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311节
所以杨成才想着减仓。
郭阳坚定不移地的说道:「买!」
移动网际网路时代马上就要到来,虽然金融危机对腾讯也有影响,但这也是增持的机会。
腾讯真正的起飞要等到微信的发布,帮其建立了护城河。
但这期间也是一路上涨。
杨成:「好,收到。」
郭阳顺便又问了句,「生鲜超市呢?还有你说要搞城市农场也没看到动静。」
「生鲜超市还在装修,计划元旦开业,城市农场也建起来了,只是冬天温度太低,光秃秃的……」
郭阳:「发点照片。」
「好,马上发,最近都忙着收租和盯着股票,有点忘了。」
郭阳没回。
他能感受到杨成已经有点养老的心态了。
家庭美满,工作轻松,待遇好,但在公司没啥自主权。
唯独城市农场是杨成自主要建设的,但偏偏要入冬了。
京城的露天城市楼顶农场好像还真没啥可以种的。
又在车上等了一会儿。
还没到五点,瞿阳出现在停车场的电梯口,身上还散发着演讲时的气质,颇有点草莽气息。
罗修招了招手,「这边,瞿总。」
瞿阳摸了摸越发的光亮脑门,走了过来。
郭阳笑道:「伱要不剃成光头得了。」
瞿阳也笑了笑,声音略微有些沙哑,「你别说,我还真有这个想法。」
郭阳说:「辛苦了啊!」
「还好,老板是有啥事?要不等会儿一起去和经销商吃个饭?」
郭阳摇了摇头,他可不想去喝酒。
「主要还是想找人聊聊国际粮食形势,高德不在,就来找你了。」
「这样啊,我这方面也不专业,就只能听着了。」
「没事,帮我查漏补缺就是了,别泄露出去了就行。」
「没问题。」瞿阳笑了笑,看来事情还挺重要。
当他真用了半个小时,听郭阳说了一番个人的预测后,整个人都愣住了。
金融危机丶粮食危机丶囤粮丶期货,一件件事情都不小。
老板的野心也是真大,但子也够大!
这才是大手笔!
但赌性是不是太过于重了?
粮价确实在一路上扬,
只是预测金融危机和粮食危机,不确定性太大了!
瞿阳沉默了好一阵,老板能把这件事拿出来和他探讨,足以证明了对他的信任。
想了又想,他才开口道:「老美这两天两院很可能会通过新的制裁法案,让国内二选一。」
「要麽老美加征25%的关税,要麽让人民bi升值,老美市场对国内太过重要,那就大概率是升值。」
「所以国内出口业务肯定会受到影响,粮食也不例外,叠加粮食增产,国内粮价肯定会受到影响。」
「对嘉禾收储倒是好消息,前提是真有粮食危机。」
第262章 天禾的对手们
郭阳愣了愣。
他还真没注意到这次的制裁。
如果人民币升值,对嘉禾的牧草丶农机等产品的出口肯定是不利因素。
但同时国内的粮食出口也会受到影响,在国内的收储成本降低,同时国外购粮的购买力上升。
这对嘉禾粮油目前的战略来说,又是实打实的好消息。
郭阳很确信次贷危机丶金融危机和粮食危机一定会发生。
事实上,现在已经能看到些许徵兆了。
老美制裁是为了限制华夏的崛起,但金融危机爆发让其目的再一次落空,不得不说,国运这东西还真是玄学。
没想到,瞿阳还真说出了有价值的信息。
所以,闭门造车肯定是不行的,还是要保持和人的交流。
郭阳沉吟了下,开口道:「我还是坚持我的判断,未来两年全球肯定会有一次金融风暴。」
瞿阳也不再迟疑,他们虽然享受着不菲的待遇和分红,但老板才是真正的掌舵者。
天禾要立马做出响应!
瞿阳说道:「天禾也在加速进入美利坚和南美市场,设立销售业务代表处丶独资丶合资及品种授权等方式都会进行尝试。目前已经成立了一家独资的科研机构。」
想开拓国外市场可不容易,郭阳想了想,才开口说道:
「可以参考杜邦先锋公司的做法,独立研发,与当地本土企业合资,利用其营销渠道和品牌优势销售产品。」
瞿阳不由眼前一亮,这的确是条很好的路子。
「好。」
郭阳问起了另一件事:「并购进度怎麽样了?」
「还行,拿下了三瑞农业等几家科研实力比较突出的小种企,最大的收获还是屯玉,但还在走程序。」
「屯玉的股权复杂,除了职工控股,前两年为了上市,还引入了华夏农大丶华夏农科院丶省建投等股东。」
郭阳挑了挑眉,说道:「屯玉上市是肯定没有戏的。」
「对,这两年屯玉的业绩很挣扎,压根儿没有上市的可能,其还是抱着融资的目的。」
瞿阳叹了叹气,「天禾看上了屯玉的科研实力,其在全国建立了4个研究中心丶5个生态育种站丶1个研究所丶1个南繁工作站丶50个生态试验站。
底下还有68个系列品种,涉及玉米种子丶棉花丶油菜丶瓜果丶药材丶花卉丶草类……」
两人此时都坐在了车上,停车场也没什麽人。
天禾并购的目的表面上是为了扩大市场影响力,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各个公司储备的种质资源。
屯玉原本就是县级原种场改制而来,有这种资源底蕴。
「选择屯玉并没有什麽问题,也不一定要寻求完全控股。」
「原本能控股,但省上反对,现在只能实现间接控股。」
郭阳说道:「国内就这种情况,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哪个领导都不想先倒下的是自己辖下的企业。」
「要投入多少钱?」
「至少需要投入4000多万元。」
郭阳愣了愣,这价格好像不贵啊,「那没什麽好纠结的,这点钱就算是好处费了。」
和瞿阳没交流多久,其晚上还要忙着去和经销商应酬。
但这短时间的交流,却让郭阳收获颇丰,嘉禾的方向应该没有问题。
如果能顺利度过这两年,嘉禾集团才是真的要起飞了。
……
在即将过去的2006年,华夏玉米种业市场发生了天翻地覆般的变化。
天禾种业的营销和管理模式,被其他企业纷纷效仿。
为了争夺市场,玉米种企们都使出了浑身解数,但当品质都差不多时,最常用的手段还是价格战。
在这种激烈竞争下,一群小规模丶弱势企业逐渐的退出市场。
行业集中度得到了提升。
但也引起了各大玉米种企的恐慌,寻求着改变。
隆平高科。
刘石微笑着和一位白人男子握了握手,「里维先生,期盼这次的合作能为双方带来丰厚的利润。」
白人男子里维表面上看着还挺友善和气,实则骨子里透露着高傲。
他可是利马格兰。
全球前五的种企。
「刘,利合16可是经过我们多年种植实验,才筛选出来的优良品种,极其适合在第四积温带和第五积温带上种植。」
「这款种子肯定能在华夏东北和华北畅销,让我们大赚特赚。」
两人相视笑了起来。
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刘石当然清楚利马格兰的实力。
进入国内多年。
在山西成立了谷物研发公司,带来了作物种质先进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