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都市言情>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412节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412节

  如果是早一个星期,郭阳都可能不会卖,但有了野角菟丝子后,郭阳心里已经有了底气。
  苜禾1号虽然优秀,但同样也会被野角菟丝子寄生,被汲取了养分后,同样免不了死亡和产量品质下降。
  而且美利坚的苜蓿种子产量还会受到影响,未来几年正是缺种子的时候。
  即使不从苜禾进口,其也能从加拿大丶西班牙进口优异的种子。
  「好吧。」谢时杰有点泄气。
  「放心,我心里有数。」郭阳想了想,继续说道:「但不管对方给多高的价,优先保证国内市场供应。」
  「行。」谢时杰放下心来。
  「今年盐硷地改良的效果很好,下半年的订单很足,卖给国外的种子不会多。」
  「嗯?现在就有下半年的订单了。」
  谢时杰说:「农发和国粮集团的2000万亩盐硷荒地已经基本完成了。」
  这两千万亩已经搞了快两年时间,郭阳也不算意外,「他们还要继续承包盐硷荒地?」
  「是和地方农垦合作,现在这两千万亩最后也是外包完成的。」
  「国外少点就少点,预计价格高了,订单数量也不会多。」郭阳说道,他觉得尼特罗还是想通过苜禾1号自行扩繁。
  但苜禾1号商品种二代退化的厉害,基本丧失了吃盐的特性,品质产量也会下降,所以短时间内不用担心。
  挂断电话。
  郭阳想了想,农发和国粮新增的2000万土地会造成什麽影响?
  上网查了查,又联系了总部,但这麽多的土地,线上线下居然没有任何的报导。
  有点不可思议。
  这不符合国企的作风啊!
  要知道去年全国新增了千万亩耕地都是大肆报导了的。
  郭阳嗅到了不同寻常的味道,同时也庆幸没有大规模报导,不然在国外还会增添变数。
  只是国粮在向四大粮商学习,集团内部充斥了各种全球化人才,对外保不住密的。
  这势必会影响到接下来粮商和国际资本对国内的策略。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处理了些工作,郭阳又赶往中山附近的某个村庄。
  其实湛江的吴川才是国内最先爆发红火蚁灾害事件的地区,但路程太远,只能就近选择中山。
  不过一路上,郭阳的电话就没听过,高管们纷纷打来电话。
  郭阳也乐意通过这种方式了解集团的变化。
  这段时间除了常规的业务外,有点影响力的也就两件事。
  一,《农民日报》关于天禾种业的报导见报了,题目和徐小雪说的一样-——《风雨峥嵘,铸就种业航母》。
  报导的内容他没得及看,但瞿阳简单说了一些。
  里面提高的天禾的有两段话,其它大部分内容都是围绕着酒泉和张掖两座城市。
  关于创始人更是一句话也没提,郭阳不由笑了笑,这正是他想要的。
  二,a股近半年变幻莫测,原本一路向上的趋势,由于政策干预,波动起伏极大。
  杭萧钢构的内幕交易;
  新基民的疯狂,让新增基金的开户数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仿佛迎来了全民炒股的时代;
  以及5.30惨案,对股民来说就是一次代价高昂的风险教育;
  微光的杨成也感觉像是在坐过山车一样刺激。
  5.30之前,上证指数上涨至4336点,5.30半夜鸡叫,短短五个交易日由4336点跌到3404点;
  如今更是只有3000点出头。
  还好微光入市最早能追溯到2004年,那时候大盘还不到1000点,除了港股的腾讯,缅a持有的全是银行丶房地产丶消费等比较稳的。
  所以微光依然是大幅盈利的。
  不过郭阳也估摸不准什麽时候见顶,6000点他是不准备去碰了,甚至接近5000时,就要抓紧跑路了。
  但现在3000点卖出也不是时候,只能让杨成随时保持沟通。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赶路,才到了目的地,郭阳见到了徐学农。
  这位天敌中心的负责人对红火蚁也有浓厚的兴趣。
  事情比郭阳想像中的还要严重。
  美洲与亚洲有着天然的海洋阻隔,但在全球化的趋势面前,各地贸易门户大开,入侵红火蚁也迎来天赐机缘,以一招『木马计』成功登录崭新的亚洲战场。
  宝岛丶大陆丶纽西兰丶澳大利亚,这个原本只是美洲内部的危机,如今已转变成全球的问题。
