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都市言情>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735节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735节

  同时,由于华夏是非转基因大豆最后的产区,所以国内也没有通过进出口大豆贸易优化需求的必要。
  所以,今年至今,国内大豆进口的数量是零!
  至于其它的水稻丶小麦丶薯类作物等同样是单产较大提升,总产量略微提升或略微下降。
  总的下来,粮食总产量在大面积休耕丶种植结构调整优化等因素的影响下堪堪维持住了七连增!
  这次增产的含金量很高。
  也有外媒记者在发布会上对数据的真实性表达了质疑。
  然而,发言人却强调了数据统计方法的严密,各级调查队深入各地,以科学严谨的方法进行调研。
  数据的准确性不用质疑。
  实在不行,去调查下国内的物价有多平稳就知道统计数据有没有掺假。
  同时,发言人也称,这两年的休耕试点逐步取得了硕果。
  休耕的土地耕地质量明显改善,肥力提升,产粮能力大为提升。
  所以,华夏在未来几年将常态化休耕,提高休耕比例,将『藏粮于地』贯彻到底。
  农业部的发布会一结束,在全球都引起了波动。
  路透社的分析师称:「华夏常态化休耕的举动让人难以置信,这可是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
  在上个世纪,各国的学者普遍认为华夏将发生粮食危机,然而,事实证明,这错得离谱!
  其不仅实现了粮食自给,还成了重要的粮食出口国。
  这将深刻的影响到国际粮食贸易的格局,甚至影响到深层次的全球博弈!」
  华尔街日报也跟踪报导了华夏的粮食变局。
  「联邦的农业生产依然没有改善,而华夏粮商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却越来越大。
  大面积让土地轮作休耕,也可以视为华夏试图影响国际粮食价格的一次尝试。
  这将削减芝商所等谷物商品交易中心的金融定价权地位!」
  农业部的发布会让全球的金融和社会媒体都颇为关注。
  虽然发布会上全程没人提嘉禾,但跨国巨头们都清楚,嘉禾在华夏农业变革中发挥的重大作用。
  四大粮商丶丰益国际丶丸红丶伊藤忠丶孟山都丶陶氏杜邦丶拜耳丶巴斯夫…等等巨头们都和嘉禾在华夏市场有过争锋。
  没有会忽视其强大的竞争实力。
  郭阳也没闲着,在农业部的发布会前,他就得到了粮食增产的确切消息。
  也提前和下面人进行了沟通。
  「目前来看,对嘉禾粮油的玉米深加工业务影响不大,但对嘉禾国际的影响挺明显,玉米出口量下滑得很厉害。」
  在发布会的这个早上,祁子文汇集了各公司的情况,来向郭阳汇报。
  郭阳沉吟道:「我昨晚也和陈燕秋通了电话,他倒挺有信心,罗萨里奥港的码头今年几乎是满负荷运行。」
  「我也看了,谷物调运量快达500万吨。」祁子文说:「不过没有利润。」
  「这不要紧。」
  郭阳说:「等巴西桑托斯港的仓储和码头投入运转,南美的粮食年调运量就有望达到1000万吨,足以弥补国内休耕损失的量。」
  「还是不赚钱啊!」
  「能不亏钱就已经不错了。」郭阳笑了笑,「隔壁两国的丸红丶伊藤忠丶希杰等粮商现在是忍痛也要参与国际粮食贸易呢。」
  「也是。」
  一想到南韩和岛国的遭遇,祁子文心里包袱也没那麽沉重了。
  幸福都是对比出来的。
  这些年丸红商社动静不小,先是在北美投巨资并购,华夏成为出口国后,又和新希望合资饲料厂。
  想尽了各种办法试图进口粮食。
  但北美和华夏都相继收紧了粮食出口,丸红和希杰的很多投资都打了水漂。
  嘉禾国际化虽然不如丸红,但也在稳步推进,没盈利,但也没产生巨额亏损,相当稳健了。
  再一想到南韩和岛国国内那居高不下的物价。
  嗯,对,就是这种节奏。
  鹅毛大雪落下,北国风光令人沉醉,飞机从嘉峪关起飞,飞向兰市。
  这一年,华夏农业发生了诸多重大的变革,嘉禾也再一次在多个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全王生物丶嘉禾生化丶棘小白完成涅盘,成为了嘉禾系新的中坚力量。
  至于天禾种业丶苜禾农牧丶河西乳业丶丰凯农机依然充当着老大哥的责任。
  德农农资丶嘉禾粮油丶东和农机丶嘉禾超市丶爱上生活丶惠农网则组成了重要的流通渠道,是嘉禾的血管。
  青禾农业丶猎鹰农业丶河西牧业丶沙海农牧则兼具生态治理与提供原料的重任。
  嘉禾国际丶嘉禾非洲丶嘉禾中东则是各大板块业务出海的支点。
  但在郭阳心里,这些公司都要依仗嘉禾生态。
  只能他才知道生态治理提供的自然能量才是嘉禾系能不断壮大的源泉。
  噢,差点忘了还有他游戏人间的戏作:向阳湖国际钓鱼基地,如今,在路亚运动领域也成了国内的扛把子。
  今年要不要去钓鱼呢?
