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都市言情>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386节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386节

  郭阳在考察完嘉禾粮油的生物柴油加工厂后,才回到了西北。
  戈壁滩上的总部基地有了雏形,瀚海红麻和沙棘的绿叶点缀在荒芜的戈壁上。
  两座城市里的年轻市民时刻关注着这里的变化。
  期待着一场戈壁奇迹。
  但奇迹没等来,在年长的市民中,却流传着一个怪异的传闻。
  「这都5月中旬了,今年的柳絮呢?」
  「嘶,你不说我还没发现。」
  「莫不是柳树成精了?」
  第296章 杨柳飘絮;蜜源基地
  玉门关的春风吹绿了一年又一年的柳树。
  这一天傍晚,郭阳沿着泉水湖公园的驿道跑步,沿途的杨柳树下,坐着不少歇息的老头老太太。
  「柳树还能成精?」
  「但是奇了怪了,今年的柳絮真的好少。」
  「会不会是输液打针的讲究?」
  「管他那麽多呢,总归是好事,这下可以回去给我闺女说说了,她这段时间都不敢出门。」
  「柳絮过敏啊?」
  「是啊,每年一到春天,就一个劲儿打喷嚏,脸上起疙瘩,眼睛又红又痒,嗓子难受,流鼻涕,整个人的状态就跟重感冒一样……」
  郭阳一边慢跑,一边听着老头老太太们闲聊。
  沿途都是一些七八十年代后种植的杨柳树,现在正值壮年期,如果不输液绝育,每年的飞絮期能从5月初持续到6月份。
  确实有够烦人的。
  公园里也有几棵有上百年历史的柳树,郭阳就停在一棵古柳树下歇息。
  柳树的寿命一般在50年至100年,在适宜的环境下可以达数百年。
  但西北地区乾旱丶少雨丶风沙大,柳树在几十年内就会空心丶腐朽。
  眼前这棵古柳树树龄已近120年,接近西北地区柳树的生命极限,垂垂老矣,实属不易。
  但其所承载的丰富精神内涵却代代繁衍。
  左公柳啊!
  要说到西北的行道树,左宗棠是永远也绕不过去的名字。
  古人写西北的诗词中最常见的词句是「大漠孤烟」「平沙无垠」「白骨在野」「春风不度」等等。
  纵观世界战争史,每一次残酷的战争也都是一次次的生态大破坏。
  然而,左宗棠和他的湘军改写了西北风物志。
  这位自号「湘上农人」的种树深度爱好者,一边打仗一边种树。
  十馀年间,植树量近两百万株,仅甘肃一省的就有约五六十万株。
  榆树丶柳树丶杨树……
  「上相筹边未肯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东起潼关,越河西走廊,直至哈密,再从哈密延至南北疆,全长4000多里。
  几千里大道,百万棵左公柳及陌上桑丶沙中湖丶江南景的出现,为西北灰黄的天际抹上一笔重重的新绿。
  左宗棠经略西北,给人一种把边疆当自己的家来建设的感觉。
  1934年,是年正遇大旱,无奈之下百姓以柳树皮充饥,漫游西北的张恨水看到沿路左公柳被砍伐殆尽,树皮都被剥下来用于充饥,遂写下:
  「大旱要谢左宗棠,种下垂柳绿两行。剥下树皮和草煮,又充饭菜又充汤。」
  在《中国的西北角》中也有这样的记载:「庄浪河东西两岸的冲积平原上杨柳相望,水渠交通……道旁尚间有左宗棠征xj时所植柳树,古老苍劲,令人对左氏之雄才大略不胜其企慕之思。」
  如今,尚存于世的左公柳仅剩数百株,然西北「千里一碧」的景色更盛,引得春风常度玉门关。
  只是每年春季树木进入繁殖成熟期后,杨树和柳树就会产生漫天飞舞的杨柳飞絮。
  不仅容易诱发鼻炎丶破坏环境,还影响呼吸道健康,让人避之不及,叫苦不迭。
  绕着公园跑了一圈,郭阳才开始向家里跑去。
  这一趟下来有六七公里的路程,直跑得大汗淋漓,基本上沿路都没什麽飞絮的影响。
  全王生物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而且为了在兰市丶酒泉等地普及,全王生物特意在价格上做了让步。