  在国内,只有几个冬季温度低的省份,因为红火蚁无法繁衍生存,暂时不存在传播威胁。
  其馀的,都是红火蚁的潜在威胁区。
  在吴川首次发现红火蚁后,农业部就部署在全国进行普查,
  时隔几天,湖南张家界永定的一处公园里,同样发现了500多个蚁巢,整个地区一共铲除了近两千个蚁巢。
  随后,广西南宁永新和陆川等地区也相继出现了红火蚁为害。
  还好的是,几处地区在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后,已经相继控制住了红火蚁蔓延。
  但当郭阳在某个受害村庄田间地头晃悠时,依稀还能察觉到两年前那场灾难带来的影响。
  周遭的生物多样性明显减少,许多昆虫都不见了踪影,生态平衡已遭到了破坏。
  徐学农介绍道:「全村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人都被叮咬过,有些人还不止被咬过一次。」
  两人走在田埂上,郭阳见前方稻田边有一老农,便走上前去,打听了起来。
  不过语言的障碍太大,郭阳依然一头雾水。
  又转了两圈,郭阳还是没发现红火蚁的身影,不由纳闷道:
  「这个村怎麽防治的?怎麽红火蚁消灭的这麽彻底?」
  「用了大量杀虫剂和毒饵,所以这里才会这麽安静,连蝈蝈声都很难听到。」
  这应该是农户使用药剂太过凶狠,导致本地生物也受到了伤害,郭阳也不指望能找到红火蚁了。
  徐学农又说道:「主要是第一次发现,等意识到问题时,已经四处都是暗红色的蚂蚁,潮水一般向前涌进。」
  「所过之处,蚂蚱丶青虫丶甲壳虫丶蜗牛以及蚂蚁,已经是尸横遍野。」
  「最可怜的是那些蛤蟆青蛙,疯了一般在地上翻滚惨叫,而皮肤上已经贴上了越来越多的红色蚂蚁。」
  「本来果实满枝头的庄稼,全部廋精精的耸立在乾枯的土地上,即使残存的果壳里果实和种子也无影无踪。
  有些牲畜不小心践踏到蚂蚁巢穴,也会被大量红火蚁叮咬,造成幼畜禽死亡或产乳丶产肉量降低。」
  听徐学农这麽一说,郭阳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明明是乡村田野,却听不到蝈蝈的叫声,青蛙的鼓鸣,往日偌大的动物王国,现在死一般寂静。
  整个村庄被洗劫一空,不但田鼠不适合在这里生长,连食草吞泥的昆虫们也难以再次安家落户。
  对才在美利坚培育的赤红火蚁的破坏力,郭阳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什麽才是生态灾难?
  眼前的这个村子还排不上号。
  「最近还有哪个村遭了灾?」
  「听说苏省那边有棉花田被红火蚁入侵了,要去吗?」
  「苏省太远了。」
  徐学农以为老板是对红火蚁好奇,说道:「农科院植保所进行了人工饲养红火蚁研究。」
  郭阳讶然道:「就能人工饲养了?」
  「嗯,吴川出现红火蚁后,农业部高度重视,立了专项,为红火蚁研究提供均一的试虫。」
  「最近的养殖点在哪儿?」
  「中山大学昆虫学研究所。」
  郭阳当即就拿出手机联系了起来,惠农网有这方面的储备资源。
  联系起来也很方便,几分钟就搞定,而这时,徐学农也接完了一个电话。
  「老板,又有一个村子发现了大量的红火蚁。」徐学农强调道:「不远。」
  「走。」郭阳目光一凝。
  半小时后,郭阳几人来到了这个村子。
  村民已经在地方部门的指导下忙碌了起来,杀虫剂和毒饵依然是主要的防治方法。
  一些不小心被咬的村民直感觉奇痒奇痛,红肿,起泡,好在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应对机制。
  郭阳也趁机看了看红火蚁,收集了些资料,和在美洲见到的差不多。
  心中差不多有数后,又紧跟着赶往了中山大学的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实验室。
  这里实验的红火蚁人工蚁巢有两种,分别是用石膏和沙子建成的。
  实验室已经培育出了数量不少的红火蚁。
  而且对红火蚁的生物学防治研究也比较深,除了常见的寄生性天敌丶病原物,连捕食性天敌也有研究。
  鸟类,蜻蜓,蜘蛛……
  效果最好的还是蜻蜓这种捕食性益虫,国内最常见的就是黄蜻。
  实验室的研究员在观察时发现,黄蜻对红火蚁的婚飞红火蚁具有捕食作用。
  徐学农上次搜集的资料也是如此,想必来源就是这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