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都市言情>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22节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22节

  立意尽量往高大上了写,郭阳也越发明悟,也写得逐渐随意。
  反正就是表达一个意思,不管有没有农业部的支持。
  这个项目,我郭阳投定了!
  项目背景?
  因为小时候家里穷,土地贫瘠,产不了多少粮食,还有这样那样税,常常要挨饿,甚至连养牛羊的草都不好找……现在有钱了,就想为家乡做点贡献
  项目实施方案?
  先进行初步的土地整治,然后全部种上紫花苜蓿,苜蓿用来喂牛丶喂羊丶喂猪……
  第25章 疑问
  次日,农业部,会议室外。
  郭阳穿一套黑色西装,外搭白色衬衫,领带系在颈间,虽然身材依旧瘦削,但看起来却很简洁干练。
  而且经过一夜休息,精气神明显好了很多。
  这让从会议室出来的陈月不由多看了他两眼,然后她便注意到走廊里只有他一个人。
  「郭阳,郭总?」陈月不确定的问道。
  「是的。」郭阳打量着这个留着齐耳短发的姑娘,感觉哪里还有点熟悉。
  陈月心里止不住的讶异。
  她很难想像眼前看起来普普通通,甚至于有点跳脱的青年会是一个身家超过十亿的富豪。
  此前她一直以为郭阳会是一个成熟稳重的中年人。
  而更让她不可思议的是这个和她年纪相仿的男子计划承包改良20万亩盐硷地。
  林部长甚至要亲自为他主持议题。
  定了定心神,陈月还是微笑着对他说道:「郭总,马上就是最后一个议题了,还请你准备一下。」
  随后,陈月便又回了会议室。
  临到最后,郭阳反而平静了下来,静静在走廊里等着。
  片刻后,一波开完会的人走出会议室后径直离去,郭阳也在这时走了进去。
  可能是刚结束了一项议程,会议室的氛围没有郭阳想像中那麽庄严肃穆。
  时不时的传来说笑声。
  郭阳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到座位上坐下,随后工作人员又给每个参会的人都发了一份资料。
  郭阳看了看,嗯,是他昨晚写的。
  而在郭阳的对面,一个戴着金丝眼镜,两鬓斑白的男子从他进门时就一直在打量着他。
  郭阳微微点了点头,同时也注意到的他桌前的铭牌:林徐。
  想来这就是林部长了,看起来也就是个普通人。
  趁众人还在休息闲聊的时间,郭阳也打量了一圈会议室里的情况。
  会议室里大概有10来个人。
  产业政策与法规司,主要职责是研究拟订农业政策和法规。
  种植业管理司,种植行业都归他管。
  畜牧业司……
  农业机械化管理司……
  华夏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以解决草地生态环境问题丶提高草地生产力等重大科学技术问题为主攻方向,来的是郭阳有点印象的苏国洲。
  还有那个齐耳短发的女孩,看样子是做会议记录的。
  这时,林部长轻拍了拍桌子,「好,我们马上开始今天的最后一个议题。」
  会议室顿时安静了下来。
  「其实也算不上是议题,主要是趁这个机会大家一起交流下,为我们年少有为的郭阳郭总把把关。」
  众人的目光随着林部长的视线停留在了郭阳的身上,他们也早就在会议通知上看到了排在最后的议题。
  大家都很疑惑,是什麽时候跑出来个盐硷地改良的项目?没看到有立项信息啊。
  直到这时才知道这是个企业投资项目。
  「郭总准备在陇省承包20万亩盐硷地进行改良,计划种植紫花苜蓿,打造牧草产业园区,第一期投资5个亿,总投资在10个亿左右。」
  20万亩?10亿?就这个年轻人?
  除了知晓具体情况的林部长和机械化司的张司长等人外,其馀人都是一脸讶然。
  他们很怀疑这是不是真的,当看到胸有成竹的林部长,众人也冷静了下来。
  林部长该不至于会被忽悠吧!
