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都市言情>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250节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250节

  瞿阳再度惊讶了,「所以老板你是早就猜到了会有这一遭吗?」
  郭阳摇了摇头,「不。」
  「我也没料到有人会想到动良种补贴,还是东亚种业,确实很让人意外。」
  瞿阳意有所指的说道:「应该是有『能人』给他们支招,打假可是种业峰会后就一直没动静了。」
  种业峰会+良种补贴,郭阳很容易的就想到了李娟。
  「这事我来处理,你们把业务做好就行。」
  「另外,除了高薪激励外,基层技服销售人员也要经常进行专业培训。」
  「员工关怀也要做好。」
  瞿阳趁着老板心情好,问出了一直以来的疑问。
  「公司为什麽要对员工这麽好?」
  这年代向嘉禾这样如此注重基层员工福利的企业不能说没有,但绝对凤毛麟角了。
  瞿阳长期在全国各地跑,国内的的一些公司和黑工厂老板,为了压榨员工,无所不用其极。
  甚至因为形象太恶劣,只能通过欺骗的手段招人,然后把人关起来。
  郭阳也沉默了片刻。
  他这段时间学了些管理学知识,员工关怀既是一种企业文化,也是带有目的的管理手段。
  「对员工好还需要理由吗?」
  瞿阳摸不透老板的想法,这个回答哄哄小孩子还行,老板不想细说,他乾脆说起了另一件事。
  「各地多了很多农资连锁店,产能扩张很快,供销社同样也加快了布局。」
  「德农农资也走出了鲁省,在黄淮海平原陆续开了几百家加盟店,但其它地方袁文武想暂缓一两年。」
  郭阳挑了挑眉,德农农资超市是惠农网物流配送布局中的重要一环。
  它这一拖,可就影响到全局了。
  「怎麽回事?」
  「新开的店服务水平跟不上,另外农民都有赊帐购买的习惯,灵活性不够,竞争不过个体农资店和流动农资商。」
  「售后技术指导和促销活动策划等方面也有所欠缺,农民的消费体验并不好。」
  事情确实有点麻烦,总体来说还是人才储备力量不够。
  郭阳揉了揉脑门,感觉有点发胀,这一天要思考的事情真不少。
  缓了一会儿。
  「那就慢下来吧,先把服务水平提起来。」
  「同时也关注其它农资店的扩张,有支撑不住的看看有没有捡漏的机会。」
  惠农网的上线时间还得拖,或者进行区域性试点。
  农资连锁的经营情况确实很复杂,区域情况各异,难以统一管理。
  郭阳印象中,后世各地农贸市场的农资店还是以供销社为主。
  许多农资连锁店昙花一现后不知所踪,还有些苦苦支撑亦是冷暖自知,成功范例并不多见。
  既然其它农资店重视产能扩张,忽视服务建设。
  那天禾就反着来,天禾的高利润也能支撑这麽做。
  服务意识到位,努力才是旺季。
  真诚是永远的必杀技!
  捋清楚了思路,郭阳有点疲惫的说道:「还有事没?」
  瞿阳犹豫了下,事肯定还有,但老板这模样看着就状态不太好。
  郭阳说:「有就早点说完,早点下班。」
  还真是拼啊,瞿阳尽量简洁的说道:「种业50强的报名和评选资料已经交上去了,另外,近来有专家指出玉米和大豆争地。」
  种业50强评选对天禾的品牌影响力有很大的提升,不过也不重要,瞿阳只提了一嘴。
  玉米大豆争地倒是引起了郭阳的重视,两者的种植区域高度重合。
  而种植大豆的收益逐年下滑,一亩地只能卖三四百元;玉米每亩收个八九百斤,就能有四五百元。
  原本这个天平只是缓慢的在倾斜,但现在出了天玉1号,次一点的还有先玉335,再一次把收益差距拉开了。
  有调查显示,大豆主产区的黑省农户,今年将会大量的改种玉米。
  大豆种植面积将大幅下滑。
  国产大豆深陷危机。
  郭阳闭目,头枕着沙发,种植环节出现问题只是其中一个因素。
  明眼人都知道定价权旁落才是根本原因。
  四大粮商通过控股丶兼并在沿海掌控了大量的油脂加工企业,这些企业开始抛弃国产大豆,转向大量进口转基因大豆。
  04年时,郭阳拉了国有油脂企业一把,但现在又陷入了慢性死亡的煎熬。
  大豆价格倒挂太严重了。
  危机应该说是从加工行业延伸到种植行业,天玉和先玉等良种只是给种植户多了一个宣泄口。
  其实黑省大部分区域种玉米,都存在积温不够的气候缺陷,产量会受影响。
  但天玉1号底子好。
  减产了,相比大豆也是丰收。
  农户自然趋之若附。
  与天玉1号没多大关系,但与天豆1号却有不小的关联。
  去年的制种够播18万亩,经过海南的加代繁殖后,播种面积能达到30万亩。
  但与黑省6000万亩的大豆播种面积一比,就是大巫见小巫了。
  说来也憋屈。
  作为大豆出产地和生产消费大国的我们,大豆加工企业既左右不了原料收购价,又左右不了产品卖价。
  几千万亩大豆种植面积,种出来的大豆价格却要远在万里之外的芝加哥来定。
  非转基豆油在日韩丶欧洲丶国内都有市场需求。
  然而,当满市场都充满了便宜的金龙鱼时,价格贵了,谁买呀!
  第231章 思虑过渡
  窗外的风沙仍在刮着,室内郭阳和瞿阳也完成了最后的交流。
  关于天玉1号影响到大豆种植面积的说法,天禾大可不必去理会。
  只是太过于憋屈。
  天禾能反击四大粮商的武器只能依靠苜禾1号+天豆1号的组合。
  两人交流完,瞿阳起身准备回办公室收拾一下,出门时回头却看见老板头又倚靠在了沙发上眯起了眼。
  「老板,身体不舒服要不去医院看看?」
  「不用,歇两分钟一起去食堂吃饭。」
  「那行,等会儿我来叫你。」
  等瞿阳走后,郭阳回忆了下这今天的工作。
  一季度结束,嘉禾的各个版块都基本上都进入了各自的工作节奏。
  他也每个版块都参与了。
  所有的逻辑关系他都清楚,就是有点耗费心力。
  但也还没到停下来的时候,等统一了国内玉米市场后,天禾种业也是时候走出国门了。
  只是要从哪里破局?
  瞿阳敲了敲门,头探了进来,老板还靠在墙上思考,心里不由默默叹了口气。
  图什麽呢?
  「老板,吃饭去了。」
  「好。」
  郭阳起身,把厚外套拿来披上,4月初出现了大风沙尘天气,温度又在下降。
  倒春寒来了。
  忽冷忽热,咋暖还寒,最是人易着凉的时候。
  走去食堂的路上,室外寒气逼人,郭阳只感觉手很快就冻僵了,下半身也止不住打摆子。
  「看这样子,晚上可能会下雪啊。」
  「应该是了。」
  罗修跟在一旁说道:「天气预报未来一周都会是持续的霜冻天气,温度平均要下降10c以上。」
  瞿阳:「寒潮又来了。」
  郭阳则是讶异的看着罗修,「可以啊,你还关注起这个了。」
  「嘿嘿,老板都保持天天看书学习,我不得也努力上进。」
  两人住在一栋房子里,平时晚上郭阳也都是以锻炼和看书学习为主。
  几人走进了食堂大门,顿时就暖和了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