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都市言情>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510节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510节

  农业主要涉及橡胶丶热带水果丶水稻丶菸叶等方面。
  总体来说,寮国是个地广人稀的国家,农业和矿产资源极其丰富。
  这吸引了很多云南和广西老表到寮国租地开发,每年每亩地租只需要2~10元。
  一些广西老表办的种植丶加工企业,在当地已成为很有名气的明星企业。
  但市场容量小,又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让他对嘉禾的吸引力很小。
  不过在寮国农业部种植司司长凡诺拉斯·外拉瓦恩的邀请下,郭阳还是同意了在寮国投资农业。
  主要是香蕉,以及水稻和蔬菜。
  金额也不大,就当是一份示好,同时也为海外员工谋求一些福利。
  结束了当天的访问,农业部便去往下一站,而杨国成丶卿施华,以及刘鑫等人也忙了起来。
  郭阳想了想,决定多留几天,熟悉一下钾盐矿的流程,了解一下寮国的政策法律。
  以后在国内遥控管理,也不至于完全抓瞎。
  这次具体沟通后,才知道与此前杨国成说的情况有不少出入。
  而且有他出面与各个部门吃喝沟通,乃至于送礼,都要显得更为顺畅些。
  这几天,与国内也保持着畅通的联系,宁小婧每天都会将各个公司的情况单独发来。
  不过有些还没来得及看。
  四月三十日,自认为对寮国钾盐和法律政策都有所了解的郭阳准备回国。
  「老杨,寮国这边就交给你了,流程尽量快点,勘探工作可以慢下来,做扎实。」
  近期的学习,让郭阳知道开矿光有钱是快不起来的,这是一个比农业投资还要漫长的行业。
  而且寮国由于板块构造的影响,地下构造变化十分剧烈。
  要开发,一定要把地质情况了解清楚,不然反而可能浪费时间。
  杨国成郑重的点了点头。
  告别后,郭阳和罗修紧跟着赶往机场,这次没有专机,只能绕道蓉城,再回酒泉。
  刚好地震要来了……
  就在这时,恰好蓉城的张伟打来了电话,这多少让郭阳有些意外。
  「阳哥,今年的绣球花要开了,我给你发了些照片,今年的花蕾又多又大。」
  「那我马上赶来蓉城。」
  「???」
  郭阳说道:「还有几个小时我就到机场。」
  张伟愣了愣,确认不是在开玩笑后,说道:「那我来机场接你。」
  「换车了?」
  「还没。」张伟笑了两声,「等这季小麦和油菜收了,就打算买车。」
  「看来今年干得不错嘛。」
  「嘿嘿。」
  数个小时后,郭阳见到了皮肤又黑了一层,但却更精神的张伟。
  两人互相打量了会儿,然后各自都笑了起来。
  郭阳打趣道:「你这发型不错。」
  「哈哈,老板你也更帅了。」
  「别的还不知道,但你这嘴上功夫是真见涨啊。」
  回去的时候换成罗修开车,而郭阳和张伟则在车上闲聊着。
  去年张伟的直播水稻表现还行,加上补贴,一亩能有个300元的净收益。
  1千亩也有30万元。
  再加上对外的一些农机服务,一季水稻也能有三四十万元的纯收入。
  在这个年代的农村,无疑算是高收入。
  张伟笑道:「去年挣的钱还了部分农机贷款,今年又买了台收割机,忙碌一年,感觉都在为机器打工。」
  「那要不要再回东和农机?」郭阳揶揄道:「同样也是围着农机转。」
  「现在这样也挺好。」张伟说道:「今年的小麦和油菜长势都极其漂亮,这两天正在收获了。」
