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骄棠绽西洋 第134节
他们不相信这个留学生能有这样的成绩,试卷的难度对本土学生来说都是极高的,属于暂时还没有系统地学习接触过的课题。
还有各种理论公式和猜想,就好像是照着标准答案写的,完美到足以令众人愤怒。
“霍夫曼!你去和教务长办公室解释吧!你真是太令我们失望了!”
连珠炮似的责问让霍夫曼呆立当场。
如果不是他亲自出的题目,他大概也会和这些人一样的反应,觉得是有人故意放水,为的就是捧这个留学生上台。
霍夫曼迅速冷静下来,这些人把他推到了对立面,把他打成留学生的共犯,认为他背叛了一向以来的教学准则,违背了教学底线。
正是他们这样的行为,彻底惹怒了霍夫曼。
他冷笑不止:“我可以对上帝起誓,我从未给东方留学生透过题,也从来没有另外给她讲解过任何物理知识。”
“我们唯一的接触就是在课堂上。”
霍夫曼拿过姜沅的试卷以及其它一堆低分卷,冷傲道:“这只能说明我的教学质量好,学生天赋高,哪怕是再难的题目,也总会有人做出来,而不是到处抱怨出题人。”
“毕竟物理学可不会遇到愚蠢的人就自动为你们降低难度!”
原本瞧不起这个留学生的霍夫曼被激怒,反而被动站到了姜沅那一方——
“承认别人的优秀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不用你们
去教务长办公室,我自己去找理学院院长!如果大卫也认为其中有黑幕,大可以重新出题让留学生考试,而不是在这里无故污蔑我。”
抱着一堆试卷,霍夫曼愤恨道:“伯格,你一定会为今天对我的不当言行付出代价!”
“天才不分国界!也许你们该收起自己那副高高在上的样子,睁大眼睛瞧瞧,物理领域并不是专属于美国人!”
说完,他愤然离去,留下被骂懵了的众人。
伯格好半天才回过神来,他嘟囔道:“霍夫曼疯了,他被那个东方留学生迷了心窍。”
“她们的国家那么落后,学生怎么可能比我们的优秀!”
其他人也纷纷反应过来,虽然认同伯格的话,但又觉得刚才霍夫曼不似说谎。
“他真的有透题出去吗?”有人开始动摇。
学校里有几个非常思想保守的老古董,霍夫曼就是其一。
他不仅偏爱本土学生,更喜欢像卢卡斯那种家学渊源的从小就被父母培养的小天才。
说他帮助留学生作弊?有两人其实是不信的。
可如果不是这样,他们也接受不了这个事实。
外国留学生,怎么可能优于本国学生?怎么能优于本国学生!
-
五点,食堂。
弗兰克到的时候姜沅已经坐在座位上看书了,她用红星机械厂的茶杯装了一杯免费咖啡,坐在中间一个显眼的位置,一进来就能看见她。
点了一份热狗堡,弗兰克走到她对面坐下。
“姜。”他出声打招呼。
姜沅从书本里抬头,朝他颔首。
弗兰克扫了一眼就知道她看的是一本实验室出的关于实验基础操作的书籍,这些书一般都是研究员助理撰写的,放在学校图书馆,任何人都可以借阅。
“你好,弗兰克。”
温软的嗓音听起来轻柔悦耳,姜沅合上书籍,含笑看向来人。
弗兰克仿佛透过她的眸子看到了那位温润儒雅的东方教授,他无言许久,才开口道:“你是想了解关于实验室的事吗?如果是这样,姜,我劝你尽早放弃。”
“据我了解,从建校到现在,校史上从来没有任何一位东方人成功进入过实验室,这边的学术排挤远比你想象的要严重。”
“不要做无用功,好好享受在奥莱斯的两年留学生活,这是作为朋友,我能给你的唯一忠告。”
第102章 no.1:jiang……
弗兰克的忠告并没有让姜沅望而生畏,反而更加对这个物理实验室感兴趣。
很快又到了一月底,姜沅被联络处的负责人接去华盛顿,迎接祖国访美的领导人。
作为先期赴美的留学生,姜沅和其他留学生汇合,参加了两场这位领导人在华盛顿的重要活动。
他们去了白宫南草坪举行的盛大欢迎典礼,又去了肯尼迪中心观看文艺晚会。
在这位领导人离美时,刻意抽出时间和留学生们见面。
“娃儿们,你们都瘦了呦。”
亲切的方言让留学生们霎时红了眼眶。
“你们肩上的担子重啊,肩负着祖国的未来,辛苦你们了,祖国不会忘记你们,人民也不会忘记你们。”
这位老人不仅关心他们的学习情况,也十分在意他们的身体健康。
得知许多学生日以继夜学习,睡觉时间一再被压缩,领导人不赞同道:“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你们这样大脑和身体都适应不了。同学们不要在短期使劲,要往长期去计划。”
“你们现在要学的知识将会受用一辈子,难道要为了这两年把所有的精力都消耗了?搞坏了身体得不偿失啊!”
