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县主之下的郡君没有封邑,每年只有三百两的俸禄,相当于后宫嫔位。郡君之下的县君,则只有一百两的俸禄,相当于后宫的贵人。
宗室女的诰封只有这四级,若想再往上升,就得指望父亲上位做了皇帝,自己鸡犬升天变成公主。
公主的汤沐邑,整整八百户,长公主是一千户。再往上就没不会再加了,哪怕是公主命长或皇帝命短,有幸做了大长公主,也只是在地位上稍高罢
了。
次女的母亲妒忌长女的母亲,长女的母亲听说晋王之女的封邑比她女儿多了一百户,心中也很是不愤。
在她看来,她女儿虽是庶出,却是太子之女,哪里是郡王之女可比的?
这位的脑子也不大够用,某一次瑶光抱着女儿给皇后请安时,恰好碰见太子妃领着两个生育过的庶妃,也带着各自的女儿给皇后请安。
那位生了庶长女的胡庶妃,对着瑶光就有些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瑶光虽不明所以,却也不是那吃哑巴亏的人,当时就靠在皇后身上,露出了委屈之色。
皇后轻轻撇了胡庶妃一眼,仍旧言笑晏晏地哄着孙女们玩乐,仿佛什么事都没有。
他们婆媳之间的小动作,太子妃自然看见了,却也只是微微皱了皱眉,怕胡氏的的所作所为让皇后迁怒了她这个太子妃。
等到临去之时,皇后特意给太子妃赏了东西,为的就是安她的心。
太子妃心里松了口气,却知道这件事绝对没完。
果然没过两天,皇后就说身体不适,让人传话到东宫,让胡庶妃抄几卷《药王经》替她祈福。
抄经可是个辛苦活儿,这辛苦不单是在要写很多字上,还在于每次抄之前都要沐浴斋戒,每抄一个字都要念一声佛,一卷没抄完的时候,绝对不能中断,不然就得重抄。
再有就是,皇后只含糊说了“几卷”,没说定数,但肯定不能只有一卷。至于抄多抄少,就看抄经人的诚意了。
三卷经书抄下来,胡庶妃几乎脱了一层皮,整个人都憔悴了。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太子妃把皇后对胡庶妃不满的事告诉了太子,太子又不缺人伺候,直接就冷落了她。
自从女儿封了郡主之后,胡庶妃在太子妃面前就有些不恭敬,太子妃心里自然不舒服,只是一直按耐着没和她计较。
如今她自己放到了皇后手里,太子妃自然要抓住机会,一击必杀。
文秧自小就被长公主精心教导,很明白宫斗的精髓从来不是眼花缭乱的你来我往,只在一个“忍”字上。
忍到对方出错,找准时机迅速出手,让对方再无翻身之地,也就赢了。
但宫斗是永远不会停止的,按下葫芦浮起瓢,赢了这一个对手,还会有下一个。
如今在文秧心里最要紧的,就是努力调养身子,争那一线生机再怀一胎,最好是能一举得男。
可说来也怪,自从太子妃生完二女儿之后,东宫就再也没有好消息传出来。
为此,瑶光和景阳也暗地里嘀咕过,只说是缘分未到。
毕竟四个女儿摆在那里,已经证明了太子的身体没问题。至于后院的女眷,总不可能个个都有问题吧?
=====
这天景阳回来,告诉她一个消息:圣人亲自选了两个身姿丰腴的小官之女,赐给了太子做庶妃。
看来,东宫长久没好消息,圣人也着急了。
作为皇帝,他自然不喜欢太子威胁到他的权柄;可作为父亲,他又替儿子后继无人而着急。
景阳叹道:“若是东宫再没好消息传出来,只怕圣人又要请高人来做法了。”
其实还有一件事他没跟瑶光说,就是圣人在给太子赐人的时候,不知怎么的就想起来自己的八儿子后院就一个王妃。
如果不是景阳坚决拒绝,又搬出自己的母亲顺妃,触动了圣人那自欺欺人的情肠,只怕今天他就要去睡书房了。
第91章 登门求药他心里正暗暗庆……
他心里正暗暗庆幸,忽听瑶光问道:“怎么,圣人就只给太子赐了人,你们这些儿子他一个都不想着?”