  郭阳说道:「那不是耽误你功夫了?」
  张伟一撇嘴,「嘿,我这正愁找不到人显摆呢。」
  郭阳笑了两声,「知道,你今年换车就指望着这季小麦和油菜。」
  一路闲聊,快到绕城高速蜀西路口时,张伟就指着车窗外一片金黄的麦田。
  「要到了。」
  一眼看去,成熟的麦子和油菜犹如金色的海洋,收割机在田里来回穿梭。
  等下了高速,进入田间的水泥道路,就看得更加真切,麦黄粒饱。
  而另一边,一排排油菜被卷入收割机,饱满的油菜籽颗粒归仓。
  除此之外,田埂上翠绿的绣球也很耀眼,一朵朵绣球花蕾吸人眼球。
  「来早了点,还有大半个月才进入盛花期。」张伟说道:「没料到阳哥你说来就来。」
  「也是刚好要从蓉城路过。」
  郭阳看着泾渭分明的油菜和小麦田,好奇道:「怎麽会想到既种小麦,又种油菜。」
  张伟说:「因为都是天禾的品种啊,一个小麦全优生,一个天油6号,正好试试哪个品种的收益更高。」
  「……」
  「这还用试吗?」郭阳讶异的说道:「明显小麦更省时省力省成本。」
  「那可不一定。」张伟让罗修在一辆油菜联合收割机旁边的道路上停下。
  「天油6号株高矮丶抗倒伏,非常适合机械化收获。」
  张伟从地里抓了一把粉碎成末的油菜壳和秸秆。
  「看,粉末里洒落的油菜籽也很少,这说明成熟期统一,炸角极低,机收时损失很少。」
  「而且天油6号的产量不低。」
  张伟笃定,「现在小麦全优生和天油6号的净收益孰高孰低,还很难说得清,油菜籽今年价格很可观。」
  前世的经验告诉郭阳,小麦因为工序比油菜少,是南方种植大户冬季作物的首选。
  但天油6号似乎不一样。
  其品种性状是什麽来着?
  郭阳一时居然有点遗忘,主要也是现在品种太多。
  心神短暂的进入种子商店,郭阳找到了资料。
  天油6号:适合长江中下游丶天府平原丶川中盆地丘陵,单产200~300kg。
  油菜籽压榨出油率50%~58%!
  艹!
  差点就忘了这麽重要的事!
  缓了缓,郭阳让自己冷静了下来,还好天油6号和天油7号都是去年1月才培育的品种。
  假如天油6号春夏季在青藏等冷凉区加代扩繁……这一季流入市场的种子应该能达到200万亩。
  这肯定是一个意外因素。
  还有天油7号呢,这也是冬油菜品种,以及06年各培育的一个春油菜和冬油菜品种。
  这两个月既是冬油菜的收获季,也是春油菜的播种季,春油菜9月份就可以收获。
  到时又是一个意外因素……
  嘉禾粮油正在谋划打价格战的契机,契机没找到,但是这价格战怎麽打,应该有着落了!
  第344章 一轮又一轮
  「阳哥,阳哥,怎麽了?」
  「啊?噢……刚才你一说,想到点事,然后就想出神了。」
  郭阳将油菜籽的事记在心里,问道:「刚才说到哪了?」
  张伟一脸懵,不是才说你在思考这事吗?
  「我说今年油菜籽的收益很可观,目前的收购价每斤在2.2元,一亩收个400多斤,亩收入就上千了。」
  郭阳打量了翻油菜田里的情况,秸秆不高,但分枝很浓密。
  「400斤以上没问题,如果管理再精细点,五百斤也不成问题。」
  油菜籽正常情况也就300来斤的产量,肯下功夫的老农,五百多斤不成问题。
  而农科院等科研单位的实验田里,亩产量在600斤以上的也比比皆是。
  总体产量波动很大。
  天油6号正常产量在400~600斤,但具体如何还要经过农户验证,从张伟这里看是很不错的。
  关键是压榨出油率,能达到50%以上,就是上好的花生也达不到这麽高。
  通常来说,一百斤油菜籽,能榨40斤油,就算高的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