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都市言情>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584节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584节

  主要作物包括麻风树丶印楝树丶除虫菊等等,我觉着你可以抽时间先去桂省和闽省看看。
  那两地的麻风树种植应该快告一段落了。」
  张竞轻呼了口气,这算什麽,媳妇熬成婆?
  第376章 苹果与文冠果
  「桂省的一百万亩麻风树基地,分到了田东丶田阳丶田林三个区县,今年完成一百万亩种植任务绝对没问题。」
  「放心,老板,这次基肥施足了的,保证两年麻风树就能挂果。」
  丁壹站在一座黄褐色的坡地上,目之所至,皆是小小的麻风树,心里也豪情万丈。
  「两年挂果,你那是杀鸡取卵,树长大点,挂果量才多,不急于这一时。」
  郭阳笑骂道,突然又想起了上一世桂省的一种沃柑种植模式。
  一亩种220株,第一年种,第二年就可以亩产2~3吨,先把成本收回来,种得矮,种得密,早结丰产抢市场。
  后期就砍树,不过老表们往往最后都舍不得砍树,导致管理逐渐跟不上。
  也不知这时候沃柑有没有在桂省种了。
  想到这,郭阳说道:「丁壹,你在调查下桂省的柑橘种植,看有没有一种叫沃柑的柑橘品种。」
  丁壹说道:「老板,桂省种柑橘得种砂糖橘啊!」
  「算了,对牛弹琴。」郭阳说道:「我让川省的周述去问问中柑所。」
  「周述是专业种柑橘的,肯定要比我专业一些嘛。」
  郭阳笑道:「别狡辩,种植的进度还得推一推,文冠果的进度都超过你们了。」
  丁壹开始叫冤,「那不一样啊,老板,我这全是土地流转,人力丶物力的组织难度可比『公司+基地+农户』难度大多了。」
  郭阳说道:「那我管不着,集团马上要推进二期麻风树项目,到时桂省可不能拖后腿。」
  丁壹的脸快扭成了麻花。
  他听说一些陇省文冠果的情况,有些地市几乎是全体动员,一个村子家家户户都在栽树,自发性强。
  而百色因为是土地流转,栽树的工人都是临时聘请的。
  一是要付工资,二是工人一多就不好管理,又要进度,又要质量,丁壹一时有点发愁该怎麽搞。
  了解了百色的进度,郭阳又给漳州长泰基地打去了电话。
  长泰10万亩的任务也已完成了大半。
  当嘉禾按每亩900元前三年投入,陆续将资金打入专款专用帐户,百色和长泰的行政障碍就已经解除。
  可以说,只要钱到位,以我国劳动人民的热情,种树还不是手到擒来。
  至于基层管理遇到的问题,他现在操心不了那麽多,只看结果。
  忙完了麻风果的事,郭阳转头又把电话打给了周述。
  按照时间,柑橘园今年就该挂果了。
  等了一会儿,电话才被接通,郭阳问道:「怎麽样,今年能挂果了吗?」
  「今年已经试挂果了,老板,目前的树长势很不错。」周述说道:「老板,我感觉可以新开基地了。」
  郭阳挑了挑眉,「怎麽说?」
  「这果子好吃啊。」
  丹棱的果园里,周述用手抚摸着不足弹珠大小的柑橘果子。
  「去年在几棵长势好的树上留了几个果,年后尝了尝,口感很惊艳,绝对能卖上价。
  刚好苗圃里苗木充足,现在建园是最好的时机。」
  郭阳说道:「留了果,不知道给我留两个?」
  「额……」
  周述突然想起他曾经好像答应过老板,三年内要让老板吃到果子。
  但这一季挂的果,至少要等到12月后,才能进入采摘期,我靠,老板不会记仇吧。
  郭阳不知道周述内心戏这麽多,而是说起了正事,「有个叫沃柑的品种,你联系渝市中柑所引进一下。」
  「沃柑?我们的种质圃已经引进了这个品种。」
  周述回忆了下,「这个品种是04年中柑所从南韩引进的,不过中柑所试种了几年,结的果小,品质也不好,应该没什麽推广价值。」
  郭阳嗯了一声,想了想,最后还是直接说了。
  「沃柑更适合在高光照丶高积温地区种植,川渝地区低温寡照并不适合沃柑,自然种出来不好吃。
  所以我想在南宁再搞一个沃柑基地,面积依然是3000亩。」
  在后世,沃柑最早就是在桂省武鸣火起来的,收益极其夸张。
  「不看你有房有车,就看你有几亩沃柑。」这句话是当时南宁一带农村最流行的丈母娘择婿标准。
