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都市言情>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587节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587节

  这位是嘉禾生化的总经理方晓章,中科大高分子物理及化学方向的理学博士,也是嘉禾生物能源项目的总工程师。」
  在场的都看了看方晓章。
  方晓章也冷静的打开了ppt,从头到尾的介绍了嘉禾做的准备。
  可以说,除了没有产量数据的佐证,嘉禾的技术储备绝对够了。
  基因测序丶植物提取丶食用药用,文冠果的观赏丶医用和经济价值嘉禾都做了相关研发。
  尤其是在一份金螺文冠果的叶片成份中,发现了含量颇高的蒽醌类成份。
  有抗菌消炎丶抗病毒丶抗衰老丶延缓肾衰等功效。
  且嘉禾已在进行相关的医药研发。
  看到这里,景海春和刘公社两人心里的天平也略微回正。
  食用油+茶叶+医药+林下经济,嘉禾的生物能源早就有了战略兜底。
  再有充足的资金,地方政府的全力支持,农户的积极响应,项目的推进进度……
  随着方晓章的细致介绍,众人也莫名多了份认同。
  今天的更新被屏蔽了
  今天的更新被屏蔽了
  如题,才发现更新被屏蔽了,看明天能不能放出来。。。。。
  第378章 苹果产业的出路是文冠果
  方晓章的ppt项目介绍很成功,让一众人都记住了嘉禾生化的年轻总裁。
  开了一上午的会,郭阳也大致弄清楚了事情的原委。
  事情由苹果产业引起,庆阳和平凉等地出现了砍伐苹果树种文冠果的现象。
  这两地和天水是苹果的优势产区。
  天水的『花牛』;静宁的『平凉金果』丶『陇原红』;庆阳的『赤城』都是知名的苹果品牌。
  历年来售价一直居国内最高。
  其中,天水是上世纪50年代建设的第一批苹果生产基地,被农业丶商务丶财政多部委列入全国优质苹果出口创汇基地。
  天水的『花牛』也是第一个打开国门走向国际市场的苹果品牌。
  经过50多年的培育,天水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元帅系苹果生产基地。
  庆阳和平凉是从70年代开始规模化发展苹果产业,30多年的时间里,产业化经营水平逐渐提高。
  但价格都有一个平衡点,平衡一旦被打破,是一件很麻烦的事。
  陕西苹果曾经卖过五六块钱一斤,最后导致陕西苹果卖到几分钱一斤,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事。
  1997年时,国内苹果产业到达上一个顶峰,种植面积达到4700万亩,市场开始急速反转。
  几分钱一斤还卖不出去的苹果市场来了。
  大量果园废弃,果农砍树。
  几年时间,4700万亩苹果面积减少到了只剩2600万亩,这让苹果市场在2007年迎来了一轮新牛市。
  陕省延安洛川有一户果农11亩苹果园当年卖了106000元,在业内为人津津乐道。
  又一次刺激果农大量种树。
  苹果苗木在一年时间里从1~2元/株,上涨到了6~10元/株。
  结果又一头栽进了金融危机里,苹果烂市,价跌滞销,收了还打白条。
  追涨杀跌的农户气急之下,又开始摆烂,才栽下去的苹果园疏于管护。
  今年地方力推文冠果项目后,又出现了拔苗毁园,甚至砍伐成龄苹果树的情况。
  这让了解到情况的马锋旺极为痛心疾首。
  苹果面积已经降不下去了,市场反转近在咫尺,这时候砍树,和在牛市来临前割肉有什麽区别?
  于是马锋旺四处奔走,但地方政府在这件事上表现得很暧昧。
  陇省苹果种植面积420万亩,居全国第四,仅次于陕丶鲁丶冀;
  产量居全国第七,低于鲁丶陕丶豫丶冀丶晋丶辽六省。
  但产值多少呢?
  仅有29亿。
  而嘉禾对文冠果产业的期望呢,这是一个百亿产业,乃至于千亿产业!
