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秦擎被首长安排的人领出去,帐篷里的几人这才拿起那张据说“不甚准确”的写满小字的a4纸。
上面写着:
偏僻山区中的山寨,四周山脉连绵,地形复杂,所在位置处于一个山谷之中,山谷呈东西走向,两侧山体陡峭险峻,攀爬极为困难。山寨南面有一条河,宽度大约十丈,难以直接渡过。周边丛林为山寨提供了良好的隐蔽条件。山寨距离最近的城镇大约有三十里的路程,附近没有明显的正规军事据点。
山寨周围修筑了高约五米,厚度一米的混凝土围墙。围墙上安装铁丝网和尖锐的障碍物。山寨外有一条宽约三米、深两米的壕沟,壕沟中没有水,有简易陷阱。内部有三座高八米的堡垒,分别位于东、西、北三个方向,另有几座瞭望塔分布在围墙周围。
山寨只有一个主要入口,位于南面。入口处有两扇厚重的金属门,门后设有门锁和阻挡装置。有武装人员站岗,没有发现明显的次要通道,但不排除存在隐蔽的暗道。
经过食物消耗和换防情况大致估算,总兵力约为两百人。配备枪械多为97和仿81,少量m16和ak47。
通讯方式主要为对讲机和信号弹,指挥系统较为简单,由一名首领和4个名头目组成。首领和头目日常在附近城镇寻欢作乐,山寨仅2名头目轮守。
武器弹药储备在一个西北面专门的库房中,数量未知。没有专业的医疗设施,仅有一些简单的药品和急救用品。
山寨内设有多个观察点,预警方式为鸣枪。目前尚未发现有专门的情报收集活动。
从看守人员日常交谈中得知,山寨经济来源主要是走私、勒索、赌场。以此作为据点的原因大约是附近有一座小型金矿,矿上都是四处抓来的黑旷工,其中肯定有我们的同胞,但数量未知。
几人沉默的看完,良久没有说话。
这哪里是什么不太可靠的资料,分明就是一份详细的军事布放图。
安静了好几分钟,其中一个军官才问带秦擎来的杨安国。
“这位小同志什么来头,她是人体卫星吗?”
杨安国没有回答,他自己也处于震惊之中。
即使他已经熟读过秦擎的资料档案,看过她曾经经手的案例,亲自接触,对他的震撼半点没有减少。
这就是命师的能力吗?
封建迷信有这样的威力,算命能算出对方武器配置的具体型号?
此时,杨安国比谁都清楚。
这位他亲自去请来的外援,在以前处理过的事件中,她藏拙了。
她懂得的东西,绝对不止是资料上所说的那些。
杨安国看向老首长,首长没有说别的。
只有一句:“所有人,签保密协议。”
然后便不再提这个问题。
“现在,分析这份侦查资料。”
所有人强自镇定心神,不去管这些资料和信息的来源,按照军事资料来研究。
一位小战士引导秦擎在营地里活动。
秦擎看他皮肤黝黑,但眼神清亮,一口整齐的大白牙,活力十足,笑起来让人也不由得想跟着笑。
她猜这个大高小伙年纪应该不大。
“也不小啦,我和战友们差不多大,我二十二岁,叫成多余,战友们都叫我鱼仔。你也可以这么叫我。”
秦擎看他还挺健谈,就和他聊了几句。
“成多余?这名字挺有意思。”
鱼仔失笑:“哪里,我上面有个姐姐,本来我爸妈不准备生了的,后来意外有了后生我还算超生,我爸就给我取这么个名字,说我就是我们家多余的那个。那时候年纪小,一气之下就来当兵了。”
“怎么说?”
