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800节
「行。」
朱新礼稍显惊奇,没料到这麽快就完了,不过苏明科的态度让他觉得这事能成。
只是玩弄资本这麽多年,在德隆系之后,汇源联合统一,牵手达能,一次一个台阶,让汇源的资本实现了三级跳。
但每一次资本运作都是在谈判桌上完成的,只有今天有点不一样……
他又看了看身后的果园。
半个月后,法国达能与软银赛富签署了转让汇源股份的协议。
软银赛富成为汇源的第二大股东,并向汇源注入了一笔资金。
与此同时,汇源果汁也与某银行签订了1亿美元的定期贷款融资协议。
随后,朱新礼的大农业梦想再度起航。
「从汇源官网上了解的资料,全国从北到南一共11个产业园,总投资约551亿元,其中最大的在鄂省锺祥。
在3~5年建成有机种植丶养殖丶加工丶销售丶体验式消费与观光休闲度假及养生一体化的综合性健康产业园区!
计划总投资142亿元!」
这是祁子文汇报给郭阳的资料。
总投资551元还包括了地方政府的投资,但即使刨除这部分,对战线拉得太长的汇源也是极大的挑战。
郭阳的第一反应是汇源完了,没救了。
随即才想到朱新礼用嘉禾的有机武器,给资本精心编织了一个陷阱。
第482章 资本下乡与农民进厂
有机农业能不能行?
青禾农业似乎给出了答案,蔬菜和牛羊肉等产品在大城市,以及蔚来田间上都卖得还不错。
但也仅限于还不错,作为高端产品,其市场容量有限,有机农业本身也有局限性。
另外,青禾农业虽然进入了盈利期,但前期投入回本还远着呢!
郭阳不清楚汇源的11个农业产业园是不是全部要玩有机概念。
但单看投资区位,疆省丶黑省丶陕省丶鄂省……全是偏僻的戈壁丶沙漠丶山区。
很显然奔着有机农业去的,另外,也可能是为了更容易拿补贴。
但要为此投入多少资金呢?
总之,汇源的资金压力会很大,朱新礼的大农业战略有点悬乎。
「朱新礼怎麽想的?引入软银赛富,也不考虑嘉禾?」
「防着棘小白呗。」
祁子文和费晓锋一左一右的坐在沙发上,祁子文笑着说:「在果汁饮料上,棘小白今年已经赶上汇源了吧?」
「差点,差点。」费晓锋摆了摆手,「棘小白产品线还是单薄了点,除了沙棘类饮料,没有其它大单品。」
「你还想多大,国粮的悦和都快被乾死了!」
「哈哈哈,其实棘小白也想做苹果和橙子等果汁。」
「所以朱新礼才防着你啊!」
「呃……」
「好了。」听两人斗了会儿嘴,郭阳觉着还真有这个可能,当初他可是和朱新礼说了,汇源撑不下去了就找嘉禾。
估计那时候朱新礼就防着他了。
「他爱防就防着吧,不过以后汇源想买苗,也得按时付款了,不然不给发货。」
费晓锋说:「如果汇源从其它地方买苗呢?现在已经出现了打着棘小白名义卖苗的苗圃。」
郭阳沉吟道:「抓大放小,能追责就追责,该起诉就起诉,打游击的小苗圃没办法,但大公司肯定跑不掉!」
「也只能这样了。」
祁子文说:「以后还有收购汇源的机会吗?按我说,就让棘小白自己搞吧,我们的柑橘和苹果基地不也搞得有声有色。」
其实郭阳也一直有收购汇源果汁的想法,但要有控股权,就如同可口可乐并购汇源上市主体一样。
不过现在的朱新礼明显防着嘉禾。
因为嘉禾也有上游产业链,棘小白收购汇源果汁后,汇源农业显然不会优先成为汇源果汁的原料供应商。
这可能是朱新礼不能接受的。
想了想,郭阳看向费晓锋,「你的想法呢?」
「我也认为可以尝试多品类产品线,棘小白也可以推出橙汁丶苹果汁等产品。」
费晓峰很是意动,放下了手中的茶杯,说道:「未来十年,国内的果汁市场上升空间依然不错。
我调查过,农夫山泉也在赣南布局脐橙果园,显然也有意果汁市场。」
郭阳沉吟道:「农夫山泉我知道,但他们在赣南投资的果园应当是不太顺利。」