  60亩900万元,有这样一个最具传奇色彩的沃柑致富案例做支撑,当地把一个柑橘品种推到超越房丶车的高度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实从2010的往后10年,国内柑橘界可谓活力四射。
  先是砂糖橘丶温州蜜柑丶赣南脐橙和管溪蜜柚引领市场,随后不知火丶春见丶沃柑丶红美人丶伦晚丶中华红又相继走红。
  除此之外,金秋砂糖橘丶大雅丶甘平丶晴姬丶明日见等品种也被炒的沸沸扬扬。
  其中甘平刚面世的时候,因为稀少,被争相品尝的老板们炒到了100元1个。
  这10年,也是华夏果业最繁荣的十年。
  虽然最后都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过剩,但先驱者都挣了钱。
  郭阳不至于强求要抓住每一个机会,但也不会错过这场盛宴。
  思考了一阵,周述说道:「在南宁建基地没问题,但苗圃最好还是在川省。」
  「这我懂,黄龙病嘛。」郭阳笑了笑,好歹前世也种了好几年的柑橘。
  周述说道:「那我没问题了,沃柑的苗木紧跟着就着手嫁接。」
  郭阳沉吟道:「川省的果园也可以继续扩大,但下一个基地最好选在蓉城或者渝市附近,离市场更近一点。」
  「老板,灵焰的面积扩大到多少合适?」
  「这次大一点,有这3000亩当先锋,市场的销路也该打开了。」
  灵焰就是种子商品培育出的柑橘品种,才定下的商品名,春见和红美人的进阶版。
  和春见一样,在川省这种无极端低温丶寡日照的气候条件下才能达到最佳品质。
  相当于天然带了护城河。
  柑橘的情况都问了,郭阳也同样了解了下苹果基地的情况。
  同样也是今年试挂果。
  如果说柑橘未来10年是百家争鸣,活力四射,那苹果可能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点死气沉沉。
  很多人厌倦了富士的甜和脆,同时还存在着产能过剩。
  原因就是前两年苹果价格高,陕丶鲁丶宁丶吉丶冀丶晋丶甘等地又缺乏脱贫手段,于是都在疯狂种苹果。
  尤其是文冠果夭折后,苹果产业就仿佛进入了『牛市』,面积涨涨涨!
  不过,有嘉禾这个变数,也许苹果产业不会再那麽无趣。
  …
  「我们种子行业的同仁,和某些行政部门主管过多强调市场份额丶排名,国外企业的竞争,而忽略了产业自身对于国内农民所能够带来的利益丶实惠,对于生产效率提高所应当作出的贡献以及对于下游产业的责任。」
  「叮咚…叮咚…」
  郭阳瞄了一眼手机,暂时性的按了静音,回过头又继续给天禾的众人开会。
  「种业作为一个产业,国内自身技术升级换代极其缓慢,与世界先进国家种业的技术水平依然存在差距。
  即便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种子产业相比,在某些环节也有差距。
  天禾作为国内种业事实上的龙头,现在不必纠结于市占率丶排名这些数据,
  我们不是上市企业,没有那麽多的压力。
  而是更应该利用现在的资金和市场优势,聚焦于技术的进步。
  短期内,天禾在国内的市场增长来自于那些不起眼的角落。
  一个蔬菜种子,可能总市场价值都只有几千万丶几百万,但利润是极可观的。
  先正达就是靠着数之不尽的蔬菜和花卉品种,才能在种业立足。
  天禾不仅要抓玉米丶大豆丶棉花丶水稻这样的大品种,小品种的市场价值也不能放过。
  另外,就是出海……」
  「叮咚…叮咚……」
  电话声再次将郭阳打断,郭阳无奈看向瞿阳:「接下来的会议你组织下,会议纪要记得发我一份。」
  「好。」瞿阳点了点头。
  种业技术上,因为公司源源不断的推出优秀品种,所以他一直认为天禾的育种技术应该也达到了世界级。
  没想到在老板看来,天禾的技术水平远达不到世界级。
  郭阳也清楚原因,种子商店太强势了,掩盖了天禾的技术缺点,目前能真正认识到这点的也就他和毕强。
  「你重点说下海外的市场发展,毕强说一下基因测序等前沿技术研发。」
  再次强调了句,郭阳才走出会议室,接通电话。
  「领导,我开会呢,火急火燎的什麽事啊!」
  「有人想让文冠果项目紧急刹车。」秦立军的语气里明显很焦急,「省里让我先和你通气。」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