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都市言情>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695节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695节

  李登海等业内人士,心里即使再酸涩,但面对记者采访时,也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此次并购是华夏种业龙头对标世界种业巨头的尝试,天禾为国内其它种业龙头出海做出了示范。」
  记者问:「那登海种业也准备效仿天禾补齐短板吗?」
  李登海:「……」
  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下,国内掀起了一波关于种业浪潮,时值春耕,天禾系的种子也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热销。
  郭阳坐镇酒泉,时刻关注着天禾和全王的海外收购。
  媒体的报导他看了,他也收到几家媒体的采访邀请,不过都交给下面人去处理。
  实际上,如媒体们报导的一样,天禾收购陶氏巴西,最优质的资产就是那庞大的玉米种植资源库。
  美洲是玉米的发源地,陶氏的种质库里积累了上百年来搜集的资源。
  这将切实提升天禾自身的育种能力,同时郭阳也能更好的利用种子商店。
  其次,陶氏巴西的两个玉米种子品牌和市场份额,也将帮助天禾直接打入南美市场。
  但其实收购并没有那麽一帆风顺。
  在收购过程中,孟山都在南美的阿斯格罗公司也参与了竞标报价,同时杜邦也对天禾抱有敌意。
  如果一味提高报价,只会大幅提高成本。
  但瞿阳知道陶氏巴西和孟山都的底细,此前,陶氏巴西的玉米业务已经陷入了亏损,除了种质资源,这并不是一份优质资产。
  那孟山都缺种质资源吗?
  实际上,孟山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种质资源库!
  孟山都与陶氏的种质资源高度重合,孟山都在南美也有阿斯格罗和蒙索伊两大种业公司,市场渠道经营了快二十年。
  所以,收购陶氏巴西,对孟山都很鸡肋,只有一个作用:消灭潜在的竞争对手。
  然而,在金融危机和本土生物入侵下,孟山都自己的日子也不好过,真要斥资10馀亿美元去收购一项鸡肋的业务,恐怕股东那关就过不了。
  摸透了孟山都的底细后,瞿阳就显得没那麽急了。
  一边谨慎的报价,孟山都你想抬价就抬呗,瞿阳大有一副你敢报高价,我就敢撂挑子的架势。
  另一边又通过投行去游说陶氏的股东。
  业务下降和亏损,直接影响的就是陶氏股东们的权益,而陶氏巴西玉米业务也陷入了较为严重的亏损。
  「这样的业务就是企业的包袱!」
  陶氏的股东给管理层施加了很大的压力。
  杜邦给的干扰份量不够,天禾的体量也不足以引起国际种业巨头的全力针对。
  就这样,天禾顺利和陶氏巴西签署了协议。
  同样,陶氏巴西的收购路径也适用于陶氏南亚,全王打算复制一遍。
  然而,阿三的行政审批限制要远高于巴西。
  「和莫汉·辛格约谈的时间在明天,这一关不好过啊!」
  「也有可能是吃定我们了。」
  南亚收购小组的余秦丶程迪丶苗一封丶曾庆等人聚在孟买酒店的会议室里,愁眉苦脸的商议着。
  和陶氏益农的并购谈判,在艾维克投行的协助下,基本不存在问题。
  然而,库马尔根本解决不了行政层面的问题,那50万美刀佣金唯一的价值就是提供了信息。
  在阿三的种子生产经营领域的投资并购都需要有行政许可审批许可,而现在就是卡在这一环。
  在一开始的接触中,收购团队就连续吃了闭门羹。
  艾维克投行的高级并购顾问克斯顿·科尔随后转达说,阿三农业部门对嘉禾有敌意。
  『敌意』两字能代表很多东西。
  而他们也很快发现,在阿三各邦的媒体报导上,出现了华夏企业拟收购陶氏益农的信息。
  而这个华夏企业,是华夏生物能源林产业的发起者,是红旗河构想的提出者,是开发雅鲁藏布江华夏境内的推动者……
  陶氏益农在两年前在农药登记评审中行贿的事也被人挖了出来。
  两个『劣迹斑斑』的企业在阿三走到了一起。
  随着天禾种业收购陶氏巴西的信息传到阿三,全王和陶氏南亚的并购似乎也不远了。
  这让阿三国内掀起了一阵阵质疑的舆论,将这两家企业赶出去成了大众的呼声。
  「要不,乾脆放弃阿三市场,只收购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国家的业务就得了。」
  「现在全王收购陶氏就是去触霉头啊!」
  程迪沉吟道:「这几天,我和库马尔又见了几次,他愿意再给我们引荐两家中小型种企,目标小一点,或许就没那麽引人注意。」
