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发回去,叫他重写。”
  阿隆诺诺地应了,拿了公文回过身跑出去。
  赵宝珠不消问,都知道这定是不知哪个县令递上来的,便笑着问:“还不够好?我看少爷都将他们打回去好多回了。”
  叶京华闭着眼坐在椅子里,姿态有些懒洋洋的,抬手看也不看地就拉住了赵宝珠的手:“写得不诚心。”
  赵宝珠深觉好笑,诸位县令自然是不诚心的,这是在他们身上直接剜肉下来啊。他捉摸着叶京华恐怕是对着写县令肚子里有多大能耐十分清楚,不把他们的油水榨干誓不罢休。不过到头来,也都是为了他罢了。
  赵宝珠紧紧回握住他的手:“少爷倾力相助,我与百姓都感念少爷的恩情。”说罢又道:“现今农忙也差不多要完了,今年的粮食收成极好,少爷要不要跟我出去看看?”
  叶京华看了一天的公文,闻言回过头来,朝赵宝珠笑了笑,眼中尽是柔色:“也好。”
  于是两人便出了衙门,一路朝田间走。阿隆听闻他们要出门,也跟上来,兴致勃勃地跑在最前面。时不时跑得太快了,还会停下来回头望叶赵二人,活像只出来撒欢儿的小狗。
  赵宝珠笑盈盈地跟叶京华走在一起,到了外面儿虽未牵着手,却也靠的很近,陆覃不远不近地跟在他们后面,看似安静,实则眼神却时刻警惕地注意着周边。
  四人自乡道一路走出城,来到南山坡下。
  当初的丝厂废墟已消失的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百亩良田,金灿灿地在秋风下掀起一阵阵麦浪,收割好的粮食被人们整齐地垒成一个个麦垛,空气中都是粮食丰收的清香。
  田里的劳作的人们见赵宝珠来了,都纷纷停下手中的活向他打招呼:“小赵大人!”
  “小赵大人来了——小赵大人吃过了没有?”
  赵宝珠向他们一一回应,笑着招呼道:“吃过了,都好,都好。”
  众人跟他打了招呼,接着用小心的目光打量起叶京华。这么些日子下来,众人也知道了他们县上来了个新知府大人,长得比县老爷还俊,远远看去跟神仙似的,偶尔县老爷不在,就是知府大人审案子。
  也不知他们县得了什么机缘,竟然一连得了两位容貌谈吐如此出众的老爷。
  虽叶京华平日里轻声细语的,但气势摆在那,众人反而不敢跟他打招呼,只感用小心敬慎的目光远观。偶尔有一两个由叶京华亲自审过案子的苦主打招呼,叶京华便对他们报以微笑。
  两人就这么当散步似的,缓缓穿过田野,虽比不上京城繁华,但满眼开阔的景色也是一番别样的滋味。
  就在他们转过南山坡时,远处忽然出现了个纤细的身影。
  那是个穿粗布麻衣的丫头,梳一条长长的辫子垂在肩上,看起来大概十五、六岁上下,身量不高,却挑了个大大的担子。担子的两端盛着满满两筐果子,重地将扁担都压得弯了下去。
  正巧走到赵宝珠面前时,她像是踩到了石子,脚一滑,往地上摔去。
  赵宝珠见了,急忙一个箭步上去扶住她:“小心!”
  他堪堪扶住了姑娘,扁担却歪了下来,果子咕噜咕噜滚了一地。赵宝珠眼疾手快地截住一只要滑落到山下去的,皱起眉:“哎呀,看看这——你家的大人呢?”
  后一句是看着那姑娘问的。是在问她家里的父兄在何处,怎么让她一个人背着这么沉的担子。
  那姑娘满脸涨红,杏眼如波,羞怯地看了一眼赵宝珠,也蹲下去捡果子:“多谢大人……我爹娘都在田里呢。”
  赵宝珠闻言,看她一眼,皱着眉几下将向下滚的果子捡起来:“那也不能留你一个人背这么些果子啊。看看、好好的东西都碰坏了,回头我得好好说说他们。”
  那姑娘听了,也没说好还是不好,只抬着盈着满眸柔色看了赵宝珠一眼,抿唇笑了笑。
  黄灿灿的太阳照在那姑娘饱满的面孔上,虽算不得多美艳,却也能说一句真情无限。
  叶京华站在背光处,看见赵宝珠与那女孩子在夕阳下捡果子。少年撩起官袍,皱着眉,俊秀又英气,少女的辫子乌黑油亮,浓眉大眼,脸蛋红红,倒是十分般配。
  第79章 告诫
  少女后来由陆覃护送回家,她与她的果子都安然无恙。
  叶京华一路上都沉默不语,周身气压极低。
  然而跟见到程闻脩时的愤怒不同,这次他的沉默中多带了丝低落。
  赵宝珠会讨女子喜欢,这是极为正常的事。他长相那样好,又有官身,秉性纯良,进士出身——细细数来,竟是完美无缺的夫婿人选。
  不说是这小县城里的姑娘,就算是京城,或许也少不了人想招这样一个人品清正、相貌又颇拿得出手的女婿。
  叶京华心中生出前所未有的危机感。
  回到衙门,赵宝珠看出叶京华的神情有异,凑上去问:“少爷?你怎么了?”
