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144节
只是以往国内企业不争气。
郭阳想了想,「岩田先生,我们还有部分种子田,苜蓿乾草产量大概在7万吨左右,只是品质要稍微差些。」
「另外,我们在一千多公里外,还有处新建的苜蓿基地,预计今年能产两茬的牧草。」
「一千多公里远?」岩田挑了挑眉,似是不相信。
「是的,都是同样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模式。」
「那再去看看吧。」
「那边是今年才播种的,苗还不高。」
「没事,去看看。」
两天后,岩田看了五原的牧草基地后,没有仓促下单,而是说等到了收获季节会派人再来。
至于金塔的,酪农协会准备全订下来,分期到货付款。
苜禾最终同意了。
幸好前茬卖完时,没有急着和其它采购商签合同,不然就错失良机了。
岛国是目前国际上最重要的苜蓿市场,进口量和单价都常年居世界第一。
酪农协会只占了十分之一的奶牛存栏量,其进口量就如此庞大。
所以暂时牺牲一下其它市场也是值得的,何况还有五原的苜禾1号作为补偿。
等所有的事情尘埃落地。
苜禾农牧再次陷入了狂欢之中。
第154章 牧草吐绿,玉米铺金
岛国酪农协会下了26万吨订单的消息在集团内部不胫而走。
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某间办公室内,几个员工趁午休时聚在一起闲聊着。
「听说苜禾农牧又和岛国那边签下了大单啊,26万吨的牧草产品。」
「嘶!苜禾农牧也要起飞了啊,这年营收是不是也要破10亿了?」
「今年破10亿有点悬,但明年是肯定没问题的。」
围过来的人越来越多,也越聊越上头。
「我的个乖乖,今年集团业绩大爆发啊!先是丰凯农机,随后是天禾种业,现在又是苜禾农牧。」
「听说丰凯农机那边加班老厉害了,今年的产能都排满了。」
「主要还是伊朗老表太给力,直接给了2500台,价值2.5亿元的订单,今年年底能生产完都够呛。」
「哈哈,还有非洲老表,就猎豹拖拉机那质量,谁看了不迷糊。」
「老夫我掐指一算,今年嘉禾集团营收直奔30亿元去了。」
「关键利润还高啊,我估摸着国内农业上市企业的利润总额都没嘉禾高。」
「公司咋不上市呢?」
……
路要一步步走,饭要一口口吃。
苜禾农牧营收想要保持大幅增长,首先就要确保能拿下酪农协会的26万吨订单。
郭阳认为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首先就是苜禾得保证有足够产量且品质合格的牧草。
五原的20万亩盐硷地项目是去年底才改良出来的,土壤大部分是生土。
同时滴灌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需要时间来完善,还有最重要的厂房和加工设备。
尤其是熏蒸消毒罐等技术设施设备。
以苜禾1号的特性,只要生产管理过程中不出现差错,品质应该不存在问题。
唯独在加工方面,很可能会因为时间仓促,技术不达标,而达不到出口岛国的标准。
「老余,赶紧找老向调人过来,加工包装方面的事你亲自跟,清消设备的事直接联系余洪海。」
「余总恐怕又要抱怨连天了。」余小川应道。
「嘿,你们是本家,有什麽问题自己协商,或者是联系其它企业。」
郭阳也清楚丰凯农机近半年一直是超负荷运转。
农机产能也一边在扩容,同时建设新基地,但投产还需要时间。
董承规是五原的项目负责人,了解了酪农协会对出口产品的要求后,忍不住嘟囔。
「岛国是不是故意为难苜禾,这要求也太苛刻了,不仅规格尺寸严,牧草居然也要熏蒸消毒。」