  众人议论了片刻,又把目光看向了正中央的余秦。
  余秦抽着烟,说道:「再难也得上,没有退路,老板很坚决,一定要打入阿三市场。」
  「可是这明显要被敲诈啊!」
  「这群孙子肯定会下狠手的。」
  「老板的意思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余秦扫视了众人一眼,「别抱怨了,有这时间不如多讨论下该从哪里找突破口。」
  苗一封分析道:「现在主要卡住的环节是投行聘请的本土公关公司失效,我想,问题就出在这里,所以,明天和莫汉·辛格部长的谈判策略,要把解决思路放在在这上面。」
  余秦挑了挑眉,问:「换公关公司?」
  「对,也可以说是谘询公司,但这个公司一定要莫汉·辛格推荐,可以透露一部分我们的出价给他。」
  苗一封一说完,众人就懂了他的意思,有人叹道:「这个价不好报啊!」
  余秦一支支的抽着烟,老板给他交代的是『不惜一切代价』,但这句话目前只有他知道。
  这些天,花在公关上的钱已经不少。
  阿三有关部门从下到下都快打点了一遍,就是为了帮全王说话的人多一点,让行政审批程序走得更快一点。
  但效果一般,以往如果是闭门谢客,现在也就是爱答不理。
  从各方汇聚的消息,让他们意识到根子出在最高层上。
  于是,余秦又通过投行和陶氏益农等多方关系,联系到了莫汉·辛格,其是马邦农业部部长。
  马邦又是阿三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只要能打通这一关,剩下的就容易多了。
  这一晚上,团队围绕着谈判策略商议了很多。
  次日晚上,余秦带着程迪一同前往孟买的一处私人宅院。
  之所以带程迪,也是因为其不仅英语好,同时还是育种行业的专家,又年轻,相比中规中矩的其馀几人,也许带程迪会有意外收获。
  「你好,辛格部长,很荣幸见到你。」
  「我们也欢迎来自华夏的投资者。」辛格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甚至都没怎麽寒暄,就直接切入了正题。
  「但是你们不该对陶氏益农有想法,这是被我们封杀的企业,你们在挑衅政府部门的权威。」
  余秦道:「不,部长先生,我们没有这意思,全王生物是一家以天然植物农药和饲料添加剂为主打产品的公司,研发路径和陶氏益农完全不同,选择陶氏益农也完全是因为其市场渠道,对其农药研发丝毫不感兴趣。
  另外,我们进入阿三市场的目的也是帮助农民增收,为农民带来财富,也为阿三国民带来健康的食物。」
  莫汉·辛格摇了摇头,说:「可是,我们的国民似乎不欢迎你们。」
  「这其中存在误解。」
  「全王生物不是嘉禾全资控股的企业吗?」
  「是。」
  辛格说道:「国民对嘉禾的能源林战略很是担忧,认为其对雅鲁藏布江的野心将影响到国家安全。」
  「我想,辛格部长应该不会认可这个答案,聪明人都会认为这是一个很可笑的推断。」
  辛格这一刻露出一丝感兴趣的神情,「噢?」
  余秦笑了笑,这个问题,昨天晚上众人就已经商讨出了一个初步的答案。
  为此,余秦还在众人面前演练了数十次如何回答这一个问题。
  此刻,他的脸上充满了耐人寻味的表情,但讥讽无疑是最多的。
  「莫汉·辛格部长,雅鲁藏布江在华夏境内的径流量虽然有1654亿立方米,是黄河的三倍。
  但在下游的布拉玛普特拉河,其年径流量跃升为6180亿立方米,几乎快达到了上游水量的4倍。
  在恒河水汇入的下游孟加拉国等河段,径流量更是瞬间抬升至恐怖的1.3万亿立方米。
  由此可以看出,上游华夏的径流量仅占了很小一部分。
  所以,即使华夏切断上游水源,对下游的影响也微乎其微。
  何况水源也不可能切断。
  另外,青藏高原和横断山脉也是一道天堑,红旗河并不具备可操作性。
  民众愚昧,被无良媒体和政客裹挟,但以你的智慧,是肯定能想明白这一点的。」
  余秦静静看着辛格,馀光瞄到一旁的程迪也暗暗点了个头,他松了口气。
  莫汉·辛格沉吟道:「但民众的意见也是很重要的,这关系到选票。」
  「这也是我今天来拜访辛格部长的原因。」余秦说道:「民众愚昧,所以就需要有智慧的人来引导。」
  莫汉·辛格道:「我是不可能出面的。」
  「不,不需要辛格部长亲自出面。」余秦说道:「全王需要重新更换一家在本地有影响力的谘询公司,希望辛格部长能推荐一家,由这家公司出面去协调各种关系。」
  「这生意可不好做啊!」
  「生意再难做,只是因为价格不到位,辛格部长认为完成这桩生意需要什麽价格?」
  此时,全王一方就两个人,莫汉·辛格也只带了心腹的私人秘书。
  余秦这话相当于是把刀主动递给了对方,并架在了自己脖子上,「来,宰我一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