  对地方来说,这是一个很好做的选择题,用脚投票都能投出同样的结果。
  马锋旺认为地方政府被嘉禾忽悠瘸了腿。
  于是开始往上层发力。
  农业部和嘉禾是一丘之貉,那就只能从科技口丶林业口发力,恰好这两年国内生物能源产业接连受挫。
  对嘉禾的逆流而上,有关部门和科研机构早就充满了困惑。
  最终联合在一起有了这次会议。
  「从国家政策角度看,发展能源作物的一大前提就是不能与粮争地。」
  「甜高粱就是我们能源中心主推的作物,其被称为高效率的「太阳能转换器」,乾旱和盐硷地区也能种……」
  会议已经接近尾声,可以看出,已经有点偏题了。
  能源中心的景海春和国家林业局生物质能源处知道阻止嘉禾没戏后,重心就变成了推荐现有的成果。
  马锋旺只能复杂的看着。
  而郭阳也已经开始走神,甜高粱的确好,但嘉禾已经选择了木本油料方向。
  有省里和市里支持,就凭眼前这些人,想叫停是完全不可能的。
  但也不能完全不理,听一听还是可以的。
  嘉禾明年还想继续发展文冠果和麻风树呢!
  如果能借着这次机会,把文冠果和麻风树再次大规模推向全国,对嘉禾就是战略性胜利。
  听景海春和刘公社长篇大论的说了一阵,郭阳见时间差不多了,便说道:
  「一个成熟的能源作物是种出来的,种草的就说草好,种树的就说树好,搞藻类的又说藻类前途无量……
  各有各的说法,但真正用它去搞能源开发时,又发现大规模的种植和加工都没有。
  所以,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当今世界三大前沿技术,生物技术上我们已经落后了。
  再按部就班去育种-中试-积累数据-推广,差距不会缩小只会拉大,嘉禾愿意去赌一把,相信自己的品种。」
  说到这里,郭阳目光和省领导,以及酒泉丶庆阳丶平凉的代表等人对视了一眼。
  「省里愿意和嘉禾一起搏一把,也是相信嘉禾的品种会再次成功。」
  省领导带头鼓起了掌。
  秦立军丶庆阳和平凉的领导人也跟着鼓掌,掌声越来越热烈。
  对秦立军等人来说,在嘉禾的身上见证了太多的奇迹。
  从苜禾1号改良盐硷地开始,到天玉1号开创了玉米新时代,戈壁滩也变成了绿洲。
  河西走廊这片土地上也诞生了数个百亿乃至千亿级的产业。
  再从零打造一个千亿级的产业虽然艰难,但也因为是从零开始,一旦成功,未来的想像力何其广阔。
  部委的肖乐等人也不禁被这种气氛所感染,纷纷鼓起掌来。
  郭阳笑了笑,站起了身,「走吧,各位领导,嘉禾在戈壁的小广场上备了简餐。」
  「走,早就听说嘉禾厨师的手艺是一绝,今天可有机会尝尝了。」
  第一次来嘉禾的肖乐表现得积极,动作迅速的收起了笔记本。
  秦立军说道:「嘉禾是胜在食材一流,连调料品也是外界买不到的。」
  肖乐笑道:「说得我迫不及待了。」
  另一位领导打趣道:「好啊,肖乐,开会的时候一声不吭,一说吃的,反倒来劲了。」
  在方晓章和张竞的带领下,一群人说笑着向外走去。
  马锋旺缓慢的落在了最后,「郭总,嘉禾真有信心能把文冠果产业做成?」
  郭阳沉吟道:「会上我说的很清楚了。」
  「其实能成是好事。」马锋旺笑道:「西部脱贫的手段太少了,1997年4700万亩的苹果面积,现在还让人不寒而栗。」
  「那马教授可得提前准备好调整苹果产业区域规划。」
  「这次回去就要准备了。」
  4700万亩苹果,那是未来十几年都不曾达到的高度。
  但郭阳也知道就是这两年,苹果产业又进入了癫狂的牛市状态,在七八年内,苹果面积冲到了3500万亩。
  供过于求再次出现。
  这是市场规律,国内果业也一直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
  他又想起了一个关于海升集团的故事。
  由于产能不能得到全部释放,已经做到浓缩苹果汁全球销量第一的海升集团开始大规模投资种植领域。
  引进了世界先进的种植模式,在全国苹果各大产区兴建了数万亩看起来非常高大上的苹果基地。
  果树攀着支架长丶机械顺着行间走丶水肥沿着管道滴……让吃瓜群众看得目瞪口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