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如此,就谢谢孟姑娘了。”战事紧急,方英没有拒绝,所以才有了城楼上的那一幕。
听方英讲完,苏晚感觉孟云似乎在有意向她示好,但是也拿不准对方这样做的目的,看来还是得去见见孟云本人。
事情忙完,到了约定的时间,苏晚就去孟府赴约了。
“苏元帅,您来了。”孟府的管家就在门口等着,看到苏晚就直接迎了上来,然后带着苏晚进府了。
孟府倒是挺大的,苏晚跟着管家走了一会儿,才到会客的前庭。
“苏元帅,我已经备好了宴席,您先入席,咱们边吃边聊可好?”孟云说着就引苏晚入席。
苏晚刚一坐下,就见孟云把所有的丫鬟仆从都支开了,便知道对方这是有事情要商量,“孟姑娘,不知你今日邀我前来,所为何事?”
“苏元帅,民女却有一事相求,不知苏元帅可否帮忙?”虽说是求人帮忙,但是孟云的声音却没有一丝谄媚,不卑不亢,倒是让苏晚产生了好感。
“说来听听,我看能不能帮。”孟云之前做的事情确实是帮了大忙,如果不是什么过分的要求,苏晚觉得自己都可以帮一下。
“我一个女子当家,苏元帅不觉得奇怪吗?”孟云说着,就给苏晚斟了一杯酒。
“我也是女子,我都能带兵打仗,孟姑娘又为何不能做这一家之主,有何奇怪。”苏晚接过酒杯,闻了一下,然后便喝了一口,“我对酒不是很懂,但是尝着味道很不错。”
“苏元帅果然是女中豪杰,那我想给您讲个故事吧。”孟云看着苏晚,觉得自己的决定果然没错。
“请讲。”
“孟家现在这家业还要从我外公讲起,我外公是个商人,最开始靠南北货物买卖发的家,后来就定居在了这凉城。
我父亲是京都一个官宦人家的庶子,好不容易才谋了这么一个外放的小官,就来凉城就任,然后就遇到了我的母亲。我父亲第一次违抗家里,就是不听家里的安排,娶了我的母亲。
外公只有我母亲一个孩子,就将所有的田产铺子都给了我母亲。我母亲在经商是很有天赋,没几年,就攒下了现在的家业。”
“令堂也是女中豪杰。”苏晚赞道,这种时代不同于现代,对女性的束缚比较大,能做到如此,确实让人佩服。
孟云停了停,才继续道,“半年前,我父亲回京述职,母亲也同行,但是路上遇到了土匪,就那样去了,我不得不想办法撑起孟家,但是掌家后,才知道这其中的不易。
这段时间以来,少说也有二十人上门给我说亲,不是给一些官家子弟做妾,就是一些生意场上的人,为了的不过是孟家的家产。我不点头答应,我家的铺子就开始不断地出事。”
“所以孟姑娘是需要我做你的靠山,帮你挡住这些人?”
民不与官斗,孟云的父亲在时,在这凉城大小是个官,所以并没有多少人找麻烦。
但是现在不同了,孟家现在只剩下孟云一个孤女,别人怎么可能不眼红,孟云若不想被别人控制,就需要给自己找个靠山,而这个靠山还要比那些威胁她的人更厉害。
不过这样做,也是有风险的,苏晚直接问道,“你这样做,就不怕你这偌大的家业,被我苏家吞了嘛。”
双方的地位差距太多,弱势的那一方很难保证自己还有话语权。
“我相信苏元帅的为人,若是没有护住孟家,也只是我识人不清,但是我相信自己眼光。苏元帅若是肯帮这个忙,孟家之后每年收入的五成,就是苏元帅您的。”
在孟云看来,苏晚就是最合适的人,她出身名门,足够震慑住那些对孟家有企图的人,自身也是女子,不会惹出什么闲话,最重要的是,她很欣赏苏晚这个人。
南楚军这段时间不断来骚扰,却没有在苏晚手里占到一点儿便宜,说明苏晚这个人很有能力。
孟云有一种直觉,跟苏晚合作,她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第125章 女将军(14)
“孟姑娘不愧是一家之主。”苏晚笑了笑,继续道,“但是我若做了孟家的靠山,孟家之后的生意应该不会止步于此吧。看似损失了五成利,但从长远来看,孟姑娘还是赚的。”
苏晚觉得孟云真的很聪明,表面上看,孟云是放弃了一半的收益才得到自己这个靠山。
但是这些事情都不是死的,她这个靠山可不仅仅是吓退那些贪图孟家家产的人,还为孟家将来的生意版图扩大提供了便利。
