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都市言情>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768节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768节

  寿光。
  这里是华夏最大的菜篮子。
  但寿光的蔬菜产业之所以能在国内众多蔬菜产区实现突破,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最早引进了洋种子。
  菜农一般看重的是种子的质量,以及产品出售的价格,从来不问什麽国籍。
  只要你能产更多菜,卖更多钱,菜农就愿意买单。
  这让洋种子在寿光大行其道。
  因为确实好。
  在很多年里,国外品种无论是商品性状丶产量还是病旱涝的抗逆性都优于本土品种。
  荷兰瑞克斯旺种苗集团成立于1924年,在世界种业中常年排名前十。
  主要从事专业化蔬菜育种,种子生产及销售种子。
  其2001年便在青岛成立了分公司。
  在提供优良品种的同时,还成立了一支技术服务队伍,常年为种植户提供从种植到收获的全过程服务。
  杨言便是瑞克斯旺的一位茄子作物专员,三十多岁,穿着冲锋衣,时常穿梭在一个个温室大棚间。
  这会儿,他正在一个叫田柳镇的地方。
  和他一起来的还有市场经理夏俊,但夏俊一路都不太痛快,在查看了田柳镇销售点的客户名单后更是一脸便秘。
  「田柳镇的情况也不理想,茄子丶番茄丶黄瓜丶甜椒……没一个达到了预期。」
  店老板是一名五十多岁的男子,个子高大,穿着一件黑色外套,脸上是同样的愁容。
  「竞争太激烈了,很多老客户都丢了,哎,夏经理,得想点办法啊!」
  「再降点价吧。」
  「不是降价的问题,菜农只看质量和产量。」
  夏俊沉吟道:「等会儿我和杨言去拜访下农户吧,李世农去年也没来买种子吗?」
  店老板摇了摇头,「没来。」
  李世农是一名种菜大户,家里有四座大棚,合计面积30多亩。
  多年来,李世农都是瑞克斯旺的忠实客户,夏俊不止一次带着技服人员上门给其解决问题。
  杨言也对其有很深的印象,毕竟开着宝马种蔬菜,在当时给了他极大的冲击力。
  「不该啊,我记得李世农一直对布利塔和百利青睐有加,不会轻易换种子吧。」
  店老板说:「李世农早就不种布利塔了。」
  杨言愣了愣。
  「你out了!」夏俊摇了摇头,「布利塔可能要成过去式了。」
  「怎麽可能!」杨言惊呼道。
  布利塔是紫黑茄品种,一株茄子能长到3米甚至更高,采收期长,无论是秋延后越冬栽培,还是早春栽培,亩产量都能达到3万斤以上。
  从进入寿光后,就所向披靡,市占率高达90%。
  种子价格也连年上涨,一粒种子七八毛,一株苗一块多。
  这为瑞克斯旺带来了高额的利润。
  听闻布利塔可能会被淘汰,杨言是不信的。
  他是茄子作物专员,平时的主要工作就是研究茄子的配套栽培技术,同时给农户提供技术服务。
  在他无数次的技服过程中,体会到的都是农户的喜悦。
  布利塔丶莎拉波娃丶华墨丶爱丽舍丶可可丽……一个个或长的,或圆的茄种都极受欢迎。
  尤其是布利塔,一个棚就可以给农户带去数万元,乃至数十万元的财富。
  一亩地也能为瑞克斯旺带来一两千元的种子种苗收入。
  高额的利润也让瑞克斯旺的福利待遇极好,这些年杨言体会到了企业对员工无微不至的关怀。
  也让他对瑞克斯旺有很高的认同感。
  他实在不敢相信,瑞克斯旺没了高利润的种子,还会不会保持高福利待遇。
  「不仅是布利塔,百利也可能面临着被市场淘汰。」夏俊叹道:「不然为什麽这两年销量下降这麽厉害。」
  百利是大红番茄品种,也是瑞克斯旺一个很火的单品。
