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都市言情>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870节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870节

  哈若线有点腻了。
  而且限制还多。
  以往也不是没人打过从敦煌穿越罗布泊的主意,但太危险了。
  无人区面积太大,夏季气候过于极端,地表温度最高能达70度,遇到今天这种车辆抛锚的问题,很可能就会被晒成乾尸。
  所以一般没人跑。
  除了头铁的。
  但如果能沿着嘉禾的生态输水线走,途中有营地,再准备齐全点,还能合法穿过两个保护区。
  这很有搞头啊!
  回去修车的路上,华康丶庄严以及另一名修车师傅一起返回,其馀同伴则在米兰游玩。
  华康问庄严:「兄弟,如果能从敦煌穿越罗布泊,有兴趣吗?」
  「你说的是嘉禾那条路线吧,那当然有兴趣,怎麽,你们要开发这条线路了?」
  「有这个想法了。」
  庄严眼睛一亮:「不如返程的时候就试试这一条线路吧,嘉禾应该有人会回去吧?」
  「嗯?!」华康心中一动:「我等会问问。」
  等修好车,又回到米兰,华康就得到确切消息,嘉禾有三辆车大概两天后原路返回,可以带他跑一次。
  华康心想,妥了。
  另一边,柿木真澄一行也来到了敦煌,然而,面对戈壁沙漠,他的属下说什麽也不肯让他继续往前。
  地方也不同意让这麽一位岛国人穿越罗布泊。
  死在无人区里,谁也说不清。
  也就在这时,他收到了祁子文的回信,如果嘉禾和丸红合作顺利,以后会有机会。
  被溜了一圈的柿木真澄这才心有不甘的离去。
  「社长,嘉禾太过分了!你可是丸红的社长,去苏省时,可是副省级来接见你!」
  「对,现在一个企业,就如此刁难,我们也没必要上赶着脸与嘉禾合作。」
  柿木真澄说道:「诸君,小不忍则乱大谋,嘉禾握着粮食和能源,丸红必须得隐忍!
  农夫与蛇的故事听说过吗,丸红就要做那条毒蛇,在他放下警惕时再一击致命,咬死嘉禾!」
  与此同时,
  穿行在沙漠公路上的郭阳,也在算计着丸红。
  岛国的农业其实很脆弱。
  如果没有高关税丶反倾销调查丶肯定列表等一系列保护措施,岛国农业早就被冲烂了。
  如今,嘉禾想打破这一防护措施,那最大的阻碍就是岛国农协。
  而丸红等大商社与农协有着最直接的竞争关系。
  主动送上门的丸红就成了最好的选择,不论是正面还是背后手段,丸红都能成为助力。
  但毕竟目的不纯,
  所以嘉禾不能给丸红好脸色。
  一旦嘉禾轻松答应丸红条件,丸红可能会察觉到不对,毕竟嘉禾疑似具有生物入侵的能力。
  所以郭阳才选择遛狗,作出一副对丸红毫不在意的模样。
  这更能让丸红放下戒备心,从而在岛国推广天禾的种子。
  在心里复盘了下,确认没问题后,郭阳才睁开了眼睛,路两旁都是荒漠,提不起一点看的兴趣,又继续假寐。
  没过多久,就到了台特玛湖。
  台特玛湖在1980年一度乾涸,乾涸后的湖心被沙漠掩埋,植被日益枯死,台特玛湖成为一个巨大的盐壳。
  不过从世纪初上游就对台特玛湖进行生态输水。
  如今已有300平方公里的水面,国道两侧波光粼粼丶植被丛生。
  郭阳一行在观水亭处停下,充分感受着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的胜景。
  同时也从牛虎林嘴中了解这里的规划,在台特玛湖西北边的沙漠里有很多海子,大部分海子的形成都和塔里木河有关。
  在沙漠中穿梭的塔河,堪称是人与大自然斗争的典范。
  通过一系列的水利工程和节水措施,如今的塔河沿线绿洲也是国内最重要的大粮仓之一。
  粮食增加的速度极快。
  能源林也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沙漠边缘茁壮成长。
  如果再有红旗河的相助,整个塔河绿洲的潜力不可限量。
  为此,哪怕要付出一些代价,也是值得的。
  在台特玛湖停留了一会儿,车队又往南前往rq县城。
  都到这里了,郭阳打算去格尔木一趟,实地看看柴达木盆地边缘戈壁,毕竟要拿下来攒自然能量。
  从若羌到格尔木有直通的道路,和国道318相连,然后直达格尔木。
  格尔木就是一座在戈壁上建立起来的城市。
  1953年,慕生忠长官率领筑路大军到达格尔木。
  可到了格尔木,大家却傻了眼,除了地图上标注的「噶尔穆」之外,茫茫戈壁之上哪有生机?
