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都市言情>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97节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97节

  「哈哈哈……」
  林部长笑了会儿,才正色道:
  「苜禾农牧的盐硷地治理搞得怎麽样了?他的超级紫花苜蓿真能抑制盐硷?」
  「林部,这我还真不清楚,我让畜牧业司的人过来一趟。」
  「行。」
  张剑君打了个电话,讲明了缘由,没过多久,畜牧业司的陈司长就到了。
  意外的是,华夏农科院草原研究所的苏国洲教授也跟了过来。
  「苏教授也来了啊?」
  陈司长笑着说道:「苏教授培育的华苜1号通过了生产试验,在滨海盐硷地上长势良好,目前在考虑推广。」
  陈部长面带微笑的说道:「恭喜了啊,苏教授。」
  苏国洲也笑着回应,但笑得很勉强。
  在和陈司长汇报这事时,刚好听到了林部长在打听陇省盐硷地治理的情况。
  想到那个大言不惭的年轻人口中的超级紫花苜蓿,苏国洲就感觉心里扎了根刺。
  然后就跟着一起过来了。
  林部长可不管你苏教授怎麽想,对他来说,超级紫花苜蓿对盐硷地的改良效果才是他最感兴趣的。
  今年的大豆风波给部里提了个醒。
  如果国际粮商对主粮下手该怎麽办?
  如果美利坚挥舞起粮食的武器,国内要怎麽应对?
  只能囤粮,囤粮,再囤粮,囤到让人摸不清底细!
  历史上华夏也是这麽做的,
  当国际基金再次来势汹汹,想对华夏主粮下手时,却被国储粮那深不见底的粮食储备击溃了!
  然而,这些都是被动的做法。
  扩大可用耕地面积,这才是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的最根本保障!
  林部长接着问道:「老陈,陇省盐硷地改良现状怎麽样了,他们的牧草品种能不能抑制盐硷?」
  畜牧业司的陈司长在脑海中整理了会思绪。
  「苜禾农牧这两年在维持投入,绿肥还田,牧草加工工艺研发,近一年更是申请了多项专利。
  尤其是牧草压缩技术实现了突破,草捆的运输成本至少降低了50%!」
  林部长默默的点头,嘉禾集团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
  陈司长见状继续说道:「据说盐硷地的改良情况也很好,但苜禾1号的耐盐硷程度还没有具体的评价。」
  苏国洲这时候再也忍不住了,情绪激动。
  「林部,苜蓿草确实能耐盐硷,但要想抑制地下盐硷的上涌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所谓的超级紫花苜蓿根本就是不可能存在的品种!」
  「苜禾农牧的苜蓿种子肯定夸大了!」
  林部长目光平淡如水,让人看不出他的具体想法,片刻后,才说道:「这事挺重要的,还是需要亲自取验证一下。」
  「这样吧,让规划设计院派人再去一趟陇省,收了别人那麽多设计费,该有的服务还是要做到位。」
  「那行,我沟通一下。」
  这时苏国洲也忍不住说道:「我跟着去趟陇省吧,华苜1号后序品种的开发也会把西北地区考虑进去。」
  林部长点头同意,苏国洲和苜禾处处不对付。
  如果苜禾1号能得到他的认同,全国大范围推广的时机就成熟了!
  苏国洲的心思也不言而喻,就是想亲自去看下。
  团队几十年辛苦培育出来的华苜1号,按理来说在国内应该是天花板级别的品种了。
  耐盐硷方面更是在滨海盐硷地上经过了三四十年的考验。
  可就算这样,也很难说能改良重度盐硷地。
  苜禾肯定有虚假宣传的成份!
  如果可能的话,他定要揭下苜禾虚假的面纱!
