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都市言情>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704节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704节

  第432章 突如其来的大单
  「植物源农药异军突起!」
  「植物源农药+天敌昆虫:农药残留和食品安全的最佳解决方案!」
  「笑料不断,植物源农药令人啼笑皆非的研发过程。」
  「美丽乡村建设的新范例--蓉城石亭村的千亩稻田绣球农场!」
  「农药界的国产当红炸子鸡,抢占外资农药巨头高端市场份额!」
  五亩换大奔更新后,由于其研发过程的故事性,营造了轻松逗乐子的气氛,这让这一期视频的传播很快。
  五亩换大奔的受众大都是农业从业者,计划从事农业的人,或者对农业有兴趣的人群。
  往期的视频虽说质量也不错,但很难出圈。
  然而,这一期有关植物源农药的内容,因为带上了欢乐丶农旅等元素,让很多人愿意分享丶转发。
  在层层递进之下,视频的播放量一路走高,传播的范围越来越广。
  生物农药和植物源农药的概念也不断地发酵,其安全生态的理念备受推崇。
  农业生产离不开农药,既然如此,为什麽不能用更安全的产品呢?
  一两周的时间里,生物农药的热度都不减,与陶氏杜邦合并丶孟山都与化工集团等企业竞购先正达,共同构成了近期农化领域的三大热点。
  由于环保组织的传播,全王生物植物源农药的名声都传到了国外。
  蔚来微博上有人转载了海外媒体的一些报导。
  有环保界人士认为植物源农药或许是解决美利坚『转基因变异杂草和害虫』的一个方向。
  还别说,这种观点得到了不少海外人士的认同,认为值得尝试。
  植物源农药概念虽火,但产品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要赢得市场。
  一直以来,全王的重点都是出口型中大型基地和种植大户。
  这个群体可以也乐于和厂家对接,对价格也不敏感,更注重农残等品质指标的特点,让速杀丶青刈丶新叶在这一领域硕果颇丰。
  除此之外,就是嘉禾自有的制种基地丶种植基地等等。
  这两者占据了去年农药板块12.86亿元营收的绝大部分。
  但在国内,普通的大田作物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18亿亩耕地红线,90%以上都是大田粮食作物。
  这才是最大的农药市场。
  而最重要的销售渠道,就是遍布全国各省区的农资供销社丶农资连锁企业,以及广大乡镇上的农资店。
  在嘉禾内部,则是德农农资承担了这一角色。
  但德农农资的门店里,不只有全王的农药产品,也有其它公司的产品。
  一般农民家里最多就只有几亩地,一些甚至只有几分地丶一两亩地。
  这样的小户庄稼人除了一些传统知名农药品牌,大都是不知道怎麽用药的,多是靠农资店提供谘询。
  所以,农资店的推销是农药终端渠道上关键的一环。
  全王作为嫡系,有一定优势,但小农群体用药不多。
  比如南方水稻田,一家一户可能只有一两亩地,几小包药就能解决问题。
  但全王速杀在农资店的零售价很贵,一小包5ml需要12元,一亩稻田用2包,亩成本就是24元。
  小农群体对价格极为敏感,进口的康宽也只需要10元/包,其它国产的杀虫剂就更便宜了。
  凭什麽你速杀卖那麽贵?
