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709节
这个消息不算好,也不算坏,孟山都收购先正达,确实实力暴增,但致命弱点依然还在。
原时空孟山都收购先正达不成,选择了接受拜耳的并购,摇身一变,改名换姓为拜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但现在它还叫孟山都。
臭名昭着的孟山都!
第434章 镜嘉线;协议初定
如果说陶氏杜邦的合并是老旧传统派的联合,孟山都收购先正达则是新生势力的反击。
孟山都基因里就刻着创新,先正达也是转基因的先驱之一。
「令人惊惧的科技研发实力。」
「市场网络足迹跨越全球六大洲,规模体量超过陶氏杜邦。」
「孟山都声称将全力解决北美面临的铁蒺藜丶菟丝子丶红火蚁!」
「跨国巨头来势汹涌,弱小国度的农业将何去何从?」
两者的合并被全球媒体各种渲染,美媒以及美利坚农场主都迫切希望孟山都能解决当下的问题。
然而,主流媒体再怎麽鼓吹,也掩藏不了普罗大众深层次的担忧。
转基因两强联手再度加剧了人们对于转基因的忧虑。
橙剂丶草甘膦丶百草枯丶转基因大豆和玉米等作物种子等等,皆是两者的杰作。
草甘膦抗性杂草更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已出现。
如今,全球也广泛认为美利坚的铁蒺藜和菟丝子变异也是农药和转基因大肆使用导致的后果。
原时空孟山都改名换姓,也没有摆脱诸多控诉和官司,拜耳并购孟山都也被称为有史以来最糟糕的一次并购。
这一次,孟山都如愿以偿的收购了先正达,却也高调站在了世俗的眼光下。
它渴望通过解决『铁蒺藜』等抗性杂草,来扭转世俗的风评,证明转基因的优势。
但,即使它解决了,又能如何呢?
名义上,问题也是它造成的。
「这消息不算坏,是机会也说不定。」
消化了一阵祁子文带来的消息,郭阳说道:「准备一下吧,刘德树应该快来了。」
祁子文笑了笑,说:「全王生物在北美建厂的申请已经获批了,相信会给刘董一个惊喜。」
「哈哈哈,这事啊,李央干得漂亮,曲线救国,还真是个人才。」
李央就是天禾种业原来在美利坚伊利诺州育种站的负责人,如今是天禾美利坚分公司的总经理。
在美利坚,天禾有两个玉米杂交种在去年通过了商业化测试,今年开始上市销售。
同时,李央也兼顾着协助全王生物在美建厂。
不过李央做得最让郭阳拍案叫绝的是,为了笼络某位议员,他选择了先让全王在美建设一家亚洲鲤鱼加工厂。
加工厂投资金额换算成人民币也不到一千万元,却能迎来许多便利。
在当下的美利坚,处理亚洲鲤鱼已经是保护生态的头等大事之一。
政府一直在鼓励民众抓鱼,不过没有收益,人们的积极性并不是太高。
全王适时投资一家亚洲鲤鱼加工厂,能博取到不少人的好感,审批流程也要畅通不少。
更让郭阳暗爽的是如今的亚洲鲤鱼泛滥,和他也有不浅的关系,不过这只能憋在心里。
祁子文继续说道:「另外,非洲丶南亚丶巴西的资料和数据也传了回来,都可以作为谈判的筹码。」
「行,出海的成果越多越好。另外,把嘉禾生化和防城港中燃船舶燃料的销售和使用记录也准备一份。
让方晓章也梳理一份目前的难点,到时候一窝蜂甩给中化。
合作归合作,但该争取的利益一点不能少!」
刘德树能看到速杀丶青刈丶新叶的前景,郭阳更能看到。
且这还只是一个开始,全王的生物农药体系已经形成了正反馈,产品研发只会越来越得心应手。
和中化在海外加强合作确实可以加快全王在全球的扩张速度,但也可以和其他人合作。
刘德树不可能不清楚这一点。
所以,双方肯定会围绕海外代理和生物柴油销售进行博弈。
「明白。」祁子文道。
「行,下班吧。」郭阳看了看时间,说道:「去打会儿球。」
「额,我先弄好吧。」
「下班有一会儿了,明天来弄。
「行吧。」
