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492节
讨赖河中游也不是单只讨赖河,而是讨赖河南北的多个灌区,所以说很分散。
具体管理起来,可能要分成几十上百个小农场或者片区。
但嘉禾暂时没打算开垦成耕地,随便翻一番,撒上苜禾1号,随缘生长。
待收拾了疏勒河流域,也差不多可以在全酒泉推行节水休耕,这七十多万亩就可以适当开垦了。
签字完成。
秦立军开玩笑道:「要不,疏勒河灌区那11万公顷荒滩,嘉禾也一起拿了?」
「也可以。」郭阳一点也不客气,「其实,党河丶榆林河丶赤金-白杨山河这些荒滩全给嘉禾都行。」
「加上这78万亩,总共也才三百多万亩地,一年两三千万地租,嘉禾也承受得起。」
「真想拿?」
「确定。」郭阳正色道。
虽然很想答应下来,但秦立军并不想冒这个险,一旦中间哪出点问题,很可能闹出大规模民愤。
「还是再等等,再等等,等节水休耕看到成效了,自然不成问题。」
郭阳笑道:「都行。」
在行政大楼完成签约后,郭阳又紧跟着赶回公司,这些天基本上就没停歇过。
又是一年春节无休。
说起来,上次休息,都不知道是什麽时候的事了。
正走神着,电话又来了,看了一眼,郭阳就一个激灵,来精神了。
「喂,林部,有什麽指示?」
「嘿,不是你找我?」林部笑骂道:「那我可挂了啊!」
「别,领导。」郭阳没想到林部不按常规出牌,连忙道:「嘉禾想去寮国开发钾盐矿,想找农业部搭桥。」
「有你这句话就行,剩下的交给农业部,嘉禾准备好钱丶人,最好能派人提前去寮国了解情况。」
「好。」
「尽可能加快速度,早点投产。」
农业部这麽爽快,有点出乎郭阳预料,但想一想,也不奇怪。
这几天,进口钾肥谈判已经在预热了。
从2006年开始,进口钾肥谈判就接连陷入僵局。
但前几年还好,经过激烈的多轮谈判,2006年上涨了25美元,2007年只上涨了5美元。
然而,今年,市场上的传闻并不乐观,盐湖钾肥在股市上频频异动。
另一个异常,就是盐湖钾肥和中化化肥都停止了报价,摆明了减产等上涨。
因为,传闻价格上涨了三四百美元,意味着到岸价将达700美元/吨,国内钾肥价格很可能冲击5000元/吨。
而目前国内价格是3250元,1750元的涨幅,足以用疯狂来形容。
德农的化肥受制于人,而整个国内的钾肥也同样受制于人。
郭阳说道:「嘉禾尽量。」
「嗯,还有一件事,最近国内食用油紧缺,丰益国际在国内动作频频,最近又和黑省达成了65亿元的投资协议,怎麽不见嘉禾动静了呢?」
郭阳笑道:「丰益这时候加大投资已经有点迟了。」
「什麽意思?」
「我一直注意着丰益国际的动作,65亿元应该是他们未来几年的投资,而嘉禾有两个基地马上投产了,今年,嘉禾的动作同样不会小。」
「行,你心里有数就好。」
其实,除了丰益国际,国粮集团这段时间的动作同样不小。
应该说,这次的竞备赛就是国粮掀起来的。
因为在丰益65亿投资东北之前,国粮率先宣布未来几年将在东北投资100亿元。
刚过去的2007年,国粮集团公布的营收超过了1400亿元,不过利润是亏损。
亏损的原因也是扩张太快。
不过如今面对这两家,嘉禾粮油已经占据了优势。
在高德进嘉禾之前,嘉禾粮油就在沿海收购大豆压榨厂,日加工产能达到2万馀吨,年产能750万吨。
而天禾旗下的小麦面粉年加工产能是40万吨。
但从前年下半年,嘉禾粮油就进入了快速扩张期,并购速度加快。
目前,嘉禾粮油共有12家工厂,主要在苏丶鲁丶粤丶津丶甘丶疆等地,油脂油料加工能力超1000万吨。
这个产能,和丰益国际相当。
略胜国粮一筹。
如今,国粮和丰益国际相继落子,引发了外界的纷纷关注。
《第一财经日报》刊文,以『国粮丶丰益国际较劲国内最大粮仓』为题详细介绍了两者的缠斗。
不明真相的媒体认为,丰益国际想垄断东北非转基因大豆资源,国粮则想虎口夺食。
然而,当吃瓜群众看热闹看得正专注时,两篇新报导悄然而出。
《粮油市场报》:全球最大的粮油研发中心落户青岛。
《华夏食品安全报》:嘉禾粮油布局津门工厂全面投产,开业庆典活动隆重举行。
第336章 粮油业的暗流;面试?
