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540节
嗡嗡嗡。
吴波从兜里摸出手机,是南方一名大客户的电话。
吴波接听了之后,脸色就变得越发难看。
挂断后,更是瞳孔怒张,凶狠的看了一圈会议室里的众人。
「tmd,还调查个啥,直接去惠农网上抄作业吧,艹,抄作业都抄不明白。」
「砰!」
关门声响彻整片办公楼。
但更重要的是其嘴里透出的信息,一个最不愿意听到的网站又出现了。
兰顺失魂落魄的打开了那个熟悉的网站,重复着这两年的动作。
在惠农网的粮油版块。
两篇鲜红的文章被置顶。
《2.5亿吨!全国玉米产量与去年持平》--玉米播种面积减少7000万亩,但得益于全国玉米品种的更新换代,整体玉米单产大幅提升至1400斤/亩。
《玉米产量积压--嘉禾丶国储粮等企业积极与农业部沟通,玉米出口配额再次松绑》
增产!
又是增产!
这个让人欣喜的消息却数次给粮油信息网带来巨大的麻烦!
意外!
又是意外!
客户全tmd跑光了。
现在增产都这麽容易的了吗?
去年才大幅增产了的啊!
兰顺终究还是点开了那篇增产了的文章。
为了不被市场淘汰,应对更加残酷的市场,众多种企都加强了研发投入。
不管是仿制丶自研丶改进丶合作,还是其它什麽手段,各大种子公司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天玉系列依然一家独大。
但种植大户丶合作社丶企业为了防范品种单一风险,品种布局上也需要变得更为合理。
一些各具特色的新品种陆续推向市场。
为了生存,除了主产区,以往一些不被种企重视的小微型玉米产区也得到了更高的市场重视。
以往,一个偏远的县城市场,基本没大企业重视。
如今,播种面积减少,上面又有座大山压着,再小的肉那也是肉。
即使在偏远的乡镇,这种子推广工作也得给我做过去。
利合16丶德美亚1号丶登海10号等等改良后的品种,加速挤压了一些小企业的生存空间。
种业生态上的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形态在这两年里快速发展。
玉米种子是商品率最高的作物,农户用种只能跟着种子公司走。
最终结果就是全国的玉米品种在短时间内完成了更新换代。
兰顺怔怔的看着那个数据。
又增产了200多斤。
这是要吃人呐!
粮油信息网凭藉着专业的资讯丶统计丶分析丶预测丶标准丶商务等业务而生存,稳居粮油行业网站首位。
但近两年风云陡变的市场,让其数据和分析经常出现失真。
其会员因此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客户开始大量流失。
其又能流向哪呢?
兰顺知道这个答案,惠农网。
也只有它们的数据才能偏差不大,面对突发情况的反应,也更为迅速。
……
惠农网的业务量和影响力与日上升,即使对表情严肃的郭阳来说,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农业领域的网站,惠农网也已经是第一档。
而粮油信息作为细分领域。
行业资讯丶价格和产量报告丶港口数据丶国际动态丶进出口数据丶农业气象丶行业标准丶政策法规丶行业展会丶企业动态丶企业资料库……等等业务形态。
不仅能服务于国内的客户,也是嘉禾在全球开展粮食贸易的重要依仗。
就如现在的玉米。
2.5亿吨!
这个最新的产量预估出来时,嘉禾粮油也差点被打懵了。
哪来的这麽高产量啊?
紧急的调查和分析后,才从天禾种业的种子市场分析报告种看出了端倪。
这两年国内玉米市场变化太快,目不暇接,让从业者基本都是混沌的状态。
种子公司忙着厮杀,种植户发懵,加工企业也不知如何规避风险。
国家部门就更懵了。
政策都制定不过来,上一刻还在想怎麽限制粮食出口,下一瞬马上就要鼓励出口。
太魔幻了!
太刺激了!
也太吓人了!
这种突如其来的意外,也让郭阳惊出了一声冷汗。
集团总部的大会议室里,嘉禾涉及玉米产业链的大部分高层都已经到齐。
负责种子研发的毕强,天禾的瞿阳和严群,分管玉米加工的嘉禾粮油副总熊景,采购部,销售部;
国际粮食贸易的陈燕秋,营养健康研究院院长穆正贵,技术带头人许志宏,总部直辖的生化部……
按照惯例,一般都是各部门率先发言,老板最后总结。
不过今天的会议似乎有点不一样,众人看着老板自顾的打开了ppt的页面。
坐在下首的瞿阳不动声色的将准备好的材料放到一边,今天应该用不着发言了。
郭阳笔挺的站在屏幕前,朗声道:「今天只有一个主题:玉米。」
「这次玉米增产很突然,好在反应和应对还不算慢,但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郭阳缓缓踱步的身影突然一顿,深沉的深黑色西装犹如冰冷的夜风。
「我们懈怠了,甚至有点瞧不起对手。」
瞿阳微微低头,手中的钢笔在笔记本上写个不停。
「种子是集团的基础,市场上有竞争是好事,但大意到对手产品性状都没搞清楚,这就是工作失误了。」
说了两句天禾,郭阳也没放过其它人。
从玉米种植丶采购丶加工丶产品销售,郭阳都一一指出了问题所在。
各部门负责人渐渐变成了鸵鸟,只余郭阳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
「玉米是目前国内唯一产量大于需求的谷物,这其中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嘉禾发展速度是很快,但玉锋丶西王丶国粮等企业也不慢,他们还有先发优势。」
「嘉禾除了种子,在技术和市场积累上都没有优势。」
「淀粉,胺基酸,玉米油,葡萄糖……我们甚至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品牌!」
「这赚得是辛苦钱,哦不,我们甚至还在盈亏线以下,连辛苦钱都赚不到。」
「玉米生物能源加工,要产能没产能,要效益没效益,现在原油价格大跌,好了,以后更难了。」
会议逐渐沦为了批斗大会。
今天就是他的一言堂,没有其他人说话的份。
原本还算轻松的氛围,顿时变得有些压抑。
有人有心想说点什麽。
其实在玉米上,嘉禾做得还不错?
只是时间太短,底蕴太少,发展方式又太粗暴,又要分心大豆丶小麦丶水稻……要找理由总能找到一大堆。
但公司的投入也是真金白银,可以说,几十上百亿的投入,在国内也再也找不出第二家。
说就说吧,没事就不能让老板说两句了吗?
何况也确实有问题。
郭阳也确实挺气。
业务太分散,他又不可能面面俱到。
只能保证大方向不出错,凭藉在种子上的优势,保证这艘大船继续航行。
现如今,国内玉米丶大豆的产业形势已经彻底改变,产业上先知的信息优势彻底消失。
发泄了会儿情绪,郭阳才让各部门汇报各项工作,然后做了一些工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