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穆父极力想维护自己为父的尊严和权威,而当撞上女儿冰冷冷仿佛看透一切的双眼时,顿时泄了气,“没大没小的。”他小声嘀咕了一句跟着进了陆家大门。
陆母拍了拍儿媳妇的后背,“别担心,冉之一定能解决好,我带孩子去屋里,你们好好聊一聊。”
穆瑟强笑着点点头,穆家人说了不过两三句话,但表露出的意思很直白,他们在威胁敲诈穆瑟和陆家人: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就会毁了穆瑟和陆冉之的名声,甚至不惜闹到他们的学校和单位。
正常人做不出这种全然不留余地的事情,但深想一下穆家人的处境就会明白些许:
六年前穆家人趁陆冉之重伤之际欺负家属,被二女儿的婆家厌弃,两家关系几乎断绝,多年来未曾有丝毫改善;
去年大女儿被骗逃债,穆家被连累还债,多方施压之下他们不得不掏出穆琴给的5000块,还倒贴了不少,穆父即将退休的工作都丢了,全家只穆笙有收入,小儿子那点工资养活自己都难,别说贴补家用了,这几个月来,穆家过得委实艰辛;
好不容易有了大女儿的消息,结果却是穆琴被抓进大牢等候开春的公开审判,大女儿不仅还不了钱,还会成为家里最大的污点,穆笙有个坐牢的姐姐,在工厂还有什么前途?
大女儿废了、二女儿离了心,小儿子随时面临被解雇的风险,穆家父母愁白了头发,思来想去,如果不趁机狠狠敲上一笔钱,以后就更没希望了!
二女儿过得再好,人远在京城又和他们不亲,还能指望她养老送终?倒不如彻底撕破脸,一次性筹齐儿子娶媳妇和买房子的钱。
他们来时打听过了,陆冉之现在到了京城就是个拔了牙齿的纸老虎,在一个什么制造厂里当小职员,越混越惨,不过他早年负责所里肯定攒了不少钱。
这笔钱对陆家来说顶多伤点筋骨,对他们穆家那是救命稻草啊!
穆父越想越理直气壮,甚至觉得过几年要是二女儿发达了,还能再敲一笔。
果然,虽然一开始不太顺利,陆冉之看起来凶神恶煞、二女儿全程冷着脸不发一言,但他们还是很顺利得拿到了一笔“封口费”,只是2000块有点少了。
穆父琢磨着明天先把存单里的钱全取出来,待到临走前再让老伴来闹一趟……
于是,穆家人揣着厚厚一沓存单喜滋滋地走了。
穆瑟冷眼目送着他们远离的背影,脑海里飞速划过前两世穆家人的结局,不管是姐姐暴富还是妹妹发达了,穆家人总能占到便宜,顺脚踩烂失败的那一个!
如果说穆琴是靠榨干穆瑟血肉而蓬勃生长的恶之花,穆家人就是吸附在花朵根系上汲取养分的寄生虫,难以摆脱,如影随形。
“我会解决的,别担心。”
陆冉之见妻子沉默不语,心疼地将她揽在怀中拍抚,忽而笑道:“他们会遭到报应的,你到时可不能心软。”
穆瑟紧紧抱住男人的腰,头埋在他有些扎脸的毛线衣里,自虐般地磨蹭了两下才道:“他们早就不是我的家人了,雷锋同志说过,对待敌人则像秋风扫落叶一般残酷无情!”
有了这句话,陆冉之可以放手施为了。
翌日,还沉浸在给儿子娶媳妇生孙子美梦中的穆家三口,被突然上门的公安惊醒了。
“公安同志,是不是搞错了啊?我们是来京城看女儿的,怎么会偷东西呢?”
纵使穆母极力辩解,公安还是按章办事,并很快搜出一沓百元存单,总金额高达2000元,这可不是小数目!
“这、这是女儿给我们的养老钱,不是我们偷的!”
公安民警接到的就是陆家报的案,自然不会听信穆家人的一面之词,“养老钱干嘛要给你们京市的存单,你们又带回去也取不出来,而且几张存单的存款人还不同。”
“你们先跟我们回一趟派出所协助调查吧。”
穆家三人一听要进局子,又是抵抗又是恐惧,最后不得不臊眉耷眼地跟在民警身后,一路惊惶地去了派出所。
接下来,穆家和陆家各执一词,但陆家人证物证俱在,穆家再怎么狡辩都难以澄清,他们便供出所谓的‘养老钱’这是陆家给的‘封口费’,为的是隐瞒穆瑟失洁一事。
然而‘穆琴教唆犯罪、迷.奸穆瑟未遂’一案正是派出所同志亲自办理的,穆瑟有没有被强.奸他们不清楚吗?既然是迷.奸未遂,哪里又需要封口呢?
