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1988 第46节
卫疆知道这情况尴尬,说:“你们坐着啊,我忙去了。”
卫疆离开了,三个室友才小声地安慰起方茹。
卫疆进正屋找宋盈君,最后在俩女孩房里找着了。
宋盈君坐在床沿,俩女孩半坐起来了,眼睛还闭着,一左一右地靠在宋盈君身上打哈欠。
宋盈君抬头,看到站门口的卫疆,笑了:“干什么坏事了,搁门边罚站。”
卫疆这回不跟宋盈君拌嘴了,头一低,说:“媳妇,我错了。”
宋盈君哄着俩女孩下床,让她们先洗漱去,等俩女孩出了房间,她才问:“这是怎么了?”
卫疆把刚才在院子里的事跟宋盈君原原本本地复述一遍
说完他右手举起竖着三根手指:“我发誓我没勾搭人啊!”
宋盈君早猜到了,只是没想到方茹居然这么直白:“美兰呢?”
卫疆说:“美兰没听到,她在厨房呢。媳妇,我不出去了,你让美兰给我留俩葱油饼。方茹她们不是要去采风写生么,你让美兰带她们去海边,等她们离开家了我再出去吃早饭。”
宋盈君哭笑不得:“瞧你那小媳妇样!”
卫疆心里都忐忑坏了:“媳妇,你怎么不生气啊?”
宋盈君无语地瞪他一眼:“你想我生气啊?”
卫疆不乐意了:“那别的女孩都追上门来了,你不吃醋啊?”
宋盈君说:“我吃醋啊!”
卫疆看着他媳妇脸上的笑,心里郁闷:“你这叫吃醋啊?”
宋盈君一看,这人真的生起闷气了,说:“我心里默默吃着呢,我这是表面假大方。”
卫疆重重地往床边的办公桌上一坐,没好气地说:“得了,我还不知道你,你笑吧!”
苏美兰还真的没听到,她在厨房里忙着呢。
葱油饼她还是用向宁镇人习惯的传统做法,面粉抻开,抹葱油,抓一把葱花放上去,再包起来揉扁。
但她做的葱油不太一样,不是纯葱榨油,在榨好的油里还加了盐,这样的葱油做出来面饼更香。
当时她这么做的时候,老板娘还夸她,说她有想法,说以后让她专门给店里想新的菜式,新菜式卖得好还给她额外发钱!
她还是头一回听说想个菜的做法还能有钱的!
但老板娘说了,这叫“菜谱设计师”,这名号听起来特别洋气高端!
葱油面饼包好了,还得刷层油,锅里下宽油煎炸,等葱香炸出来之后,再在另一个灶上放铁锅烧热了,放上头烘烤。
方茹她们醒来闻到的,就是煎葱油饼的香味。
这会儿才是葱油饼最后的烘烤工序。
苏美兰把葱油饼放在旁边烘,又换了个锅下油,把发酵好的面团切成一块块长条,拿筷子在切好的面团中间压一道,油热了,压好的面团拉长,下锅炸油条。
她边炸边想事情——
老板娘家两个玻璃温室里该种的都种下了,肥施过,最近农药已经分批喷过了。
她最近一起床去把该淋水的淋水,留心有没有长虫,她没试过在这种玻璃棚里种东西,还是混着
来的,怕混在一起容易长别的虫,幸好检查过没有。
最后就是看棚里的温度计,看着温度比外头暖,她也就不用往四个角里加煤,等晚上来再加。
因为种这些没插秧犁地来得费时费力,她早上也就一会儿功夫就把农活干完了。
家里来了客人,苏美兰今天的早餐就多做了几样。
她最近每天习惯了起床先把面给和好,再放着在那儿让它醒着,干完农活就可以做早餐了。
因为最近老板娘的三餐都是她做的,老板娘又给她每个月提了二十块的工资。
她本来是不肯的:“老板娘,您包我三餐了,这做饭也是我该干的,费不了多少事。”
老板娘就是还是说要立好规章制度那套:“不行,包三餐,这都是我的店该给的员工待遇,但你的工作内容又增加了给我的家庭做三餐,那对应的工资必须给你添上。”
苏美兰没离婚前一直觉得自己命不好,嫁了这么个丈夫,她每天过得胆颤心惊,要不是为了女儿,她早就不想活了,尽管每天做饭找活干,但她依然觉得活在泥潭里。
可是离婚后,遇到了老板娘,她才知道,每干一件活都能拿钱,她每天都干劲十足。
老板娘还跟她说:“以后我再开其他店,镇上这间店就该你管了,到时会再另外给你添管店的工资,你好好干。”
她以前怕天亮,一睁眼就觉得一天难熬,现在她盼天亮,天一亮她干啥都高兴,觉得这日子哪哪都是盼头!