“嗐,上战场杀敌的事,总不会嫌士兵多余。”
鱼仔没有说,但秦擎看到,营地里好些看着年轻的小战士竟然都来自某处特战部队,而且已经在那里服役了好几年。
是在和平年代里,执行实战任务最多的组织。
这群人基本没有自己的私生活。
平日里只分一般训练,高强度训练,以及执行任务。
鱼仔领秦擎到了一顶小帐篷边。
“秦同志,你住这里。生活用品已经提前放置,你要还有什么缺的可以问我。但这里条件有限,也不一定有。”
都到了原始雨林,还要什么自行车。
秦擎是有心理准备的。
有需求她尽量克服,旨在不会给这些士兵添麻烦。
帐篷里支了折叠床,床铺已经铺好,床位放着叠得四四方方的豆腐块被子。
另有一张折叠桌,桌上放着矿泉水。桌下是洗漱用品。
鱼仔:“你先看看,我去给你领饭。”
说是饭。
其实就是行军粮套餐。
营地里不见明火,大家吃的都是这个。
秦擎以为行军粮只能饱腹,但出乎意料,初次尝尝竟然还挺好吃。
压缩饼干结实得像砖头,但咬起来一点儿也不费劲。
吃起来香香的,能够明显品尝出谷物和动物油脂融合后带来的满足感。
只吃了半片便觉得饱了。
另有自热面条,即食罐头肉铺果干之类的东西,都还没来得及开。
担心一会儿还有事儿吃不上饭,她决定这顿多吃点。
就又开了一碗自热面条,红烧牛肉味的。
别说,这浇头还挺好吃。
就是味道不太够。
于是秦擎打开自己的行李拿出除开衣物用品以外她唯一带的东西。
一罐辣椒酱。
拌鞋垫都好吃的辣椒酱。
第88章 微澜
秦擎又被请到了会议帐篷里。
幻灯片上展示着她眼熟的地图的线条。
技术兵在地形图上模拟了秦擎提供的几条轨迹和线路。
根据人质运动轨迹,他们还原出了人质被转移的经过和路线。推论秦擎提供的信息完全合理。
又用从营地到山寨的路线图,结合山寨军事布防信息,制定了进攻路线和可行的作战计划。
幻灯片上的3d动图轮换展示着。
代表着秦擎的到来为任务进度推进提升了关键的一步。
此时叫秦擎来是为了让她确认3d还原出来的路线图是否准确,毕竟她一开始是在纸质地图上手描的,难免有误差。
秦擎用笔记本做了仔细对比,没有错漏情况。
既如此,首长让人联系与我方合作的本地军阀,让对方配合行动计划。
战斗前夕,秦擎以为营地里会笼罩着一层肃杀的气息。然而并没有,战士们反而很放松。
至少看上去是那样。
入夜之后,大家在一起用餐。
秦擎也入乡随俗,加入其中。
作为营地里唯一的女士,她自然颇受关注。
对她的称呼什么都有。秦女士,秦专家,秦顾问,料想战士们大概都知道她是来干什么,具体细节应该不清楚。
但也没人细问。
他们像招待客人一样,热情地和她交流。
比如分享他们喜欢的军粮花样吃法。
肉罐头拌着自热面条吃。
或者把茶包和脱水素菜放进自热米饭盒子里自制一份茶泡饭。
还有别出心裁的,能就地取材,揪一点儿可食用野菜做个凉拌菜。
秦擎为国人刻在基因里的美食创意而折服。
又比如会和她分享来之后遇到的一些趣事,夸张的昆虫和植物什么的。
这些战士们在极限环境中自得其乐。
饭后还有人组局玩耍。
穿着迷彩背心的战士们在空地上玩摔跤,都还玩得很尽兴,个个都兴奋得很。
星夜整军,营救队伍在凌晨集结准备出发。
秦擎倚在自己的帐篷前看到了严肃安静的一列列士兵。
先前给她做过引导的鱼仔也在队伍中,就站在第一排。
此时,鱼仔的面板已经变成了黑色。
这一刻,她心跳得特别快,终于才对于这支队伍即将开启的行程 ,有了真实感。
战场。
几个小时前还和她一起吃饭说笑玩耍的一群人,他们要去的战场。
现代化、高烈度的战场。
他们这些人,很多都很年轻。
战争,这个词几乎已经消失在和平年代的词汇库里。
一般人只能在历史书上的几页铅字里才见过它的影子。
但它并不是不存在,而且他们所不知道的一些人的生命里离得很近。
站在队伍最前端的是那位和杨安国一起去接秦擎的军官,他穿着和战士们一样的迷彩服,正在督促战士们检查装备。
首长和其他一些人,站在队伍的不远处,看着这些士兵。
秦擎走近首长,与他耳语几句。
首长颔首,向带队的军官招手。
那位小跑过来,立正行礼。
“请首长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