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这些人未免也太嚣张了些,赵宝珠如今人还住在他府上,就敢如此行事。
  这天下还是太平太久了,这些世家仗着有开朝之功,族中子弟累世官宦已成了习惯,视天下为己物,所以但凡有一点不能随他们的心意便不能接受。
  叶京华眼中寒光乍现,嘴角向下,压出个略显冰冷的弧度。
  赵宝珠没注意,他被抱了个满怀,立即很满足地把脸埋在叶京华肩上:“少爷不生气就好。”说罢还依恋地将脸在他肩上蹭了蹭:“少爷是不是还在当差呢,我这儿不要紧,衙门上有要事的话少爷还是回去吧。”
  话是这么说,双臂却紧紧抱住叶京华的腰不放手。
  叶京华心都化了,也紧紧回抱住他,低声道:“没什么事,我今儿就在这陪你。”
  听到有人上吏部衙门闹事,他怎么还坐得住,已经跟良康告了半天的假,今日就在这儿守着赵宝珠。
  他倒要看看有自己在,谁还敢上门。
  果然,赵宝珠闻言就笑开了花,忙不迭拉着叶京华到司内坐下来。小吏都被他遣回去该干啥干啥了,陈真也还算有眼色,见叶京华来了,赶忙找了个借口手忙脚乱地避出去了。邓云和阿隆给两位主子沏了茶,也忙不迭地就要下去,却被叶京华叫住:
  “等等。”
  叶京华道:“今日的事情,你们说一遍。“
  邓云立即停住脚步,将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一遍。叶京华闻言,顿了一下,抬眼问道:“蓝、常二人是什么时候来的?”
  邓云回:“那些闹事的人来了后大概过了二刻,两位大人就来了。”
  闻言,叶京华沉默。半晌后才抬眸道:“我知道了,你们下去吧。”
  邓云阿隆这才讷讷退下去。他们走了之后,叶京华依旧沉默着,不知心里在盘算些什么,赵宝珠见他一直不说话,便主动道:
  “少爷,你在想什么?”
  听到他的声音,叶京华抬起头,看向他:“我在想,太子的人怎么来得这么快。“
  闻言,赵宝珠一愣,他还真没往这点上头想。他身边儿有叶京华的人,这个他是知道的,但是太子是怎么知道的呢?赵宝珠想了想,道:
  “或许是这儿闹起来,太子恰好知道了把。我听常公子说他们正巧在和太子议事,就顺路来看一看。”
  赵宝珠想着,还有些感动,觉得太子的心还是好的。还专门让人过来看一眼。赵宝珠骨子还是保有着一股子平民百姓对皇族的崇敬,觉得太子和皇帝就应该知道天下万事万物,更别提是百官的动向了,所以下意识就不会去深究太子到底是怎么知道的。
  叶京华闻言,顿了一顿,也没再深究下去,回过头,目光幽深地往向屋外。半晌后,忽然道:
  “那两个人,看着像是禁军。”
  赵宝珠本来在吃果子,闻言猛然一惊,霍然抬起头,手里的果子都掉到了地上:“禁、禁军?!!”
  赵宝珠差点把舌头都咬掉,瞪大了眼睛,惊道:“禁军不是、不是只有陛下才能调令的吗?”
  就算是他这种出身偏僻之地的人,也知道禁军的鼎鼎大名。禁军可和御前侍卫不一样,是正经的精锐军队,是专门来保护皇帝的。赵宝珠记得许多年前上大文朝曾遭北方蛮族入侵,还一路打到了京城,多亏了禁军顶住了进攻直到南方的援军到来,这才没有灭国。
  叶京华的神色有些复杂,敛下眼道:“陛下曾在太子及冠时从禁军中拨了一队给他,算是太子麾下。”
  禁军中全是精锐,且纪律极严,可以说是皇宫的最后一道防线,与满宫皇族的安危直接挂钩。皇帝能舍得从中专门选人分给太子,足以见其对太子之信任。可以说这对皇帝与储君之间的关系是本朝百年间从未有过的紧密,天家父子能做到这个地步,也是难得。
  今日他眼见着,那两个估计还是挑过的,分明除了赵宝珠,谁的命令都不听。
  叶京华面色微冷,左手无意识地拨弄右手上的扳指,他倒是大方。
  赵宝珠完全震惊了,好半天才说出话:“那……那我们就这么收下了,会不会不太好?”他揪了揪叶京华的衣角:“少爷,要不然我们还是把人退回去吧。”
  叶京华原本满心冷意,听赵宝珠话里一口一个’我们’,忽然松了松,神情柔和下来。不管怎么样,赵宝珠一直是和他一条心的。
  他伸手摸了摸赵宝珠的脸蛋:“没事,既然他给了,你就收下吧。”
  他还没有小心眼到这个地步,把禁军放着不要。一切还是赵宝珠的安危最要紧。再说了,他们夫妻本是一体,太子要给什么,也是便宜了两个人。叶京华很想得开。
  听他这样说,赵宝珠放下了心来,点了点头:“那好吧。”
  “不说这些了。”叶京华转移话题,顺手摸了摸赵宝珠的耳朵:“你的宅子快收拾好了,要办个乔迁宴吗?”
