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266节
「差一点的,每亩收益只有1000元,多的能到1300元,算下来,第一批接种的5万多亩,今年创收6500多万。」
郭阳不由眼前一亮,「还可以啊,这数据我记得三四年就能回本了啊。」
陆汉斌摇了摇头,「除非完全不管,追肥丶浇水丶打药这些步骤都省略掉,才能三年就收回投资。」
郭阳拍了拍陆汉斌肩膀,说:「可以了,能见到回头钱就已经是最大的胜利。」
种下的梭梭幼苗都两年每年都要浇几次水,三年后,梭梭的根系就成熟了,能独立存活。
但接种了肉苁蓉又是另一种情况,肉苁蓉接种后,会从梭梭那里摄取大量水分与养分,影响到梭梭的生长。
所以,既要经济效益,又要生态效益,施肥和灌溉是必须的。
据郭阳观察,沙海农牧并没有采用滴灌,而是小管出流的灌溉方式,是一种局部灌溉技术,只浸润植物根系活动层的土壤,水的利润率高,也避免了泥沙堵塞。
总之有点东西,走出了自己的道路,而不是郭阳一直口头上喊的节水滴灌。
这一天,郭阳也是在项目上转悠,日光温室,移民点,育苗圃,各个项目部也都去了。
老百姓的精神面貌也是越来越好,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挣钱,屋里的家具也添置了不少。
郭阳还去瞻仰了下志愿者协会种的梭梭树。
在协会创始人的村子里,随意的散落在荒漠里,不过有沙海的技术指导,梭梭树看样子也能活。
只不过自然式分布,和沙海的株行式种植比起来那可就差多了。
晚上,郭阳也登录了拯救民勤网。
兴许是才完成了第一次志愿栽树活动,论坛上置顶的是一个记录梭梭状态的帖子。
帖子里发了不少照片,也有人在下面回帖。
「因为栽树,手上都磨起泡了。」
「加油!」
「加油,第一次活动圆满结束,同志们,明年再战。」
「只有亲身去沙漠栽了梭梭树之后,才知道沙海农牧的绿洲有多了不起。」
「确实,遇到沙尘暴,还真就是昏天暗地,风沙走石,沙海能坚持这麽多年可真不容易。」
「哈哈哈……去沙海农牧的梭梭林看了,差距确实有点大。」
「明年丶后年再继续啊,怕什麽,沙海能做到的我们也可以。」
「羡慕你们啊。」
除了这个置顶的帖子,论坛里其馀的帖子也充满了各种欢声笑语。
第一次志愿栽树活动,由于腾讯网和沙海农牧的参与,来的人不算少。
一共从网上招募了100多个志愿者,虽然志愿者协会只募集到了3000多元的资金。
但有沙海和腾讯,一个提供物资,一个提供资金,活动最终也圆满的完成。
志愿者协会已经在筹备秋季的活动,受沙海的启发,也在谋划种植售卖土特产。
红枣丶沙漠甜瓜丶枸杞丶肉苁蓉丶羊肉,甚至放养沙漠鸡,都在论坛的讨论之中。
协会的创始人【一棵松树】更是对当地的特产无比推崇。
「充足的阳光,巨大的昼夜温差,独一无二的地理环境,使得民勤的红枣更加圆润饱满丶果肉甜美。」
「我们也可以成立专业合作社…」
从这些言论中,郭阳也知道协会在成长,但还不够,社会影响力还是太小,大型公益活动才是终点。
郭阳想起曾向庄正提过的类似蚂蚁森林的活动……
「任我是三千年的成长……」
正当郭阳看的起劲时,电话铃声突然响起,定睛一看,是大哥郭山打来的电话。
「喂,哥。」
「阳子啊,今天听乡亲们说你回民勤了,咋不回家住呢?」
郭阳给哥嫂在城里买了房子,侄女小霞也在城里教书,有了稳定的工作。
大哥郭山因为常年在沙窝里栽树以及劳作的缘故,饱受风沙折磨,脊背也越发佝偻。
去年底就彻底搬到城里住了。
郭阳不自然的挠了挠头,「明天一定回。」
「那正好,你大嫂给你相了个姑娘,你正好和人见见……」
第242章 家庭琐事
郭阳早就料到了会有这一出,想也没想,就给拒绝了。
