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都市言情>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186节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186节

  同样,美利坚的钾盐项目也是运行了20年才正式投产。
  按国开投的计划,罗钾目前的开工建设规模为120万吨,但要到2009年才能投产。
  罗钾很诱人,但嘉禾也正是资金流动紧张的时候。
  所以苗兰春才这样一问。
  郭阳想都没想,果断说道:「晾着他们是为了谈判需要,罗钾的股份自然是越多越好。」
  有苜禾1号的种子收入预期,为罗钾项目多付出几千万还是值得冒险的。
  但郭阳觉得事情没那麽简单。
  兵团既然有意,那肯定是得到了自治区的支持,嘉禾贸然参与可能落不了好,所以要等一等。
  他也想着,等民勤的事情忙完了,就去趟罗钾。
  处理完各种事务,郭阳又去戈壁上看了下。
  苗圃的场地已经动工,离讨赖河不远。几台挖机正在平整场地,为搭建温室做准备。
  新培育出来的沙棘已经在育苗盆里播种,等待着发芽。
  郭阳看着这条河流,联想着嘉峪关的新城规划,此前培育的瀚海红麻和沙棘应该能发挥不小的作用。
  ……
  九月的第一天,郭阳踏上了回乡之旅。
  几个小时后,离民勤北部湖区越来越近,一路经过几个乡镇。
  道路两旁一眼眼的机井,有的停用了,但有的还在肆意抽取着地下水,浇灌着农田里的耗水作物。
  看到这一幕,郭阳的心情很复杂。
  三年前的景象一幕幕浮现。
  良田被蚕食,房屋被掩埋,群众无法生存,被迫背井离乡,女人小孩在生态移民的大巴车前痛哭。
  以前他会认为这是当地无节制索取,红崖山水库规划不合理致使下游断流导致的。
  但如今他的心境和见识又不一样了,民勤在六七十年代,也曾是每年为国家提供800万公斤粮食的粮仓。
  「丰收的喜悦,生态的隐忧。」
  华夏一直以来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用现在的眼光和已知的结果去看历史,是对当地付出的不尊重。
  道路两旁,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依然一左一右的守护着。
  但情况比印象中的好。
  郭阳透过车窗,依稀记得这里原来是弃耕的盐硷地,如今却生长着稀疏的人工草地,锁住了风沙。
  有些路段还能看到河道,河道里没水,但是湿润的,两侧的植物也更密一些。
  一路来,也没遇见漫天狂沙的情形。
  没过多久,郭阳见到了大哥郭山和陆汉斌几人。
  明显是早等着了。
  「大哥,大嫂。」
  「老板。」
  说说笑笑的寒暄了一阵。
  大哥郭山依然佝偻着背,皮肤也被晒成了古铜色,但精气神很好,大嫂脸上也带着笑意。
  不过好脸色没持续多久,郭山催促着,「小弟,婚姻大事该考虑了啊!」
  「不急。」
  大嫂说道:「小霞都谈男朋友了,再不急,侄女都比你先结婚。」
  一谈这个,郭阳就感觉头疼。
  眼神示意一旁看戏的陆汉斌等人,几人却左顾右盼的装作不懂。
  郭阳只好应付了一番大哥大嫂,随后借着要忙正事的藉口,才算蒙混过去。
  「胆肥了啊!」
  「老板,你这长期躲着也不是办法,还不如痛快点,让他们一次说个够。」
  看着幸灾乐祸的陆汉斌,郭阳有点气不打一处来,曾经稚嫩的青年,也变圆滑了不少。
  在一旁的,还有沙海农牧的副总庄正,原苜禾农牧综合部经理,主要负责对接政府和公司行政事务。
  以及张竞,除了用相机记录外,也参与具体的治沙事务。
  开了个小会。
  郭阳被陆汉斌所说的情况震惊到了。
  「已完成人造梭梭林7.73万亩,工程治沙4.69万亩。」
  「今秋的任务是老虎口沙区的1.65万亩,和青土湖沙区0.418万亩的工程压沙。」
  「至此,14.488万亩的工程治沙将全部完成,剩下的就是栽梭梭树了。」
  「集团维持投入的话,还可以继续承包沙漠。」
  怎麽做到的?
