就他家门外的马路上,人都站到了马路对面的坡边了,他家的院子更是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门口甚至有好些个不认识的人在帮忙把着人,不让人靠近院子,主要是不想人靠近玻璃大棚,怕给玻璃弄塌了。
更离谱的是,外围还有骑着车卖蒸包子的,卖搅搅糖的,卖米通的……
卫疆看着路边在卖泡沫箱汽水的,坐小马扎上的人眼熟得很。
他认了一会儿,过去买了瓶北冰洋,问:“淑娟婶,我家这咋回事?”
淑娟婶头往后一抑,眯起眼睛看了一会儿才说:“卫疆啊?哎呀!你才回来!你家的地种啥都长双份,修桥的工人路过看到,现在全村人都晓得啦!后面又来了些领导,镇里市里都来人啦……你刚到啊?吃了没?我这儿有条蒸红
薯!”
卫疆看着淑娟婶俯身在泡沫箱里翻找,赶紧阻止她:“别别别,我吃过了!”
卫疆也被人拦了下来。
那人黑着脸说:“干什么的?里面不让进去。”
卫疆很无奈:“这儿是我家。”
早知道他就不听杨津的,搞什么意外惊喜,搞得他连自家门都进不去!
那人脸色有点尴尬,但是手还是没放下。
正好这时,宋子君和卫家娣从人群里钻了出来——
“姐夫!”
“卫疆哥!”
“卫叔!”
那人认得宋子君卫家娣和妞妞,这才把手放下,给卫疆道歉让他进去。
卫疆把那一大袋糖果,还有买的年货——糖角儿饼干瓜子花生米全拿出来。
他跟三个女孩说:“你们挑点自己喜欢的,再拿去给大伙儿分一分。”
三个女孩子欢天喜地地每样都挑了一个。
卫家娣说:“我们也把这些分成一份份的吧?”
宋子君点头:“就跟去吃酒席发的喜糖那样!”
妞妞说:“我把他们喊过来!”
吃席是两颗花生糖和几颗花生米,每桌每人一份,俩女孩活学活用,把这方法用了起来。
玻璃房那边卫疆完全进不去,他回房拿套新的衣服去洗澡房洗澡。
自从家里装修之后,自来水通了,洗澡的热水器也装上了。
卫疆一拿到车就一口气开回到卫家涌,他怕自己在车里窝出味儿来,给自己痛快地冲了个热水澡。
卫家娣跟宋子君把零食分成一小堆一小堆放在正屋客厅的大桌子上,让宋子君把小孩子都喊过来,又多给几个小孩子一块糖,让他们帮忙让像上学做早操一样排队。
卫疆一打开洗澡间的门,看到一院子排着队的小豆丁们,乐了。
再看卫家娣还在指挥另外几个小豆丁,让他们捧着零食去分发给院子外头的大人,几个小豆丁还特别听她的话。
她的声音洪亮,底气足,送东西的小豆丁都快出院子门,她一噪子“不准偷吃”把人吓得一个趔趄,差点没被院子的门槛给拌倒。
排队的也规规矩矩,都是宋子君在旁边维持秩序。
宋子君人长得高挑,长得灵,穿着新买的墨绿色昵大衣,说话轻轻柔柔的,小豆丁们被她几句就哄得老老实实。
卫疆越看觉得越有意思,这俩女孩,感觉是能干大事的。
这一时半会也见不着媳妇,苏美兰又已经出摊到镇上去了,他自己掂量着做晚饭。
卫疆刚把灶起了,把厨房的窗打开,只看到旁边玻璃房的架子上全是黄瓜藤和黄瓜,听到不少人的声音,但是人都被遮住了,完全见不着。
他正要洗米呢,院子外头又进来人了。
回来的人是苏美兰,看到厨房里的卫疆,笑着打招呼:“老板,我来吧。”
卫疆大约猜到了:“我媳妇把你喊回来了?”
苏美兰手里拎着几大袋食材,她一一放到厨房新打的架子上,边干活边絮絮叨叨给卫疆汇报——
“可不是么,前几天还好点儿,就七八个七八个地来,看热闹来的。谁想到今天市里镇里的领导和市里电视台都来人了!老板娘让我今天先关店一天,回来这边大伙儿做晚饭,我就把准备好的食材全拉回来了。”
卫疆见苏美兰麻利地洗米下锅再架锅下油下配料的,他完全帮不上忙,堵这儿还碍事,赶紧溜了。
卫疆回车上把一整条烟拆了,在玻璃房外头发了一圈,这才慢悠悠地要推门进去。
一个小哥好心提醒他:“兄弟,先把烟灭了,里头不让抽,来,套个鞋套。”
卫疆灭了烟,接过两个蓝色塑料袋,他觉得好笑:“这不是人染头发罩头上的?”
那小哥也笑了,给他示范:“往鞋上套,里头有好些个农业方面的专家呢,说是这样不会污染里头的泥。”
卫疆依样把鞋套套上,进门没看到媳妇,只听到她的声音,她在跟几个领导介绍——
“我是雇人打理的,白菜不用烧煤,这玻璃房密封保暖,卫家涌的冬天的气温相对高。”
“黄瓜给搭了架子,这边空旷,日间的光照完全足够。”
“棚里有黄瓜本来不好再种西红柿的,但我们还是冒险试了试,你们看对角角落那儿,单独划出来的一小块。”
众人跟着宋盈君指的方向转身,卫疆这才看到他媳妇。
他媳妇穿着深蓝的昵绒女式西装,直筒裤显得腿特别长,到下巴尖的齐短发,脖子在黑色的高领上还露了一小截。
她笑容自信,从容淡定地跟身边一堆人细数玻璃房里的每样农作物,玻璃外的阳光透进来,落在她光洁的额头上。
卫疆看呆了,好像其他人突然都消失了,只有宋盈君,他的妻子,整个人都在发光。
第53章
宋盈君家的玻璃温室蔬菜产量翻倍,上了市日报晚报的头条,市电视台还轮播这则消息。
宋盈君本来还想着,年尾了,村里修路的,修学校的,给村民修盖房子的,村尾修桥的,这些工程队都早早放假,工人们都回家去了,她年尾这农庄估计没什么生意。
万万没想到,报纸和电视报道之后,来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摆在院子里的折叠桌这几天就没收起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