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628节
马锋旺问:「瑞阳抗氧化吗?爱妃最大的特点就是抗氧化,切开后可以24小时保持不变色。」
郭阳也不清楚,只能看向乔辉,后者猛的点了点头。
「瑞阳的维c含量比爱妃还高。」乔辉扬起了头,高声说道:「而且,瑞阳还没到最佳的成熟期,10月末11月初才是风味最佳采摘期啊!」
一般来说,普通苹果的维c含量不高,所以切开放一会儿就易氧化变色。
而维c含量高的苹果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意思是还能更好吃?」听到还没到最佳成熟期,张正两眼放光。
一个苹果50元,1kg苹果1000元,这些价格每一个都让他触动。
现在这意思,瑞阳的品质可能比爱妃更好!!
乔辉说:「是!」
张正走了两步,来到郭阳身前,说:「郭总,静宁的苹果出口基地处于我国苹果优势产区。
也是纯农业区,水质洁净,空气乾燥,昼夜温差大,基地内没有工厂,也没有空气污染,非常有利于高档苹果的生产。
静宁不缺苹果,也不缺精品苹果,但是非常缺极品苹果,请务必要让瑞阳走高端路线!」
郭阳有点惊了。
这番话确定是张正说出来的?
这一举扭转了郭阳对张正不熟悉基层农业生产的印象。
「瑞阳肯定会走极品水果路线。」郭阳点头,又看了看周边的果园,「突然感觉这个果园配不上这麽好的品种。」
马锋旺:?
陈泽:?
谢红江:?
乔辉:……
张正说:「我也觉得还有改进的空间,草太多了,农户的果园草都除得乾乾净净的。」
郭阳:……
郭阳一阵郁闷,不是,你到底是懂还是不懂农业啊!
这反覆摇摆都快把郭阳摇晕了。
乔辉苦着脸说:「书记,这草是特意留的,这是生草栽培。」
张正愣了愣,看了一圈,发现其他人好像都懂,这就有点意思了。
「这草还有说法的呀。」
马锋旺说道:「生草栽培在国内确实比较少见,但世界水果先进生产国家的果园都采用这种模式,既省工省力,草也是果园生态的一个重要环节。」
郭阳则直接蹲下来,在树盘外扯了两把草,也带出了松散的泥土,泥土上还有黑蚯蚓。
「书记,你看,这就是草的作用。」
郭阳笑道:「思路其实简单,以草养蚓丶以蚓养地丶以地养树,形成草-蚯蚓-土壤-果树的良好生态系统。」
张正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
「嘉禾的果园里还施了充足的粪肥,有草有食物才能长得这麽好。」马锋旺也蹲了下来。
良种丶大苗定植丶生草丶无袋栽培丶机械作业丶水肥一体化丶省力化树形……
马锋旺心中有颇多感慨,却无从述说。
嘉禾在省力化方面做到了国内极致。
同时又有蚯蚓有机肥丶生草栽培等改良土壤,假以时日,这片果园的长势会越来越好,果品也会更佳。
「就这样的果园,郭总你还有什麽不满意的呢?」
张正也跟着问:「是啊,又省工省力,土壤水肥又好,还有这生草栽培,实在是找不出缺点了。」
「因为太标准了。」郭阳说:「草的种类太少太单一了,草的种类应该越多越好。」
郭阳看到袁华三人拿着摄像机走了过来,他继续解释着。
「每一个季节有每一个季节的草,而且不同草种底下的微生物菌群是不一样的。
按照岛国的理念,土壤里边最重要的是生物性质,接下来是物理性质,最后才是化学性质。
而咱们讲的理化性质,往往忽视了生物性质。
但其实生物性质其实才是最重要的,它是衡量水果有没有香味的一个最重要的指标。」
郭阳对着镜头,希望更多的人能听到这种理念。
国内种植者极少重视水果的香味,即使以『香甜』着称的阳光玫瑰都能被人种出酸味来,何况是其它品种。
所以,在国际上的极品水果领域,华夏一直是缺失的一份子。
郭阳拨开地面厚厚的绿草,用手抓出一把乌黑的土壤,接着说:
「我在静宁看到有的果园引进了覆草和覆膜等技术,这很好,成本低,省功,保肥节水;