  郭阳很想问,说出来的话却变了,「辛苦你们了。」
  「别搞这麽煽情。」
  「你知道这三年有多少人想给我塞红包,从我手上拿工程吗?」陆汉斌笑道。
  「哦?」
  「沙海现在不直接和农民工打交道,而是交给了地方组织。」
  「依托公司的资金支持,每年春季都会组织治沙造林的专业工程队,对沙患严重丶急需治理的风沙口进行集中治理。」
  「沙海则是聘请了40多名技术人员进行跟班作业,确保造林质量。」
  「每年一两个亿啊,有一半都进了治沙队伍的腰包。」
  「现在当地人都称赞郭总你是大慈善家,为家乡做出了天大的贡献。」
  郭阳感觉陆汉斌还真是变了一个人,他这模样,郭阳也吃不准其到底有没有拿回扣。
  但其实没必要纠结这些。
  帐是算得到的,自然能量的增长也让他有大致的判断。
  他也愿意相信陆汉斌。
  郭阳赞扬道:「成绩斐然啊,等会去看看。」
  「还是有很多问题。」
  「道路沿线的闲滩和沿路耕地的农田林网没纳入统筹规划,我们把外围挡住了,里面的防风固沙林却没跟上。」
  「说白了还是地方上没钱。」
  「我来的时候也看到有人在用机井抽地下水漫灌。」
  「现在好多了,有了嘉禾每年的资金注入,地方上也在配合,只是滴灌设施太落后,容易堵,又贵,老百姓不愿意用。」
  郭阳点头同意,玉米制种基地也同样出现了这个问题,好像此前种子商店在汉诺瓦也解析了这方面的资料?
  回头可以试着投资一两家小厂。
  「石羊河流域呢,治理情况怎麽样了?」
  陆汉斌说道:「沙海承包了红崖山水库。」
  「除了抽取腾格里沙漠边缘的地下水外,沙海也引用水库来水,每年都需向水利局支付近两千万的水费。」
  「所以近两年都有黄河水通过景电二期调入红崖山水库,嗯,红崖山水库的变化也挺大的。」
  「水库的水通过河道流淌下来,两边的植被也有改善,但到青土湖附近后就只够维持灌溉树苗所需。」
  「青土湖想要恢复湿地还有点难。」
  郭阳一点点的从几人嘴中了解沙海的变化,最大的问题还是水不够。
  在石羊河流域的治理中,要打好三套组合拳。
  一是石羊河上中下游的治理;
  二是节水;
  三是植树造林。
  沙海现在主要做的环节是第三点;
  以及上中下游里中间的红崖山水库,受沙海支付的影响,每年还能勉强维持从黄河调水。
  但明显不够!
  「我这次带来了两个新品种:沙棘和瀚海红麻,涵养水源能力还可以,可以种在青土湖沙区。」
  陆汉斌疑惑的说道:「我们在湖区种了有沙棘,涵养水源的作物应该种在上游的吧!」
  郭阳笑了笑,「种在湖区周围吧,这两种植物应该可以保住水。」
  「赶得上苜禾1号?」
  「你在想屁吃!」郭阳笑骂道,「但也差不了多少了。」
  「行行行,正好沙海这两年在储备苗木,等石羊河流域的治理规划审批获准,卖苗还能回一笔血。」
  「规划还没出来吗?」
  「按省里的规划进度,等g务院审批了,至少还有两年时间。」
  郭阳撇撇嘴,规划从2001年后就开始筹备,各种总投资超过50亿元,但到现在还在论证和缩减费用。
  嘿。
  要是到时规划出来了,却发现下游最大的麻烦已经被沙海农牧解决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