景阳心头一惊,感觉自己就像一只被人拎起了后颈皮的猫,浑身上下的汗毛都竖起来了。
“怎么没有?圣人便是再偏爱太子,明面上也不能做得太过。不单是太子,凡是成亲了的兄弟,圣人原都要赐人的。但我和九弟都推迟了没要。”
只不过他是借着早逝的母妃推辞,九皇子是趁了他的光,顺势推辞掉了。
当时兄弟二人对视了一眼,颇有几分惺惺相惜,关系倒是比从前更近了些。
景阳说得若无其事,实则眼睛紧紧盯着瑶光,要看出她是随口一问,还是事先得了什么风声,故意来试探他的。
瑶光自然不是随口一问,却也不是来试探他的,而是在替他抱不平。
虽然她不希望府里再进人,却也知道按照这个年代的风俗习惯,圣人给皇子们赐人,也是爱重的表现。
若是圣人只想着太子,把其他皇子都忽略了,她一心向着景阳,自然会心生不满。
听景阳说大家都有份,只是他和九皇子推了,瑶光心中才满意,藕臂搂着景阳的脖颈在他怀里蹭了蹭,娇蛮道:“这还差不多。我还以为圣人心里只有太子那一个儿子呢,好在他虽偏心,却还知道想着你。”
听了她这话,景阳才恍然明白,她非是听到了什么风声来试探他的,而是怕他在圣人面前受委屈,特意替他抱不平的。
想到自己先前还误会她,又是羞愧又是感动,把人搂得更紧了些,柔声道:“我对圣人早没有期盼了,他如何对我我都不在意,我只知道你是一心一意为着我,咱们一家子好好过日子就是了。”
说到这里,他又想起了什么,略带炫耀地说:“我还有一件好事要告诉你,今日在乾清宫里,我脑子里忽然一阵清明,那本书上的吐纳法子,瞬间就入门了。”
他轻轻握住瑶光雪白的手臂,凝神调动今日练出来的一点灵气,缓缓注入她经脉中。
瑶光顿时就觉得手臂上有点痒、有点刺痛,片刻之后就暖融融的,惊喜道:“八郎,你真的入门了!”
她欢喜地倾身,在他脸上胡乱亲了好几下,如银铃般欢畅的笑声不绝于耳。
景阳本就欢喜,见她比自己更高兴,不由也更加欢喜了。
夫妻二人正在亲热,忽然翠娥在里间门口禀报:“王爷、王妃,郡主过来了。”
二人都吃了一惊,慌忙分开各自整理衣物,瑶光又让景阳帮忙看她的妆花了没。
景阳忙仔细看了看,见只是头发有些乱,口脂有些花,忙替她整理了一番:“好了,没问题了。她小孩子家家的,又看不出什么。”
瑶光嗔了他一眼,忙在榻上坐正,轻轻咳嗽了一声,扬声道:“是瑜儿吗?快进来吧。”
翠娥闻言,才把帘子掀开,一个三头身的小姑娘迈着轻快的步伐,噔噔噔跑了进来。
“爹爹,娘亲!”
景阳上前一步,弯腰把女儿接到了怀里,抱起来颠了颠,觉得比昨天稍微重了些,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柔声问道:“今日在家吃了什么?玩了什么?午睡时安稳吗?肚肚有没有难受?”
佩瑜在父亲怀里咯咯地笑着,随着父亲的询问又是点头又是摇头,嘴里也忙着一句一句回话。
随着她点头又摇头,脸颊上的肉一颠一颠的,就像个桃子型的捏捏乐,q弹q弹的。
景阳没忍住,上手捏了捏。直到女儿出声抗议,他才意犹未尽地抱着女儿在妻子身边坐下。
佩瑜对着瑶光伸出手:“让娘抱,让娘抱。”
瑶光笑呵呵地接了过来,低头在女儿又弹又滑的脸蛋上亲了亲,夸赞道:“咱们瑜儿真是越长越出息了!”
这倒不是王婆卖瓜,小姑娘的相貌本就兼具了父母之长,随着一日日长大,半点没有长残的意思,反而越越发精致好看了。
两人逗弄了女儿片刻,秋萍来报说膳房那边已经准备好了,就由景阳抱着一起去了侧间用膳。
佩瑜虽然还不到两岁,但在瑶光的坚持下已经断奶了,如今也跟着父母一起吃饭,只不过吃的食
物是儿童版的。
一开始景阳也像这时候的人一样,觉得母乳养人,对瑶光女儿不到三岁就断奶,还颇有微词。
可随着佩瑜开始吃饭,身子一日比一日健壮,一年到头也很少生病,他才心服口服了。
不过,他却叮嘱瑶光,让她管好府里的人,对于佩瑜早早断奶一事,不要让外面的人知道。
他要防的,自然是府里被安插进来的钉子。
“这又是为何?”瑶光不明所以。
景阳冷笑道:“别人若是知道咱们瑜儿早早断了奶,身子反而更好,必然要跟着学。若是他们的孩子身子也好了便罢,若有半点不好,绝对会怨怪咱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