  让城市园林绿化部门承受得起这个成本。
  毕竟一座城市,动则几万株,十几万株杨柳树,每年都打针输液的话,那成本可真不低。
  洗漱过后,郭阳只感觉浑身舒畅。
  ……
  时值五月,春意盎然,在很多城市,走上街头,到处可见漫天飞舞的杨柳絮。
  京城。
  陶女士下班回家的路上,公交车车窗关得严严实实,但没一会儿依然被漫天飞舞的杨柳絮团团包围。
  公交车前一片雾蒙蒙。
  行道树内里的草地上,雪白色的杨柳絮一堆堆的,仿佛积雪。
  看着就吓人。
  陶女士心惊胆战的坐到了站,只能套着口罩,硬着头皮往家走去。
  但即使这样,杨柳絮似乎能穿过口罩的缝隙精准找到鼻孔钻进去。
  等到家时,陶女士只感觉鼻炎又犯了,浑身难受。
  只好找出准备好的药吃了。
  「京城为什麽这麽多杨柳树啊!」陶女士忍不住吐槽道。
  他老公马晓卫在一旁说道:「以前为了治理风沙,栽了很多杨柳树,现在都进入壮年了吧。」
  「杨树是京城最高大的树种,柳树是京城绿期最长的阔叶树,可以说是京城生态绿线的骨架树种。」
  「说起来,这些杨柳树也为生态环境的改善,城市景观的提升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陶女士白了一眼,这时候你不该安慰我吗?你给我解释个什麽劲啊!
  md!越想越气!
  陶女士只好到论坛上发泄,结果找到了不少的共鸣者。
  「杨柳这种树能不能砍掉!!!过敏性鼻炎要疯了。」
  「鼻炎这两天直接快去世了。」
  「我就没见过还有比京城更牛批的杨树毛子。」
  这时,有人回复道,「曾经京城大规模砍柳树,砍完发现,原来飘的是杨絮。」
  不只是京城,网上关于杨柳飞絮的吐槽一大堆,几乎整个北方地区都受到了严重影响。
  有的网友还晒出了各种各样的照片,惹来各种吐槽。
  还有的网友直接打电话到相关部门进行投诉,各种媒体报导也纷至沓来。
  面对群众的砍树请求,官方也呼吁要尊重自然丶顺应自然,对杨柳飞絮要宽容。
  杨柳确实对城市绿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有媒体写道:「我们不能读着《白杨礼赞》,享受着夏日河边的柳荫,又想着把它们砍掉。」
  也科普了一些现有的治理措施。
  高压喷水丶地面湿化丶及时清扫丶更新改造丶疏伐抚育丶高接换头丶植被阻滞丶整形修剪……
  但每种防治方法都各有弊端和局限性,而且所有防治都需要投入。
  面对这种解释,广大的网络群众可不买帐。
  在网络上各种调侃。
  「洒水车这两天也不见了踪影。」
  「等下雨就出来了。」
  南方曾经也有大量的杨柳树,不过在八九十年代,都逐渐的砍掉了,换成了香樟丶桂花等树种。
  这时候也有显眼包在网上秀了起来。
  「南方小飞侠让一下,我请北方小飞侠看看我们南方十里飘香桂花树。」
  「北方的宝,南方的杂草。」
  「南方的朋友,你那里下「雪」了吗?鹅毛大「雪」的那种!」
  在这种网络氛围下,现实中杨柳飞絮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多。
  除了许多人染病外,还发生了不少的意外火灾。
  5月3日,安徽宿州的赵师傅为了清理杨絮,点了把火,想把满地的杨絮烧掉,没想到乾燥的杨絮遇上明火就发生了爆燃,赵师傅不幸被烧伤。
  5月4日,河南的元某在点燃杨絮时,引起火势蔓延,最终过火面积较大丶过火猛烈,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
  5月7日,16岁的朱某在公园玩耍时好奇心作祟,用打火机点燃公园地面上的柳絮,之后柳絮被风吹动,引燃苗木……
  5月8日,京城顺义区发生了一起点燃杨柳絮引发的火灾事故,导致5辆汽车不同程度受损。
  网友的口诛笔伐,社媒的舆论引导,消防的积极宣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