  只思考了一瞬,郭阳就抛弃了这个想法。
  他和林可青接触了这麽久,老这麽拖着也不是个事。
  这次来兰市也该有些进展了。
  …
  北美,伊利诺州。
  这个曾经是美利坚『粮仓』骄傲象徵的农业州,这几年来,却笼罩着挥之不去的阴影。
  寒风瑟瑟,卷起了片片雪花,也卷起农场主们心中的焦虑。
  破败的农场,锈迹斑斑的收割机,诉说着一个曾经辉煌的农业帝国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动荡。
  「来自华夏公司的玉米和大豆种子,以及配套的种植技术,你在忽悠我吗,约翰?」
  两个男子正在一个老旧的农舍里喝着酒,聊着天。
  问话的人叫杰伊·皮克,而在其对面则是约翰·史密斯,两人都是伊利诺州的农场主,也是多年的好朋友。
  在上个世纪,联邦凭藉着转基因技术和规模化农业,将大豆产业推向了巅峰。
  伊利若伊州肥沃的黑土地,成为高产大豆的摇篮。
  两人也都靠着种大豆发了家。
  然而,从两三年前开始,一直引以为傲的高科技种子却失效了,反而被杂草和铁蒺藜折磨得痛不欲生。
  规模化的农业对资本的依赖程度极高。
  高昂的转基因种子费用,先进的农业机械购置,以及农药和化肥,让许多农场主不得不背上承重的债务。
  现有的大豆价格也不能覆盖猛增的种植成本,两人不得一次又一次的贷款。
  最终,在今年,杰伊·皮克撑不住了,无力偿还贷款,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农场被拍卖。
  在这关键时刻,他的老友,约翰·史密斯向他伸出了援手,缓解了他的还款压力。
  这让他惊呆了!
  两人打了一辈子交道,谁不知道谁啊!
  他认为自己的种植技术是在约翰之上的,但现实却是,约翰的农场在今年爬出了泥潭!
  甚至还有馀力帮他一把!
  这让他极为好奇约翰的农场到底发生了什麽。
  但约翰刚才却告诉他,他的农场是在一家华夏公司的指导下完成了新生。
  开什麽国际玩笑!
  想当初,伊利诺伊的大豆有一大部分都是出口到了华夏的啊!
  「时代变了,杰伊。」
  约翰闷了一口酒,吃了一片牛肉,说道:「一开始,我也没想到一家华夏公司能解决全美都解决不了的难题。」
  这几年,他们尝试了很多除草的办法。
  火焰除草丶中耕除草,也确实有用,但成本却不断上升,而且并不能将杂草和红火蚁根除。
  这让生产的大豆和玉米在国际上都失去了竞争力。
  次次都只能含泪出售。
  杰伊不解的问道:「他们研究出了什麽新型农药吗?」
  「也不完全是。」约翰说:「很不可思议,他们用蜻蜓消灭了红火蚁,然后用生物农药扼制了蒺藜幼苗。」
  「哦买嘎,你确定是蜻蜓?」
  杰伊也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你说是什麽剧毒的化学农药,他都愿意相信。
  但蜻蜓?
  就这麽简单?联邦是没有蜻蜓吗?
  那不可能!
  「一种黄蜻蜓,搭配生物农药,可以防住红火蚁和杂草。」约翰说道:「还有他们的种子,表现也很不错,而且不是转基因种子。」
  说到转基因,杰伊心情有些复杂。
  目前,绝大多数人都把超级杂草的锅丢给了转基因,这就是一种抗性杂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