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眼看她急得就要口不择言骂圣人了,大周氏赶紧咳嗽了一声,拉住她的手说:“弟妹稍安勿躁。事已至此,着急也没用。”
这个道理,小周氏如何不明白?
下旨的是圣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子的旨意,谁敢拒绝?
瑶光更担心自己妹妹,见二婶的情绪平复了下来,便忙问道:“这件事玉微怎么想?她和那徐家老三……”
徐家三郎,就是玉微原本相看下的未婚夫。
徐家也是外戚,徐三郎的姑祖母是先皇的哲妃。他叔父比较争气,靠自己考中了进士,如今在山西做布政使,颇得圣人信重。
景阳时常出入东宫,曾经告诉过瑶光,山西布政使在去年底往东宫送了节礼,今年端午和太子的生辰也都没落下。
地方官员给储君送礼,这是算不得新鲜事。之所以徐布政使值得景阳单独提一句,就是因为他送的礼比别人的厚上三分,明显有向太子靠拢的意思。
再有就是,徐三郎的大哥在前年捐了龙禁卫,如今就在东宫当差。
在得知圣人把玉微指给十皇子那一刻,瑶光脑子里就想了很多。但在母亲和二婶面前,她都不好说出来。
或许瑶光自己没有发现,和皇后待在一起的时间久了,她也多多少少沾染了些皇后的毛病。
就比如,她所以不把自己的猜测告诉大小周氏,底层逻辑就是为了保护他们,不让娘家沾染那些乱七八糟的事。
小周氏道:“好在玉微那丫头没心没肺的,虽然也喜欢徐三郎,却也不是非他不可。只是,那丫头什么性子你也知道,整日里大大咧咧的,哪里做得好王妃?”
她是个慈母,对自己儿女有几斤几两,心里门清。
那些超出本事外的福气,不是那么好享的。
瑶光安抚道:“婶子放心,十皇子的母亲是忻嫔,那是个不爱挑事的,不会苛求十皇子上进的。”
所有高位嫔妃中,忻嫔是最不起眼的。如果不是生育了十皇子,她甚至时常被人忽略。
就连瑶光自己,也是提到了十皇子,才想起来他母亲是忻嫔。
大周氏道:“在家时我就跟你说过了,后宫嫔妃都要在皇后娘娘手底下讨生活。咱们瑶娘是皇后的儿媳,就算看在瑶娘的面子上,忻嫔娘娘也不会和玉微为难的。”
“娘说得不错,二婶不必担心。”瑶光和母亲一起安抚住了婶子,心里却忍不住叹了口气。
——忻嫔不敢为难玉微,皇后却不一定不为难忻嫔呀。
看徐家人的动作,明显是投向东宫了,圣人忽然来这么一出,分明就是为了分化太子和景阳这对兄弟。
就算皇后再宠爱他们夫妻,毕竟太子才是她的亲儿子。皇后不会对他们夫妻怎么样,却总得有人承受怒火呀。
耐着性子把两位老人家送走,瑶光立刻就派人去打探,看今日工部忙不忙,景阳能不能早些回来。
把人派出去之后,她又觉得不该轻举妄动,赶紧又派人把先前派的人追了回来。
景阳是按照以往下值的时间回家的,一路上不紧不慢,甚至还特意拐了个弯,分别去买了瑶光喜欢的糕点和佩瑜喜欢的卤肉。
到家之后,瑶光就把今日娘家来人的事告诉了他,夫妻二人很正
常地讨论了一番,得出的结论是:这是一门不错的姻缘。
等用过了晚膳,夫妻二人洗漱过后躺在床上,才敢真正袒露心声。
瑶光想到的那些,景阳也都想到了。他还把圣人允许其余几位皇子入六部行走的事告诉了瑶光。
“圣人太过反复无常了,去年还好好的,这才过去几个月,就又开始忌惮太子了。”瑶光只是想想,就替太子心惊。
景阳冷笑了一声,说:“只怕他服用了丹药,身子骨真的比从前轻快了,以前的打算自然得重新打算。”
再加上太子的触角越深越远,储君的身份又天然具有正统性,很多官员根本不觉得投向太子就是背叛了圣人。
本来嘛,太子就是未来的圣人,是小主子,他们效忠小主子怎么就不是效忠了?