“以后每个同学每天要强制休息满六个小时,还有,我听说你们因为怕花钱不敢去参加一些学校的社团活动,这一点不应该啊。”
“你们要更好地去适应这边的文化,融入整个集体,不要为了省钱就畏畏缩缩,所有的费用国家都会报销。拿出你们开朗自信的模样给这群外国人看看,我们国家的年轻人也是一样的朝气蓬勃嘛!”
这位老人对年轻后辈的恳切寄语让同学们纷纷泪目,看着他上了飞机后,姜沅鼻子也有些发酸。
徐思文觉得自己语言学的也差不多了,准备下个月中旬就去亚特兰大的乔治理工学院。
她问姜沅:“你在奥莱斯还好吗?学习适不适应?”
除了那两位访问教授,姜沅是第一个直接去学校学习的留学生,她的经验对其余人来说也很重要。
“是啊小姜同学,快说说你的感想。”另外一名叫周海道的男同学也忍不住发问。
他们在语言学习感觉还好,也可能是因为就在华盛顿,而两国刚好建交,同学们对他们都挺热情的,有什么困难学校也积极帮忙解决。
但是别的地区他们就不敢肯定了。
“可能是我去的地方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度不高,同学们还在持观望态度。”姜沅如实道,“学校的学习氛围挺浓厚的,在物理学方面算得上全美前十,很多珍贵资料可以随时借阅,并没有对外籍学生有所限制。”
后面这一点是她最喜欢的。
“啊?”听完她的话,有同学已经开始担忧了。
“我要去的南部地区好像也比较排外,这么一说我都有点担心接下来两年的生活了。不过如果可以随时去图书馆看资料,好像也不是那么难以忍受。”
徐思文见姜沅眼底有一抹鸦青色,心里猜到了她恐怕也是学习狂人,对于社交并不是很在意。
但还是提醒了两句:“小姜,我们来美国除了学习也要适当的和人交流,人是群体动物,长时间独处会让脑子变得迟钝的!”
姜沅记住了这句话,但她觉得自己现在想融入奥莱斯恐怕有些困难,需要一个突破口。
而这个突破口暂时是找不到的。
当天她就回了学校,这段时间上次的考试成绩迟迟没有公布,姜沅并不了解这所学校的考试制度,还以为是正常的。
直到在院系公告栏上看到了物理院系的成绩排名。
第二名是卢卡斯,和她同班,第三名是黛尔,第四名是……
她站在布告栏前面,目前往下看,迟迟没有找到自己
的名字,就连最后一名也不是。
有同学看到她久久没有动,已经明白了什么,故意高声道:“我就说嘛,像我们这样极其考验天赋和师资的学校,不是谁进来都能安稳混下去的。”
“她甚至连最末尾一位都不是,不会是交了白卷,被除名了吧?”
各种猜测不绝于耳,姜沅听着各种不同的声音,目光始终没有多大的变动。
直到有人惊奇道:“卢卡斯是第二名?那第一名是谁?咦?为什么是空白的。”
姜沅抬头往上看。
果然,在第一栏第一行,有一个被遮挡住的第一名,看不见名字。
直到第二天,那位冷冰冰的霍夫曼教授拿来一摞批改过的试卷。
看向下方坐姿随意的同学们,他语气低沉道:“本来,这次的考试全部作废,是我和理学院院长建议,将成绩录入积分。”
下面的同学听完,多少有些哀怨。
不用看成绩他们都知道自己考得怎么样,这些题目都超纲了,不属于他们这个时候应该做的。
“有两位同学拿了a或以上的分数,其中一位存在一些争议。经过学院再三商榷,决定让这两位同学同时和其他班级的尖子生一起,在十名老师的见证下,重新考试。”
“这次的题目也将由理学院八名教授共同确定,杜绝一切漏题行为。”
“a以上?这怎么可能!”
“还有两名?噢,卢卡斯肯定是其一,另外一位是谁?我们班应该不会出现这种人吧。”
“霍夫曼教授说的漏题是不是代表这次考试有问题?布告栏上的名单你们都看了吧,卢卡斯排第二,那第一肯定就是这位a以上的同学了。”
“比卢卡斯更厉害的人?”
被同学们反复提到的卢卡斯身材不算高大,有一头浓密的棕色短发,也许是为了便于打理。
他的眼睛是湛蓝色的,深邃而又明亮。
外面穿着一件长风衣,里面是浅色的套头毛衣,下身是牛仔裤配一双运动鞋。
安安静静地坐在靠墙的位置,对于同学们的疑惑,他也有些不解。
大概是为了满足他们的好奇心,霍夫曼教授并没有卖关子,而是直接念出来:“获得a的是我们的卢卡斯,获得a+的同学是来自东方的留学生,姜。”
整个班级顿时陷入死寂。
他们在怀疑自己刚才听到的东西。
卢卡斯是a也算是正常发挥了,他的父母都是从事物理学行业的,相当于一回家就有两个私教,而且还是霍夫曼教授最喜爱的学生。
起点不一样,获得的资源也不希望,他们觉得难的题目可能卢卡斯在家里会天天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