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39节
「愿意花钱肯定还是能买得到,又不是全面的科技封锁,两台机器到时候每天犁小一千亩地还是能行的。」
郭阳把数据往高了说,因为他也不知道经过自然能量和机械碎片改造过后的芬特能提升到什麽地步。
候怀杰等人将信将疑,面面相觑,主要是谁也没真正的见过芬特930的作业场景。
转完项目施工场地,也到了中午时间,郭阳跟着老向到苜禾的临时项目部用餐。
有意思的是,郭阳一路上听到不少人在讨论捡石机。
「你们注意到没,今天上午有台捡石机居然没开去维修!」
「哈哈哈,早看到了,听说那两个天天上午干活,下午和晚上就忙着修机器的驾驶员脸都绿了。」
「要我我也急,开个农机天天像伺候媳妇似的。」
「那台捡石机咋来的?」
那人捂着嘴小声说道:
「听说是郭老板从疆省农垦那买的旧机器改造的,可把候工头给气着了。」
「哈哈哈……」
在项目区的周围丶田块和道路间已经陆陆续续的栽植了一些林木,速生杨丶大果沙棘……
只是天气太热,树木的状态都不太好,每天都还得持续浇水。
不然成活率可能会很低。
而种植林带的目的自然是为了防风防沙,减少地面蒸发作用,改善小气候。
只是树木的需水量远远高于普通作物,但这样也有个好处,能有效降低作物附近的地下水位,获得生物排水排盐的效果。
来到简陋的项目部,后勤人员已经给他专门安排好了一桌饭菜。
除此之外,其馀工作人员也都在几张大圆桌上用餐。
郭阳也趁着这个机会和苜禾项目部的员工交流了片刻,了解了他们的工作情绪和需求。
临时项目部确实很简陋,工作环境更是恶劣,用水丶用电丶交通环境丶娱乐设施等等都很艰难。
不过苜禾牧草加工厂和办公楼的用地审批已经在办理了,明年初厂区应该就能够建好入住。
基础环境差,但好在苜禾食堂提供的饭菜还算丰富,主打的就是量大管饱。
吃了饭,老向便迫不及待的带着郭阳去看已经初具雏形的『苜禾1号』的扩繁种子田了。
『苜禾1号』的种子田被老向选在了双桥村的北面,但离村子还有一段距离,这里靠近正在建设的防护林带。
郭阳来的时候,已经看到种子田用围栏给围起来了,而在种子田的不远处,他此前要求的牛棚也在建设中了。
老向做事情的能力肯定没得说,但他也有听到施工方和员工抱怨老向不太合群。
不喝酒只是一方面,主要是老向除了工作很少会和他人闲聊。
最大的爱好便是下班后和他带来的三个徒弟下象棋,理由是防止老年痴呆。
除此之外,每天早晨起来练金鸡独立,每天至少吃一个苹果,三到六个核桃等等养身理论也都在项目部里流传了开来。
种子田的围栏里外,是一片灌木丛。
目的是考虑到苜蓿作为豆科牧草的生物特性,靠近灌木丛和防护林有利于昆虫的授粉,但后期仍然需要人工辅助授粉。
一般来说,为了获得产量高丶品质好的种子,苜蓿的种子基地应设在最好田块上,而且要求近5-6年内没有种植过苜蓿。
同时要求地势平坦,阳光充足,土壤肥沃,杂草少,排水良好,灌溉条件更是必备。
此外,如果后续考虑在这里繁育其它种子,还要设置不少于200-400米的隔离带,防止种间及品种间的生物混交。
生物混交分为跨属杂交丶属内杂交等等。
比如芸香科的柑橘家族以混乱不堪着称,几乎所有的种都是宽皮橘丶柚和香橼这 3个野生种的后代。
柚和宽皮橘杂交产生了橙,宽皮橘和橙杂交又产生了柑,香橼和酸橙或柑杂交又产生了各种柠檬,柚和甜橙杂交又产生了葡萄柚
另外,作为主粮之一的小麦也是在几千年的时间里两度跨属杂交,无视生殖隔离而诞生的。
马铃薯与番茄融合得到的薯番茄和番茄薯;
『抗倒伏』的竹稻;
马和驴的后代:骡子;
最夸张的宽吻海豚更是鲸中『西门庆』,至少与13种其它海豚发生过杂交。
还好没跨科,保住了哺乳动物作为名门望族的最后体面。
人工条件下的远缘杂交,如果有利于农业生产,且不会侵扰自然界,自然应当支持。
但由于人力影响造成的本不该发生的基因污染,还是应该尽力避免的。
这也是种子田设立围栏和隔离带的目的。
郭阳在老向的带领下走进了种子田。
相比盐硷地改良项目,老向其实对『苜禾1号』的种子田更为重视。
毕竟20万亩盐硷地最后能不能改良成功,最终靠的是郭阳所说的超级紫花苜蓿『苜禾1号』!