圣人不想废太子,又不想让太子的势力继续扩张,最快最有效的法子,就是扶持别的皇子来制衡。
本来景阳才是第一人选,但这些年景阳表现出来的,一直都对东宫马首是瞻。
再加上太子也不是那种疑神疑鬼的人,就算有人说了景阳的坏话,他也不以为意,至少没在明面上表现出忌惮之意。
最重要的是,景阳一心修仙得道,根本就没想过继承皇位。
他发自内心地觉得自己和太子没有利益冲突,映照在行为上,行事就格外坦荡,反而让太子更加信任他了。
常言道:无欲则刚。
景阳虽然不是毫无欲望,但对皇位的确没有欲望,更不可能为了皇位和太子翻脸,圣人一时也无可奈何,只好先把别的皇子都抬起来,选一选有没有可用之人。
“要是真有心大的呢?”瑶光问。
毕竟那可是皇位,在这个以一人治天下的时代,得到了皇位就约等于得到了所有。
景阳冷笑道:“父皇明显是在抛鱼饵,既然是被抛出的鱼饵,肯定是带着钩子的。哪条鱼咬了钩还能活长久的?”
就目前为止,圣人肯定没有换太子的想法,只是单纯想找个人来制衡太子而已。
若是跳出来的那位皇子不识趣,或者随着年深日久野心膨胀,根本不用太子出手,圣人就会先断了他的臂膀。
当天晚上,夫妻二人少有的没心思干别的,说一会儿话,发一会儿呆,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睡着的。
第二天景阳照就去当值,有了空闲也照旧去东宫,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瑶光自然也是一样,带着女儿用完了早膳,便换了出门的衣裳,把女儿送到了宫里去。
她家里还有事,不可能一整天都待在宫里,干脆就把女儿托付给皇后,又和佩瑜约好了下午来接,便告退出去了。
第96章 十皇子登门接下来的日子……
接下来的日子,对晋王府一家三口来说,规律而又平淡。便有暗涛汹涌,也都被夫妻二人按在了水面之下,没有给佩瑜造成任何影响。
小姑娘如今每日都进宫去,和堂姐怀恪郡主一起,在坤宁宫跟着崔女官学习,偶尔皇后也会教一些东西。
两个小姑娘的感情越来越好,无形中也帮着稳固了晋王府和东宫的关系。
圣人看着心里不爽,就在天枢和天璇落了榜从山东回来,来晋王府拜见姐姐姐夫那一天,太子安插在晋王府的两个人都出了差错。
瑶光的脸有点绿。
不但是太子的人手,实际上就连圣人的人手在内,全都在瑶光和景阳的掌控之中。
因而瑶光心里很清楚,这两个人根本没做什么出格的事,明显是有人要让“太子在晋王府安插人手”这件事曝光,逼得太子和晋王之间不得不生龃龉。
这一次,还真有。
晋王固然坦荡,可太子其实不那么坦荡,还对景阳展现出的光风霁月有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妒忌。
他在晋王府安插人手的事被揭出来,偏偏景阳还不能告诉他:你别担心,这件事我早就知道了,而且并不在意。
正所谓疑心生暗鬼,太子不知不觉间,就对景阳疏远了些。
太子妃这边倒是真的喜欢佩瑜,并没有因为大人的事就迁怒的孩子,每天依然让女儿到坤宁宫来,和佩瑜一起认字读书。
对此,太子也是默认的。有时候给自己女儿准备东西,他也会顺便给佩瑜准备一份。
可前朝之事与妇孺无干,太子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态度,还是影响到了东宫的一众属臣。
等到贾赦的长女迎春出生时,送到晋王府的请柬,就是以荣国府的名义派送的,而不是像贾琏时那样是贾赦的私人落款。
对此,景阳也无可奈何。
瑶光安慰他:“反正咱们问心无愧,是他们小人之心,干嘛要为别人的不好自己难过?”
“我倒也不是难过,就是……就是……”景阳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形容。
“就是觉得失望又理所当然?”
“对,就是这种感觉。”
既有对太子的失望,又对如今的局面早有预料。
“罢了,我还是做好自己的份内之事吧。”
瑶光笑着扑进他怀里,搂着他的脖梗在他脸上亲了亲,亲昵地商议道:“太子少把那些事派给你,你还清闲呢,正好多陪陪我。咱们瑜儿也大了,不如再给她生个弟弟妹妹吧。”
景阳一怔,深深看了她一眼,见她并无半点勉强之色,就直接抱着人转移到了内室,用实际行动做了回答。
自从佩瑜出生之后,景阳就隐隐感觉到,妻子对生孩子隐隐有些抵触。
因为母亲顺妃的事,他自己都心有余悸,自然不觉得妻子怕生孩子有什么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