「大哥,相亲我就不去了,你给我回了吧,我就回来看看你们。」
郭山似乎是早已预料,「你也老大不小了,该考虑了。」
郭阳说:「嗯,我心里有数。」
「唉,你现在有本事了,我们也管不了你,什麽事你自己多上点心。」
「嗯。」
郭阳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一边继续翻看着网上的新闻。
大哥大嫂应该也没啥坏心思,只是单纯的替他着想,但他现在身份地位比较特殊,大小也算是个名人。
感情上的事还是要谨慎点,要麽有利益交换,要麽是真心喜欢,或者只是寻求玩玩。
总之,别牵扯太多麻烦。
他这人最怕感情上的麻烦。
挂了电话,又浏览了会儿网站,郭阳才合上了笔记本电脑,洗漱,上床。
与此同时,民勤的某个小区里,郭山看了看妻子田英。
「都给你说了,小弟的事就别掺和了,我看那王婶就是惦记上阳子有钱了。」
田英瘪了瘪嘴,「我这也不是被缠的没办法了吗?」
郭山气愤的说道:「谁让你出去显摆的,伱不拿出去说,有几个人知道我们的情况?」
田英有点生气了,躺在床上背对着郭山。
为什麽出去显摆?还不是因为这小区里住的都是些本地的权贵。
他们家出自农村,为了避免被人瞧不起,可不得把最有出息的小弟拿出来撑撑场面啊!
郭山自顾自的说道:「这人呐,太有钱了也不好,一年也见不着几回。」
……
小县城的夜晚十分宁静,人们早早的就已入睡。
郭阳也回想了下这一两天的所见所闻,青土湖丶老虎口丶黄案滩丶勤锋滩丶龙王庙……
那一片片金黄色的麦草沙障,一棵棵绿色的梭梭树苗,与黄沙相持丶相守丶相争。
让他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
还有那时不时就会跳动的自然能量,也让他对未来有了更多的期望。
清晨,郭阳睡到了日上三竿才醒,只感觉这一觉格外的舒畅。
打开窗户,微风仿佛也是从沙漠吹过来的,带有清爽的气息。
这一天,郭阳没再去乡下,而是和县委丶市委的领导进行了会晤,对接下来的治沙工作进行了一些商讨。
主要还是沿线节水控制,这一点,沙海还没那麽大的能力,只能依靠行政力量。
同时地方也想依靠沙漠资源,做强传统产业,引进培育新兴产业,比如说布局蜜瓜丶茴香丶果蔬和苏武沙羊等产业。
有了产业,才能留住人,荒漠化的实质是社会问题。
比如说乡亲们受政府雇佣去种梭梭树时有热情,但种完仍在梭梭林里放羊。
因为不放羊吃什麽,哪来的钱供娃上学?
种种问题是留在地方上的一根刺。
现在,地方和沙海农牧都想把这根刺拔了。
除此之外,沙海农牧新的沙漠承包位置也确定了,在青土湖沙区的北方,雅布赖山系的东南缘。
从卫星地图上,雅布赖山系横亘在两大沙漠的中间,是最为重要的屏障。
沙海农牧简单直接的在这里圈了一块沙漠,大约100万亩左右,这里也是属于后天沙漠化的范围。
每年的承包方地方也给了承诺,每年每亩1元的象徵价格。
不过一切都还需要农业部的最终拍板和备案,这也是对嘉禾投资的一种保证。
不然很可能辛苦忙活了一场,最后为地方作了嫁衣。
等忙完这一切,时间也到了晚上,郭阳和罗修带着礼品就准备去大哥郭山家。
郭阳此前来过两次,颇为轻车熟路的来到了停车场。
在电梯里,意外的和一个中年妇女是同一个楼层,那妇女也因此多打量了郭阳和罗修两眼。
敲门,没过一会儿,大嫂田英戴着围腰打开了房门,接过了两人带来的礼物。
「来都来了,还带啥东西啊。」
郭阳笑了笑,「也没什麽,就给大哥带了两瓶酒,给你买了点化妆品。」
听到动静,大哥郭山和侄女郭霞也凑了过来。
郭阳和罗修都跟着招呼了两声,看着郭阳带来的酒,郭山不由眼前一亮。
「茅台啊,这酒我还真没喝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