论对国际苜蓿市场的了解,余小川是苜禾最专业的,他耐心解释着。
「岛国对美利坚丶加拿大牧草产品进口审查也很严,除了常规的消毒外,还涉及转基因审查。
岛国近两年狂牛症频发,早就风声鹤唳了。
受狂牛症影响,岛国饲养业开始拒绝生物蛋白饲料,牛丶羊丶鸡都开始添加高蛋白苜蓿草饲料。
同时,由于美利坚苜蓿草化学成分日益复杂,不少岛国牧户对美牧草不大满意,希望从华夏进口质优价廉的产品。
现在岛国对从华夏进口苜蓿只有一个问题:信用问题。」
「相比而言,南韩要求要低一些,但近两年也爆发了口蹄疫和禽流感。
我国的饲草在南韩入境时,被开包检查比例超过50%,甚至有数批货物被退回。」
众人都细细的品味着,余小川的这番言论一般人可不知道。
郭阳说:「想赚小鬼子的钱,自然得按人家的要求来。」
「牧草生产时要严把质量关,不要掺假,不要忘记了,前年岛国拒绝进口华夏稻草的教训。」
「对国内也是同样的标准。」
「质量方面老余你专业些,暂时伱也跟一下。」
余小川苦瓜着脸,早知道就不显摆了,这下好了,又多了件事。
郭阳继续安排着工作:「老董,生产种植方面就靠你了,夏季温度高,容易发生病虫草害,注意巡查。」
「好,这茬收获时可能遇到雨季,要不要提前或延后收割,产量和品质可能会有影响。」
郭阳想了下,「错开吧,尽量提前,保证品质,牺牲了产量总体来看也是得大于失。」
五原的草场毕竟才刚起步,技术和管理力量上都要薄弱些,郭阳自然得多交待几句。
随后他又电话和老向联系,强调收割后的苜蓿也要跟上管理措施,确保第二茬牧草的产量和品质。
事情交待完,董承规忙着去安排生产工作任务。
余小川想走时,却被郭阳留了下来。
「调查国内劣质奶粉的事,有安排下去没?」
「我在销售部找了两个做事沉稳的小伙,他们在暗中调查这事儿。」
「嗯,注意安全,有需要的话可以找瞿阳,天禾的销售网络更广一些。」
「那更好。」
等余小川走后,郭阳也带着司机老宋去项目上转了一圈。
六月的五原天气燥热了起来。
小麦和苜蓿的生长也进入了旺盛期,像一张绿色的地毯,铺满了农田。
但郭阳却发现了不少问题。
比如有农户的牛羊跑进了苜禾的草地里,或践踏,或啃食,也有部分地块有缺水的现象。
现场也没有发现管理人员。
与之相比,惠民合作社的天麦1号示范田里,几个年过六旬的老农却在麦田里守望着。
五原分公司的生产管理还有所欠缺,现场人员的自由程度高,很多时候都要依靠员工的自觉。
晚上,郭阳和五原团队在一起聚餐,勉励了众人一番。
结束后借着酒意向董承规提了些要求。
酒店歇息了一夜后,郭阳没有再去乌拉特草原,而是坐飞机回了九泉。
飞机要到嘉峪关机场时,能俯瞰到祁连山的轮廓,整个山脉非常的长,在山顶上还能看到终年的积雪。
来接郭阳的是谢时杰,郭阳一见面就仍不住调侃。
「在甘南打老鼠过瘾不?」
谢时杰嘿嘿的直笑,两人一边聊一边走出机场。
「每天拿着弓箭灭鼠还是挺解压的,我在的捕鼠队,每天能捕一两千只,有个叫侯锦川的灭鼠队员,一天能捕上百只鼠,基本上箭无虚发。」
「有那麽厉害?怎麽捕的?」
「地下鼠的视觉都已经弱化,靠的是嗅觉和触觉,它们习惯用土丘将洞口堵住。
我们就将洞口打开,在上面支上弓箭。害鼠感觉土丘被打开后,就会跑到洞口封堵土丘,只要一触动弓箭,一般的害鼠都难以逃脱。」
郭阳也不得不感到佩服,「劳动人民的智慧还真是无穷尽,老师还在那边吗?」
谢时杰沉重的说道:「还在,甘南的鼠害太严重了,至少还得一月的时间才能控制下来。
成群的鼹鼠对行人熟视无睹,公然啃噬草叶,挖洞翻土压埋草场,有的老鼠洞都打到牧民家门口去了。」
「草被啃没了,有个牧民家不到10天就死了50多头牛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