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骄棠绽西洋 第136节
“姜沅,早上好。”
是一名小麦肤色的华人女生,黑头发黑眼眸,穿着厚厚的羽绒服,说话的声音刚开始有点小。
在姜沅疑惑挑眉时,她鼓足勇气,在班上其他同学的注视下,声音更大了些:“我看到你的成绩了,很棒。”
“谢谢。”难得有人和她说话,姜沅并没有表现出多欣喜的样子,宠辱不惊道,“早上好。”
另外两名华人男生想打招呼又有些犹豫,但是对姜沅的看法确实改观了不少。
卢卡斯也随之进入教室,手上还有一份用回形针固定住的厚厚文档。
“姜,你有时间就看看这个,对你应该会有所帮助。”卢卡斯昨天见她在图书馆看论文,想到她也许是刚接触到这些,而教授教怎么写学术论文时她还没有来,就把自己曾经的资料回去整理了一份。
桌上的字迹有些潦草,也许是当初卢卡斯只想过给自己看,所以根本没在意别人能不能辨认出来。
姜沅看了第一页,详细地写了学术论文的结构还有写作要点,旁边还有一段用红笔特意标注的,如何进行文献综述引用参考文献等。
后面的字迹像是临时加上去的,而且比前者工整许多,大概是为了让她能看懂。
在姜沅不解之际,他语气平静,用英文叙述道:“虽然我对外籍人士也有些许偏见,但科研这条路,是不能藏私的。”
“也许有一天,你会成为我的伙伴,我不希望因为这些东西就阻碍你进步的速度。”
姜沅心中有所触动,捏着厚厚的资料,对卢卡斯郑重道了声谢。
短短一个来月,课堂上的氛围悄然改变。
霍夫曼还没有下定决心,不过和之前对姜沅的漠视不同,他偶尔会点姜沅来回答问题,这也释放出了一个信号——
这些古板守旧的教授在绝对的天赋面前,还是更倾向于培养人才。
课间,主动和姜沅说话的人越来越多,但并不是什么闲话,而是一些课堂上的知识或者他们自己的课后阅展。
三两个人围坐在一起就开始探讨,卢卡斯这位在旁人眼中的高冷学神,有时也会加入。
班上那位华人女生找了个机会也在姜沅旁边坐下,很快就进入了话题。
只有那两名男生还在旁边大眼瞪小眼,看着顺利融入的那名女生,只剩苦笑。
果然,不管做什么,都应该大胆一点。
中午姜沅不再是一个人吃饭,约翰在听到她依旧只要三明治时,给她的餐盘里夹了一块牛排,还不忘配上一勺蘑菇酱。
“约翰,我没有点这个呀。”姜沅有些无奈。
但是浇了酱汁也不好再退回去给别人了,再加上这段时间和约翰很熟,她摸了一下大衣口袋,准备付钱。
“不用给,送你的。”约翰朝她身后抬了抬下巴,“庆祝你交到了新朋友。”
姜沅跟着她的视线回眸,就看到卢卡斯坐在那里在等她过来,华人女生也笑容灿烂朝她招手。
“……谢谢。”姜沅笑道,“我也很庆幸,你是我在学校交到的第一个朋友。”
约翰似乎是有些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过了许久,他正色道:“姜,或许你愿意帮我尝一下今天新出的猪扒和蔬菜沙拉吗。”
“……”姜沅无言以对,赶紧端着餐盘走了,她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平时冷傲的厨师今天会这么激动。
没有要其它的,她只接受了牛排的好意。
华人女生叫梁慧琳,英文名字是瑟琳娜,她的父母是五十年代就漂洋过海过来的,如今在德州开了一家餐馆。
“姜,”瑟琳娜为了方便,也用这种简短的口吻叫她,特意用卢卡斯听不懂的中文说,“我还是第一次和他这么近距离接触,他平时从来不和人打交道的。”
看了眼在吃汉堡的卢卡斯,姜沅哭笑不得:“为什么,他并不是高高在上的人,如果你问他专业知识,他会很乐意解答的。”
卢卡斯向来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甚至不知道在别人眼里,他是那么的难以接近。
其实他只是讨厌别人和他说废话,与学习无关的会让他觉得浪费时间。
梁慧琳有些惊诧地看着她。
“在你眼里,卢卡斯竟然这么随和吗?”
