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当一阵阵地动山摇般的爆炸声响起之时,皇帝瞧见平日里自诩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老家伙们个个吓得面无人色、慌乱逃窜,顿时大笑出声。
他爽了!他终于爽了!
皇帝陛下心满意足地拍了拍大女儿的肩膀,由着她去安抚惊吓过度的诸位朝臣,他何其有幸能有这样一位天资超凡、能力卓绝的继承人,濮阳宏深深感叹着,有了濮阳暮瑟,他绝对能在有生之年见到世家归顺、天下归心的一天!
最为重要的是,这样一个功高盖主的继承人她无法生育,简直是为自己量身定做的储君人选。
从濮阳暮瑟逐渐暴露自己有心皇位后,皇帝一直在担心犹豫,可太医的话提醒了他,暮瑟说过自己不能再生育,也就是说即便她做了储君孩子仍是要在宗室里挑选。
而今皇帝陛下正当壮年,先不说会不会老来得子,他完全可以在暮瑟做储君期间先一步培养起皇太孙!
如此一来,既可以利用暮瑟的能力稳定王朝,又不用担心她做大将自己踢下皇位,只要皇帝陛下活得长久,待到亲自挑选的皇太孙成长起来,暮瑟甚至都不用登基,皇位直接传给皇太孙,完美!
他的三个儿子年纪都不大,等挑选到合适的太孙再培养长大,少说也要十几二十年,让暮瑟一介女子当十几年皇太女也算是报偿她对大晏的付出了。
皇帝陛下越想越满意,全然不觉得把大女儿当工具人有什么问题。
在他身后默默将一切看在眼里的二皇子濮阳朝亥,不由暗自冷笑起来,他同样震撼于火炮穿山裂石的巨大威力,可只要一想到这足以改变天下格局的武器是由他那大皇姐捯饬出来的,顿时就没了气焰。
他曾恨毒了濮阳暮瑟,然而当敌人强大到仰望都不及的时候,这份憎恨渐渐转化为臣服,甚至庆幸。
二皇子与蠢笨无知的大皇子不同,他过于精明,与其父皇濮阳宏十分相似,他们隐忍、多疑、精明、善妒,可惜志大才疏,试图掌控母族朱家却往往被其当做傀儡而不自知,事后反应过来只能徒增不甘。
二皇子不甘心被朱家控制,为了皇位却不得不暗自隐忍,想着以后得势了如何如何,与其父的手段几乎一模一样。
还没等到那天的到来,二皇子便被人意外抓住了致命把柄,自此与皇位失之交臂,可大皇姐鼓动他‘背刺’朱家的一句话却深深戳中了他的心:
“这是你这辈子第一次违抗朱家的命令,也可能是唯一的一次。”
二皇子怀揣着满心的不甘和恶意狠狠将尖刀刺入朱家的后背,在得逞后他干脆放飞自我,反过来利用朱家将大皇子和马家也拽了下来。
他得不到的,大皇子也别想得到!
发疯了整整一年,二皇子彻底被朱家舍弃,但他并不后悔,他窝囊了一辈子终于站起来一回,还坑了老对家一把,不亏。
濮阳朝亥如今对这位神鬼莫测的大皇姐是心服口服,在连天的火炮声中他仿佛窥见了大晏“四海称臣、万国来朝”的未来……
第四百零六章 公主殿下要休夫51
发疯了整整一年,二皇子彻底被朱家舍弃,但他并不后悔,他窝囊了一辈子终于站起来一回,还坑了老对家一把,不亏。
濮阳朝亥如今对这位神鬼莫测的大皇姐是心服口服,在连天的火炮声中他仿佛窥见了大晏“四海称臣、万国来朝”的未来……
二皇子畅想着未来,一时间心中充满豪情壮志,然而一看到前方的父皇和皇兄满眼算计的模样,他就忍不住冷笑。
他这一年来负面情绪发泄了不少,也渐渐看清了一些事,即使乱/伦的秘密没有暴露他在大皇姐的手下也撑不了几回合,同理,父皇和皇兄若是再不认清事实,怕是比二皇子的下场要凄惨得多。
何况,二皇子年纪轻轻便纵情声色,身子亏空得厉害,前两年在烟花场所不小心染了脏病,虽说不致死但也没法痊愈,时好时坏的让他受了不少苦头,这般想来,皇位本就遥不可及,还连累了自家亲妹妹差点烂了脸……
二皇子难得有一瞬的良心发现,转而又抛之脑后。
***
安国公主当朝拔剑那次大臣们都以为她是在“先兵后礼”,待到真正见识到玄机营的实力和威能后方才明白,人家那是“先礼后兵”。
绝对武力上的镇压,足以让反对派的世家朝臣心惊胆战,不敢做出半点忤逆之事;而中立保守派的朝臣但凡有脑子,面对如此划时代意义的武器都不会再提出反对意见,顶多事后想办法撬玄机营墙角。