还有的静宁群众为了克服土壤板结,一杴一杴的将土壤进行深翻;
为了克服光照不良,果树难成花,于是一个枝条一个枝条地进行拉枝。
这些都很好,果农也很能干,但其实前两者也能通过草-蚯蚓-土壤的方式解决问题。
黄土高原都是黄土,特别是乾旱没水的条件下,最难培养的就是微生物菌。
草养好了,果实的味道肯定好;如果草养不好,化肥又施得多,微生物菌分解不了,果实会有一种怪味。」
即使再讨厌小鬼子,也不得不承认岛国人在极品水果上所耗费的匠心。
从育种,到土壤,到树形和自然生草,有部分果农都做到了极致。
自然生草和生草栽培也不一样,前者需要花费的时间至少5年以上,更多以10年计。
郭阳说:「所以嘉禾在静宁的瑞阳苹果基地并不完美,不够自然,瑞阳的潜力绝不应止于此,这应该是一个远超爱妃的苹果品种。」
国内的种植户也并不缺匠心。
但郭阳希望这样的种植户多一点,再多一点。
极品水果最大的特点不仅是美味,还是思念,是让人魂牵梦萦的思念。
比如今日的瑞阳;比如苏省农科院的杰作金霞油蟠。
还有五亩换大奔推荐的诸多极品品种。
瑞阳已经成熟,但还有极大的潜力可挖;而金霞油蟠,此时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
这些极品品种,都等待着国内更多的匠心去挖掘。
袁华的镜头一直录着,围观的众人千姿百态。
马锋旺认为郭阳是一个双面体,明明手上做的是标准化丶省力化的果园,却对极品水果念念不忘。
谢红江则被其所描绘的瑞阳前景深深诱惑,会不会林芝的某个地方才是瑞阳的最佳产区?
看着那那一株株体积庞大的容器苗,谢红江想着,无论如何也要把瑞阳带回去。
第396章 巡查
在苹果基地呆了大半天,张正和陈泽两位地方官都一直跟着,这让郭阳不好薄了两人面子。
于是晚上只好和县里的人一起用餐。
郭阳带上了乔辉,向天山,随后又打电话叫上了嘉禾生化平凉公司的总经理侯健。
至于袁华和陈凌两人则主动拒绝了,称五亩换大奔第二期的资料收集得差不多,需要尽快整理上传,网友们已经催得不耐烦了。
第二期视频就推瑞阳不一定是最佳选择,南方的玫瑰蜜香火龙果,以及香蕉品种可能会更合适。
这两种水果成熟期更短,在南方推广后,也不难找到致富案例。
从普通人的角度出发也更能获得认同感。
但瑞阳基地是嘉禾自建,从建园到挂果,有一套完整影像资料,这种大基地模式也可能更有吸引力。
瑞阳也需要一次营销来打开知名度,所以,这一期推瑞阳也没毛病。
在一处山沟里,郭阳一行接上了皮肤黝黑,穿着冲锋衣丶登山鞋的侯建。
「老板,向总。」
侯建和众人打了个招呼,上车前又拍了拍身上的尘土。
「这梁峁上风就是大,弄得衣服里全是黄土,还刮着脸生疼。」
郭阳问:「在山上呆了一天啊?」
侯建说:「也就这两天在山上,前几天都在办公室忙着做作业。」
做作业就是整理文字资料的统称,有部分人对此深恶痛绝,由此演变出做作业这个昵称。
「文冠果栽了多少面积了?」郭阳看着远处山头一晃而过的果树,如果不是他眼睛好,可能都看不清树苗。
「静宁大约有15万亩。」侯建沉吟了下,「整个平凉大概有75万亩,进度基本上是公司平均水准。」
郭阳说:「还行,这季节还是主抓后续管理,保证成活率。」
「是。」候建笑道:「栽树已经停了,现在最重要的工作完善水库,修涝池,修沟头围埂丶阻水埂。」
郭阳点头,静宁的文冠果树他没去细看,但沿路也能看到些情况,后续的行程里也还有希望。
晚上,和静宁父母官用了餐,无非也是加深一些沟通交流,彰显一下地方的重视,再述说一下难处。
静宁有大片的荒山草地。
现有的文冠果种植也是优先挑选自然条件更好的地区。
一些偏僻地区则被落下了。
但这时候只能引用一句经典的话,先富带动后富,先去啃硬骨头才是真的下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