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都市言情>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558节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558节

  谈判过程中,维姆·克伦威尔不断提高报价。
  从最初的15亿美元,一路提高到25亿美元,30亿美元…甚至让嘉禾自己提价格。
  嘉禾这边领头的苗兰却一点也不为所动。
  「维姆,如果继续聊全王生物,我想就没有谈下去的必要了。」
  苗兰春开始收拾文件。
  「虽然不能收购全王有点难以接受。」维姆·克伦威尔无奈道:「但adm确实有意和嘉禾开展粮食贸易。」
  「为什麽不是国粮?」
  「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所以才来找嘉禾。」
  苗兰春敏锐的注意到了其中几人的脸色变化,肯定有嘉禾所不知道的内情。
  adm在全球都有贸易夥伴,可是北美能用于出口的粮食却在减少,而华夏却在增产,争夺粮源的战场转移在向国内转移。
  粮商们可以背后捅刀,但下一刻也可以笑脸合作。
  在内部研判后,嘉禾粮油也有和国际粮商合作的倾向,上亿吨的贸易量不是那麽容易消化的,海外的销售渠道还是不够。
  合作很容易达成,嘉禾也趁机博取了一些其它筹码。
  比如生物燃料中的一些技术转让,专利授权。
  adm是世界第一大活化燃油乙醇的生产者,在这方面的技术积累,是全球第一。
  一些看似普通的技术,也足够推动嘉禾在麻风树和文冠果油脂提取上获得巨大进步。
  而在这之下,郭阳也有其它目的,只有足够熟悉一个对手,才能知道该如何毁掉它。
  「你说嘉禾有可能收购adm吗?」
  「啊?」苗兰春以为自己出现了幻听,再三确认后,却发现老板是很认真的在提问。
  郭阳说:「其实adm的市值不算高,也就100~200亿美元。」
  「难度很大。」苗兰春不镇定的眨了眨眼,也就你能说不高。
  「四大粮商销售常年过千亿美元,其波动性很大。」
  「私下里接触吧,也不急。」
  从adm的表现,郭阳能感觉到对方有点急了。
  其上半年的销售收入约为698亿美元,三季报郭阳没关注,但肯定好不了。
  你想收购全王,我未尝不想收购你,吉利收购沃尔沃谋划了数年,嘉禾也可以试试。
  苗兰春突然说道:「adm不会也在谋划收购吧。」
  「靠,真可能!」郭阳惊觉后世那几场惊天大并购,杜邦和陶氏化学,拜耳和孟山都,华夏化工和先正达。
  每一起都影响深远。
  并购从何而来呢?
  也是为了生存,为了竞争力,金融危机让全球的大宗商品需求在未来几年锐减。
  而现在adm面临了危机,其业务的核心是粮食贸易,却要收购全王,越想越不对劲。
  郭阳召集高德丶陈燕秋丶陈芸等人开了个临时的视频会议。
  「adm会不会是想收购嘉禾粮油?」
  高德提了个想法,立马就被郭阳给否了,嘉禾是私人公司。
  「收购国粮,也不可能,adm把国粮的股份卖了还差不多。」
  「等等。」陈燕秋突然出声。
  苗兰春看着这个新加坡人,说道:「你不会以为国粮真能被收购吧,买几个厂倒是有可能。」
  「不。」陈燕秋沉吟道:「我是说adm准备把和国粮合资的股份给卖了!」
  「卖?」
  「这是他唯一的渠道。」
  「但adm来找嘉禾,很可能他们要分手,adm有其它的收购标的。」
  陈燕秋笃定,「丰益国际!」
  静了一会儿。
  「md,搞不好真是!」
  「丰益今年的业绩并没有达到预期。」高德迅速的回想道:「2006年,丰益收入70.16亿美元,2007年,164.661美元,华夏市场在其业务区域构成中占了绝对比重。」
  「因为国内舆论的关系,丰益原本打算拆分国内业务,以内资的身份单独上市。」
  「但今年丰益的上涨势头戛然而止,收入最多与去年持平!而且形势变了!」
  丰益下滑的原因,在座的都心知肚明。
  除了嘉禾粮油,也与国内原料供求关系的改变有极大。
  丰益是马来西亚棕榈油巨头,运作手法和四大粮商类似,通过避税将食用油的利润转移到国外的种植端。
  其在马来的油棕种植基地依然很赚钱,利润甚至比邦吉更高。
  但其最大的业务市场区域形势不妙,价格战丶舆论危机,依托adm的原料优势也没了。
  不能避税,不能转移利润,那他还有什麽优势?