拉着祁子文和罗修,三人到已建好的篮球馆里打了一场球,出了一身汗,回到家又一通洗刷刷,舒服死了。
晚上又和林可青聊了会儿,玩了会儿游戏,才睡去。
…
时间不知不觉进入了八月。
清晨,山风轻拂过昌马盆地,奶白的雾气掠过疏勒河宽宽的水面丶广阔的沼泽丶长满青草的湖滩丶黄绿相间的麦田。
这些带着小水珠的雾气被吹到山里时,昌马盆地才一点一点清晰起来。
肆意的疏勒河水,从祁连山里左冲右突来到昌马时,已流过了上百千米。
「今年夏天,疏勒河的来水明显增加了,再加上休耕节水,下游的用水压力小了很多,河水再度流进了西湖湿地。」
牛虎林如是说道,其站在昌马盆地的麦田里,身后是大片大片即将成熟的春小麦。
郭阳也站在麦田里,了望远处的麦穗,和放飞的无人机。
「这都是疏勒河中游的治理成果。」
「昌马盆地和鱼儿红牧场的湿地草场环境改善要占首功劳。」
郭阳抽了两天时间,视察了一趟疏勒河沿线。
疏勒水在茂密的柽柳丶红麻丶沙棘丶冰草丶芦苇丶鸭爪爪和蒿草里弯弯曲曲地流淌。
无论是下游,还是中游,都看不到大片大片的水面。
然而,那些敏感又易消失的小河丶泉眼,都纷纷穿过山间的湿地,奔向疏勒河。
酷热的荒漠戈壁,映入眼帘的景色却很美,有山丶有森林丶有湖泊丶有湿地丶有草原,有一群群的牛羊。
虽然没有亲身经历其中的辛苦,但从牛虎林如古木一般沧桑的脸庞上,郭阳就能管中窥豹。
「听说你都不用防晒霜的?」
「嗨,那玩意,都是女人用的,大男人哪用得上这些。」
牛虎林浑不在意,太阳升起了,昌马盆地变得十分清晰,一览无馀。
想必远处拍摄《天境祁连》纪录片的团队,一定抓拍到了最美的日出。
也许几年后,就能在这部纪录片里,看到发源于祁连山的疏勒河丶党河丶讨赖河丶黑河的点滴变化。
这里面有他牛虎林的名字。
「以前我就不管了,但现在你得带头保养起来,晒黑肯定避免不了,但要防止出现皮肤病。」
郭阳正色道:「你可以把这看成是工作任务。」
一旁的罗修沉吟道:「其实这也是保护生态环境。」
牛虎林不解的看向罗修,后者笑道:「就说这防晒霜和补水霜,有很多原料都来自荒漠戈壁植物,消费得越多,就越能对生态治理形成助力。」
「正解,你不能光想着治理,还要想着产生更高的经济价值,所以,你必须得带头用起来。」郭阳道。
他知道,在嘉禾的团队里,有不少基层的一线人员有这种臭毛病。
不屑于用防晒霜。
认为用了就不够man,尤其是在老一辈农业人的眼里,更是嫌弃其麻烦。
郭阳就很不能理解这种心态,干农业就非得晒得像煤炭一样吗?
牛虎林勉为其难的同意了下来。
「走吧,跟上去,等到了215省道就和航拍小组分开。」
这一次视察,出发时郭阳是从酒泉先到瓜州双塔水库,然后沿疏勒河向下游一直到敦煌阳关镇,河流两岸绿地和荒漠戈壁交错。
返程时则是从阳关沿着祁连山麓一路往东。
期间经过了党河中游丶野马河等多条山麓河流,附近的大片草原湿地森林与下游的戈壁截然不同。
一直到了昌马盆地。
按照计划,他还将继续向东,穿过鱼儿红牧场,上省道215(湟嘉公路),在镜铁山附近与《天境祁连》纪录片航拍组分开,航拍组继续深入祁连山川。
他和牛虎林丶罗修将从镜铁山坐火车一路沿着讨赖河岸回到嘉峪关。
这样一来,整个酒泉和嘉峪关的流域治理工作,就基本看完了。
除了嘉禾生态,苜禾农牧丶河西牧业丶嘉禾生化丶全王生物也加大了对这一块的投资,以产业发展带动生态治理。
河流中上游不缺水,能涵养水源的植物种下后一两年,湿地丶草场就能得到明显改善。
车队驶入了鱼儿红牧场。
偏偏红麻丶苜蓿丶大蓟丶薰衣草正开着花,粉红色丶紫色丶白色丶蓝色的花海点缀在绿色的草甸上。
从湿地里飞来的灰鸭和天鹅,当宽大的脚蹼踩在柔软的草甸上时,舒服地嘎嘎嘎叫;
早早被人们赶出圈的牛羊和毛驴,在草甸上走来走去,或躺在草甸上摩擦肋骨和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