  很快,畜牧司就派出了以苏国洲为代表的专家技术小组前往陇省,同行的还有规划设计院的周博士等人。
  陇省这边也很重视。
  省市县都派出了农业口的相关人员陪同,同时也派出了国内另一位牧草领域的权威翁立新教授作陪。
  翁立新已经被郭阳聘请为苜禾农牧的首席技术顾问。
  在牧草领域,翁立新和苏国洲两人就是国内的顶级专家。
  一人就职于华夏农科院草原研究所,培育出了以华苜系列为代表的牧草品种。
  而翁立新则是在高校,陇苜系列苜蓿品种在西北地区的推广面积超过千万亩。
  随着国家对牧草行业的重视,未来两人都有希望竞争院士!
  两人一见面,
  苏国洲就不掩饰的说道:「苜禾1号是你审定的品种,没给你学生开后门吧!」
  「等伱亲自看了你就知道了。」
  翁立新笑了笑,也不恼,更不想做无意义的争执。
  搞科研的人都很纯粹,用技术和事实说话。
  苜禾1号只会让所有牧草育种家们哑口无言!
  第113章 大单
  时间回到2004年5月中旬。
  金塔,双桥村。
  风和日丽,原来白茫茫一片的盐硷滩上已铺满了随风摇曳的紫花苜蓿。
  双桥村的村长徐宗刚又老了两岁,锐利的目光也变得浑浊,但他却怎麽也看不厌倦眼前的景色。
  两年来,双桥村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残垣断壁的围墙和坑坑洼洼满是尘土的土路都已消失不见。
  土坯房依旧低矮,但不再摇摇欲坠,村落里也乾净整洁。
  最主要的是村落里有了朝气,外出的年轻人中陆续有人回到家乡,老婆孩子热炕头,一家人团聚在一起。
  村里也不愁工作,苜禾农牧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
  无论是在草场里,奶牛场里,加工车间里,都有着双桥村村民的身影。
  有的干着苦力,有的年轻人在学着驾驶农机,也有人自己做了小买卖。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徐宗刚佝偻着身子在村子里闲逛着,许多人都在向他问好,这是多年积累下来的威望。
  但他却想着该让位给年轻人了。
  以前是没得选择,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壮回村,其中也不乏有手腕的人物。
  草场上,紫花苜蓿陆陆续续的露出了花蕾。
  徐宗刚看着草场上来了一大拨人,隐约能分辨出其中苜禾员工的身影,但还有两三人看举止形态却不像国人。
  这群人围着草场转了又转,还随时有人取样。
  他反应了过来。
  哦,又到收割牧草的时候了。
  今年的产量更高,苜禾公司应该能少亏点了吧!
  另一边,苜禾销售部经理余小川正在接待来自小日子的客商。
  余小川拿出一份文件,里面记录着蛋白质含量测试取样记录。
  「面前的这块地,去年进行了绿肥还田,增施了有机肥,今年效果也不错,基本达到了一级乾草的标准。」
  熊泽征树接过文件,看了几眼指标,撇了撇嘴。
  「小川君,我们供应的养殖场可是全世界最顶级的和牛!」
  「你们的牧草品质还是低了点,取样的点位只有80%的能达标。价格只能给到185美元/吨。」
  余小川有点生气,说道:「谈好的可是一级乾草200美元/吨!」
  熊泽征树漠然道:「你们的种子不行,管理水平不行,种出来的牧草也不行,产品取样只有80%能达标。」
  「论牧草品种,我们岛国才是世界一流的,建议你们可以考虑引种。」
  苜禾现场的技术人员顿时不乐意了,闹哄哄一片。
  余小川也压下怒意,但客商是他带来的,只好示意随行的技术员克制住。
  国人对小鬼子本就没有好感,如果不是为了赚钱,谁会给伱好脸色看!
  熊泽征树还在翻阅着文件。
  无意间就翻到了下一页,上面的指标数字让他以为看花了眼。
  「蛋白质含量30%!这是哪块地?带我去看看。」
  有技术员没好气的指着几百米开外说道:「就在那边!品质绝对是世界顶级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