所以,老向在向郭阳介绍种子田的工作进展时,也格外的详细。
「苜蓿种子细小,幼苗较弱,早期生长缓慢,为了给『苜禾1号』提供良好的发芽和生长条件,前期的准备工作做得很细。」
「平整好地后,每亩施用了有机肥2 000千克丶尿素8千克丶速效磷8千克丶速效钾8千克。」
「深耕后又晾晒了几天,今天才开始上人工清捡石头杂草丶耙平耙细,灌溉水源也很快就接过来了。」
「最多一个星期,就可以开始镇压播种。」
「老板,播种是你亲自过来把控还是……」向天山问道。
他很清楚郭阳对『苜禾1号』到底有多麽的重视。
「到时候我过来看看吧,具体指挥还是得伱来。」
也就是这时,郭阳突然想起20万亩盐硷地的苜蓿种子还没着落。
和制种的种子用量不一样,普通紫花苜蓿的种子用种量普遍在每亩3斤左右。
而且这还是新改出来的地,每亩用种量至少得有5斤,20万亩就至少得是100万斤。
虽然在『苜禾1号』扩繁出来之前,这些苜蓿最后都是用来深翻还田,改良土壤理化性质。
但为了保证出苗率和还田效果,该用的种子肯定不能少。
「老向,盐硷地的苜蓿种子也该提前准备了,100万斤可不是个小数目,你有啥渠道没?」
向天山想了好一会儿,才面带犹豫的说道:「要不再找找辉煌种业?」
还有推荐票的大佬些,麻烦也支持一下。
第49章 播种
「辉煌种业?」郭阳没想到老向会推荐他的前东家。
应该没有多少人会给老东家拉业务吧!
老向平静的点了点头。
「根据农业部的抽检结果,目前西北市场上流通的紫花苜蓿种子质量堪忧,合格率仅为40%。」
「合格率这麽低?」郭阳讶然。
「目前整个苜蓿种子生产都处于分散丶无序的状态,工艺落后,清选设备缺乏,造成市场上流通的种子普遍存在纯净度较差的现象。」
「发芽率低,其它植物种子含量超标,质量堪忧,假劣种子……」
「辉煌种业作为专业化的种子公司,有自己的生产基地和清选设备,其种子质量还是没问题的。」
「除了辉煌种业外,宁省绿洲草业有限公司这两年也从国外引进了苜蓿品种,建立了1万亩的优质苜蓿种子生产基地和2万亩苜蓿生产示范基地。」
听到这,郭阳脸上有点惊讶。
「国内的专业苜蓿种植生产公司还挺多的嘛?」
在他的记忆里,他知道有苜蓿这种植物,还是2008年的『婴儿奶粉』事件之后。
老向摇了摇头。
「相比未来国内对优质牧草的预期需求,这点企业并不算多。」
「而且这些都是2000年前后创办的企业,是第一批苜蓿产业的『拓荒开拓者』,从创办之始就坚持走专业化丶规模化丶场化的道路。」
「只是目前都只能勉强维持经营,全加一起每年苜蓿商品草的产量也不足10万吨。」
「大部分企业这时都陷入了彷徨期。」
苜蓿号称「牧草之王」,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是各种家畜最喜食丶最经济的牧草。
全世界苜蓿栽培面积超过6亿亩,但绝大部分为发达国家所种植,是其农业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中的重要一环。
以美利坚为例,苜蓿是美国种植最为广泛的四种作物之一,仅次于玉米丶小麦和大豆,2001年的年产值达到了81亿美元。
其所有的洲都有苜蓿商品种植,20个以上的洲进行种子生产。
而他隔壁的加拿大更是连续十几年每年出口苜蓿种子3000吨以上。
苜蓿除了用于传统利用方式动物饲养外,还可以被用做生物燃料发电,或利用其含氮量高的特点,用于土壤生物改良,也可用于酶的工业化生产等。
在我国,苜蓿种子生产主要集中在陇省丶陕省丶宁省丶蒙省丶疆省丶鲁省等地。
种子产量与地域关系明显,西北灌区苜蓿种子产量高,质量好,适合于种子生产。
其中陇省一直是我国苜蓿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长期占我国苜蓿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
1998年的种植面积约为560万亩,而到2023年,这一数据为1200多万亩。
但这时的企业和种植户种植苜蓿大都是为了满足自身需求,基本不会进入市场流通。
郭阳此前了解到辉煌种业经营陷入困境时,曾想过将其收购,然后顺势从牧草进入种业。
但最后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