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都市言情>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215节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215节

  郭阳也知道他是客气,几人也没有久呆,刘翔毕竟还在训练,沟通了一些细节后,就先离去了。
  而刘翔结束训练后,也第一时间联系了教练和负责饮食结构的营养师。
  提出了在餐饮结构中加入祁连山鲜牛奶的想法,这多少引起了一些好奇。
  另一边。
  郭阳回到了华东工厂,除了进一步了解工厂情况,还去了周边的牧场进行考察,比如崇明岛和徽省黄山等地。
  酷暑时节虽然过去,但奶业价格战依然如火如荼,并延伸到牛奶生产丶供应环节。
  白糖等奶业原料价格不断飞涨,乳企只能压低鲜奶收购价,最低的每公斤鲜奶已经降到1.5元。
  做个对比,小麦的收购价已经上涨到了七八毛,相当于一斤小麦可以换一斤鲜牛奶。
  甚至还比不上一瓶水的价格。
  同时,奶牛饲料的主要原料玉米和麦皮都分别上涨了400元/吨。
  奶牛不止是吃不上优质牧草,现在想吃点好点的饲料都得看主人的钱包够不够厚。
  奶农惨不忍睹。
  奶企也同样不好过,利润率已经降到了5%,比面粉加工的刀片利润还薄。
  面对危机,其馀各大乳企也纷纷开始进入转型期。
  因为再打价格战,真就扛不住了。
  蒙牛打出了草原游的促销牌来招揽生意,光明则是搞起了了「百人法国浪漫7日游」等大型推广活动。
  y利奥运赞助商的争夺失利,也在私下谋划着名新的营销。
  而河西乳业呢,除了陇省本地和小部分市场能维持高额利润外,其馀市场也都是在盈亏线徘徊。
  一是去年苜禾的牧草主要用于出口了,储备不够。
  二是价格虽然维持住了,但销量不够,产能上不去,亟需一场声势浩大的营销来带动品牌知名度。
  ……
  11月14日,周一,下午。
  郭阳和罗修出现在嘉峪关机场,还有两天,就是和奥委会的赞助签约仪式。
  纪卓文就留在了魔都,稍作休整后会和刘翔一起去京城,在那里和各大夺冠热门队伍完成代言签约。
  即将入冬的九泉,还没迎来今年的第一场雪,但却先迎来了漫天沙尘。
  汽车行驶在公路上,能见度不足100米。
  郭阳也没了去嘉禾戈壁顺道看看建设进度的心思。
  九泉是沙漠与戈壁交错的城市,生态环境脆弱,但因为倾力打造生态航天城等缘故。
  也能看到胡杨挺立,洪流婆娑,大雁筑巢,仙鹤翩飞……
  如不是亲眼所见,你可能想不到在戈壁大漠深处,隐藏着一座风景优美的绿色航天城。
  遗憾的是,郭阳此次回来,刚好遇上风沙。
  长达1600公里的风沙线,绿洲面积仅占市国土面积的0.77%。
  有风沙也正常。
  来接两人的是老宋,郭阳原来的司机,也是本地人,对本地的发展也十分在意。
  「肃州和金塔有四户种天玉1号的农民,获得了全国种粮大户的称号,年纯收入超过了5万元。」
  「神州6号载人飞行安全返航,来九泉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
  「好多人找我打听,想订购配送祁连山鲜奶。」
  「九泉的生态移民项目又有进展了,10月底有1500多人在肃州清水河沿线安家落户。」
  老宋一点点的说着城市的变化,以往跟着老板到处跑,少了陪家人的时间,也关注不到这些。
  现如今留在了九泉,虽然没有以前风光,但也算稳定。
  郭阳也笑呵呵的和其聊着,在外奔波了一个月,回来后也有种亲切感。
  九泉的变化更多是九泉人的努力,当然,嘉禾也做出了些贡献。
  苜禾农牧进驻金塔改良盐硷地后,要了很多沟渠丶农田整治政策支持。
  当地也藉助相关的农业综合开发丶河水节水灌溉丶通乡公路等项目,筹集了资金。
  对生活在风沙前线的民众进行生态移民,已经持续了几次。
  因为农业的特殊性,苜禾农牧和天禾种业给地方提供的税收都很少。