  再者,康宽也是低毒农药,在防止水稻害虫上也效果极佳。
  「水稻用康宽,增产一百三。」这句gg语已经在南方部分县市开始传播。
  比普通农药贵,但能治住虫,能增产,又比速杀便宜,这就是农户选它的理由。
  不过,如今全王植物源农药从植物种植到制剂加工,都已形成规模。
  总得来说,全王的生产成本已经大幅下降,现在主要是要摊派前期的研发投入。
  这两个星期里,郭阳同样走访了不少基地。
  阿魏戈壁是全王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植物原料来源,并配备了初加工厂。
  经历了前期的『事故』后,规模化种植加工的优势开始凸显。
  云省的除虫菊丶攀枝花的印楝树丶乌拉特的狼毒等等也形成了体系。
  除此之外,文冠果能源林建设如火如荼,林下的常规中草药和植物也是全王的原料来源……
  当郭阳再一次回到兰市时,余秦刚好也在。
  「农药全渠道上的价格体系,全部都已梳理清楚,除了向德农等经销商让利,经销商也向下沉渠道的农资店让利,农资店降价向农民让利。」
  郭阳和余秦在茶几边相对而坐,余秦道:「终端渠道反馈很火爆,大田粮食作物这块已经撕开了口子。」
  「这一块的市场值得用数年,乃至十年以上的时间去开发,回报肯定是丰厚的。」郭阳笑道:
  「速杀也许可以去争夺一下全球第一杀虫剂的宝座。」
  他对这很有把握,原时空的康宽一直火到了2022年专利保护过期。
  在这十五年时间里,康宽曾连续10年在全球的销售额突破10亿美元,专利到期前,销售额直逼20亿美元。
  一直保持着全球杀虫剂市场销售额第一的位置。
  如今,从产品表现上来说,速杀稍优于康宽,拼的就是渠道了。
  「全球第一杀虫剂,果然还是老板更敢想。」
  余秦并不知道康宽原本的威名,即使知道,他也认为这是一件很难的事。
  「在海外渠道上,和六大巨头一比,全王差太多了。」
  「不只是全王,是整个嘉禾都缺底蕴。」郭阳沉吟道。
  「一下子想铺遍全球,很难。」余秦笑道:「除非嘉禾把先正达收购了。」
  「哈哈,我才不愿意当这个冤大头呢。」郭阳笑道:「在主要的农业大国投资建厂,向其它国家出口成品制剂,一样能赚取不菲的收益,也能让嘉禾的根基更厚实。」
  「就是时间上有点慢。」余秦说道:「三大品牌在海外的产品登记还在申请,光登记费用就是一大笔钱。」
  农药产品登记在海内外都是必走的流程。
  在全球最大农药市场:美利坚,一个产品登记的费用至少是500万美元起步。
  比如国内出口量最大的草甘膦,除了浙省新安化工丶威远生化等大厂在美有办理产品登记,
  其馀绝大多数厂商都是卖给了中间代理的六大巨头,后者在加工后转手倒卖的同时,也赚取了中间的丰厚收益。
  除了美利坚,欧盟,东欧乌克兰丶罗马尼亚,南美巴西和阿根廷,南亚印度等主要农药市场登记费也不低。
  全王三个主要品牌,想打开这些国家的农药市场,只是产品登记就需要投入4~5亿人民币。
  其它国家登记不难,但也要成本,也要资料数据。
  此外,还有关税问题。
  这一时期,国内原药出口的关税是6%,但加工成农药制剂出口关税就变成了9%。
  海外建厂的优势就很高了。
  海外并购也是一个选项,但全球农化市场的格局基本掌控在六大巨头和仿制药四小龙手中。
  嘉禾目前只能吃些边角料。
  真要去收购先正达,除了被敲诈当冤大头外,也未必能整合成功。
  郭阳和余秦交流了一会海外的发展,全王的三大主营业务中,植提可以在国内加工出口。
  动物营养和生物农药都涉及到出海并购和建厂。
  动物营养上在接触收购普乐维美,生物农药上除了陶氏益农部分业务暂无收获,建厂是必选项。
  美利坚丶巴西,这是先前就定下的两个海外生产基地,因为有天禾在前面探路,所以进展也不慢。
  这次,郭阳又新增了巴基斯坦和肯亚两大基地,一个辐射南亚,一个辐射东非。
  至于欧洲,郭阳打算再吃点边角料。
  陶氏杜邦一合并,先正达也在物色强援,他就不信拜耳和巴斯夫能坐得住!
  只要给全王一个基点,就能慢慢撬开市场的大门。
  「聊了这麽多,差点以为速杀已经畅销全球了呢。」郭阳哈哈笑道。
  余秦一边斟茶,说道:「我算是明白老板为什麽这时候搞股权激励了,原来是先给牛吃把嫩草,好卖力干活!」
  郭阳笑道:「但饭还是要一口一口吃,国内市场都还没拿下呢。」
  「老板这才是深谋远虑,高瞻远瞩!」
  「就当你是真心夸我了。」
  「发自肺腑的。」余秦说道:「就说我,从来没想过让速杀成为全球第一大杀虫剂,这格局就落了下乘。
  不过,当下最重要的事,还是向国内大田作物市场发起进攻,依靠一线市场人员,发起群狼战术,多点开花,分块蚕食。
  但要想一口吃成个胖子,还需要一个契机。」
  郭阳点了点头,时机确实很重要。
  …
  苏省,一个小镇农贸市场上,人流如织。
  在市场里,一个十字路口的区域,相继分布着六家农资店,嘈杂的声音充斥着整个市场。
  刘耀是德农农资连锁店的私人加盟商,在他的店门口用木板和桌子支了个小摊,上面放着各种种子。
  而店里则堆满了农药丶化肥丶种子等各种货物。
  店门口陆续来了赶集的农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