「确实如此,农夫山泉目前每年都要在果园基地上亏损几千万元,这和老板以前的判断一致,企业搞大规模果园,如果没有品种红利,成不了事。
但我们可以转变一种模式,把果园依然交给果农种,按照棘小白的标准种植,和果农签订长期性合约。」
费晓峰也是有备而来,对如今的果汁行业有较深的了解。
其实汇源果汁也采取的是后一种合约模式,在全国建立了数百万亩的果园基地。
不过,同一种模式也千人千面。
汇源如今并没有看到成效,但郭阳其实是比较认可这种发展模式的。
因为在后世找得到成功的案例,比如现在还在困顿中的农夫山泉,在踩了十多年坑后终于走了出来。
想了一会儿,郭阳也就同意了棘小白的业务拓展。
同时也提醒了几个点,尤其是在华南等地的柑橘黄龙病。
川省是非疫区,所以不存在黄龙病的威胁。
但要发展橙汁,就肯定要到其它南方地区,黄龙病是避不开的。
对这种柑橘绝症,在一开始就要做好技术防控,脱毒种苗丶安装防虫网丶砍除病树……
祁子文都快麻木了。
怎麽老板什麽都能说出个一二三四,他感觉他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
等两人走后,郭阳再度看了看汇源的资料,如果棘小白要扩张,汇源垮台的速度可能还要更快一些。
还有苹果基地,江南市场的果商主动炒作瑞阳,有点像是阳光玫瑰的炒作过程。
同时静宁的苹果又出现了价格虚高,按天禾做的市场调查,今年各地苹果产区都是丰收。
静宁果农可能会有一个小小的教训。
反倒又把嘉禾的瑞阳凸显了出来,瑞阳的推广速度可能会加快。
…
时间过得很快,转瞬间到了十一月。
郭阳和林可青来到了京城,在一起去拜访了刘老后,郭阳就率先离开,去了中化总部,见到了刘德树。
「刘总,看你红光满面,看来这一年中化很顺啊!」
「劳费郭总惦记,中化这一年的业绩增长很不错,但也不至于让你亲自跑一趟吧?」
「不欢迎我,那我走?中石化应该也不远吧,我去那边坐坐。」
「哎哎,你很真走啊!」
刘德树连忙走了两步拉住慢吞吞往外走的郭阳,这看着就不像要走的样子。
他感觉和郭阳这等新时代的年轻人混熟了之后,感觉心态都变年轻了,不至于永远都一板一眼的和人勾心斗角。
刘德树沏了茶后,才问道:「郭总来中化有何贵干啊?这电话里也不说清楚。」
「没事就不能来找你了,我这是来找前辈取取经。」
「别,再过几年,怕是嘉禾都超过中化了。」
「我还没那本事。」郭阳喝了口热茶,开口就是吐槽,「刘总,你这茶不行,等哪天我给你送点。」
「呵呵,嘉禾的养生茶我可喝不习惯,还是这正山小种适合我。」
刘德树笑道:「说吧,是不是因为生物柴油来的?今年应该不愁销售了吧,三桶油可都也在试点了,嘉禾生化现在可是躺着赚钱,让很多人都迫不及待下场分一杯羹呢。」
「其实赚的也是辛苦钱,这次来吧,也是因为受到央视的邀请,来做一个专访,特意来向刘总取经。」
「哦?什麽专访?」
「资本下乡与农民进厂。」
「很敏感啊!」
「就是敏感才来请你指点迷津啊,真是无语了,汇源搞出来的事,最后找到嘉禾头上来了。」
郭阳这才开始大倒苦水。
由于汇源集团最近在全国各地动作频频,继此前的11个项目后,又陆续敲定了两个大项目。
有媒体对此进行了详细追踪,并且用了一个形容词:圈地。
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相比果业,能源林产业的圈地现象更为过之。
在过去一两年里,全国各地陆续上马了数百个能源林项目,涉及到的土地近亿亩。
更有甚者,占据良田,由于种植文冠果树。
大量的工商资本投资农业,引发了众多专家学者的担忧,诸多媒体也跟着起哄。
『资本下乡与农民进厂』,光是看看这个标题,就知道一个处理不好,就可能会被扣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