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806节
郭阳也没客气,当即提出要启动国家荒漠公园项目,领导同意了。
随后,郭阳又提出要建设祁连山国家公园项目,严厉打击祁连山水源地范围内的非法采矿行为。
领导还不知道这件事,郭阳随即拿出了当初他穿越祁连时用无人机航拍下的画面。
还补充了一些天禾种子搜集队的资料。
炸山丶砍伐丶毁林丶毁草,山体就像开膛破肚。
对矿产资源的过度开采丶非法开采给这里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灾难。
植被破坏丶冻土破碎丶野生动物锐减,好牧场变成了黑土滩,连刮起的风都是黑灰色的。
疯狂开采,给大地留下了一块块触目惊心的牛皮癣。
守护中华水塔的生态屏障遭到了严重破坏。
郭阳不知道领导是不是装的,反正听语气应当是雷霆震怒了,表示会严肃处理。
同时也会启动祁连山国家公园项目,而且内定由嘉禾负责承接项目的养护和建设。
没过多久,中办丶国办就通报指出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存在的四大环境问题。
一切破坏祁连山生态环境的行为被勒令叫停。
并且为此处理了一批人。
同时,在通报之后,又有官媒下场表扬了哈密东天山森林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项目取得的成绩。
通过近十年的建设,在保护区内实施水源地保护丶人工增水丶天然林保护丶生态环境监测和预警系统丶柳条湖-巴里坤湿地保护丶伊吾河流域生态治理丶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与建设丶生态移民等十大工程。
最终使区域内的森林资源得到了恢复,每年还增加了20~40毫米降水,带来了明显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一前一后的呼应十分明显,一切都是在为祁连山国家公园作铺垫。
在11月中旬时,祁连山国家公园就以最快的速度落在了纸上。
生态环境部的直接联系到了他,让嘉禾可以准备做事了。
速度快到让郭阳惊愕。
他知道了,必须得尽快让上面看到东西。
但郭阳有信心,他前两年可培育了太多植物了。
适应高寒地区生长的牧草和灌木,还有冷杉和针茅两大涵养水源的主力草种。
如今这一批种子已经过了三年的繁育,可以说是弹药充足。
除此之外,还有第二批培育的冰缘带草本和垫状植物,以及祁连高寒山区的本土树种青海云杉和祁连圆柏。
同样也有两年时间,也达到了移栽的标准。
郭阳很痛快的就让嘉禾生态接下了祁连山国家公园的建设项目,开展前期准备工作。
与此同时,国家荒漠公园项目也飞速立项,除了改善生态环境之外,更重要的是恢复罗布泊和疏勒河之间的古河道。
敦煌西湖湿地丶祁连山国家公园丶国家荒漠公园……
嘉禾生态三线作战。
还有棘小白承担的晋陕蒙接壤地区数百万亩的沙棘树种植。
乃至于在疏勒河丶黑河丶石羊河之外,又多了黄河等数条河流的生态治理项目。
仿佛一股脑似的都要扔给嘉禾。
一个个匆匆上马的项目,让嘉禾内部也充满了浮躁丶担忧等各种声音。
「太急了。」
「项目铺的太开,人手不够用啊,老板。」
「做这种项目没意义啊,完全是赔本赚吆喝,甚至可能浪花都溅不起来。」
然而,郭阳依然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在他的要求下,嘉禾依然动了起来。
不只是嘉禾生态和棘小白,苜禾农牧丶天禾种业丶河西牧业丶青禾农业丶东和农机等等公司都参与了进来。
巨大的动静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热议,很多人直呼嘉禾疯了。
嘉禾的员工也感觉很疯狂,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他们却发现很顺利,各部门都很配合,级别越高,嘉禾做事越畅通。
并且,不局限于生态环境项目。
包括嘉禾旗下的所有业务。
天禾的打假更顺利了,在秋收结束后,农业部等多部门就又一次发起了专项打假行动。
地方部门对天禾的打假响应也更快,且清除了一批试图包庇的人。
在能源林项目上,也强行叫停了一批项目,理由是苗木不合规,避免了事态扩大,造成更多的损失。
同时推荐了正规苗木来源,有且仅有嘉禾,并且还将打击非法苗木生产和销售。
一系列眼花缭乱的举措,让嘉禾自身都感觉不可思议。
太顺了。
郭阳的压力却越来越大。
实在是给的太多了。
单只是能源林苗木这一项,每年就可能为嘉禾带来百亿元的净利润,完全可以填补嘉禾在生态环境治理上的投入。
让郭阳有种不真实感。
如果早点坦白,现在的形势是不是会变得更好?