早餐做好,但宋盈君和卫疆还没出现,俩女孩洗漱完了到厨房想帮忙,苏美兰让她们到石板桌边坐着等早餐。
俩女孩离开厨房,又回苏美兰房里把妞妞喊起来,带她刷牙洗脸,再回石板桌边坐着说话。
苏美兰把客人的早餐给送上去,再把老板娘一家的早餐给端到石板桌那边,继续回厨房洗厨具抹灶台去了。
她虽然不知道老板和老板娘为什么没出来,但想来觉得应该是老板娘特意这么做的。
老板娘说过,这开店就得有开店的样子,有些客人喜欢吃饭的时候谈事情,店家不方便在旁边柱着,得给客人留个什么……对了,留个“私人空间”,说是这样下次客人才会喜欢再来这儿。
方茹在室友们的安慰下,心情平复了一点儿,早餐一上来,大家也真的饿了,都安静地吃早餐。
葱油饼外皮酥脆,内里松软咸香,一口咬下去,葱香油润,层次感十足,吃完还有点意犹未尽。
油条也是酥脆可口,配着浓香的热豆浆,胃暖了,胃口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方茹她们吃完早餐,就回房拿打包好的行李,跟卫疆和宋盈君告别。
卫疆和宋盈君都没刻意留她们。
宋盈君说:“下次你们有空再来,到时一定让你们吃上正宗的农家菜。”
几个女孩都特别不好意思,尤其是方茹,耳根都红了。
送走方茹和几个女孩走之后,卫疆跟在宋盈君后头发了一上午牢骚。
他一会儿责备自己之前表态不够明显,让人跑到家里来,一会儿叨叨宋盈君怎么对他一点儿都不上心。
他生着闷气给新鲜的猪肉刮掉猪皮上的毛,抹粗盐,再到院子里挂起来做腊肉。
宋盈君看他委屈的样子想笑又不敢笑,看他干做腊肉的活,自己正好拿新买的红薯苗到旁边的玻璃房里种。
玻璃房里还有一垄土翻好没种东西呢,正好种红薯了。
她刚进玻璃房,就听到外头有摩托车的声音,没一会儿就见卫疆地跑进玻璃房来。
卫疆急哄哄地说:“媳妇,咱们现在赶紧到镇上一趟!村长说他接到你店里电话,你店里出事了!”
第50章
一日之计在于晨,村长觉得今天肯定得不太顺利。
先是他的二八大杠出事儿了。
最近路修到了他家附近,估计是碎石子崩到他屋前头了,他一上车没骑出多远,车胎就瘪了下去。
他后知后觉,还说今儿这车咋这么难蹬,路也比平时坑洼多了,他在车座上被颠得眼睛发花,下车检查车链子,怀疑是链子锈了掉了,结果才发现车胎被扎子,车轱辘都变形了。
他只好把车推回家,幸亏儿子还没出门,他着急回大队去上班,就让他女人把车推到村口外头的修车铺子去,让儿子开摩托车送自己回大队。
结果一回到大队门,就听到电话响个不停,电话一接起来听得他冷汗直冒,他儿子看他身子直挺歪嘴说不出话的样儿,车子都起动了,马上又熄火冲进去,以为他爸高血压犯了,差点给他送医院。
电话是向宁镇派出所的人打的——
【你通知宋盈君,有群众报案,她员工的前夫拿着刀坐在她店门口闹事,我们所里有人在现场了,她是老板,让她到店里配合我们。】
听到是这事儿后,村长儿子说:“那还等啥,让广播员开大喇叭喊人啊!”
村长腿往后一个旋扫上了儿子后座车:“喊啥喊,这是啥好事啊喊!你开车送我过去直接跟人说清楚。”
村长儿子一想,也对,这一喊不就全村人都知道了么,确实不舀,油门一拧就带着他爸到了卫疆家。
卫疆借了村长儿子的摩托,带着宋盈君到她店里。
幸好现在正在放寒假,学校附近没什么学生。
但还是有不少路人围观,派出所几个公安在宋盈君的店的巷子口守着不让人进去。
宋盈君先去胖姨那儿打了个电话,给钱的时候胖姨不肯要。
她摆着手说:“我的天爷咧!他刚才还要脱裤子冲人公安撒尿,我听说搬不动他,才让他在这儿等酒醒再走。”
路边胖姨的小卖店本来是两边开门,现在只开临大街那边,向巷子那边的门已经关起来了。
来守路口的公安人少,怕有些人看热闹不嫌事儿大,
卫疆跟宋盈君好不容易才拨开围观的人,跟公安说明情况。
公安脸上倒是一派轻松,说:“你是老板啊?帮帮忙,把人劝走吧,这窝囊得我们都看不下去了。”
卫疆护着宋盈君,进了巷子。
这是条宽巷,两个成年张开手就能一人碰一头。
一个秃了顶的胖男人坐在巷子左边的墙根下,跟座肉山似的瘫坐在地上,骂骂咧咧,左手臂有一道伤口,好几处糊了点已经干了的血,右手拿了把小小的折叠刀。
身上酒气熏天,这是苏美兰的前夫丁强。
苏美兰在店里,站在黄鱼车旁边的砧板上给菜做预处理。
这是她每天的工作,先把当天预订了菜的客人的菜做出来,顺便把食材做个简单的清洗,切块。
她现在就在做孟晓华订的菜——清蒸鲈鱼。
鱼从水里捞起来,本来还在砧板上打着挺,她横着刀面一拍,鱼就瘫砧板上不动了。
丁强看得眼角直跳。
鱼去腮刮鳞去肚,清洗,改刀从鱼背切开不切断。
加盐、料酒、生抽、酱油,花椒、八角,葱末。
再拿个海碗把鱼罩起来,放在装着干净冰块的泡沫箱里腌着。
鱼处理完,她拿了一扇大肋排,换了砍刀,手起刀落,咔咔几下就把肋排分好一条条,又是几下剁就把排骨砍了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