这不是明摆着供出自己‘敲诈勒索’的犯罪事实吗?
于是,穆家人面临要不承认偷窃、要不承认勒索的两难局面,几番衡量之下,偷窃要比勒索罪名轻很多,前者他们偷得是自家亲戚的钱又及时追回,顶多关几个月教育一下,后者可是要量刑坐牢的!
穆家父子本来想推穆母出来顶罪,可知情包庇犯罪行为同样会被关押教育,三人最终被判拘役两个月。
对三人来说好不容易熬过地狱般的两个月,就接到大女儿穆琴即将公开审判的消息。
年后开春,穆琴、男青年、老板娘与其他同类型的罪犯被统一押解到广场上接受人民群众的公开审判,他们双手反捆、胸前挂上写着罪名的木板,在成百上千人的围观下公布其罪行,而后再逐一审判。
穆琴和男青年被判入狱,刑期二十年;老板娘在内的一干卖yin团伙被判死刑,立即执行,死刑犯会先游街示众再被枪bi。
穆家三口被陆冉之压着看完全过程,吓得面无人色,连滚带爬地回了老家,相继大病一场后再也不敢进京。
第七十三章 七零年代好后妈30(二更~)
十年转瞬即逝,90年代的春风吹向祖国大地,陆萱棠也从一个刚入小学的女娃娃成长为即将迈入大学学府的成年人。
为了庆祝她的18岁生日以及考入京大汉语言文学专业,家人在酒楼摆了宴席邀请同学老师和亲友们参加。
陆萱棠打扮得像个小公主,在哥哥的陪伴下款款走来,她扬起矜持的微笑接受着大家的恭贺与赞美,眼神却不由自主地寻找母亲的身影,她今天有空来吗?
想起母亲,陆萱棠刚飘起来的骄傲心态瞬间归位,她这么点小成绩根本不足以引起母亲的重视吧,毕竟她可是计算科学领域鼎鼎大名的穆教授啊!
穆瑟,她的继母,于十年前考入水木大学数学系,大一开始就被老教授选中跟进项目组,大二时期受邀参与国防大学的巨型机研制,并与此后多次加入计算机研究开发项目。
毕业后她一边深造一边赚钱,并提出将水木大学的计算机研发组以股份公司形式独立出来,利用民间资金入股不仅能减轻国家研发费用的负担,还可以保护研发经费的合理分配和管理。
如此大胆的提议一度让穆瑟站在风口浪尖上被批判、谩骂!
彼时各大实验室的研发经费都很紧缺,管理部门不得不再三审核,审批时间长、审批程序多、审批金额小,要一笔经费比登天还难,但尽管如此,也没几个实验室敢说自己研发的产品一定能成功、成功了就一定可以转化为民用且回本赚钱。
穆瑟顶着巨大的压力,甚至签下军令状,必须在规定时限内出成果,这才使得后世闻名全球的“水木东方集团”迈出了第一步。
此后五年间,穆瑟几乎倾注了全部家当和心血在研发计算机cpu领域,这是一个当时非常冷门的领域,其核心技术完全由m国公司垄断,在彩电都尚未普及的华夏,这个领域在民间无人问津。
是以在项目初期,所谓的“引进民间资本”增加研发经费,几乎全部来自于穆瑟赚外快得来的资金。
外人看她把赚来的天文数字眼都不眨地砸进科研这个无底洞,都觉得她脑子坏了!
很长一段时间,穆瑟把投资收益几万几万地扔出去,自己不得不勒紧裤腰带,偶尔靠丈夫‘救济’过活。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夏天,穆瑟团队终于研制出属于华夏自己的计算机架构,有了自己的电脑芯片!
有了芯片,穆瑟开始构建华夏计算科技的生态环境——不仅要打破m国公司垄断cpu技术的局面,让广大软件开发者兼容他们的新架构,还要迅速抢占芯片制造生产链,扩大“华芯”的影响力。
这些都将是此后十年乃至几十年需要去做的事情,仅穆瑟团队当下取得的累累硕果便堪称奇迹!
一夕之间,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包括陆母在内的绝大部分民众都看不太懂,只知道穆瑟团队很厉害,给华夏争光了,于是也跟着夸赞。
陆萱棠是亲眼见证了母亲这些年的艰辛,她压力非常大,很多个晚上难以入眠,头发大把大把地掉,实验成果出来后母亲才敢累倒住院,休养了一个月医生勉强同意她出院。
“华芯”诞生后迅速进入了生产环节,然而由于海外势力的强制打压,它只能暂时蜷缩在亚洲几个国家销售。
尽管如此,大批量的订单让“水木东方”迅速回血,短短一年,华夏微型计算机的招牌逐渐在邻国间打响,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华夏会彻底摘掉‘科技落后’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