“……”
姜沅哑然,没忍住笑了。
珍妮打完餐看到那边在聊天的人,也有些惊讶。
这个留学生一向是独来独往的,这才过去多久,她竟然就交到了朋友。
而且让她更意外的是,一向态度不好的约翰竟然还会主动和这个留学生说话,这让珍妮有些怀疑父母告诫自己的到底对不对。
一再的退让真的有用吗。
勇敢维护自己的权益好像也没有什么严重的后果。
看到和姜沅聊得很开心的华人女孩,珍妮有些失落。
也许一开始自己坚持下来的话,也能和她成为朋友吧。
……
转眼到了三月。
最近降雨频繁,还经常伴
有狂风天气,但温度逐渐升高。
校园内高大的榆树开始抽芽,经过雨水的冲刷,黑色粗糙的树皮被浸润,看起来生机勃勃。
第二批赴美留学生也登机出国了,和第一批相比,他们没有那么多的关注度,但依旧掩盖不了心中的兴奋。
“沈昭,听集训办的人说你姐是第一批出国留学的学生,她去了哪儿啊,你和她一个城市吗。”旁边有人问。
“嗯,德州,不是。”沈昭比以前沉稳多了,这几个月他都沉下心在学习,本来以为姜沅不会想搭理他,没想到她竟然让舅舅帮自己带了好几套地质学的手抄书。
舅舅说这些是奥莱斯大学图书馆的藏书,允许抄写但不能买卖,所以她才想到这个办法。
沈昭心里有种说不上来的滋味,驻美联络处会隔一段时间将她们的学习情况反馈给集训办,所以在出国前,他们都知道第一批留学生在外的有多刻苦。
她们很少有闲暇的娱乐时间,哪怕领导人叮嘱了他们可以去参加校园里的团体活动,但如非必要,这批学生基本上不会去。
他本来在姜沅的城市和她隔壁的某个州犹豫了很久,一开始确实想就近照顾她的,但是隔壁州弗西尼亚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科研实力极其雄厚,更符合他的规划。
犹豫不决时,他托舅舅给姜沅带了一封信,询问他的意见。
姜沅回信很简短,沈昭记忆尤深。
她说:为自己的未来做最优选择。
沈昭看完,直接选填了弗西尼亚大学,他也和姜沅一样不会去美国的语言学校学习,而是选择直接去学校报到。
在这之前,他决定绕路先去德州看她,而且还带了很多东西要交给她。
除了妈妈和黎华阿姨准备的,还有本院校的穆云锦老师以及红星机械厂的钱主任。
沈昭想不通,为什么钱主任会和姜沅扯上关系,就连刚调到首都报社不久的赵记者也托他给姜沅带了一套衣服。
她的人脉有些出乎沈昭的想象。
到了纽约后沈昭直接转机,没有和其他人一起了。
当天下午,他就提着行李箱到了德州,然后乘坐公共交通前往奥莱斯大学。
姜沅早就知道沈昭要来,但没想到他会来得这么快。
早春三月,万物复苏,十八岁的男孩过完年就跟抽了条似的疯长,本来就比姜沅高上一截,现在更高了。
他站在门口不远处看着接到通知赶来的女孩,她好像还是旧时模样。
眉眼温和干净,穿的是邱映雪给她织的浅杏色毛衣,配了条黑色的裤子,是虞黎华托裁缝给她做的。
外面套了一件黑色的长风衣校服,胸口处有黑红两色的圆标校徽。
明明才三个多月没见,她看起来却更加清减了,身形纤瘦,如同春日新发的柳枝,五官轮廓也愈发清晰。
见他一动不动盯着自己打量,姜沅笑着过去想要帮他拎一个皮箱,却被沈昭避开。
瞥见她细瘦伶仃的手腕,沈昭沉声道:“我来就好。”
姜沅点点头,但还是摘下了他身后的背包,比起脊背僵硬的沈昭,她的动作极其自然。
沈昭跟着她走在校园里,一路上偶尔能听见有人跟姜沅打招呼。
他心中好奇,这座城市不是比其它地方更排外吗,为什么和传闻中的不一样。
沈昭今晚的飞机去弗西尼亚大学,在此期间他可以了解一下姜沅的日常生活。
走在刚下完雨的校园道路上,泥土和青草的味道混合在空气里,扑鼻而来。
姜沅先是带他去宿舍楼,宿舍没有分区,一层楼有男有女,所以不会限制异性上楼。
看到她单独住一个宿舍,沈昭还觉得挺好的,坐在旁边的空床铺上,看着她打开皮箱整理东西。
虞黎华和邱映雪给她准备的最多的还是衣服,这里不能自己做饭,食物带来了也没用,熟食更是储存不了。
不过却有一罐用黄桃罐头瓶装的酸藠头,让姜沅很是惊喜。
穆云锦给她准备的是文具用品,本子纸笔这些常用的。
倒是钱主任,给她带的东西让姜沅有些哭笑不得。
六个印有红星机械厂字样的茶杯整齐排放在那里,上面还有一颗红色的五角星。
“钱主任说没什么好给你的,如果你在这边交到了朋友,可以把这些送给他们。”沈昭复述道。
这些茶杯是机械厂奖励优秀先进员工的东西,做工非常好,里面内胆还是陶瓷的。
姜沅用了三个月,一直用它喝水喝咖啡,质量确实很过硬。
“我留五个,你带一个去学校吧。”姜沅倒是想好了送约翰和卢卡斯还有梁慧琳一人一个。
沈昭点头,等她整理完已经临近晚上了,姜沅扶着床边起身,带他去食堂吃晚餐。
第104章 卢卡斯,你要和谁一组……
“一份意面加牛排,一份汉堡一份猪扒。”
姜沅破天荒点了肉类,这让约翰十分意外。
但是看到她身边的同为东方人的男孩时,有些明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