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他紧紧地盯着瑶光,眼眶骤然就红了,像是要从妻子这里寻求安慰,又像是希望妻子出言谴责他,甚至破口大骂他一顿,才能让他心里好受些。
  瑶光轻轻叹了口气,白嫩的柔荑轻柔地捧住景阳的脸颊,不顾他脸上的风尘,温柔地在他额头上落下一个湿漉漉的吻。
  落在额头的吻,会让被吻的人觉得自己受到了珍重。
  果然,景阳的情绪慢慢稳定了下来。
  这时瑶光才循循善诱地问:“八郎,告诉我,到底是怎么回事?”
  景阳又沉默了许久,才长开嘴,慢慢诉说了起来。
  【却原来,圣人虽然不知道太子要谋反,但对宫中禁卫和五城兵马司的人员调动还是起了疑心。
  于是,安排出行的护卫人员时,就暗中从京畿大营里调来了一千人,守卫在行宫周围。
  太子的准备算不上十分充分,打的就是圣人的措手不及,自然暗中拉拢了圣人贴身的几个人。
  圣人自认胜券在握,却也在奔逃时十分狼狈,一不小心就掉进了前些日子大家狩猎时设下的陷阱里。
  好巧不巧的,那陷阱已经在前一天夜里困住了一头老虎。
  那老虎虽然是行宫的官员训练好,特意在贵人们狩猎时放出来助兴的,却耐不住后腿在陷阱里受了伤,又饿了不止一夜。猛然掉下一个活物来,自然惹得老虎躁动不安。
  太子派出来追捕圣人的人被保护圣人的人阻拦住了,巧的是两波人都没看见圣人掉下了陷阱。双方且战且退,很快就偏离了方向。
  从另一个方向追出来的景阳却看见了,也听见了老虎的嘶吼声。
  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把圣人救出来,那毕竟是他亲爹。他只是想助太子上位,让圣人做个无权的太上皇。
  可是,就在他要带着人上前的时候,忽然想到自己的妻子和女儿,想到早逝的母亲,想到被迫与亲生儿子咫尺天涯的养母,脚步就迟疑住了。
  因为他不敢保证,如果圣人不死,太子究竟能不能稳赢。
  圣人的一条命,和他背后的许许多多条,其实并不难选。他只是纠结了片刻,便对跟着的人说:“他们到那边去了,咱们快追。”
  那些人或许看见圣人掉下陷阱了,也或许没看见,却没有一个傻乎乎地在这时候显摆自己眼神好。
  跟随景阳离去的一瞬间,在场的所有人就都变成了同谋,秘密就永远成了秘密。】
  这些事情,景阳是一口气说完的,仿佛只要中间断了一下,就再也说不下去了。
  瑶光轻轻抱住了他,在他耳边一遍又一遍地说:“八郎,你没有错,你保护了自己身边所有人。”
  极具安抚性的声音在耳边萦绕,景阳的精神慢慢放松,直到彻底松懈,一下子就睡了过去。
  瑶光只觉肩上一沉,就知道景阳已经昏睡过去了。她并没有立刻挪动对方,而是又拍着他的背安抚了许久,直到他彻底睡死了,才轻轻把他放在床上,下床替他脱了鞋。
  这一觉,直到第二天中午。
  宫里宣旨的太监一大早就来了,是一直在太子身边伺候的章拱。章拱身上,已经穿上了大内副总管才能配穿的圆领葵花衫,腰带上还绣着金荔枝,好不春风得意。
  原本瑶光是要把景阳叫醒的,但章拱来之前明显是得了示意,赶紧拦住了瑶光,说是王爷累了,他多等等无妨的。
  俗话说得好,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虽然章拱表现得十分谦卑热络,但瑶光又岂敢怠慢他?再三要去叫景阳,都被章拱坚决拦住了。
  瑶光见他不似作假,只好吩咐人准备了酒席,命王喜和张五都去陪着,让三人在前院卷棚里吃酒。
  事关王府的前程,便是王喜心里对张五还有点小芥蒂,此时也都收敛了起来。两人齐心协力,把章拱哄得眉开眼笑。
  等到中午时分,景阳醒了,沐浴更衣领着全家到仪门处听旨,却是圣人病重,皇后让几位皇子从明日开始,轮流入宫侍疾。
  景阳眉毛一挑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毕竟圣人死得不光彩,非但是因太子谋反,还被老虎咬得面目全非了。
  为了皇室的脸面着想,只好劳烦他晚死几天了。
  “儿臣接旨。”
  他心里一时也不知是什么滋味,五味杂陈地领着全家磕头。
  第105章 惊天隐秘瑶光早叫人封了……
  瑶光早叫人封了五十两银子,宣完了旨后就打赏给了章拱,夫妻二人好生把他送出了仪门。
  回转之后,景阳便道:“你如今身子重,况遇喜的人也不好叫血腥气冲撞了。明日入宫侍疾的事,我自己去就行,你就在家里好生养着,母后那边不会怪罪的。”
  瑶光本来也不喜欢在宫里虚应,闻言自然无有不应。
  但她人虽然不去,该送的心意却不能不送。
  当下她便命小丫头把燕姑姑请来,询问今年新得的珍珠还有多少好的?