  他见叶京华坐在桌旁,闭着眼睛,一只手揉着额角,还以为他是头疼:“是不是风太*凉吹病了?”
  现已到了秋末,外头是有些凉,再冷点儿估计山里就要下雪了。赵宝珠赶忙回头吩咐阿隆:“快快熬些姜汤来!”
  叶京华闻言睁开眼,轻轻制止他:“不用,我没事。”
  赵宝珠回头看他,见叶京华眉心若蹙,有些沉郁的模样,不禁也皱起眉:“少爷有心事?”
  叶京华垂着眼,拉着赵宝珠的手,沉默了好一会儿,才道:“我记得你是家中独子?”
  赵宝珠一愣,不知叶京华怎么忽然说到这上头,点了点头:“是。”
  叶京华又是一阵沉默,他像是在思索什么烦难的事项,神情非常沉肃,拽着赵宝珠的五指将的整只手都抱在手心,轻轻摩擦。
  赵宝珠茫然地等着,良久之后,才听到叶京华问:“既如此……你在老家可有婚配?”
  叶京华说出这句话,便微不可查地屏住了呼吸,目光紧紧盯在赵宝珠脸上,仿若这屋子忽然成了公堂,他在等赵宝珠的审判。
  赵宝珠闻言,脸蓦地一红,立即道:“我、我哪来的什么婚配?”
  叶京华听了这句话,眉眼才略微松开,才稍松了口气,又追问道:“你是家中独子,伯父及族中亲眷,必是盼着你成亲。”
  赵宝珠先是听叶京华称’伯父’,愣了一瞬才反应过来这是在说他爹爹,遂笑了笑道:“没有的事,爹爹一直拿我当小孩儿,我族里也没有旁人,谁管我结不结亲?”
  “况且——”赵宝珠抿了抿唇,猫儿眼中蒙上一层盈盈水光,羞怯地看了叶京华一眼,却又极快地垂下眼来:“我……我也没有要结亲的意思。我出身不好,又无家资,还是不要祸害人家女孩子了。”
  叶京华听了这话却皱起眉来:“这是哪门子的话,你是极好的,不许妄自菲薄。”
  赵宝珠闻言笑了笑,抬眼看向叶京华,轻声道:“只要少爷不嫌弃我,就什么都好。”
  叶京华闻言,只觉得赵宝珠因着年纪还轻,没有过多思虑婚姻大事,不过这也正合了他的意,遂抬手顺着赵宝珠的侧脸滑下:
  “我嫌你?我疼你还来不及。”
  赵宝珠顿时笑得跟喝了蜜一样甜。
  ·
  日子一天天过去,叶京华始终留在无涯县,与他同吃同住,细致入微地照顾他。赵宝珠在这番悉心照料下,病好得很快,已长久无心口痛的症状。
  随着各家的丰收,秋收冬至,赵宝珠的生辰也眼看着一日日近了。
  赵宝珠明眼看着县衙里一不留神便会多出那么一两件物什。今儿多了盏琉璃灯,明儿糊窗户的换成了明纸,后儿床脚多了个精致脚踏。赵宝珠知道定是叶京华在捣鬼,问过他一两次,叶京华都装聋作哑,久了他便也懒得问。反正是叶家的银子,他现今是看出来了,那叶家怕是有个百宝箱,一打开便能源源不断地变出银子来,由不得他人操心。
  不过几日之后,叶京华到底是要回州府一趟,因着陈斯贪污受贿、官商勾结一案有众多实证在州府衙门上,还得由他亲自清点。
  走时叶京华高高坐于马上,还牵着赵宝珠的手:“我不在,也得好好吃药,晚上早些安寝,知道了吗?”
  赵宝珠乖顺地点头,一一都应了。叶京华尤舍不得放手,复道:“我只一、两日就回来。”
  赵宝珠哼了一声,嗔道:“我又不是小孩子,离了少爷就不行了,知府大人还是先把公事料理妥当吧。”
  叶京华看着他,唇角勾了勾,心想这没心没肺的小东西自然什么都好,是他离不得宝珠,不是宝珠离不得他。可日头渐晚了,他到底撂开了手,打马掉头,还道:
  “我定会回来为你祝贺生辰。”
  赵宝珠远远朝他摆了摆手,让他放心。
  ·
  日子过得恬静且安逸,叶京华不在,赵宝珠便卯足了劲料理公务。其余几县令对无涯县的襄助细节差不敲定了,赵宝珠第一时间拟了公文,叫人到青州各县张贴,很快得了效,渐渐有邻县的想找工的人聚集到无涯县上来,一时新开的酒肆、茶楼等生意都红火起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