等到孟家生意进一步扩大,那时候的五分利可能比现在的全部收益都要多上不少。
“是。不过苏元帅也不会有什么损失。而且,若苏元帅将来有什么用得到孟云、用得到孟家的地方,孟家也绝不会推辞。”
孟云没有否认,她跟苏晚的身份差距太大,这份合作若是苏晚不以权压人,那获利更大的其实就是她。但是若是苏晚明知这样还是答应下来,这份恩情,她也会记住。
“承蒙孟姑娘看得起,这事情我同意了。”
苏晚没有计较太多,孟云一个女子,能做到这样不容易,能帮就帮,反正她也没有什么损失。
苏晚答应的这么干脆,到让孟云没有反应过了,愣了一下,才道,“那就谢谢苏元帅了。”
“不用谢。若没有其他事情我就先走了。”事情谈完了,苏晚也就准备离开了,她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守住凉城,而且她跟孟云在这里谈了半天,前提也得是在凉城守得住,不然这一切都是空谈。
“元帅,您若有什么需要的,尽管让方姑娘来找我,孟云愿为您效犬马之劳。”孟云立马就向苏晚表示了自己的诚意。
苏晚离开孟府的时候,还是比较开心的,孟家在凉城也算是家大业大,有孟云的帮忙,有时候确实是能省不少事情。
“元帅,您可算回来了。”方英正准确去孟府找人,刚到营房门口,就遇到了苏晚,“京都传消息来了。”
“什么消息?”苏晚见方英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直觉不是什么好事情。但是送回去的战报现在应该都刚到京都,就是皇上下旨降罪,也不可能这么快就到吧。
“太子他薨了。”方英犹豫了半天,终于是说了出来。
“什么?”苏晚直接喊了出来,在原主的记忆中,这位太子可是身体康健,能文能武,怎么好好地就薨了。
“说是主持修建河道的时候,遭到了一些富豪乡绅的不满,那些人就买了杀手,太子是遇刺身亡的。”
“呵。”苏晚冷哼一声,“这理由,你信吗?”
先不说哪个富豪乡绅敢杀脑子抽了敢派人去杀太子,就说这些人收买的杀手,怎么可能会是那些大内侍卫的对手。
再者,太子的武功是苏秉谦亲自教的,身手比原主都好,怎么可能就被一些普通的杀手刺杀,这里面明摆着有问题。
方英摇了摇头,“我也不信,可是京都那边也就只传来这么些内容。”
“好了,我知道了,让我自己静一会儿。”
苏晚的好心情现在已经全没了,她不是原主,对这位太子表哥并没有什么感情,但是现在太子死了,她有点儿担心自己的任务。
苏文山为什么临死之前还要让原主守住凉城,守住北周,原主又为什么愿意为了这个付出巨大的功德。
除了军人的职责,肯定是有这个当太子的侄子的原因在的。
皇后只有一个儿子,如今太子死了,这北周将来的储君肯定跟苏家没有什么关系。
这还不是关键,若是储君足够优秀,苏家应该也会支持新帝。
但问题是,现在的北周帝一共有三个儿子,太子梁景确实是三人里面最优秀的。剩下的两个人,一个是二皇子,是贵妃之子,一个三皇子,乃宫女所生,两人论才华,都远不及梁景。
这两位皇子,二皇子是北周皇帝的心头宝,三皇子就是那没人管的小草,想也知道北周帝肯定会选择二皇子继任皇位。
可是二皇子的母亲愉贵妃跟皇后苏文莲不合,两人争斗多年,苏晚甚至怀疑,太子裴景的死就是这位贵妃所为。
若真的是这样,原主会愿意让二皇子登上皇位吗?
或者换句话,若北周下一任皇帝是这位二皇子,原主还会希望自己守住这北周吗?
就算是为了家国大业,这样也忍了。可是这位二皇子登基之后,又会容忍手握重兵的苏家吗?
到最后,苏家征战沙场,戎马半生,护住北周,新帝一登基,给苏家来个抄家灭族。
任务要是做成这样,不用原主说,苏晚也知道对方会不满意。
苏晚想了想,得出一个结论:为了防止自己任务失败,要么二皇子不能成为北周下一任的储君,要么她就得让苏家压在新帝之上,让二皇子即便是登基称帝,也没有对苏家动手的能力。
不过对太子的死耿耿于怀的人可不止苏晚一个,梁华也正在查自己皇兄遇刺的事情。