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485节
即使在酒泉和嘉峪关这两座城市里,一个元旦节,就已传得沸沸扬扬。
嘉禾的房子修得真不赖。
小区取名叫嘉禾村,坐落在酒泉的新城区,距离讨赖河很近,沿岸的环境绿化用地已整治出了雏形,明年开春种上绿植,就是一片环境优美的滨河公园。
嘉禾村在周边绝对是较高档次的住宅小区,户型也以宽敞舒适型为主。
难得到总部的陆希奇是越看越满意。
面积不是厂里猜测的100平,基础户型都是132平的房子。
这就是二十多万!
庞大的看房团很是吸引了周边居民的注意,一对同样到附近看房的夫妻好奇问道:
「那个小区是在搞活动吗?房子看起来也不错诶,也更靠河边,等会儿去看看。」
一位路人大爷说道:「要能买,我早买了,那是嘉禾的内部职工房。」
「啊?」
「酒泉还有分房的单位?」
「嘉禾呀!」
看完房,陆希成跟随人流来到酒泉国际酒店的大会议厅。
拿钥匙,办理手续的时候到了。
一群人肉眼可见的兴奋。
坐在陆希成旁边的是一位个子小小的,瘦瘦的,肤色很健康的小女生,让他感到好奇。
「你好,我是天禾张掖分公司生产部的陆希成。」
「嘿,巧了不是,我也天禾的,林佳欢,不过我是玉门制种基地的,你叫我小林就可以。」
「嗯?我好像听过你的大名。」
小林讶然道:「真的?不可能,你在框我,我都没去过张掖。」
陆希成笑道:「那是你低估了自己的名声,制种基地就没几个女生,敢大闹派出所的你更是第一个。」
小林原以为陆希成是在搭讪,结果是自己凶名远扬,靠,白高兴了!
这时,会议厅突然安静了下来。
老板和领导层来了。
也没那些乾巴巴的长篇大论,符合老板的一贯风格,简单轻快,直接进入正题。
一行人分批上台签字,领取一个蓝色丝绒礼盒,合影拍照,下台,然后换下一批人,看着就很急促。
「噗嗤……」还在下面等着的小林突然就笑出了声。
陆希成问:「笑什麽呢?」
周边几人也看了过来,让陆希成略微有些不习惯。
小林轻声说道:「你们觉不觉得老板动作很麻利,一刻也不耽搁,就仿佛在说拿着你们的房子赶紧走。」
几人再看了看台上,好像确实是这麽回事。
正巧,一位员工明显有些过于激动,不断张嘴说话,而老板反而在一个劲的点头。
「好像还真是。」
「这一幕有点搞啊!」
「哈哈…」
一伙人都笑了起来,又引起了更多人的注意,不一会儿,笑声仿佛会感染似的传遍了整个大厅。
台上的郭阳听着笑声,抬头看了看台下,分不清是什麽状况,以为是员工太高兴了。
就像上一组,总有几个兴奋的员工拉着他说着些感谢的话。
两百多人不算少,但十人一组的话,也来得很快。
不一会儿,又一组上台,郭阳这次看到了好几个熟面孔。
「小林是吧,这几年干得不错,继续加油。」
「好勒,老板。」小林接过礼盒,就乖乖的站在一旁等着拍照。
这乾净利落的劲让郭阳有点不习惯,他看向下一位签完字的男生,也认了出来。
嘉禾领导人计划中的一员。
「陆希成,这是你的。」
「好,谢谢老板。」说完,陆希成也站在了旁边。
这让郭阳愣了愣神。
结果接下来的都是这样,基本就是一句感谢的话就完事。
郭阳感觉不对劲,哪里怪怪的,但也乐得这样,实在是这段时间麻烦不少,背负的压力也挺大。
花了一上午时间,将分房的事处理掉,郭阳又紧赶着回了公司。
暴风雪不仅在北美肆虐,整个北半球也频频遭受寒流攻击。
伊朗,阿富汗,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都出现了气候灾害。
国内的温度下降得也很厉害,然而,却依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遍观国内,只有黑省佳木斯有组织清扫积雪方面的报导。
其它地区只是发了寒潮黄色预警,警觉性不够。
噢,期货市场上的反应倒是挺剧烈的,气候成了助推大宗商品市场上涨的催化剂。
但主要原因是布希在12月末正式签订最新的新能源法案。
老美的经济有点绷不住了。
嘉禾粮油海外帐户里的资金,也再次打了出去。
不过嘉禾的压力来自国内。
郭阳前脚刚回办公室,袁文武就将电话打了进来,明显等着的。
「老板,有点顶不住了啊!」
「现在都在攻击德农抬高化肥价格,针对举报层出不穷,监管也多次发来问函。」
「再坚持几天。」郭阳沉声道:「主要是谁在针对我们?」
袁文武说道:「很多,湘省闹得最凶,辉隆股份丶惠多利丶湘农农资丶安邦农资丶九禾股份都在搞小动作。」
「还有云省的天盟农资连锁,其母公司云天化现在拒绝向我们供货。」
「……」
喝了口热茶,郭阳才说道:「还好,两家巨无霸没有下场,应该还能坚持。」
袁文武一阵难受:「它们的终端网络和我们没有冲突,自然不在乎。」
农资行业中,仅化肥就是一个极大的产业,全国一年化肥销售量接近6000万吨,超2000亿元。
而两家龙头企业:排第一的是华夏农业生产资料集团,第二是中化化肥控股。
这两家合计占国内化肥市场的20%出头。
但华夏农资和中化都只做批发分销,终端网络只覆盖到区县。
此外,30馀家省农资集团改制后的企业,约占了30%的市场。
其馀50%则由上万家农资流通企业所瓜分。
郭阳沉吟道:「再坚持坚持,最多还有半个月,尽量再储藏点。」
袁文武说道:「云天化断货,西南和两广的氮肥和磷肥已经没办法了,惠多利在浙省举报我们没有淡储旺销的资质,又在湘省联合辉隆丶湘农控斥德农抬高化肥价格。」
听着就头疼。
郭阳说道:「发一份资料给我研究研究。」
「老板,你已经好几次了,资料都准备三次以上了。」
「再尽力囤点,配送中心仓库可以装不满,连锁店的库棚得装满了。」
想了想,郭阳岔开话题,「天禾的种子,全王的农药应该陆续到位了吧?」
「按你说的,南方区域的玉米丶大豆丶水稻丶棉花丶蔬菜已经在配送路上,农药主要是种衣剂和种子处理剂,也没问题。」
「嗯,给下面兄弟说,再撑一撑,多请地方上吃几顿饭。」
「一顿饭就几万没了。」
「算销售费用,能打开局面就行。」郭阳说道:「舆论上,我再想想办法。」
费了一番功夫总算将袁文武安抚好。
国内农资市场是个竞争异常激烈的行业,除了华夏农资和中化没人能覆盖全国。
但前二十的企业中,有不少都能覆盖十几个省份,几千上万个网点。
德农农资能打开局面全靠种子。
化肥是费力不赚钱,生物农药是价格高,农民意愿不强,但这两样又不可能不做。
而近期,德农在化肥市场上的扫货,大肆布局,无疑引来了竞争对手的关注。
尤其是湘丶鄂丶贵丶桂丶徽五省。
这里也是大雪重灾区。
一眼看过去,全是背景深厚之辈,没有一个是善茬。
惠多利农资的母公司是全国第三的浙省农资集团;
辉隆股份排第四,前身是徽省农资集团;
湘农农资则是湘省农资改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