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470节
当郭阳看到订单金额时,也略微愣了愣神。
玉米定价并没有因为量更大而优惠,同样是184美元/吨。
苜蓿因为等级偏次,以及混搭了一些燕麦等其它牧草,最终均价295美元/吨。
总计金额达到了9.72亿美元,明显高于阿拉伯考察团的订单金额。
看上去似乎对丸红有些不公平。
实际上这样做没有错,丸红是强力竞争对手,在华夏的分公司丶合资公司数不胜数。
两国这麽近,华夏如果成为粮食出口国,岛国又是世界上主要的谷物进口国。
届时,就有很多好戏可以看了。
同样的例子还有南韩,陈燕秋同样应下了南韩100万吨的玉米进口量,直接从东北调粮。
从数量上也看得出来,两国在国内肯定还有别的采购渠道。
不过也无所谓了,只要能解决目前国内积压的玉米就是好事。
毕竟,这种大规模出口玉米,对国内也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遭!
果然,随着嘉禾粮油宣布和沙特丶岛国丶南韩达成玉米大单,其馀公司也陆续宣布签约了订单。
鲁省新希望六合集团和丸红商社达成一笔近10亿元的饲料订单,同时两者还有意合资建厂。
南韩也和国储粮达成了300万吨的玉米采购订单,三倍于嘉禾。
宝岛也从国粮加急采购了一批玉米……
随着这些信息的传出,国内的玉米现货市场才算是真的稳住了,和期货的价差开始缩小。
人民日报特别为此刊文,盛赞国内粮食连续5年增产。
近两年更是迎来超级大丰收,大豆自给率由呈下降趋势的30%,反弹至60%。
玉米更是成为了出口大国。
在国内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首次实现了粮食生产增速超越了消费增速。
这保障了国内的基础民生发展,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力大幅上升。
但对于此过程中涌现出来的问题,也要积极正视,谷贱伤农的事件在这一年里频繁发生,要积极应对。
农业部的发言人面对记者的采访,给出了解决方案。
「农业部拟在明年加强对大豆种植的补贴,鼓励玉米种植户转为种植大豆,努力实现国内粮食全面自给。」
「对于大米和小麦,也同样会加强补贴。」
郭阳浏览着最近的重点新闻,国家的态度很明显,点名了就是要削减玉米的面积。
这对于明年玉米种业不是好消息。
估计登海丶隆平高科丶垦丰等企业要跳脚骂娘了,眼看新推出来的品种有了点起色,明年播种面积又要减少,搁谁谁难受。
其实今年国内玉米增产的数据比预估的8000万吨应该还要高些。
登海10号丶利合16丶德美亚1号这些品种的产量也比以往要高一节,只是被忽略了。
有弊自然有利,受益的自然是大豆种业。
而国内在这一块原本十分薄弱,直到天豆系列的出现,这又是天禾断层式领先。
所以,至少三年内,天禾在国内的大豆种子业务都不会有任何的阻力。
郭阳也决定放任天禾自由发展。
看得入神时,一个电话又打了进来,九三粮油的薛礼强。
「喂,薛总,最近九三集团的应该过得不错呀,大豆价格可是涨了不少。」
「嘿嘿。」薛礼强笑道:「就是过得太好了,来给你商量下怎麽分红。」
「分红?分什麽红?」
「沿海那30万亩有机大豆,今年盈利了。」
「这才第二年就盈利了?」
30万亩有机大豆是建在滨海盐硷地上的,苜禾1号绿肥深翻--大豆——再绿肥深翻--大豆,总共才两个轮回。
每年产出效益的只有一季大豆。
「嗯啊!」薛礼强说:「今年非转基因大豆在国际上很抢手,何况还是有机大豆。」
「还没完成国际有机认证吧?」
「全靠同行衬托。」
郭阳明白了过来,反转基因浪潮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有多少盈利?」
「今年总销售额2.862亿,利润7020万。」
「这麽高?」
「你猜今年的大豆单价多少?」
「不猜,别卖关子,快说!」
「你这人真的忒没意思,今年大豆卖出了天价,均价每吨达到了530美元!」
芝加哥大豆期货今天的价格是410美元/吨,现货比期货高?还高出了120?
「被吓到了吧,我今年也被那些外商给吓到了,总共只有7万吨多点,一个个抢得老凶了。」
「不会有丸红商社吧?」
「你怎麽知道?」
「前几天丸红也来了嘉禾。」
「……」
「分红就按比例全分了吧,苜禾当初投资了3亿,可算见着回头钱了。」
不得不说,欧洲和岛国的消费力确实够高。
绿色和平组织战斗力也很强悍。
这对粮食进口国的执政当局也是巨大的考验,对华夏非转基因大豆的需求高涨。
国产大豆通常都用于加工成豆制品,出口售价原本就不菲。
如今更是脱离了实际价格,不能再用常理来理解。
金秋十月名不虚传,还没过半,嘉禾就接连收获大单,利润也很可观。
毕竟前期收储的玉米均价约0.52元/斤,出售价格约0.69,毛利润约32.7%。
嘉禾的仓储物流再怎麽差劲,10个点以上的净利润应该是有的。
除此之外,苜蓿虽然大部分是收购加工,但综合下来,利润也不错。
总的下来,算上南韩的,这150多个亿的订单,能为嘉禾带来约27亿的净利润。
和期货的收益相比是天差地别,但这是实业,整个产业链上的人都将因此而受益。
不过,接下来的重心也该换一换了。
天禾不用管,嘉禾粮油再多关注一下,采棉机还需要再跟进,中东给余小川的支持也要跟上。
其它精力就要放在新的生态治理项目上了。
这两个月时间,自然能量点再次达到了5591点,已经能做很多事了。
育种目标也早已记录了一长串:花卉丶果蔬丶极端环境丶天敌昆虫丶水域治理丶薰衣草。
现在郭阳就等科考队归来。
第327章 休耕
步入十月中旬,酒泉已能感受到些微寒意。
沙漠里晚上气温只会更低。
好在科考队南北线队伍已经完成了汇合,并且抵达了罗布泊。
其实科考队原本没有考察罗布泊的计划,这是嘉禾的要求,有这麽多专家不利用,也着实可惜。
得知了科考队的踪迹后,郭阳将这段时间的事情梳理了下,就又准备下乡了。
在办公室老坐不住,总想往地里钻,只感觉这样会更自在。
而且丰收的季节,一直面对文字和数据总少了点韵味。
不过在此之前,郭阳还要去趟市政府,秦立军通知敦煌西湖项目有初步的结论了。
到了行政大楼停车场后,郭阳和罗修各提了几盒红麻茶叶,然后就上了楼。
罗修负责给各个办公室送礼,郭阳则径直去见了秦立军,将两盒红麻茶放在了桌上。
秦立军板着个脸,批评道:「你每次这样大张旗鼓的,影响很不好!」
「就是些茶叶,这有什麽,再说了,哪个干部经不起这样的诱惑?」
「你…」秦立军一时语竭,乾脆摆了摆手,「下不为例!」
郭阳笑了笑,「哎呀,又不是什麽糖衣炮弹。」
秦立军不想纠缠,乾脆说起了正事,「批覆下来了,西湖湿地可以租给嘉禾,但西湖管理局要参与保护区的管理。」
这应该就是监督手段了,任由嘉禾口碑多好丶实力多强,这种事都是避免不了的。
毕竟是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涉及到一个县级市丶几个重点景区的生态安全。
好在西湖管理局现有的人不多,也都是些做实事的人。
「行啊,领导,这个条件嘉禾接受,就是这个租金费用怎麽算,有没有个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