  工厂产能算一个,棕榈油算一个,但其它的呢?
  主场作战的嘉禾粮油丶国粮能把他打成麻瓜!
  还有一旦价格战停止,有利可图,一些小品牌和小作坊就会让你见识到华夏式内卷。
  看似比较稳的棕榈油业务,丰益在马来西亚和印尼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竞争!
  仿佛一切都明白了一般。
  与会的众人都越发确信adm和丰益国际又搅在了一起,在谋划着名什麽大动作。
  …
  进入08年的最后一个月,沙棘的树枝上都铺了一层白雪,沙棘果却依旧黄澄澄。
  寮国丶青省农垦丶adm来访之后,嘉禾集团总部越发热闹。
  各种行业会议轮番着开。
  天禾举办了一届玉米种业峰会,又紧接着开了08-09年度的经销大会。
  苜禾也不甘示弱,组织合作密切的企业召开了行业会议,制定明年的发展计划。
  行业会议后,岛国丶南韩丶沙特丶马来丶印尼等海外的合作夥伴也陆续到访。
  积雪并没有将苜蓿完全覆盖,反而衬托出这种耐寒牧草的不凡。
  会议很和谐。
  意向签约丶大致需求量等等都摸了个大概。
  由于老美苜蓿出口的衰弱,河西走廊苜蓿产业集群就是目前全球的苜蓿产业高地。
  另外,节水滴灌,农机,乳业等等也有相关会议召开。
  期间,远在非洲的余洪海也回来了一次,和他一起的还有刚果金赤道省的大酋长埃迪。
  嘉禾在赤道省的油棕基地,也已进入了实质性的签约阶段。
  整个12月,嘉峪关机场来往着各种商务人士,而市民们也发现城里的国际化身影变多了。
  秦立军的笑容也变多了,各种行业会议上时常能看到他的身影。
  而且他觉得自己很出彩,一讲一两个小时可以不带丝毫停顿的。
  一次会后喝茶,郭阳实在忍不住了,「领导,你的讲话有领袖风范!」
  秦立军挑了挑眉,旁边这位每次都是『敷衍』了事,风格和他迥然不同。
  「嫌我罗嗦?」
  「是你自己说的哈。」
  「嘿……」秦立军拿他没办法,还得把他供起来,好在瘾也过了。
  他就这点好,听劝。
  第365章 农民工返乡;棉花期货!)
  「不仅城里人变多了,乡下现在也热闹。」
  「你得庆幸有嘉禾。」
  「是啊,幸好有嘉禾。」秦立军很赞同的点了点头,「这两个月有些省份的治安压力很大,盗窃丶抢劫丶诈骗丶家庭纠纷,各种矛盾都来了。」
  「农民工嘛,在家里呆几天还好,闲久了肯定会出问题。」
  短短几个月内,金融危机的影响就已经传递到了实体上。
  出口订单的减少,导致东南沿海地区大量农民工歇业丶失业丶返乡。
  还没到年底,国家统计局就公开表示返乡的农民工已超过7000万人,这是近十几年来罕见的经济现象。
  古时称流亡在外受人雇用的人为「雁户」,谓如雁去来无恒也;
  而在英语中,农民工被称为「migrant workers」,意为背井离乡像候鸟一样往来迁徙。
  这个群体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金融危机丶失业潮让他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考验。
  有关部门早已下发了通知,要求各地做好接收和安抚准备。
  农民工提前返乡,无疑会给本来已经严峻的本地就业形势增加新的压力。
  陇省作为对外劳务输出大省之一,也同样如此。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