  等明年全面取消农业税后,增值税这块可以说是约等于零。
  但嘉禾买下了戈壁,还有工业用地提供的收入,以及最重要的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这些都是实打实的。
  未来,河西乳业也是潜在的纳税大户。
  闲聊了一阵,就进了城,有防护林的阻挡,城里的风沙少了些。
  罗修带着行李先回了公司买下的独栋别墅,除了保镖外,他也兼任生活秘书。
  郭阳则是直接去公司。
  坐落在肃州高新技术工业园区里,嘉禾的总部丝毫不起眼,从外面看,就像是座普通的厂房。
  在这座园区里,有美利坚加州番茄制品公司丶沙洲种业丶先锋种业等100来个项目。
  2005年,园区企业完成产值约17亿元,嘉禾旗下的天禾和河西乳业就占了10亿出头。
  其它公司合计贡献的产值约6.5亿元,纳税1700馀万。
  嘉禾无疑是其中的明星企业,甚至可以说是降维打击。
  也难怪政府想让苜禾后续的种子和牧草加工厂入驻园区,苜禾才是嘉禾的营收大头。
  郭阳下车走进公司大门后,就接连有员工向他问好。
  「老板回来了!」
  「老板好!」
  郭阳一边点头,一边观察着每个人,和下乡时相比,他在总部时通常都是公事公办。
  部分中高层管理人员也都是从其他城市来的,和本地员工多少存在点隔阂。
  尤其上层提醒他有间谍在渗透后,他就多留了个心眼。
  从农校招聘的学生基本都要先下乡锻炼,一般也不会出问题,但猎头招进来的人就很难说了。
  前两年扩张得太快,猎头招聘的人可不少。
  只希望招聘的学生们早点成长起来,要求也不高,能成为做事的中坚层就行。
  至于顶层的战略规划,有穿越的优势,以及种子商店的存在,肯定是不会把嘉禾带沟里去的。
  一路走来,本地的以及公司培养的中高层员工还是太少。
  虽然嘉禾成立没多久,但未来一场大换血是避免不了的。
  不一会儿,穿着黑色外套妆容精致的宁小婧出现在眼前。
  郭阳调侃道:「怎麽,每次我和罗修出差的时候,就有心情打扮了?」
  宁小婧白了他一眼,会不会说话呀!
  以往她也不化妆,今天知道老板会回来,好不容易抽出时间化了个妆,但没想到见面时是如此场景。
  这话的意思是老板不在,她就能偷懒化妆了?
  宁小婧暗自唾弃,情商真低,难怪单身30年。
  郭阳不知道她内心这麽多,随口问道:「今年的秋招情况怎麽样?」
  第207章 忙得冒烟了
  秋招情况?
  宁小婧愣住了,老板回来前,他就预料到了老板可能会先来公司处理各种资料和工作。
  也做好了相关准备。
  但招聘方面,一直是人事在负责,秋招也一般都是学生,老板除了招聘高管时会参与面试外,也很少过问学生招聘的事。
  她略微有点局促的说道:「秋招已经快结束了,相关资料还没来得及汇总。」
  郭阳想了想,说:「秋招进来的学生是公司重要的新鲜血液,回头整理份名单给我,学校丶专业丶岗位等,有家庭出身等背景资料更好。」
  05年的大学生还是很金贵的,如果是在沿海地区,有技术傍身的毕业生,怎麽也得几千块钱。
  但这是在西北,还是农学专业,工资自然没有那麽高。
  前世郭阳毕业后就曾认识一个师兄,也是05年毕业的,当时他有两份工作选择。
  一是去兵团连队,另一个则是学校教授开办的玉米种企。
  师兄最后去了教授的种企,原因是每个月的工资有600块。
  当然,十几二十年后,这也成了他这辈子最后悔的决定。
  嘉禾集团的招聘生源来自西北的各大农校,但相比进企业,这些人更热衷于进体制内。
  有些有抱负的研究生甚至会响应号召,去支援边疆艰苦地区建设,多年后,大部份人也有了很好的政治前途。
  不是各地农业局的局长,就是县长,甚至更高的位置。
  为了和体制内以及科研院所竞争生力军,嘉禾也开出了极具吸引力的工资。
  大学生愿意来就能每月拿1000元,学校越好,学历越高,待遇越高。
  回过神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