他不得而知,但真的得拿出点东西给上面看看。
郭阳在等待程迪的消息,国际白糖价格进入了下降通道,但这是理所应当的。
阿三上半年就出现了大幅增产,下半年年的预期也拉得很高。
而且巴西一直在增产,政府也鼓励种甘蔗,似乎有恢复其曾经第一产糖国荣光的趋势。
价格下跌是应当的。
嘉禾的白糖基金也一直在盈利。
但还不够,阿三这个榨糖季入榨甘蔗的产量一直没出来,对土地的影响也需要程迪给出评估。
按照常年,在年末就该有结果了。
阿三,马邦。
程迪站在艾哈迈德讷格尔乡下的一处甘蔗田里,甘蔗已经完成了收割。
农场主一家已经在享受丰收的喜悦,只留下了乾瘪的土地,仿佛被美色掏空的男子一样萎靡。
第487章 自信心爆表的阿三
又廋又硬的土地无人在意,来年照样可以耕种。
除了公路交通枢纽艾哈迈德讷格尔,程迪还冒险去了马邦的多个城市,乃至其他邦。
老实说,阿三对华人不太友好,尤其是在国内红旗河热度日渐高涨的情况下,阿三从上到下都形成了一股反对浪潮。
一路走来,他遭到了太多的针对。
幸好他是跟着孟买大学的萨特南教授,如今,萨特南在阿三享誉盛高,走到哪,都会受到热情款待。
阿三是一个强行拼凑起来的松散联邦,各邦之间的认同感不强。
但农业都是各邦的重要产业,所有人都希望拥有产量更高的甘蔗和棉花种子。
萨特南因此得到了很多邀请,程迪也得以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去看了许多的农场。
马邦丶卡邦丶喀拉拉邦丶中央邦丶安德拉邦……
绝大多数人都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少数人即使注意到了异样,也很快就会被淹没。
有这功夫,还不如多骂两句红旗河呢。
在暗中观察了足够多的农场后,程迪也越发惊诧!
这究竟是什麽种子!
产量虽说翻了几倍,但耗水量也在成倍增加,对土壤肥力的消耗更是堪称『断子绝孙』,在短期内绝对难以恢复。
无论哪一个,对阿三都是致命的。
阿三各邦之间关于土地和水源的争斗从来都没有停歇过,乃至为此发生枪械争斗。
如果现有的两个品种彻底扩散开来,很难想像阿三的未来,走向分裂也未必不可能。
种子是哪里来的?
老板想做什麽?
老板或者嘉禾背后还有谁?
一个又一个问题被程迪藏在了心底,连晚上睡觉的时候都不安生,也不敢和国内联系。
一直到元旦过后,阿三的甘蔗和棉花全部入库,甘蔗也全部进入了榨糖厂,程迪才踏上了回国路。
当最终抵达嘉峪关那一刻,他才彻底的放松了下来。
冬季的西北显得有些荒凉,绿戈壁上的沙棘林掉光了叶子。
但到了嘉禾总部附近后,却总能看到充满生机的植物。
正当他准备走进大楼时,却看到大楼里走出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辛苦了。」
程迪连忙小跑两步,「老板。」
郭阳和其握了握手,又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走,先上楼,坐着慢慢聊。」
程迪心里涌现出一丝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