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195节
盐硷荒漠戈壁绵延十数里。
正当大领导的眼睛要被这亘古不变的单调丶荒凉逼到疲倦时,一抹翠绿欣喜的闯入了眼帘
眼前的景色焕然一新。
荒芜贫瘠的盐硷地消失,一排排井然有序的梭梭林由远及近。
黄沙和绿色在这一刻交相辉映,仿佛是大漠中的绿色长城,牢牢的抓住了流沙。
一边孤寂荒凉,一边生机盎然,两块紧邻的土地景色却如此割裂。
大领导没有多问。
县委领导却紧张莫名。
沿着蜿蜒的沙路前行,窗外的梭梭倒映而去,无穷无尽,绿色仿佛延伸到了天际。
前方热火朝天的景象吸引了大领导的注意力。
沙漠里插满了彩旗,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耀眼,劳动者的欢声笑语飘荡在明亮的天地间,沉寂的大漠变得更鲜活了。
踩在沙子里的人,也一边干活,一边不停地张望。
看到这儿,大领导让车停下,下车,走了过去。
人群一下子就认出了来人。
热烈的欢呼着,高喊着。
大领导笑着挥手,「你们治沙辛苦了。」
「不辛苦!」
「领导才辛苦!」
「我们治沙还有钱拿呢。」
「哈哈哈……」
「我们要征服沙漠!」
大领导似乎是被这种乐观的氛围感染了,主动走近了些。
「我在来的路上看到了胡杨,胡杨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朽。我们治理改善民勤的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发扬胡杨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一代一代的干下去。」
「好。」
「请领导放心,我们一定会好好的治沙。」
领导笑道:「也要好好的挣钱。」
「哈哈哈……」
「对,要好好挣钱。」
人群大笑了起来。
「你们现在一年治沙能挣多少钱?」
「治沙丶植树丶修渠丶筑路,我反正啥都干,一年能挣六七千。」
「都是在沙海农牧?」
「不然呢,只有沙海才提供固定的劳动场所,我已经干了3年了。」
「你们也了不起,光着膀子,就穿个裤衩就出来干活了。」
「哈哈哈哈……」
领导小心翼翼的解开一捆树苗,散开在手中的时一根根纤细的甚至是乾枯的枝条。
「这是什麽树啊?这样的枯枝也能成活吗?」
「梭梭树。」
「两年,两年后我们就可以在这里看到一片绿洲。」有人高呼道。
「两年?这麽快?她们真能成活?」
大领导看着忙活的身影,男同志负责铲土丶挖坑,女同志负责植苗丶紧土,沙障机也在不知疲倦的压着草方格……
而他手中拿着的枯枝就像一个病殃殃的孩子。
人群笑道:「能!」
「梭梭,可是我们沙漠中的守护神。」
领导拿着已枯黄的树枝,也学着工人的模样,拿起工具,在沙地里挖了个坑,将手中的枯枝栽了下去。
周围的镜头闪烁,将这一幕幕都记了下来。
郭阳站在人群外围,根本就没有靠近的机会,领导似乎更愿意和劳苦大众接触。
他有点后悔此前说了一堆套话。
但就在他愣神的瞬间,两个精壮的男子向他走了过来。
「你好,郭总是吧?等会儿领导想和你聊聊,我们例行检查一下。」
郭阳愕然的点了点头。
他以为会是在车上聊,但没想到领导又回到了青土湖沙区的边缘位置。
见到大领导时,其正在查看沙棘丶梭梭丶红柳等沙生植物。
「听说沙海想把青土湖恢复成湿地,甚至是湖面?」
「是!」郭阳说道。
「有志气!」领导微笑着看着他,「那沙海为什麽不把前面那片盐硷荒漠一起拿了?」
「那是耕地。」
「可它已经是荒漠了,哦,有苜禾1号,是准备种牧草?」
郭阳楞了楞,「牧草也种不了,水资源不够,石羊河中上游来水太少了,黄河调水只能作为补充。」
「节水是关键,现在老百姓没有用水的概念,习惯了大水漫灌,浪费水的现象很严重。减了水,减了地,再大力发展日光温室,自然就有水到下游了。」
大领导目光眺望着远方,梭梭林与荒漠泾渭分明的挨着。
「你说的这些专家的规划里都有,怎麽,嘉禾不是热衷于生态修复吗?九泉的盐硷地做的那麽成功,这就怕了?」
郭阳说:「嘉禾始终是谋求利益的企业,之所以能发展到如今,是因为始终能找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结合点。」
「其实治理方法一直在那里,水资源的管理,生态移民,节水措施的落实,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但一直没有人愿意去做。」
大领导笑道:「也不是没有,沙海农牧不是吗?企业斥巨资改造沙漠,这在全世界都是独一份吧。」
面对领导的调侃,郭阳心思紧了紧,「谁能保证未来嘉禾的腾飞和超常规发展不是在这种艰难的丶饱含风险的抉择中产生的呢?」
两人聊着,郭阳也摸不准大领导的思路,其问题很跳脱。
一会儿问沙海,一会儿又聊起了苜禾1号,甚至天禾种业领导都知道些情况。
「我要走了,有什麽需要帮助的没?」
郭阳不自觉的撇了撇嘴,我需要钱,需要补贴你会给吗?
想了想,张竞精简过后的视频资料出现在他脑海里。
「还真有。」
「说!」
「沙海剪辑了点治沙的资料,想让领导给把把关。」
「这算哪门子的请求。」
「还有就是苜禾1号的事……」
领导笑着打断了他,「做个约定怎麽样?」
「石羊河流域的治理规划审批还要点时间,但先期扶持政策和苜禾1号的推广,今年底就可以有结果。」
郭阳问:「约定什麽?」
「五年后,青土湖能不能看到水?」
郭阳没有迟疑,「不用五年,只要有政策,两年就就够了。」
…
次日晚上,领导访问民勤的新闻就上了华夏电视台。
前期的画面都很平淡,不过当沙海治沙的场景出现时,无数人心神为之一振。
一望无际的梭梭林,像一道绿色的屏障,阻断了沙漠的侵蚀。
那渺小的植物竟是那样的伟岸!
拯救民勤网。网站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注册的会员人数短短几天就又增加了两三百人。
「华夏电视台报导了。」
「没想到领导一直挂念着民勤。」
「家乡条件还是差啊,有些地方扬尘还是一如既往的遮天蔽日。」
「我看到我老家的村子了,只剩下一个个空荡荡的土胚房和一棵棵沙枣树依然守护在那里,泪崩!」
「伱泪崩个der,那是搬迁了,就沙海的日光温室那儿,条件让人羡慕得泪崩还差不多。」
「我听被采访的村民说地下水水质不好,现在要往下打18米才出水,我记得以前两三米就出水了的。」
「还是看梭梭林舒服。」
「沙海农牧真心不错,嘉禾集团也是一家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
「@一棵松树,活动定好了没啊。」
一棵松树:「定好了,沙海农牧会提供公益林场地,在网上发起活动,你们记得留意。」
「报!!!大伙儿快去看华夏电视台第9套,沙海农牧的治沙记录片放出来了。」
「啥玩意?还有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