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745节
「那永安期货呢?」
郭阳挑了挑眉,「一个不知所谓的投机者,上次做空棉花应该亏得不少。」
李如成说:「这次永安期货的总经理葛国栋不知从哪听说了小寒基金的消息,找上了我,说也有一笔钱想投小寒基金。」
「嗯?」
郭阳有点摸不着头脑了,这算啥,弃暗投明?
李如成说:「应该是背后的金主,一共也筹集了2个亿的资金。」
郭阳想了想,问道:「是纺织服装行业内的人,还是纯粹投机的。」
李如成说:「在浙省这个地方的,做棉花期货的多少都会和棉花贸易带上丝丝缕缕的关系。」
郭阳沉吟道:「行,可以让他们投,我会和杨成打招呼的。」
一般来说,基金都会收取不菲的管理费。
小寒基金业不例外,并且收取的费用不低,在超出业绩的基准情况下,还会收取高额利润分红。
然而,即使这样,永安期货背后的人也主动凑了上来。
这有点不同寻常。
还是说被打怕了?
让郭阳没想到的是,鸿星尔克的吴荣光丶安踏的丁世忠紧随其后也打来了电话,说要投一笔小寒。
当他走进嘉禾总部大楼时,周少雄和许景南这两草根也打来了电话。
言简意赅,投钱。
周少雄和许景南属于性格最犟的那一批,如今虽然投的不多,但终究投了。
这就更不对了。
应付着众人的打招呼,郭阳坐电梯回到了办公室,刚好在门口看到了祁子文。
「棉花上有什麽新闻吗?」
「棉花?」祁子文快速思考了一圈,摇了摇头,「我马上去查。」
「嗯。」郭阳点头道:「重点是海外。」
祁子文去安排了,郭阳则打量了下办公室,依然没什麽变化,打扫得一尘不染。
可能唯一的变化就是办公椅后挂着的几穗玉米换成了今年产的。
这也是郭阳这麽多年保留下来的习惯。
只是现如今的玉米穗变得愈发粗大,拿在手上已经盘不动了,只能作为装饰品。
一杯茶的功夫,祁子文就飞快的回来了。
「cbp在入境口岸扣押了一批来自疆省生产的棉花!」
郭阳挑了挑眉,「确信?」
「陈燕秋陈总传回来的消息。」祁子文沉吟道:「是从浙省一带发出的货。」
「那应该是真的无疑了。」
事情一下子就说得通了,郭阳有些恍然,没想到事情来得这麽突然。
cbp就是美利坚海关与边境保护局,进出口货物都要受到他们的艰难。
「扣押的原因也不知道,cbp没发公告,国内知道这事的人应该也不多。」
其实,祁子文很想问问老板从哪里得到的消息,因为连陈燕秋也是现查的,但现在问明显不合时宜。
「可能是还没有想到理由。」
郭阳冷声道:「但老美的棉花利益群体无疑已经受到了疆棉的冲击。」
祁子文讶然,「根本原因是疆省棉花?」
「大概是吧。」
郭阳站起了身,端着茶杯在办公室里踱步。
他知道原时空美西方媒体抹黑疆棉,更多是出于政治目的,但选择抹黑打压的两个载体也很耐人寻味。
一个是疆棉,一个是番茄。
这两个都是疆省优质农产品的代表。
同时也是美利坚优质农产品的代表,因为两者的产区都处于同一纬度,棉花和番茄都处于黄金产区。
所以疆棉和番茄成为了打压对象。
这一次政治因素同样存在,东tu组织才平息没两年,美利坚农业也肉眼可见的在衰退。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速度可能比他想像中的还要快。
看着还带着困惑的祁子文,郭阳沉吟道:「虽然cbp还没发公告,但应该是针对疆棉的。
疆棉这些年的品质越来越好,价格也有优势,相反,美利坚的棉花是在走下坡路。
并且,过往老美仗着强大的农业生产能力,对农产品的进口限制不严。
现在,疆棉来了。」
祁子文有点不相信:「不会吧,只是扣押了一批货而已,何况我们是最大的棉花进口国。」
「……」
郭阳好不容易酝酿的情绪被破坏的一乾二净。
但他坚持认为这有很大可能。
后世贸易战前,国内也要从美利坚进口大量的农产品,但对方依然打了。
而这一世,国内不仅玉米反向抢出口市场,连大豆也实现了自给。
这给本就多灾多难的美利坚农业市场又补了一刀。
现如今,疆棉早就完成了收割,也差不多正好是皮棉出口的时机。
疆棉真可能在美利坚搅风搅雨。
嘉禾貌似也有棉花出口……
第447章 美棉的窘境
「兰伯特的农场倒闭了,我也失业了。」
破败不堪的成片民居,坑坑洼洼的道路,一群无所事事的黑人在街边游逛。
在远处的农田里,大片尚未收获的豆谷被冬日的大雪覆盖。
显然,农场主放弃了收获。
乍一听闻兰伯特农场倒闭的消息,几个中老年黑人都发出了浓重的叹息。
「连兰伯特也撑不下去了吗?」
在格林维尔,兰伯特农场绝对属于超大型农场,历史悠久,整个农场的面积超过上万英亩。
从种植丶运输丶到加工和销售,兰伯特农场承担了数十个农场工人的就业。
它这一倒闭,意味着格林维尔将更加的萧条。
才失业的塔布维尔叹道:「兰伯特一家搬走了,抛弃了农场的资产。」
「格林维尔没希望了。」
「是整个密西西比河三角洲都没希望了,路易斯安那州和阿拉巴马也衰败了,走吧,你们还年轻,还可以去大城市闯荡。」
塔布维尔今年61岁,曾在海军陆战队服役17年,辗转德克萨斯丶南韩丶德国等地。
退役后,在家乡格林维尔的兰伯特农场找到了一份开农机的工作。
一连十几年。
然而,强如兰伯特农场最终也倒下了。
格林维尔,是密西西比河沿岸的城市。
曾经也因为发达的河流航运业而繁荣过,不过如今的这里就是一个破败的城市。
密西西比州也是全美最穷的州。
但在南北战争爆发之前,由于繁荣兴盛的种植园经济,密西西比州是全美最富有的5个州之一。
然而,从四五十年代开始,农业机械化运动让这一地区陷入了困境。
以前一个种植园需要两百人工作,现在只需要两三个人,许多农民一夜之间失去工作。
年轻人开始离去,城市开始衰落。
但三角洲的白人农场主们却受益于农业机械化,变得更加富有,他们在农场里建高大漂亮的庄园。
在黑人比例高达80%的地区,建起了白人学生占比98%以上的私立学校。
一切就仿佛是两个世界,贫富差距越发巨大。
但就是如此富有的农场主们,也在短短两三年时间内大量的破产倒闭。
塔布维尔已经老了,他不想再离开。
「该死的红火蚁!该死的杂草!」
另一个黑人鲍文·迪恩问道:「农场里的大豆长得不错啊,怎麽就不要呢?」
塔布维尔摇头道:「卖不出去,这两年兰伯特为了为大豆寻找安放地,已经快疯了,不然也不会让大豆被大雪覆盖,因为密西西比的大部分谷仓都爆仓了。
包括阿肯色丶阿拉巴马等多个州的谷仓都爆仓了。」
鲍文·迪恩也不知道该高兴还是难过,白人农场主倒霉破产固然让他暗喜,但也意味着黑人更不好找工作。
靠每个月从政府领取的失业救济金,交完房租只能勉强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