津门,临港工业区。
郭阳和地区主要领导站在嘉禾津门粮油综合基地的厂门口,完成了剪彩仪式。
摄像机拍下了这一幕。
而女记者付莉华也在第一时间冲上前,完成了采访。
郭阳说道:「从04年大豆危机以后,以国粮丶嘉里粮油丶adm为代表的粮油企业迅速突围,藉机广泛布局。」
「其中,长三角丶珠三角丶北海新区等沿海地区市场的竞争尤为激烈。」
「从那时候,嘉禾就意识到,要想赢得这场竞争的先机,必须尽快建成粮油综合基地。」
「于是,嘉禾在前年,就同津门接触,去年就开始了动工,如今终于建成。」
付莉华问道:「津门基地投产后,嘉禾粮油的产能达到了多少?」
郭阳觉得这个女记者提问题的水平不错,他刚好想说这个,林部让他多弄出点动静来呢。
「整个津门粮油综合基地总投资40亿元,油脂油料加工能力将达到600万吨,主要辐射华北周边的粮油市场。」
「津门基地拥有目前国内产量最大的小包装食用油生产线,涵盖调和油丶玉米油丶葵花油丶大豆油等。」
「同时,津门基地每年还可以向市场供应230万吨的植物蛋白丶90万吨的食用油等。」
付莉华问:「嘉禾粮油的总产能现在是多少?」
「1800万吨。」
「这麽多?」付莉华感觉数据有点对不上。
郭阳微微一笑,说道:「嘉禾在苏省镇江的200万吨粮油工厂也即将投产。」
付莉华讶然道:「如今嘉禾的油脂油料产能已经稳居国内第一了啊!」
「当然。」
「那郭总,对国粮和丰益国际的『较量』怎麽看?」
郭阳说:「据我所知,几大巨头都在争抢靠海岸线加工区域,自从嘉禾进驻临港工业区后,也有其它粮油巨头开始与津门方面谈判,希望进入这个区域。」
付莉华问:「郭总认为这会影响到嘉禾的战略吗?」
「不会。」郭阳自信道:「除了沿海,嘉禾在东北丶疆省丶川省等地的油脂厂在今年也将陆续投产。」
「嘉禾粮油今年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完善仓储物流设施。」
付莉华问道:「就类似于津门?」
「对。」郭阳说道:「嘉禾津门粮油基地配备了10万吨级粮油码头丶铁路专用线和120万吨的先进仓储设施,这将是嘉禾华北地区的粮油原料和产品集散中心。」
「嘉禾的资金很充沛?」
这不仅是付莉华的疑问,也是看到这篇报导业内人士的疑问。
因为在同一时间,嘉禾粮油的总经理高德出现在青岛,完成了粮油研发中心的签约仪式。
投资10亿被命名为嘉禾营养健康研究院的研发中心,是纯研发。
这是让人咋舌的数字,在全球粮油领域都是最顶尖的大手笔。
技术带头人丶华夏科学院院士许志宏教授表示,研发中心最看重的是对国人自己的科研技术和人才的投资。
除了许志宏,嘉禾还邀请了李家洋丶陈晓亚和方荣祥院士担任高级顾问,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力量。
高德在接受采访时说道:「我们希望以此为平台,加强对外合作交流,促进前沿技术在国内的科技转化,带动国内从『粮油消费大国』转变为『粮油科技大国』……」
庆典仪式后,
嘉禾营养健康研究院分别召开了两场国际性研讨会,近百名国内外专家出席。
10多位学术泰斗就脂肪酸平衡与营养健康等议题,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报告。
但这还没完。
在苏省,据媒体报导,嘉禾粮油除了镇江工厂投产,还与泰州港务集团合作成立了泰州永安港务有限公司。
建立嘉禾旗下第一个自有港口,用以辐射苏省及周边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