于是,安国公主濮阳暮瑟册立为皇太女一事板上钉钉,皇帝正式下发诏书。
二月初二谕礼部:“帝王绍基垂统,长治久安,必建立元储,懋隆国本,以绵宗社之祥,慰臣民之望……今以嫡女濮阳暮瑟为皇太女。尔部详察应行典礼,选择吉期具奏。”*
册封吉日选定在同年六月二十三,当天,皇太女祭天地、太庙、社稷,而后与皇帝入议政殿举行册立大典,御座前桌上放置的金质册、宝,落座后接受众人三跪九叩之礼。
一切遵循古礼,除了皇太女的服饰按照其要求保留女性化的特征外,其他与历朝历代册立太子并无甚区别。
元华九年,濮阳暮瑟正式晋封为皇太女,公主府连同亲卫一起搬入东宫。
同年秋,第一批通过科举考试脱颖而出的学子分别进入翰林院实习,或下派到地方做官,科举渠道的顺利打通令全天下学子欢欣鼓舞,期盼着来年于全国正式举办的科举考试。
皇太女濮阳暮瑟在读书人心中的形象再度提升,也为今后登基为皇、天下归心做了铺垫,而秋闱前后,一队低调的车马在暮瑟的目送中缓缓驶向南方,他们正是南下整顿田地税务的靳及川等人,这一趟他们不仅带上了宝剑圣旨还有两门新制的火炮和枪.支,让南方地主乡绅们也见识见识皇太女亲传的“先礼后兵”。
“不要太计较时间,稳扎稳打地整顿下去,切勿操之过急。”暮瑟站在车队前叮嘱着靳及川,生怕他总想着三年内完成使命而留下隐患。
“殿下放心,微臣这次从家里挖来了不少算账先生和幕僚,又有您的玄机营护卫,决计出不了问题!”
“别乱立旗子。”暮瑟说了个对方听不懂的梗,又笑道:“慢慢来,本殿得空了也会南下察访,不用着急。”
靳及川双眼一亮,“殿下说好了啊,可不许食言而肥!”
三年一晃而过,暮瑟犹记得青年那双发亮的眼眸,靳及川在前方与世家大族们正面迎击,暮瑟则在朝堂后方稳住世家官员们的奋力反扑,双管齐下,短时间内便极大打击了世家的嚣张气焰,该让利让利、该让地让地。
元华十二年年末,朝堂上已然出现了不少新面孔,二皇子经常称病不朝,三皇子至今没有被允许上朝参/政,仅有大皇子仍孜孜不倦地给皇太女找麻烦,这场景被新贵们戏谑为世家落寞前的余晖。
这日,因休沐而未上朝的暮瑟正在书房翻阅奏折,屋内燃烧着无烟的银丝炭盆,茶香和墨香交融弥漫,唯有翻书和落笔时发出的沙沙声,氛围静谧而安宁。
暮瑟专注工作时不喜有旁人在侧,青虹偃月也不会轻易进屋打扰,而此时,紧闭的大门突然被人猛地推开,一个明黄色的身影大步跨进书房,却是当朝皇后娘娘,皇太女的母亲。
“濮阳暮瑟!你今儿要是不给本宫一个说法,本宫就碰死在这东宫里,让你身败名裂、遗臭万年!”
青虹急忙跟了进来,“太女殿下,皇后娘娘硬闯进来我们……”
“本宫明白,你把其他人带下去,他们可不是本宫的生母,这般跟着闯入书房是想窥探朝廷机密吗?”暮瑟越过皇后龚氏将目光钉在三皇子和其他宫婢身上,直看的几人大冬天冒出冷汗自觉退出书房,她才收回通身煞气看向被晾了许久的皇后娘娘,“母后前来所为何事?”
本想先发制人给女儿一个下马威的皇后此时尴尬地站在原地,她这些年仅在年节家宴上见过濮阳暮瑟,每每都是客套几句就分开,一直活在自我世界和女儿营造的保护圈里,皇后哪里见过女儿不怒自威、满身煞气的模样,但来都来了,总不能就这么无功而返。
皇后深吸了口气,反正占着孝道女儿也不敢把自己怎么样,她干脆直白道:“巳儿已经十八岁了,其他皇子这个年纪早就上朝参/政了,本宫和皇上提过几次,陛下说是你不同意的,有你这么做姐姐的嘛?今儿你必须给本宫一个说法!”
“是儿臣不同意的,正因为三弟与儿臣一母同胞才不能让他参/政,儿臣既已册立为太女,如若再引荐三弟上朝会有结.党.营私、揽权过盛之嫌。”暮瑟一板一眼道:“儿臣此前和您解释过多次了,请母后不要无理取闹。”
第四百零七章 公主殿下要休夫(完)
皇后几年前曾就此一事与暮瑟闹翻过,按理说不应该抓着此事胡搅蛮缠,可皇后实在无计可施,眼看着幺子下个月就要虚岁二十,不仅在朝政上毫无建树,婚事上也不如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