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516节
厂长路安这两天接到了集团老板的电话,让调查附近粮油加工厂的情况。
上次见老板,还是老板莫名其妙来检查油罐车运输情况。
这过去这麽久了,麻涌工厂只曾短暂盈利过,其馀时间大部分都是亏损。
最近又亏得厉害,但他却很兴奋。
因为对手也很难受。
他在粤省大豆加工业工作多年,对这边的大豆加工厂运作很清楚。
东莞麻涌一带世纪初仅有一家加工能力2000吨的油厂,但前几年已达10家,全粤省有13家注册工厂。
都是一个圈里的,在市场上是对手,但在信息层面,同行之间又时常交流。
只不过以往他是被嘲讽最多的那个。
除了嘉禾,粤省的大豆均是国际化采购,除了价格原因外,物流也是重要因素。
如果要从黑省把大豆运到粤省,需要经火车转运到大连,转海运到粤省港口,总运输费在450元~500元/t以上,而进口在350元~500元/t。
另外,黑省铁路运力不足。
嘉禾在西南也还有大豆基地,但这时粤省通往大西南腹地铁路运输运能也不足……
别的公司大豆采购部,也就是期货交易部,是全公司最重要的部门,公司的大量资金和赢亏都取决于采购。
物流部只能排第二。
而嘉禾东莞工厂,物流部才是最重要的,采购部反而排第二,因为物流决定了工厂能不能正常生产……这在粤省或者全国都是独一遭。
总之,嘉禾坚持在东莞加工国产非转基因大豆,在业内是很愚蠢的一件事。
而今天,被打上『愚蠢』标签的路安,组织采购部开了个短会。
「三天之内,我要粤省另外几家家大豆加工厂近期的大豆来船量。」
「以往的数据都有,植之元每两个月需要订3条船,统一嘉吉一个月一条,但他们又是扩建又是收购,信息早过时了。」
「前期进口大豆价格高,最近豆油的收益又下降,他们的订船量信息要具体打听下。」
「日加工产能,来船量,大致下单时间,这些数据都要核实更新。」
采购部的经理孟若飞,以及其他员工以前也是国际采购出身,但这两年转为对内采购,工作是轻松了不少。
但在业内也被打上了异类标签,心里早就憋了一股气。
听闻路安的安排,内心都一凝,孟若飞问道:「老大,这是要对豆粕动手了?」
路安瞪了他一眼,「别瞎打听,出去也别乱说。」
「哦~~」
孟若飞长哦了一声,感觉什麽都明白了,眼珠子一转,瞬时有了主意。
「老大,你说我们去打听的时候,故意放出消息说我们厂也要转变经营思路,从海外采购大豆,怎麽样?」
闻言,其他采购员反而嘿嘿的笑了起来。
「滚蛋,爱怎麽干怎麽干,老子管不着。」
路安挥了挥手走出会议室,内心却一个劲嘀咕,这孟若飞还挺有主意,猜得也挺准。
前期涨得那麽猛,其他12家应该都有囤货吧!
