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555节
全王的产品价格更贵,客户群体是那些追求高端品质的农业基地。
尤其是有出口需求的基地。
全王的产品获得了欧盟的良好农业规范认证,以及usda的有机认证,这时候的价值彻底展现出来。
但有不少人早就吃到了这种市场红利。
闽省,晋江,胡萝卜产业基地。
种子的播种工作才结束,欣源农场的刘源就开始联系生物农药的购买。
他的胡萝卜一直瞄准的岛国市场,种子一开始也是岛国的红芯七寸。
后来又换成了天禾超级红芯,还好换了,在面临出口难题时,天禾丶德农和全王带来了针对性的植保方案。
岛国的检测极其苛刻,每100吨农货中,化学品残留量不允许超过1克。
出口成本也是天翻地覆。
不过没关系,在去年年初的胡萝卜出口中,虽然有波折,但和他一样的产品都顺利的通过了检测。
但也有没那麽顺利的,因为甲胺磷超标0.01g,最后被退货。
而一旦产品没问题,小鬼子,你爷爷来了。
涨价!涨价!涨价!
因为积攒了一定的声誉,在今年的出口中,欣源农场等基地联合起来,再次狠狠提价。
用于出口的胡萝卜地头收购价格就达到了2元/斤!
要知道以前,收购价一般只有0.7~0.9元/斤。
现在这价格简直就是要疯!
因为重施有机肥少施化肥,产量有所下降,但一亩1.3万斤是没问题的。
2元/斤,一亩就是2.6万元。
去掉成本,一亩赚2万!
这可不得疯嘛!
他有什麽理由不相信德农的植保方案,他有什麽理由不买生物农药!
而晋江农业局,局长卫国在这个位置已干了两三年,见证了晋江胡萝卜产业这几年的变化。
日新月异。
面对肯定列表,晋江没有和省里的乌龙茶一样选择转内销,而是迎难而上。
他又想到了晋江第一个引进超级红芯的农户,是叫陈伯吧!
按他的一亩产量2万斤,岂不是一亩净收入要上4万元。
嘶~
此时,在东京,同样有个妇女倒吸了一口冷气。
「嘶~人参100g31日元,一小袋要200日元!」
「来一根好了,挑根大的。」
「生姜一斤200日元,算了,没用。」
以前,生姜只需50日元。
鲁省,烟台。
这里被称为『日韩后菜园』。
岛国每年消费的冷冻菠菜,99%来自华夏,95%产自鲁省,而其中一半是烟台输送的。
这也意味着肯定列表制度对这里的影响极大。
迭加前几年的毒菠菜事件,对冷冻菠菜的检测可谓严苛到了极致。
在最难的前年,李云洋旗下的云洋食品,只因运输时有人无意触碰了一下农产品,就使标准中某项指标超标,从而导致整批货物被退。
太难了!
但摇头抱怨不如低头学习。
质检局组织的每次培训,他从来没有落下,这时他知道了有哪些检测项目,需要哪些设备。
然而,800种农药,数万个标准……
太难了!
这道题,我不会。
好在也知道了从生产源头控制农药使用,推行『公司+基地+标准化』的管理模式等内容。
随后他就开始研究从哪里入手,在这个过程中,他接触到了德农农资和全王生物。
一个起源于鲁省的农资连锁超市,提供全套的农残解决方案。
在一年的试用之后,效果显着。
即使对岛国出口菠菜的成本每吨增加了5000元,但他很喜欢德农老总袁文武说的一句话。
「不能再走以前那种大打价格战丶恶性竞争的路子,要品质,更要价格!」
李云洋认为这是对的。
肯定列表是吧双刃剑,伤人又伤己,岛国国内农产品物价飞涨,听说几根大葱就就要8块钱。
提价空间很高。
事实也是如此,云洋食品今年的冷冻菠菜就卖出了好价钱。
当全王生物声名鹊起的时候,他也为自己这两年的明智选择感到振奋。
苏省,盐城,响水。
一处德农超市的门店里。
「赤眼蜂丶七星瓢虫,青刈除草剂,杀菌剂,趋避剂…」
「得嘞,叶总,货备齐了,你看还需要什麽?」
「不用了,就这些就行。」
「那留个电话?」
「不了。」
叶君有点心虚,乾脆的付了钱,然后就开着小货车走了。
不一会儿,就到了南河镇,在这里有一千亩的西兰花基地。
苏北平原地势平坦,也让这里的西兰花基地绿油油一片,甚是好看。
在显眼处还挂着一张牌子:京城奥运会核心蔬菜供应商——超大集团西兰花基地。
不过来自闽省的超大集团同样有农药丶有机肥丶种子丶生物工程丶畜产品等方面的研究。
之所以购买嘉禾的产品,原因是响水另一家西兰花企业在出口岛国时畅通无阻,超大集团反而磕磕盼盼。
11月正是采收这一季西兰花的时候,但超大已经放弃出口。
马上是下一季的育苗,早点为了明年做准备,心有不甘的超大研发中心也铁了心要研究研究。
好巧不巧。
在卸车的时候,林梅西开着一辆小车路过,小车后还跟着辆装有西兰花的货车。
林梅西就是出口西兰花的那家企业的老板
小车停下,林梅西探出头,问道:「叶总,怎麽超大也购买嘉禾的产品了,前两年你还向我推荐超大的产品呢。」
叶君黑着一张脸,被人当面拆穿可不好受。
「这不是媒体吹得太凶,农药研发中心的人想研究一下。」
「行勒,你慢慢忙,我忙着去宰小鬼子去了。」
回过头,林梅西就把电话打给了相熟的德农门市部,告知了这一信息。
不过德农并不在意,想模仿,也至少需要几年的时间,那时黄花都凉了。
林梅西很欣赏嘉禾的自信。
所以他在和岛国进口商谈判的时候也很自信,就是一个强势。
「涨价了,山本君,太贵?」
「降价是不可能降价的,你大可以去找其它的货源!」
根本不虚,除了出口,林梅西还是嘉禾超市的蔬菜供应商,销路并不愁。
岛商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林梅西的企业建立了自己的产品原料基地,量大丶质量好。
如果觉得卖亏了,就涨价,对方别无选择。
因为其它公司的产品要麽量小,要麽质量没它的好。
这就是掌握了产品的定价权。
就像岛国掌握了西兰花种子一样,国内的西兰花种子绝大部分从岛国进口,质量确实好,但价格贵得一批。
好在听说天禾也有了西兰花种子,只希望早点上市。
林梅西对嘉禾的西兰花植保方案心服口服。
别的基地一年死命的一年种三季西兰花,而他,选择了早春西兰花—大豆—秋西兰花的轮作模式。
实际收益却远高得多!
色板诱杀丶性诱剂诱杀丶食诱剂诱杀丶迷向技术阻断成虫交配丶天敌昆虫丶植物农药。
全程绿色化防控。
没用过化学农药,肯定列表制度上的标准限制对他仿佛不存在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