  「大家可以先看看手中的资料,有什麽问题可以提出来?」
  众人迫不及待的翻阅了起来,只有财政司的人皱着眉头,不解的问道:
  「林部,这种投资项目应该归属省市政府吧!还是说部里也打算参与?部里今年的预算……」
  「部里不会参与这个项目。」林部长简单回了句,打断了财政司的发言。然后向坐在会议桌边上产业政策与法规司的人问道:
  「现在有针对盐硷地改良的政策和资金吗?」
  「目前只有针对科研院所的课题资金支持,针对企业的没有。」
  林部长看了看郭阳,笑了笑,又回身说道:「回头你们还得加强研究相关的政策。」
  郭阳默不作声,他很怀疑这是林部长故意演给他看的。
  就是想说部里没钱,一切都得靠自己呗!
  而这时,不少人都已经迅速的浏览完了手中的资料。
  林部长拿起杯子喝了口茶,说道:「看完了,有什麽想法就提出来吧,大家一起讨论讨论。」
  「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下郭总。」听声音颇为的不善。
  郭阳闻声看去,是草原研究所的苏国洲,牧草领域的专家!
  苏国洲皮肤黝黑,脸上能看到明显的皱纹,留着长刘海,但发量明显有点稀疏。
  一看就是经常下地的。
  但此时苏国洲的脸上却带着明显的怒容。
  郭阳昨晚就已经预料到了这一幕,他对超级紫花苜蓿的描述想必刺激到了这位同样研究苜蓿育种的专家。
  但他还是笑着说道:「苏所长,有什麽问题你说?」
  苏国洲点了点头,神色也稍微缓和了些,道:
  「不可否认,郭总伱的项目对于我们国家有着极大的意义,对于盐硷地治理和促进牧草领域的发展也是好事。」
  「但我对郭总你在项目介绍资料里说的超级紫花苜蓿种子表示深深的怀疑,它的品种特性真有你说的那麽好?」
  「要知道苜蓿育种是个漫长的过程,从亲本选择,种植杂交,到筛选鉴定,再到将筛选后的种子种出来,要历时3年,才算完成1个周期。而要选育出新品种,至少要3-4个周期。」
  「寒来暑往,科研团队守着盐硷地里的苜蓿草,一年又一年,除了要接受科研的枯燥,还要能够承受农人的辛苦。」
  「我们院在冀省沧州的苜蓿育种基地搞了几十年的苜蓿育种,我也在此研究了30多年,也不过才在近几年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1997年,我们成功选育出了第一个耐盐硷苜蓿品种。」
  「目前我们在针对滨海盐硷地地下水位高的问题进行研究,预计明年就要出新成果了。」
  「但现在你告诉我你选育出了一个超级紫花苜蓿品种,耐盐硷程度极强,其它抗性也都很优异。」
  「你才多大啊?你告诉我你是怎麽选育出来的这个苜蓿品种?」
  苏国洲直瞪瞪的盯着郭阳。
  他相信世上有天才,但不相信有这麽不合理的事!
  第26章 保护费
  郭阳能理解苏国洲所长的心情。
  育种本就是个漫长的过程,传统的杂交育种更是如此。
  而且这个年代的种子新品种审定流程更是十分的严格。
  品种审定首先由申请者递交新品种参试申请书,提交关于新品种来源丶选育过程丶基本性状丶栽培要点及非转基因证明或保证等说明。
  然后,由种子管理部门统一组织开展审定试验,包括至少1年预备试验,2年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合计时间不少于4年。
  再加上选育新品种的时间,导致一个作物新品种从开始筛选到上市推广往往需要十几年。
  虽然慢,但这时候审定的种子新品种性状优异,市场生命力持久,少部分品种甚至十几年后都还活跃在市场上。
  不像十几年后,新品种审定变得宽松,有时候一年审定的玉米品种就达500多个。
  这些种子中,也不乏科研人员呕心沥血几年甚至十几年攻关而成的原创性好种子,但更多的是高仿甚至『照着葫芦画瓢』的种子。
  苏国洲等人花了十几年时间才在1997年培育出的紫花苜蓿种子被取名为『华苜1号』。
  其品种早熟丶抗旱丶耐瘠薄丶耐寒丶耐盐硷,生长迅速丶再生能力强,营养丰富,家畜喜食。
  缺点是抗霜霉病能力一般,抗倒伏能力一般。
  从品种特性上说这也已经是非常优异的苜蓿品种了。
  但就是这麽一个品种目前都还在品种审定的生产试验过程中。
  而这时,郭阳却声称他手中有一种已审定完成且各项性状都要更优异的紫花苜蓿品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