  正当大家疑惑之时,慕生忠将手中的铁锹插在地上,并大声告诉大家:「我们的帐篷扎在哪里,哪里就是格尔木!」
  过去千里荒野,现在杨柳成荫。
  格尔木完成了从戈壁到绿洲的新生,但在格尔木周边,还有成千上万个格尔木大小的戈壁。
  嘉禾的目标就是这些戈壁。
  格尔木城在格尔木河中游附近,而格尔木河发源于昆仑山北麓。
  越靠近昆仑山的河道两岸都是茫茫的戈壁。
  这些地方都可以种上嘉禾的高寒植物,其实嘉禾生态已经在这麽做了。
  郭阳专程去了好几个点位。
  他在六七年前培育的能适应高寒环境的植物都已形成了一定规模。
  黑麦草丶无芒雀麦等20多个牧草品种,鲜黄小檗丶吉拉柳等20来个灌木品种,
  以及最主要的冷杉丶针茅丶青海云杉和祁连圆柏。
  这些都可以作为水源涵养林和涵养草。
  现在他就站在一片冷杉林面前,能明显感觉到这里更湿冷一些。
  郭阳问一旁的众人,「有记录湿度和降水变化吗?」
  负责这处基地的负责人出来说道:「最近四年,附近区域的降水量平均每年增加了7.8%,且增速还在加快。
  这几年格尔木河水也很充沛。
  可能还不只有降雨量在增加,应该还有其他因素。」
  冷杉能改善局部水循环这点,嘉禾生态的众人都已经见怪不怪。
  让他们惊奇的是冷杉的生长速度,这才几年时间啊,眼前的冷杉就已有了十几二十米高!
  正常来说,六年的冷杉高度在9米左右。
  这高了近一半!
  简直是奇迹。
  郭阳虽然有心理准备,毕竟树种是他培育的,然而,几年下来,也有点惊叹于这种变化。
  也难怪格尔木河河水会如此充沛,这冷杉做了不小的贡献。
  他培育的这种冷杉不仅能稳定土壤,涵养水源,每一次降雨,冠层和根系还会截留更多的雨水,让局地水循环更活跃,一旦形成植物群落,对区域降水的影响很明显。
  而且还是速生树种,的确很难得。
  如果说冷杉适合在山麓地带,那针茅则更适合平坦开阔的高寒戈壁滩。
  在柴达木盆地的表现也很出色。
  另外还有青海云杉和祁连圆柏这两种突破了海拔限制的树种。
  经过数年的发展,如今不论是种子,还是苗木储备,都达到了巅峰。
  而且柴达木戈壁和祁连山麓戈壁,都可以使用这一批种子和树苗。
  这时候开展大规模的戈壁治理,时机也极为合适。
  在格尔木看完了主要品种的情况之后,郭阳对治理三大戈壁多了更多的信心。
  对能积累多少自然能量也有了期待。
  毕竟这可是近两亿亩土地!
  格尔木就是郭阳这次外出的最后一站,在和大领导通了一次电话后,他又会见了格尔木农垦的领导班子,商量了下项目该如何推进。
  在国家的站台下,柴达木和祁连山麓戈壁的治理都被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次。
  各地各部门,乃至一些特殊机构,都要全力配合嘉禾的治理行动。
  只有风电戈壁,因为效益很低,行为看起来很愚蠢,于官方形象不利,所以国家没直接参与。
  但郭阳不在乎这些,
  风电戈壁也就全部由嘉禾来。
  等有了大概框架后,郭阳就从格尔木乘机到了京城,与他差不多时间进京的还有陇省丶青省丶农垦丶军区等单位。
  一群人聚集商谈最后的部署。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