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都市言情>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260节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260节

  「被逼得没有办法,只能找家长了。」
  第237章 雷霆手段
  郭阳打量着林部长的表情变化,身材略微发福,但显得很从容自信。
  把农业部比作家长的说法更是让其微微一笑。
  从广义上来说,农业部是所有农牧企业的家长,但下面还有无数的部门。
  显然,很多农牧公司根本摸不到这个门槛的。
  林部长思考了一会儿,「没想到几年时间,就暴露出了这麽多问题。」
  郭阳说:「所以现在处理,也还不算晚,再拖下去只会越发的麻烦。」
  由专家教授和企业汇总的文件资料里,详细的阐述了品种审定的操作过程。
  为了让新品种通过审定,种业公司常常挖空心思,找足关系,联络『承试』人员和品种审定人员。
  种子公司一般会从省种子管理站找关系,拿到自家品种的密码编号和对应的区试点情况。
  然后一个个区试点从负责人到田间技术员都打点到位。
  哪块地是自家品种,并请求给予特殊照顾,比如多浇水施肥提高产量等,这些服务都是需要付费的。
  而且区试点一般都是在科研院所和原种场,很多也申报自己的品种,这样一来各区试单位间也会互相照顾。
  套牌种子泛滥,某种程度上就是品种审定漏洞的衍生物。
  整个利益链条根深蒂固又隐藏无形,四面八方,利益均沾。
  农业部也清楚制度肯定会有漏洞,但恶果这麽快就显现,却是始料不及的。
  林部想起在农民日报上看到的一段采访,中小厂商大倒苦水。
  「花钱也买不到好品种。」
  「花了几十万从农科院买来的品种,一碰上恶劣天气丶病虫害,就被打回原形。」
  这已经严重抑制到种业创新的活力,大量种业资源被内耗浪费,和种子法以及品种审定的初衷完全相悖。
  就像企业的借壳上市,如果市场上没有那麽多的『壳』,你怎麽去借?
  如果市场上没有那麽多经过审定的种子,又怎麽出现那麽多的套牌种子?
  林部正色道:「这件事我们会重视的,品种审定制度需要时间,但会立马拿出农资打假的态度。」
  「那辽省的东亚种业呢?」
  那可是大型种企之一,和地方有着藕断丝连的关系。
  「放心,一个也跑不了。」
  林部长平静的说出这句带有杀意的话,将文件拿给陪同在旁的秘书,看了看时间,随后又问道。
  「青土湖那里怎麽样了?民勤可是领导关注的重点区域,上头领导前些日子还在过问呢?」
  郭阳有点意外,不过很快反应了过来,十一五规划可是把防沙治沙工作纳入了重点。
  「沙海农牧这个春天能完成已压沙区域的栽树工程,秋天还会继续承包沙漠,汛期的时候也会尝试往青土湖调水。」
  「这次要承包多少亩?」
  「50万亩以上。」
  林部长满意的点了点头,站起了身,准备离去,郭阳也站了起来。
  「国家也希望企业能在沙产业上获得收益,实现资源培育和加工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郭阳笑道:「沙海目前在中药材种植有了些成绩,未来也会适度开发天然资源,稳步发展人工种植。」
  「盐硷地……」林部话还说完,其秘书就提醒他时间快到了,只能改口。
  「以后有机会再聊。」
  林部匆匆离去,郭阳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后,就回了微光公司。
  农业部动作再快,至少也需要两三天时间沟通。
  郭阳用了两天时间,借用微光公司的媒体渠道,开始进行造势。
  几篇媒体报导很快引起了种业人的重视。
  《乱象!一份种子上百个套牌,华夏种业翻身仗要先过这一关》--第一财经
  《套牌种子」流毒:「孬种」加剧农民弃种情绪商家也称受伤害》
  《种业fu败……》
  …
  正值种子的销售旺季,很多农资店主和企业都看到了这些报导。
  种子套牌已经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甚至司空见惯。
  但却很少在大众媒体上进行报导,此种行举无疑撕开了行业的遮羞布。
  这引起了部分人的警觉,但更多的却依然是我行我素。
  而在这之后,又陆续有种业企业和专家站出来接受采访,指责种业套牌的乱象。
  很多不该被审核通过的品种通过了审定。
  这引起了很多企业的共鸣,德农种业丶三瑞农业丶屯玉种业等纷纷站出来发声。
  登海种业。
  李灯海嗅到了一股熟悉的味道,这操作,太熟了。
  「是天禾种业在搞鬼?」
  「应该是。」
  「还是太年轻,过于异想天开了。」李灯海笑着说道。
  他也不喜欢套牌种子,但这不是种企能解决的问题。
  种业峰会上省级种子管理局的态度很明显了,既得利益者的势力根深蒂固,错综复杂。
  打假可以,但推动品种审定改革这纯粹就是痴人说梦。
  他的助理说道:「地方上会不会打击套牌,如果这时候来,对先玉335的影响就大了。」
  「没事,多半也是雷声大雨点小。」
  奉天。
  「没什麽好怕的,这上面又没有官媒,都是一些不入流的媒体。」
  李娟说的信誓旦旦,徐福春也稍微松了口气。
  「那东单1311还可以继续推广吗?」
  徐福春并不想放弃这块蛋糕,高价玉米种子带来的高利润实在是太有诱惑力了。
  「当然,在东北这块地盘上,我还保不了你吗?」
  「那就好,那就好。」徐福春不动声色的将一张卡塞到了李娟的手里。
  李娟轻笑着接下。
  她之所以有底气,是因为接到了农业部的通知:在豫省召开座谈会,商讨打击侵权品种权的违法行为。
  套牌种子哪里都有,既然是在豫省,那和东亚种业就应该扯不上关系。
  「大胆的搞,只要不引发群体性事件,就没有问题。」
  徐福春笑道:「我们卖得又不是劣种,这是为农民增收呢!」
  两天后,当李娟还在办公室沉浸在丰厚回报带来的喜悦中时。
  两辆车驶进了种子管理局,并径直进了李娟的办公室。
  「李娟同志,劳烦你跟我们走一趟。」
  李娟错愕的看着面容肃穆丶妆容规整的几人:「你们是……」
  面前的几人将身份证件递到李娟的眼前。
  李娟看着上面明晃晃的几个大字,平静的说道:「我犯什麽事了?」
  男子笑了笑,「有没有犯事,你心里最清楚,怎麽,这时候怕了?」
  「东单1311是你特批的吧?」
  「收了多少钱?」
  「听说你有个规矩,一个品种100万,审定就能毫无阻碍……」
  随着男子一字一句的述说,李娟的脸色逐渐变得难看。
  她慌了。
  一切尘埃落定。
  在事实面前,任何的辩诉都会显得格外的狼狈和苍白。
  李娟在众目睽睽下被带走,随后又有新的领导下来,对奉天的各大种子市场丶农资店丶加工厂开展了大检查。
  一切都显得寂静无声。
  第二天,在豫省的种业座谈会也如实召开。
  会上强调要以制种基地丶农资市场等为核心,严厉打击套牌种子,切实保护企业花费大量心血培育出的新品种。
  会议一结束,消息便传往全国各地。
  对农资店和经销商来说,这就是噩耗,纷纷哭天抢地。
  各地的种子管理站则是战战兢兢,座谈会的现场,农业部是带着案例来的,李娟的落马震慑住了一部分人群。
  而对种业企业来说,则突出一个两极分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