  杨言说:「农户总是要用种的,我实在想不出什麽种子可以替代布利塔。」
  「带你去看看就知道了。」
  夏俊和店老板打了招呼,就带着杨言下村,温室大棚成排连片,一眼望不到边。
  有的正在收获,有的正在育苗栽种。
  远远的,杨言就看到了一辆宝马5系停在路边,一半在水泥路上,一半在土边坡上。
  他知道,到李世农的地盘了,看来不是因为破产……
  李世农有四个棚,两大两小,大棚没上锁,夏俊也就没给其打电话,自行进入看了起来。
  第一眼就让他面色古怪。
  「茄子。」
  杨言猫着腰进了棚后,一股热气袭来,也看到了挂着的一个个紫黑色的长茄,质地光滑油亮,绿萼且无刺。
  夏俊疑惑道:「看上去很像布利塔,这李世农搞什麽鬼,在哪里买的种苗吗?」
  「有一点怪。」杨言半蹲了下来,盯着茄子打量。
  「谁在那里?」一名膀大腰圆的农妇走了过来。
  「婶子,我,瑞克斯旺的夏俊。」
  那妇人也看清了人,认了出来,然后吆喝了一嗓子,不久李世农就出现了,瘦高瘦高的,但看着很结实。
  夏俊先称赞道:「今年这茄子不错啊!」
  李世农笑了笑,这夸在了他心口上,想摸出烟,但一想到在大棚里,只能作罢。
  一时又有点尴尬,夏俊他熟,瑞克斯旺的市场经理,前些年他都是从他那里买种子。
  但现在时代不同了。
  没等夏俊再次开口,杨言已经得出了结论,「这不是布利塔。」
  李世农哂笑道:「当然不是,这是在天禾种业买的种苗,品质和产量都不错。」
  「可以啊,李总。」
  夏俊很有经验,眼神示意杨言不要多话,这才又继续问:「能产多少斤?」
  「三万斤很稳。」
  李世农并不排斥和夏俊丶杨言等人聊天,种子公司的市场和技服人员多少都懂点技术。
  多交流反而更有利于他了解外界的信息。
  这是去年8月底种下的茄苗,过了40多天,第一茬茄子就可以上市。
  接下来的10~11月,第二批茄子又开始挂果,等到了春节前后,茄子的价格就到了一年中最贵的时候。
  一直要等到四五月份,露天茄子大量上市时,第三茬茄子也就贱了。
  现如今,茄子的价格还能卖个一块七八毛,春节最高的时候能卖到3元。
  夏俊在心里估摸了下,李世农建的是超级大棚,一个棚就是10亩地。
  他打听道:「这一个棚今年出了有二十万斤没?」
  李世农咧了咧嘴,笑道:「快三十万斤了。」
  「还差点啊,嗯?」夏俊刚开始听成了快二十万斤,以为没到,但很快反应过来,「三十万斤?!」
  杨言也瞪大了眼的听着。
  「差不多了吧。」李世农有点不确定究竟到没到三十万斤。
  但这已经足以让夏俊和杨言目瞪口呆。
  你这不是亩产三万斤很稳,这已经是他娘的板上钉钉了啊!
  这可还有一茬果呢!
  算上第三茬,可能要摸一摸四十万斤的门槛了。
  杨言嘴唇微微发苦,难怪能开宝马来种菜。
  「你这至少已经卖了60万元。」
  「岂止啊。」夏俊问:「李总,你另外三个棚都种了啥?」
  「黄瓜丶苦瓜丶甜椒。」
  「没种番茄了?」
  「天禾最近没出番茄种子吧。」
  合着你只用天禾的品种了吗?夏俊微微皱眉,预感到了事情的难缠,他现在想提瑞克斯旺,但又不好提。
  憋了半天,只能从种子和种苗价格上入手,主动提出了降价。
  李世农只是说会考虑,但夏俊清楚没戏了。
  仅茄种而言,两者的产量差距悬殊几千斤,这就是一道鸿沟,不是单纯靠降价能解决的。
  就像几年前,国产茄子大约2分钱每粒,布利塔可以卖到七八毛,三四十倍的差距。
  但农民还是选择布利塔。
  说白了,农民就是看重效益,而现在天禾的种子种苗也不便宜,一亩种苗费三四千元,和布利塔相当,但效益却好得多。
  对瑞克斯旺来说,这就是一个无解的难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