  皇帝赐给赵宝珠的宅邸就在叶府隔壁,听说是前朝一位郡王次子的府邸,因着已算是远离了权力核心,宅子比较小,却修的十分精美雅致,拿给赵宝珠算是正好,既能彰显皇帝对叶赵这对小夫妻的宠幸,又不至于太出格。
  叶京华一直操持着宅子的布置,因是旁人住过的,收拾得极为细致,什么事儿都要亲自过问,因此拖了整整一个多月才终于收拾好,
  赵宝珠闻言,也有些高兴:“要办吗?”他想了想,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大家热闹热闹也好,把爹爹也接来,还有方才常公子不是说要来吗?”
  他在京城认识的人很少,一只手都可以数得出来,但蓝烁是对他有恩的,如今再算上常守洸,刚好可以答谢一番这些帮助过他的人。
  赵宝珠越想越觉得是个好主意,叶京华却轻轻蹙了蹙眉,他不算很喜欢常守洸。但赵宝珠少有朋友,这段时日他在衙门上辛苦,叶京华觉得正好能让他高兴高兴,便点头道:
  “好,我去安排。”
  赵宝珠听了很高兴,见四下无人,便扑进叶京华怀里,在他脸上响亮地亲了一口:“少爷!你待我真好!”
  叶京华搂住他,唇角也浮现出一抹笑意。
  ·
  不经意间,赵宝珠和叶京华回京已过了好几个月。京城的春日深了,积雪早已褪去,周遭树木上都冒出了新芽,嫩绿的一片,看着人特别心旷神怡。
  两人找了个春光明媚的日子举办乔迁宴。
  小而精致的宅子上挂了叶京华亲手提的匾,上书「赵府」,牌匾上还拿红绸系了红花,十分喜庆。宅子上上下下都被打理一新,院子里是叶京华特意从赵宝珠住过的「瑞来院」里移栽过来的桂花树,此时正郁郁葱葱地立在主屋外头。李管事风风火火地上下打点,带着一票的小厮侍女将诸事安排得妥妥当当。
  作为主人家,赵父和叶夫人率先到了,先进去里里外外都看了一圈,满意地点了点头:
  “还算雅致,就是小了点儿。”
  赵宝珠陪在一旁,差点儿脚下一个趔趄,这还小?不过想想叶家主宅的大小,也能明白叶夫人为什么这么说,这整座宅子可能也就是叶京华在叶府住的「疏琴院」那么大。
  李管事在一旁道:“两夫妻住,倒也够了。”
  叶夫人点了点头:“也是。”遂扭过头左右看了看:“好歹是前朝郡王一脉留下的东西,老是老了些,用料还算过得去。”
  赵宝珠站在一旁,听他们品评宅子的用料,格局,物件,风水等等,听得云里雾里。赵父也跟着云里雾里,四处瞅了瞅,小声对赵宝珠道:
  “小宝,你这院子还挺大的,改天爹爹给你垒个鸡窝。”
  赵宝珠闻言笑了:“不用,城里的鸡蛋都是靠买的。”
  不像他们村里,都是各家养各家的鸡,各家吃各家的蛋。
  赵父’诶’了一声,道:“那外头买的哪里有家里现下的新鲜?还是垒一个。”
  赵宝珠想了想,觉得有道理:“那就垒一个吧。”
  接着父子俩就商量起来这个鸡窝垒在哪儿,渐渐的被旁边的叶夫人和李管事听到了,两人瞬间没了话。
  叶夫人与李管事对视一眼,无奈地摇了摇头:“算了,让他们自己商量吧。”
  别等他们弄了半天,又是搭戏台子又是种树栽花的,到头来还没有一个鸡窝能讨赵宝珠欢心!
  过了一会儿,就到了时候,宾客渐渐上门了。常守洸是最先到的,还给他带了贺礼,是个精致的翡翠摆件。
  赵宝珠有些惊喜地收下了:“常公子,您也太客气了,人来了就算了,还带礼——”
  常守洸无所谓地摆了摆手:“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说罢四处看了看,有点儿吊儿郎当的:“你这儿收拾得挺不错的,那桌子是黄梨木的吧。”
  赵宝珠顺着他的目光看了看:“我也不懂,都是少、叶大人布置的。”
  叶大人,那就是叶京华了。常守洸了然地点了点头,怪不得他瞧着几样东西都像是宫里的样式,常守洸环视四周,目光不经意扫过书架上的一个象形摆件,略略吃了一惊。他祖上也算是勋贵,虽然之前有些没落,但眼界还是有的,这玩意儿一看就是舶来品,说不定还是哪个小国奉上来的贡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