会议室里,孟若飞给采购员们具体分了任务。
一共12家注册大豆加工厂,但其实经过几次风波,孟若飞知道的还在生产的工厂,只有4个派系。
国粮的东莞中谷油脂;
统一嘉吉东莞,嘉吉(东莞),嘉吉(阳江);嘉吉收购的湛江华农……
益海嘉里控股的南天油粕;
和路易达孚合作的植之元油脂。
所以调查任务其实不重,油厂招聘人员,不会从周边油厂挖人,但前三个派系都涉及到收购,采购部有人是从里面走出来的。
只有植之元是这两年才新建的,孟若飞把这个最难的骨头留给了自己。
等人都走完后,孟若飞开始梳理植之元的信息,先是给熟悉的采购员和期货操盘手打了电话。
但这些人的职业操守还是有的,刻意打听之下,反而一直到下班都没有任何收获。
孟若飞点了根华子,在办公室翻阅和植之元相关的资料。
「tmd,不乾死你,老子就不信孟。」孟若飞手里拿着一份报纸,上面是植之元董事长郭柏春接受采访的报导。
「嘉禾就是一家没有底线的公司,罔顾农民利益,价格战最终受害的是豆农。」
孟若飞看着满篇的谴责,气得牙牙痒。
突然,报纸上码头的照片让他眼前一亮,植之元公司在鹏城,而鹏城的远洋大豆船通常是在黄埔港卸货。
报纸上看模样应该是自建的泊位,明显不是黄埔港。
这很好验证,随便打个电话就得到了确定答案。
植之元这两年新投产了一座日加工能力5000t的工厂。
但无法在港口选址,最后建在了鹏城南沙区洪奇立水道边,自建3000t/d泊位。
远洋大豆船抵达鹏城黄埔港,再转驳运到自家码头。
报纸上应该就是驳运船。
登报日期是7月5日。
驳运船是3000t以下,远洋船是6~7万t,要驳运20几次,港口仓库可以免费存放20天……
「噝噝…呼……」
烟雾缭绕,孟若飞仿佛知道了郭柏春为什麽那麽气急败坏了。
从南美到我国,从下定金合同生效到大豆收集送到港口需时3个月,海运时间在20~45天。
植之元驳运的货是四个月前,也就是三个月前按键敲盘买下的。
那时候价格大约5300~5500元/t。
在嘉禾大打价格战的情况下,豆油价格直线下降,采访的时候植之元也陷入了亏损。
现在要查的是这几个月植之元下了多少船的订单,以及还有没有下单的可能……
捋了捋思路,孟若飞找到了方向。
第二天就约上物流部的同事直奔码头仓库,找到了港务分公司的主管蒋东才。
菸酒茶水费开道。
「蒋经理,我们嘉禾可能要定几船南美大豆,到时到港装卸丶仓储可能还要麻烦你。」
蒋东才憋了憋嘴,「别说这些有的没的,有什麽事直说,你们这演技差了点。」
孟若飞陪笑道:「嘿嘿,蒋经理慧眼如炬,还真是什麽都瞒不了你。」
「那不废话吗?」蒋东才不屑道:「你们厂在麻涌,跑到黄埔港来卸货?能再假点不?」
孟若飞一点也不尴尬,「那我就直说了,我想打听下植之元这几个月的订货规律。」
蒋东才挑了挑眉,孟若飞适时给点上了华子。
「蒋经理,这事对你来说都不算事。」
蒋东才砸吧了一口,笑道:「这事好说,不过,回头你得帮我弄点你们的沙海肉苁蓉来。」
孟若飞愣了愣,消息都传到鹏城了?
「没问题,下午我就给蒋经理送你。」
「叫东才哥就行。」
「好叻,东才哥,你从哪知道的沙海肉苁蓉呐?」
蒋东才笑了笑,说道:「几个煤炭贸易商推崇的很,我们广东嘛,煤炭都要进口,你们压榨厂用的煤炭不也同样从国外进口的。」
孟若飞不得不感慨,煤老板的圈子还真是神通广大啊。
折腾了一番,孟若飞顺利的拿到了想要的数据,再推测就不难了。
植之元经过扩产后,产能从日加工2800吨变成了7800吨。
年初行情大好,3月份的时候订了4船货,4月3船,5月4船,6月3船,就算到7月都还硬着头皮订了4船…
基本上保持每两个月7船的规模。
当路安知道这个数据后,也不由摇了摇头,「让郭柏春骂几句好像也没什麽大不了的。」
孟若飞叹道:「植之元太头铁,别的小厂都知道限产停产,他倒好,为了市场份额,硬着头皮全力生产。」
「豆粕前几个月也一直上涨,最近才开始下跌,只是豆油跌得厉害,而且做了套期保值,以植之元的实力确实能支撑。」
路安分析了下,说道:「但一旦资金炼断裂,结果就不好说了。」
「另外几家呢?」
「也都差不多。」孟若飞说道:「保持着正常进货频率,他们这是赌我们的物流和生产成本都比他们高。」
路安:「这是事实。」
「那粤省这边我们能撑住吗?」
「还没亏习惯?」路安不在乎的笑了笑,「亏得再多,只要能发挥棋子的作用,那就亏得好。」
…
7月11日,原油期货价格达到147.27美元/桶的历史最高价。
7月12日,小幅回落。
7月13日,继续回落。
而此时嘉禾搜集的各地大豆进口信息都汇总到了郭阳的办工桌上。
谁家进口丶每家进口多少丶各港口存货情况都一一有数据在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