  自从晋王府的珍珠在宫宴上打出名头之后,每年采珠季,京城里的贵人们都纷纷前来求珠。
  小的他们自然看不上,但凡来求的,无一不是拇指肚似的大珠。再大的都是做贡品往宫里进的,大家都懂规矩,谁也不会来自讨没趣。
  剩下的小珠子和那些不规则的,自有王府的巧手匠人们,忖度成色或穿成珠花、或做了镯子的吞口、或做成盆景的花瓣和花蕊。
  那些实在不成才的,就细细研磨成珍珠粉,用装饰华美的粉盒装了,和那些珍珠做的物件一起放在铺子里寄卖。
  那铺子只有一家,就开在京城,瑶光全权交给了燕姑姑掌管。里面除了珍珠做的首饰和珍珠粉之外,并不卖别的东西。
  但因晋王府珍珠在上层贵族间很受追捧,那些买不到大珍珠的人家,情愿到这铺子里买几件珍珠首饰,或买一盒珍珠粉,权当自家也是顶级贵族了。
  哪知他们家的珍珠粉研磨得格外细腻,原本只是追求品牌效应的人,倒是慢慢都成了晋王府珍珠粉的死忠。
  燕姑姑虽然只掌握这一个铺子,却也凭借珍珠粉,成了许多贵妇的座上宾。便是抛开王府女官的身份,在外行走时也被人尊称一声“燕大娘子”。
  但也正因为她还有一层王府女官的身份,别人更加敬重她,轻易不敢得罪。
  燕姑姑自年少时就入了宫,虽因心里有成算,成功地从底层小宫女混成了有品级的女官,却也不曾想过,有朝一日,自己也能过上如此风光肆意的生活。
  只是最近京城戒严,燕姑姑消息灵通,一早便借口王爷不在,王妃叫她回去当几日差,关了铺子躲回王府了。
  如若不然,就算瑶光着急要找她,也得叫小厮出府去她的铺子里。
  不多时燕姑姑来了,听王妃问起今年的新珠子,对这些了然于胸的她不假思索,脱口便道:“因王妃每年都要留下一批备用,今年下官就私自做主,把最好的九十九颗赤珠和一百零八颗彩珠留了下来,王妃若要,立时就可取来。”
  瑶光道:“都拿过来吧,用匣子分别装好,彩珠献给母后,赤珠献给太子妃。”
  她顿了顿,又说:“说不得,过不了多久,就要改口喊皇后娘娘了。”
  让圣人晚几天再“死”,为的是糊弄低阶官员和普通老百姓。实际上上层贵族都知道圣人已经死了,还死得不太体面。
  太子是立了多年的储君,在朝臣中颇有人望,继位是板上钉钉的事。太子成了皇帝,太子妃自然就是皇后了。
  燕姑姑感慨道:“王爷和王妃,也算是苦尽甘来了。”
  若是瑶光夫妻不和,燕姑姑自然不会在意景阳如何。也是他们夫妻情深,景阳了却一桩心事,燕姑姑才当成他们夫妻共同的事来说。
  瑶光笑道:“是呀,往后八郎总算是能睡个好觉了,我也少跟着操心。日后呀,咱们一家子关起门来,好好过日子就是了。”
  等景阳盥洗完毕,换了家常的衣裳出来,燕姑姑已经把装好的珍珠送了过来。瑶光告诉他哪个是给皇后的,哪个是给太子妃的,叫他明日代为献上。
  景阳点了点头,后厨送了热饭菜上来,他拉着瑶光一起吃了,才算是长舒一口气,觉得自己重新活了过来。
  先前因对父亲见死不救的产生的愧疚,在瑶光劝慰之后,他也想明白了:甘蔗没有两头甜,有些选择是必然要做的。
  还有一点他更是明白:当日做的选择,自己永远都不会后悔。
  第二天一早,景阳带着两匣珍珠进了宫,先去坤宁宫给皇后请安,把珍珠献上,话里话外只说是王妃身子重不能来,却还一心想着母后。
  听着他满是醋意的口吻,皇后对瑶光的孝心很是受用,好笑道:“你媳妇是替你尽孝呢,快别得了便宜还卖乖了。”
  景阳又是好一阵痴缠,把皇后哄得身心舒畅,这才告退出来去东宫见太子,请太子把珍珠转交给太子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